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管理
icon
搜索文档
颖通控股(06883):中国香水品牌管理龙头,重视长期价值与全渠道布局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28 22:0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颖通控股的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颖通控股作为中国最大的香水品牌管理公司,凭借独特业务模式、一站式解决方案、对品牌长期价值的重视以及对市场的精准洞察,在香水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是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理想合作伙伴,具有一定投资潜力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颖通控股成立于1983年,总部位于香港,1987年进入中国大陆市场,2025年6月26日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每股2.88港元 [1][7] - 管理72个外部品牌及一个自有品牌,业务涵盖香水、护肤、彩妆、眼镜等品类,包括市场部署及产品分销 [1] 业务模式 - 以B2B品牌代理与经销业务为核心,占比80%,与大小经销商合作均以建议零售价的相同百分比供货,小公司现款现货且无物料支持,大公司享有账期和部分物料支持,与2B端合同一年一签,多数合作伙伴合作年限超10年 [2][8] - 直营零售占比20%,主要集中在13个城市的顶级商圈,不涉及下线城市的超市或CVS渠道 [2][8] 品牌管控 - 强调对品牌全渠道管控,确保价格体系稳定,避免个别渠道降价冲击整体市场 [2][9] - 获取了90%以上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独家代理权或经销权,覆盖线上线下及免税店等全渠道销售网络 [2][9] 一站式解决方案 - 为品牌提供从市场准入到持续增长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涵盖品牌推广、代言人合作、平台宣传以及商场硬广等多个方面 [3][10] - 完成海外品牌在中国药监局备案流程仅需半年左右,相比海外品牌直营更高效,且能提供针对性服务 [3] 品牌价值塑造 - 高度重视品牌的长期价值和品牌形象塑造,注重品牌定位与客户心智培育,而非单纯追求短期的降价促销和打折销售 [4][11] - 与多个品牌合作超过10年,通过稳定市场策略和持续品牌建设,帮助品牌扩大市场份额 [4] 市场地位与洞察 - 在香水市场市占率排名国内第三,仅次于Chanel和LVMH,中国前五十大香水品牌全部来自前六大香水公司 [5][12] - 认识到香水消费在中国属个性化、非刚需品类,消费者多横向消费,利用此特性提供全价位段52个香水品牌约2000款香型 [5][12] - 统计当前香水消费主力为20 - 30岁年轻人,女性占比较高,且在品牌引入与培育上经验丰富,能将国外小众香水品牌引入中国市场并实现增长 [5]
宝尊接手Sweaty Betty中国经营权,重塑英国版lululemon
36氪· 2025-07-16 11:28
Sweaty Betty中国市场经营权变更 - 英国瑜伽服品牌Sweaty Betty中国区经营权已转手宝尊 成为继GAP、Hunter后宝尊旗下第三个合作经营的国际品牌 运营团队将与GAP和Hunter共用 [1][5] - Sweaty Betty早期中国团队已先后离职 品牌负责中国市场的VP已于2024年离开 官方公众号更新停留在2023年 天猫电商平台仍保持正常 [7] - 母公司Wolverine Worldwide在2024财年Q4财报显示整体收入同比下降6% Sweaty Betty全年营收1.99亿美元(下降2.4%) 2025年或面临低个位数营收下滑 [9] Sweaty Betty品牌背景与市场表现 - 品牌1998年成立于伦敦 产品定位高端女性运动服饰 训练紧身裤天猫售价750-1180元 训练上衣480-750元 价格与lululemon相近 [3] - 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 2023年被Wolverine Worldwide收购 但面对lululemon在中国50%以上的增速 Sweaty Betty业绩增长不理想 [3][5] - 香港门店从高峰期五家缩减至一家 此前已在各渠道大量清理库存 放弃中国市场的颓势渐显 [5] 宝尊的品牌管理战略 - 宝尊2022年以不超过5000万美元接手GAP大中华区业务 2023年收购Hunter 正通过收购走向国际品牌管理道路 [5] - 公司2025年Q1品牌管理业务(BBM)收入同比增长23.4%至3.9亿元人民币 GAP与Hunter表现超预期 [11] - 此次接手Sweaty Betty价格预计不高 类似此前低价收购GAP的模式 [9] 中国瑜伽服市场竞争格局 - lululemon中国大陆市场增速降至20% 美国市场下滑2% 显示高端瑜伽服市场增长正在放缓 [15] - 美国品牌Vuori正加速中国市场开店 alo在韩国开设亚洲首店并获得明星加持 竞争加剧 [15] - 本土品牌MAIA ACTIVE采取差异化路线 避开与国际品牌直接竞争 [13] Sweaty Betty未来发展挑战 - 产品定价与lululemon相近 需向中国消费者证明品牌价值 面临与alo、Vuori等品牌的正面竞争 [13][18] - 需解决差异化定位问题 不能简单复制GAP快时尚路径 需学习安踏的高端品牌运营策略 [18] - 宝尊团队对Sweaty Betty熟悉度有限 如何与lululemon差异化竞争是最大任务 [14]
登上热搜!蜜雪冰城员工用脚关直饮水桶?当事人致歉
犀牛财经· 2025-07-11 21:13
事件概述 - 蜜雪冰城门店操作间内一名男子用脚踢直饮水桶水龙头的视频在社交媒体曝光[2] - 视频发布者自称前员工,配文称"突然翻到以前在小雪打工干的事情",但随后删除视频并清空账号[2] 公众反应 - 视频引发网友强烈不满,批评该行为严重违反卫生标准,可能污染顾客饮品[4] - 网友质疑公司员工培训和管理体系存在漏洞,因视频中无人制止且有人协助拍摄[5] - 大量网友涌入公司官方账号要求解释和处理结果[5] 公司回应 - 蜜雪冰城客服表示已登记情况并将反馈至相关部门核实[6] - 视频发布者发布道歉信,称事件发生在2024年7月25日下班后处理废弃保温桶时,纯属个人行为[6] - 发布者强调门店卫生要求严格,保温桶每日彻底清洗两次,承认行为不当[8] 历史问题 - 2024年6月曾有员工在接水水池洗脚的视频引发争议[8] - 更早前还发生过使用隔夜柠檬等卫生事件[8] - 公司虽宣称拥有行业领先的供应链追溯系统,但终端门店违规操作频发,暴露管理执行短板[8]
北京注册会计师协会行业发展战略委员会举办“数字经济时代行业品牌创新与舆情管理”研讨会
证券日报网· 2025-07-09 14:33
行业品牌建设 - 会议聚焦数字经济时代会计事务所的品牌塑造、传播策略及舆情应对 [1] - 品牌资产理论强调品牌忠诚度、知名度、感知质量、品牌联想和品牌资产5个维度对会计事务所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1] - 注册会计行业品牌建设面临挑战和机遇 通过对头部机构品牌建设路径的解析 从战略层、管理层、执行层、评估层4个方面提炼出会计师事务所品牌建设框架 [1] 数字化平台实践 -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和AI智能问答工具等数字化平台优化客户品牌体验并扩大品牌内涵 [2] - 精准配送专业知识是提升品牌体验的必要手段 展示了实施效果 [2] 舆情管理策略 -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提出内外协同舆情管理策略 内部建立防火墙和危机应对小组 外部通过专业内容输出稀释负面声音 [2] - 公司舆情分析与管控模型展示了舆情管理与内部治理的有机联系 [2] 品牌管理与舆情应对建议 - 创新理论研究 发挥理论的基础支撑作用 [2] - 拓宽宣传渠道 充分利用自媒体号和公众媒体的力量 [2] - 科技赋能 用AI手段为品牌建设构建全新范式 [2]
连亏四年的宝尊电商 靠“买买买”可以盈利吗?
经济观察报· 2025-07-08 19:54
宝尊电商转型战略 - 公司通过收购国际品牌中国区运营权推进"代运营+品牌管理"双路径转型,但截至2024年一季度仍未扭亏 [2][5] - 2022年收购GAP中国区业务导致当年亏损6.53亿元,2021-2024年累计亏损超13亿元 [5][6][7] - 品牌管理业务2024年营收14.74亿元(同比+15.97%),但净亏损1.69亿元,2025年Q1亏损收窄28.1%至2110万元 [13] 品牌管理业务布局 - 已运营GAP(快时尚)、Hunter(户外)、Sweaty Betty(高端运动服饰)三大品牌,覆盖不同细分市场 [9][14] - GAP作为标杆项目,2024年新增50家门店达152家,计划2025年净增40家;Hunter计划2024年Q2新增3家门店 [17] - 近期收购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该品牌天猫旗舰店最高销量仅900+,中国内地尚无线下门店 [4][7] 电商代运营业务现状 - 2024年电商业务占比85%,2025年Q1降至82.8%,仍为主要收入来源 [15] - 电商业务营收波动:2022年84.01亿元→2023年76.21亿元→2024年80.70亿元,利润维持在1.6-2.6亿元区间 [16] - 行业普遍面临流量分散、获客成本上升、转化率下降等问题,丽人丽妆2024年净利润同比降182.64% [16] 转型动因与挑战 - 代运营业务增长受限:行业门槛低竞争激烈,头部品牌自建直营,阿里清仓持股削弱平台优势 [12] - 品牌管理业务要求全链条运营能力,公司瞄准缺乏中国运营能力的海外品牌 [12] - 跨品类运营需针对不同用户画像调整策略,缩短试错周期是关键挑战 [13]
连亏四年的宝尊电商 靠“买买买”可以盈利吗?
经济观察网· 2025-07-07 21:28
公司业绩与股价表现 - 宝尊电商2024年一季度仍未扭亏 净利润为-1 85亿元 2021至2024年四年总亏损超13亿元[2][4] - 公司港股股价从2021年峰值148港元/股跌至7 49港元/股 市值蒸发超九成 当前总市值13亿港元[2] 品牌收购与业务转型 - 2022年收购GAP中国区业务导致当年亏损6 53亿元 2023年收购Hunter中国区业务 2024年收购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 形成"代运营+品牌管理"双路径[3][4][6] - 品牌管理业务2024年营收14 74亿元(同比+15 97%) 但净亏损1 69亿元 2025年一季度亏损收窄28 1%至2110万元[9] - 电商业务仍占营收主导 2024年占比85% 2025年一季度占比82 8% 但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84 01亿元/76 21亿元/80 70亿元 增长乏力[10] 收购品牌经营现状 - Sweaty Betty天猫旗舰店销量最高商品仅900+购买 中国内地尚无线下门店 全球市场2024年营收减少490万美元 2025年Q1再减710万美元[4][5] - GAP中国区2024年下半年新开40家门店 累计达152家 计划2025年净增40家门店 Hunter计划2024年Q2在京沪杭开3家新店[11] - Hunter中国区业务规模较小 目前仅有个位数门店[10] 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 电商代运营行业门槛低 头部品牌倾向自建直营 中小品牌选择低价服务商 阿里清仓持股削弱公司平台合作优势[8] - 行业普遍面临流量分散与成本攀升问题 丽人丽妆2024年净利润-3998万元(同比-182 64%) 连续三年营收下滑[10][11] - 高端运动服饰市场进入存量竞争 但产品兼具文化社交属性 营销创新存在空间[11] 战略转型逻辑 - 品牌管理业务需全链条运营能力 公司瞄准缺乏中国运营能力的海外品牌[8] - GAP作为标杆项目 其成功将验证跨品类运营模式的可复制性 核心在于缩短用户画像匹配的试错周期[9] - 线下扩张成为新增长点 2023-2024年GAP新增50家门店 未来门店网络扩张速度是关键观察指标[11]
宝尊收购Sweaty Betty中国业务,重塑英国版lululemon
36氪· 2025-07-03 14:24
品牌收购与业务调整 - Sweaty Betty中国区业务被宝尊收购 成为继GAP、Hunter之后宝尊旗下第三个收购的国际品牌 [1] - 宝尊正在招聘运动社群运营和商品运营相关岗位 运营团队与GAP、Hunter共用 [1][7] - 收购价格预计不高 参考此前GAP收购价不超过5000万美元 [5][9] - Sweaty Betty早期中国团队已离职 官方公众号更新停留在2023年 [7] 品牌背景与市场表现 - Sweaty Betty成立于1998年 定位高端女性运动服饰 产品定价与lululemon相近(紧身裤750-1180元 上衣480-750元) [3] - 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 2023年被Wolverine Worldwide收购 但业绩增长不理想 [3][5] - 母公司Wolverine Worldwide 2024Q4整体收入同比下降6% Sweaty Betty全年营收1.99亿美元(下降2.4%) [9] - 香港门店从高峰期5家缩减至1家 中国市场颓势明显 [5] 收购方战略与行业趋势 - 宝尊品牌管理业务(BBM)2025Q1收入同比增长23.4%至3.9亿元人民币 GAP与Hunter表现超预期 [11] - 电商代运营出身的宝尊转向国际品牌管理 类似滔搏、百丽等企业路径 [5][11] - 中国高端瑜伽服市场增长放缓 lululemon中国大陆增速降至20% 美国市场下滑2% [16] - 市场竞争加剧 面临alo、Vuori等国际品牌及MAIA ACTIVE等本土品牌的挑战 [13][16] 品牌发展挑战与策略 - Sweaty Betty需与lululemon差异化竞争 证明品牌价值给中国消费者 [13][15] - 参考MAIA ACTIVE走差异化路线或allbirds调整产品定位的成功案例 [13][15] - 宝尊需学习安踏多品牌运营经验 注重高端品牌故事塑造 [18] - 短期内差异化定位比快速销售更重要 避免直接与lululemon正面竞争 [15][18]
当宾利决定与一级致癌物站在一起
虎嗅APP· 2025-06-26 21:19
品牌联名事件分析 - 宾利与和成天下槟榔品牌联名推出"和成天下宾利联名礼盒",主题为"成功时刻,王者同行",试图将宾利的"女王御用座驾"形象与和成天下的"千年帝王底蕴"强行关联[1] - 联名活动在广州塔举行,现场有扮演中国古代帝王和英国女王的演员站台,营销手法直白但引发社交媒体争议[1] - 联名礼盒被宣传为"男人顶级的快乐",将宾利品牌与咀嚼槟榔的体验简单叠加[8] 品牌管理问题 - 联名活动可能由区域经销商策划,反映宾利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管理出现失控与真空[3] - 作为百年超豪华品牌,宾利本应对品牌形象和价值内涵进行最严格管控,但此次联名暴露管理漏洞[4] - 无论宾利中国对活动是默许还是不知情,都显示品牌对中国市场复杂性的认知不足[5][6] 品牌价值损害 - 联名将宾利品牌拉入"称兄道弟"的草根社交语境,消解了品牌原有的优雅与从容形象[9] - 类似营销套路已被复制,如劳斯莱斯(长沙)也曾与同一槟榔品牌联合主办"槟榔文化品鉴宴"[10] - 这种营销方式将超豪华品牌工具化,稀释其价值内涵,背叛品牌精神[11] 社会责任缺失 - 槟榔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国家已明令限制其宣传,宾利此次联名挑战公共健康导向[14] - 与健康风险产品联名违背全球顶级品牌与成瘾性消费品切割的商业伦理共识[16] - 联名行为无视市场规则,与F1赛事与烟草广告分手的行业趋势背道而驰[19] 行业影响 - 此类联名营销正在成为一种可复制的套路,威胁超豪华品牌的独特性[10] - 活动引发对超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战略的质疑,显示其可能为短期效益牺牲长期价值[20] - 事件成为品牌管理、营销品味、社会责任等多层面全面翻车的典型案例[21]
当宾利决定与一级致癌物站在一起
虎嗅· 2025-06-25 09:40
品牌联名事件 - 宾利与和成天下槟榔品牌在广州塔下举行"成功时刻,王者同行"主题发布会,推出联名礼盒[2][3] - 营销逻辑试图将宾利的"女王御用座驾"形象与和成天下的"千年帝王底蕴"强行关联,营造中西合璧的尊贵感[4] - 联名活动引发社交媒体巨大争议,被认为是对宾利品牌价值的严重损害[5][6] 品牌管理问题 - 联名活动可能源于区域经销商为追求短期效益策划的野路子营销[8] - 事件暴露宾利在中国市场的品牌管理出现失控与真空,对品牌授权缺乏严格管控[9][13] - 宾利中国官方对事件未予回应,显示其渠道管理和品牌授权存在重大漏洞[31] 品牌形象冲突 - 宾利品牌精神代表英国皇室荣耀与百年工艺,而联名活动将其拉入"称兄道弟"的市井社交场景[22][23] - 网红博主将联名产品宣传为"男人顶级的快乐",粗暴定义品牌价值[16][24] - 类似营销套路已在劳斯莱斯(长沙)与同一槟榔品牌的合作中出现,显示超豪华品牌营销模板化趋势[26][28] 社会责任缺失 - 槟榔被列为一级致癌物,国家已明令限制其广告宣传,宾利联名行为挑战公共健康导向[32][34] - 全球顶级品牌普遍与健康风险产品切割的历史趋势下,宾利行为被视为商业伦理的倒退[37][44] - 事件反映宾利在华团队对市场规则和社会责任认知不足,决策体系存在缺陷[35][48] 行业影响 - 联名活动显示超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品牌价值被稀释和工具化的风险[28][30] - 事件可能对宾利核心用户群体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品牌认同感降低[30][49] - 案例凸显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本地化过程中需要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48][49]
中国车企,将收购玛莎拉蒂?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5 07:29
核心观点 - Stellantis考虑出售豪华品牌玛莎拉蒂以整顿其14个品牌的庞大产品线[4][6][9] - 公司内部对玛莎拉蒂的未来存在分歧,部分认为应出售以优化资源,另一部分认为保留可维护品牌声誉[12][13] - 玛莎拉蒂面临销量下滑、产品乏力及行业竞争加剧等多重挑战[15][21][26] 品牌战略评估 - Stellantis聘请麦肯锡评估玛莎拉蒂和阿尔法·罗密欧的未来战略,包括潜在出售选项[6][9][10] - 公司承认品牌过多导致资源分散,需设定优先级[10] - 中国车企可能成为潜在买家,以加速欧洲市场扩张[13] 玛莎拉蒂经营现状 - 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超50%,仅售出11300辆,其中美国市场占4819辆[21] - 2024年经调整运营亏损达2.6亿欧元,2025年前三个月销量同比下跌48%[21][22] - 15亿欧元投资被冲销,新车型发布计划被叫停,包括纯电MC20 Folgore项目[22][23] 产品线问题 - 停产两款畅销车型吉博力和莱万特,替代车型分别推迟至2028年和2027年[24] - 当前仅剩格雷嘉SUV(售价约8万美元)、Gran Turismo跑车和MC20超跑,缺乏市场吸引力[24][26] - 豪华车市场竞争激烈,与阿尔法·罗密欧存在产品线重叠风险[26] 行业与公司挑战 - 中国品牌凭借价格和技术优势蚕食欧洲市场,美国高额关税加剧玛莎拉蒂压力[15] - Stellantis股价自去年3月以来缩水三分之二,投资者呼吁精简品牌以提升利润率[18] - 行业趋势显示需聚焦运营卓越与区域化策略,而非依赖品牌情怀[29][30][31] 管理层动态 - 新任CEO安东尼奥·菲洛萨将于6月23日上任,玛莎拉蒂重振计划待其批准[19] - 前CEO唐唯实曾否认出售品牌,将问题归咎于营销和定位不清[18][26] - 玛莎拉蒂CEO否认出售传闻,称已有清晰发展计划[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