企业IPO
搜索文档
18年资深保代,讲述自己的投行之路
梧桐树下V· 2025-06-08 20:39
投行行业概况 - 投行工作压力大、强度高,需法律、财务、业务全方位能力,新人若无指导易在基础工作中耗费数年[1] - 行业真实情况包括部门划分、监管体系、项目分类、日常内容、人员转型及未来趋势等基础事项[8] 《投行成长笔记》核心内容 - 全书312页12万字,覆盖职业规划、行研、尽调、财务、估值、承揽等投行核心技能,62%篇幅聚焦五大专业能力成长路径[5][12] - 行业研究章节详解量化思维、宏观数据、保荐人尽调准则及餐饮/白酒/医药/汽车/房地产五大行业经营模式与财务指标[12][15][16] - 招股说明书分析重点包括风险揭示、业务与技术、管理层讨论等部分,统计年鉴是了解行业的高效途径[13][14] 投行核心技能模块 行业研究 - 通过量化数据、产业链分析及财务指标(如白酒行业70%毛利率)快速判断行业特征[15][16] - 重点行业经营模式拆解:白酒以经销商为主,医药注重研发投入,房地产依赖资金周转[16] 承揽业务 - 资深保代17年经验总结:需搭建10类渠道(按接触力、影响力、识别力三维度评估),走访前准备企业资料及竞争分析[18][22] 尽职调查 - 12项操作流程涵盖信息收集、核查及结论推导,强调尽调清单用语精准、报告不拘泥模板[27][28][29] 财务分析 - 三表勾稽关系及关键指标解读,附东阿阿胶5年财务数据深度案例(17页)揭示分析逻辑[29][31] 企业估值 - 相对估值法、绝对估值法及博克斯法(初创企业按创意/团队/前景等分项估值)适用场景[32] - 企业提升估值六路径:财务数据真实性、收入成本匹配度、业务流程财务梳理等[33] IPO专项内容 - 审核五大关注点:财务规范、股权问题、同业竞争、关联交易、土地房产,需提前排除存在实质障碍的企业[35][38] - 企业各部门IPO配合事项:财务部规范核算、销售部收入确认、研发部专利梳理等,需预设审核问询并统一应答口径[39][41] 学习包产品构成 - 包含纸质笔记、线上课程《如何评估企业上市可行性》及定制笔记本,笔记目录按技能模块独立编排便于针对性学习[4][12][45]
新纳科技深主板IPO终止后董事长变更,58岁何军义曾任职兰溪二轻局生产科科长
搜狐财经· 2025-06-06 09:16
上市计划与历史 - 新纳科技在浙江证监局完成北交所IPO辅导备案 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 [2] - 2023年3月公司深主板IPO获受理 但于2024年6月14日因撤回申请被终止审核 [2] - 公司曾于2022年6月申请深交所主板上市 后因政策变化撤回 2024年6月被正式终止审核 [4] 公司基本情况 - 成立于1994年10月12日 注册资本3.8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何军义 [4] - 控股股东为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89% [4] - 实际控制人为企业联合会 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合计控制横店控股70%股权 [5] - 注册地址为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江南二路388-9号 [4] 主营业务与行业分类 - 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为高新技术企业 [2] - 主要产品包括二氧化硅和电子陶瓷 [2] - 二氧化硅产品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 电子陶瓷产品属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C39) [4]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11.98亿元 同比增长9.27% [3] - 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8亿元 同比下降7.81% [3] - 毛利率24.58% 较上年同期20.36%提升4.22个百分点 [3]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计算)8.44% 上年同期为10.05% [3] - 基本每股收益0.21元 同比下降4.55% [3] 管理层变动 - 何军义新任董事长兼总经理 原董事长任立荣因年龄原因离任 [6] - 新增两名副总经理金蹈和张伟泉 原副总经理王平进和王会忠因年龄原因离任 [6] - 独立董事王会娟离任 张惜丽补选为新任独立董事 [6] - 何军义1966年出生 硕士研究生学历 2020年5月起任总经理 2024年8月接任董事长 [7]
A股企业密集递表赴港了
投中网· 2025-05-21 14:38
中国企业IPO市场概况 - 2025年4月共24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及美股IPO,募资总额146亿元,同比上涨1.52倍,环比下降9.88% [6][10] - A股IPO回归常态,港股A+H赛道火热,中企美股IPO数量创一年新高 [11][21] - 全球中企IPO首日破发率16.67%,华通证券首日涨幅最高达396.25%,Tianci International跌幅最大为35% [16][17][18] 分市场IPO表现 A股市场 - 10家企业IPO募资83亿元,同比上涨2.07倍,天有为募资37.4亿元占A股总额45.06% [22] - 上交所主板募资54.26亿元居首,深交所创业板募资19.82亿元次之 [15] 港股市场 - 2家企业IPO募资25亿元,A+H赛道火热,年初至今40余家A股企业递表赴港 [27][29] - 港交所主板账面退出回报133.85亿元,机构渗透率100% [42][45] 美股市场 - 12家企业IPO募资38亿元,同比上涨8.92倍,霸王茶姬募资29.64亿元占78% [30][35] - 纳斯达克资本市场IPO数量最多(10家),全球精选市场账面回报倍数最高(80.03倍) [15][42] 行业与地域分布 - 汽车交通行业募资49.73亿元(占比34.06%),消费行业4家IPO数量最多 [54][58] - 汽车交通行业募资同比增幅显著,电子信息行业是唯一募资下降的行业 [59] - 香港地区6家IPO数量居首,江苏募资39.82亿元最高,黑龙江募资同比增幅最大 [62][65][67] 重点案例与退出回报 - 消费行业VC/PE账面退出回报105.16亿元(80.03倍)最高,能源及矿业行业88.28亿元次之 [37][41] - 霸王茶姬以429.22亿元当日市值居首,映恩生物港股上市首日收盘价较发行价上涨116.7% [77][79] - 映恩生物投资方礼来亚洲基金退出回报率最高达406.91%,药明康德回报率586.48% [83]
今麦郎IPO八年未果为娃哈哈代工 一年交付12亿瓶水部分被指不合格
长江商报· 2025-05-19 08:59
代工合作争议 - 娃哈哈声明与今麦郎存在委托代工关系 但发现个别批次纯净水未通过出厂检测 已自2025年4月起终止合作 [1][4] - 今麦郎董事长称合作始于2024年5月 代工期限至2025年5月 累计交付5000余万箱(12亿瓶)产品 代工量占自身产能10% [1][5] - 双方对终止代工时间表述矛盾(娃哈哈称4月终止 今麦郎称5月终止) 形成罗生门 [5] - 今麦郎未回应产品抽样检测不合格问题 [6] 公司经营状况 - 今麦郎2022年营收190 76亿元 2023年下滑至165 7亿元 连续两年下降 [3][10][11] - 2023年方便面板块营收63 67亿元(同比降11 29%) 产量38 04亿份(同比降20 09%) [10] - 公司在全国拥有26个生产基地 57个工厂 方便面年产能120亿份(世界前三) 饮品年产能2000万吨 [8] 上市进程 - 2017年6月宣布启动IPO 目标打造千亿收入平台 但8年来无实质进展 [2][12] - 2019年获IDG资本Pre-A轮融资 2020年与中信建投签上市协议 2022年获加华资本6亿元A轮融资 [13][14][15] - 曾尝试借壳莱茵体育上市未果 目前IPO仍无下文 [14][16] 行业动态 - 娃哈哈因优化产销布局关闭部分工厂 已新建18条高速产线转向自主生产 [7][8] - 娃哈哈代工厂除今麦郎外还包括上海水厂 武汉华新达等 覆盖全国多地 [4] - 今麦郎饮用水自有品牌(蓝标水 凉白开等)年销量达120亿瓶 [5]
拆解IPO|三度叩关港交所,富友支付能否突围而出?
搜狐财经· 2025-05-13 22:27
上市进展 - 公司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信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联席保荐人 [2][3] - 此前曾两度探索A股上市未果,分别于2018年和2021年签署上市辅导协议但最终终止 [6] - 转战港股后,2024年4月和11月两次递表失效,第三次递表于2024年5月9日提交 [6]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42亿元、15.06亿元、16.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19.6% [8]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7116.5万元、9298.4万元、8432.5万元,2024年利润同比下降9.3% [8][10] - 毛利率从2022年28.4%降至2024年25.9% [10] 业务结构 - 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占比超90%,其中境内支付服务2024年占比83.9% [9] - 商户收单服务为核心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82.1% [9] - 跨境数字支付服务占比从2022年9.2%降至2023年6.1%,2024年回升至8.6% [9] 行业地位 - 按2024年总支付交易额(TPV)计算,公司在中国综合数字支付服务商中排名第八,市场份额0.8% [10] - 以收单交易笔数计,公司位居中国独立综合数字支付服务提供商首位 [10] - 行业前三名非独立服务商合计市场份额达75.6% [9] 合规问题 - 2014年因预授权空卡套现被央行暂停多省市收单业务 [12] - 2023年11月因未报送大额交易报告被罚455万元 [12] - 2024年3月因违反外汇管理规定被罚65万元并没收违法所得 [12] 股东变动 - 上海擎仪、宁波哲富等早期投资者于2025年3月行使赎回权退出 [13] - 这些股东在公司2018年启动A股上市辅导前已入股 [13]
通宝光电三度IPO三换券商,竞争对手华域视觉兼任大客户及供应商
搜狐财经· 2025-05-06 17:35
IPO进程概览 - 公司北交所IPO于2025年4月27日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会计师事务所为天职国际 [1] - 公司自2017年起八年内三度尝试IPO,前两次分别于2018年10月上会前撤回、2023年11月终止辅导 [2][4][6] - 第三次IPO尝试于2023年11月与东吴证券签署协议,2024年6月通过辅导验收并报送材料,但于2024年7月4日撤回申请 [8] 公司业务与市场定位 - 公司定位于汽车电子零部件制造商,主营业务为汽车照明系统、电子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8] - 汽车照明系统为基石业务,产品应用于上汽通用五菱、广汽埃安、广汽传祺、东风日产、上汽大众等汽车品牌的多款热门车型 [8]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3.90亿元增长至5.88亿元,净利润从3669.29万元增长至8309.35万元,实现营收净利双增 [9] - 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从2022年的21.46%提升至2024年的24.07% [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提升,从2022年的11.41%上升至2024年的19.36% [9] 客户与供应商关系 - 公司对重要客户华域视觉的销售收入存在较大波动,2023年占比达17.28%(9148.22万元),但2024年降至4.48%(2633.80万元) [10] - 华域视觉同时也是公司主要供应商,2022年、2023年采购金额分别为2493.94万元和3347.94万元,占采购总额比重分别为7.73%和10.25% [11] - 2024年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额合计占比为34.15%,供应商集中度相对稳定 [11] 行业竞争格局 - 华域视觉是公司可比竞争对手,2023年与星宇股份分别占据国内汽车车灯市场22%和14%的份额 [12] - 2023年,可比公司华域视觉、星宇股份、科博达相关业务收入分别为153.06亿元、95.99亿元和23.66亿元,公司汽车照明系统收入为4.98亿元,规模相对较小 [13]
未雨绸缪:法律视角下中美“贸易战”对企业IPO的影响与应对
梧桐树下V· 2025-04-26 12:36
中美贸易冲突的核心工具与现状 - 美国主要采取301调查与关税壁垒手段,2025年4月对华加征34%关税,导致亚香股份股价单日暴跌11.5%,总市值跌破60亿元 [3] - 实体清单与技术封锁影响北方华创、拓荆科技等A股上市公司,全球产业链重构导致订单波动 [3] - 《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导致近百家中概股被列入"预摘牌"名单 [3] - 中国反制措施包括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稀土出口管制,并将斯凯迪奥等11家美企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3] - 截至2025年4月,美国对华部分商品综合税率达245%,中国对美关税税率同步提高至125% [4] 中美贸易冲突对企业A股上市的影响 财务影响 - 出口依赖型企业如福耀玻璃、海尔、格力等因关税成本激增导致盈利能力受限,交易所要求量化披露订单流失风险 [7][8] - 悍高集团因欧洲能源危机及贸易政策导致境外销售收入下滑,但通过全球布局缓解风险 [8] - 技源集团通过调增产品价格与雅培集团共同承担关税影响,客户收入占比达26.37% [8] - 香江电器采用FOB贸易模式将关税成本转嫁给客户,规避直接冲击 [8] 合规与信息披露影响 - 维赛新材等企业因专利诉讼需说明核心技术权属纠纷对持续经营能力的影响 [9] - 商汤科技因外资股东被迫减持引发股权稳定性审查 [9] - 上市公司需动态披露关税冲击、供应链调整等重大事件,否则面临证监会处罚 [9] 科创企业机遇 - 半导体、工业母机领域国产替代需求提升,科德数控、华中数控订单有望增长20%以上 [10] - 科创板政策优先支持关键技术企业,如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可通过"绿色通道"上市 [10] 企业应对措施 - 供应链多元化:中创化工通过覆盖40多个国家分散风险,东南亚、中东成低敏感区域 [13] - 销售模式创新:技源集团调价、香江电器FOB模式实现关税风险转移 [14][15] - 信息披露模板化:增设国际贸易专章披露对美营收占比、关税成本等关键指标 [16]
2月,古茗给VC/PE带来26亿账面退出回报
投中网· 2025-03-13 15:42
中国企业IPO分市场分析 - 2025年2月共有9家中国企业在A股、港股及美股成功IPO,募资总额22亿元,同比下降63.33%,环比下降83.70%,创一年新低 [7][10] - A股IPO断崖式下跌:仅1家企业上市,募资1亿元,同比降98.28%,环比降98.59% [19][21] - 港股IPO重回低谷:1家企业上市募资16.68亿元,数量环比降87.50% [27][31] - 美股IPO数量最多(7家),但平均募资额最低(4.01亿元),同比增95.61% [32][38] - 全球中企IPO首日破发率44.44%,宏海科技首日涨幅最高达246.14% [16][17][18] 中国企业IPO退出分析 - VC/PE机构IPO渗透率22%,创一年新低,同比下降65.08% [45] - 消费行业账面退出回报最高(26.25亿元),来自茶饮品牌古茗,回报倍数3.03倍 [40][41][43] - 港交所主板退出回报最高(26.25亿元),美股纳斯达克全球市场次之(0.45亿元) [44][48] 中国企业IPO行业及地域分析 - 消费行业表现最佳:募资17.80亿元占比80.91%,古茗、宏海科技为代表案例 [53][57] - 浙江地区领先:IPO数量4家(占比44%),募资18.20亿元(占比82.73%) [63][67] - 电子信息行业IPO数量与募资同比大幅减少,行业分布从4个扩展至7个 [58][59] 中国企业IPO重点案例 - 古茗为当月募资榜首(16.68亿元),首日市值201.65亿元,获美团龙珠等机构投资,最高退出回报率323.93% [74][76][79][81] - 美股企业市值普遍偏低:6家首日市值不足10亿元,联掌门户以54.45亿元位列第二 [78] 政策热点回顾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强调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向 [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