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搜索文档
“十五五”规划建议: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第一财经· 2025-10-28 17:39
核心观点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重点领域取得决定性突破 [1] - 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1] - 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布局,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长期稳定支持 [1] 重点发展领域 -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 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优化有利于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环境 [1] - 目标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 [1]
十五五规划建议发布: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新华社· 2025-10-28 17:03
核心观点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重点领域取得决定性突破 [1] 重点发展领域 -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战略部署与支持 - 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以突出国家战略需求 [1] - 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长期稳定支持 [1] 创新环境优化 - 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优化有利于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环境 [1] - 目标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 [1]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格隆汇· 2025-10-28 17:03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核心是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重点发展领域 -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1] - 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1] 创新体系与投入 -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采取超常规措施推动技术攻关 [1] - 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长期稳定支持 [1] - 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优化有利于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环境 [1]
十五五规划建议: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财联社· 2025-10-28 16:51
核心观点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1] - 采取超常规措施 全链条推动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决定性突破 [1] - 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 加大长期稳定支持 优化颠覆性创新环境 [1] 重点技术领域 -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 工业母机 高端仪器 基础软件 先进材料 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创新体系与投入 - 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强化科学研究 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 [1] - 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 前瞻性 体系化布局 [1] - 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 [1]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第一财经· 2025-10-27 09:06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国式现代化需以科技现代化为支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激发创新活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举措 [2][3][7] - “十五五”时期将重点通过体制改革强化原始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全社会研发投入,以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4][6][7] 科技实力与投入现状 - 国家综合创新能力全球排名从2020年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第10位 [2]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 [2] - 2024年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总额1.43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3.59%,高于全国水平0.91个百分点 [2] 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 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催生数个万亿级市场 [3] - 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 [4] 科技体制改革举措 - 通过改革明确重点方向,突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部署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4] - 完善科研人才评价体系,优化青年创新人才机制,保障科研人员成果在资本市场获得回报 [5]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民营经济加强前沿技术研究 [6][7]
中信证券:预计将强化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支持“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新浪财经· 2025-10-27 08:50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就与展望 - 政策层高度关注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1] - “十四五”期间新质生产力对经济贡献明显提升,2023年以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已超出地产链 [1] - 2021年以来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占比保持在合理区间 [1] - 近年来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提升 [1] “十五五”时期产业发展重点展望 - 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或迎来新的政策支持 [1] - 政策层对制造业发展将更为聚焦,化工、机械、造船等传统行业将进一步提质升级 [1] - 航空航天、生物制造等领域先进制造业集群或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1] - 将强化基础研究投入,进一步支持“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1]
一财社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第一财经· 2025-10-26 20:27
科技现代化与体制改革 - 中国式现代化以科技现代化为支撑,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从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1]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推动科技现代化的关键动力,旨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 [2] - 科技体制改革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了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的全链条管理机制 [1] 研发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3.6万亿元,较2020年增长48% [1] - 2024年前1000家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总额达1.43万亿元,平均研发强度为3.59%,高于全国水平0.91个百分点 [1] - 基础性研究和原创性研究的投入需持续加大,以形成相对独立自主的科技创新局面 [3] 产业发展方向 - 规划建议提出打造新兴支柱产业,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预计将催生数个万亿级市场 [2] - 需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3]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实现“领跑” [3]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未来将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并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5] - 民营企业机制灵活且在收入分配上更具吸引力,其与体制内科研力量的融合可产生“化学反应” [5] - 《民营经济促进法》引导民营经济组织加强基础性、前沿性研究,开发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 [6] 人才激励与成果转化 - 需完善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优化青年创新人才的发现、选拔、培养机制和待遇保障 [4] -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让科研人员的成果在资本市场获得实际回报,以促进成果转化并激发内在动能 [4] - 科技人才被视为第一生产力中的第一生产力 [4]
科技部: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经济观察网· 2025-10-25 21:30
核心观点 - 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1] - “十五五”时期被定位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以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时期 [1] 战略目标与机遇 - 行业需锚定科技强国建设战略目标 [1] - 行业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 [1] 发展路径与重点 - 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1] - 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 [1]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1]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1]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 [1] - 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 - 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 - 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1] 最终目标 - 推进科技强国建设取得决定性进展 [1] - 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1]
【科技日报】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界人士谈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科技日报· 2025-10-25 21:01
核心战略部署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战略任务进行专章部署 [1] -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前提和核心引擎,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价值体现和实践牵引 [2] - 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 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 -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5][6] - 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催生了新质生产力,例如联想集团实现智能化转型后,供应链订单交付时间较转型前缩短28%、准确度提升25%、制造和物流成本降低20% [3] - 建议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联合体,打通基础研究—中试验证—产业化全链条,并建立需求驱动的技术开发体系 [6] 关键领域发展重点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二者共同构成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是国际竞争的核心 [4]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需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推动人才培养从传承性学习向研究性学习模式转变 [6] -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为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数字金融、新兴数字产业等关键领域提供安全解决方案 [6]
阴和俊:“十五五”规划建议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
中国新闻网· 2025-10-24 15:22
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突出国家战略需求,部署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1] 科技创新战略部署 - 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1] - 部署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增强体系化攻关能力 [2] -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更多国家科技攻关任务 [2]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 - 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2] - 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全方位赋能千行百业 [2] - 持续加强"十五五"人工智能顶层设计和体系化部署,继续加强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力开发新的模型算法、高端算力芯片 [2] 教育与人才体系建设 - 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围绕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协同育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