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

搜索文档
出卖国家换取美国支援,马科斯阴阳中国,特朗普一点面子也不给
搜狐财经· 2025-07-25 17:23
马科斯匆忙赴美以赶在特朗普设定的最后期限前达成协议。此前,特朗普曾威胁称若菲律宾未在8月初前达成协议,将对其加征更高的关税。马科斯在7月底 紧急行动,最终达成了协议,尽管减少的关税仅为1%,从20%降至19%,但对于马科斯而言,这也是一种胜利。 让马科斯都没想到的是,即便自己以整个国家的利益为代价,试图换取美国的支持,结果却未能如愿。在希望美国协助菲律宾"保卫领土"的时刻,特朗普却 出人意料地反驳道,强调中美关系良好,并希望菲律宾能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这番表态直接让马科斯尴尬不已,他在国际舞台上一度成为笑柄。 01 马科斯出卖国家与美国达成协议 为了达成与美国的关税协议,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亲赴白宫与特朗普进行了激烈的谈判。最终,双方达成一项关税协议,尽管具体内容并未公布,但特朗普在 社交平台上宣布,美国将对菲律宾征收19%的关税,而菲律宾则将实行对美国的零关税政策,并承诺进一步开放市场,增加从美国的进口产品。 尽管菲律宾是美国的军事同盟国,马科斯却发现,在涉及南海领土争端时,美国并不愿意支持菲律宾。马科斯强调菲律宾需要捍卫其领土和主权,希望得到 美国的支持。然而,特朗普却明确表示,美中关系良好,鼓励菲律宾与中国 ...
李嘉诚被夹在中间,中美两头不讨好,终于玩不转了!
搜狐财经· 2025-07-25 12:49
李嘉诚港口交易事件 - 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以228亿美元将43个国际港口(覆盖23个国家)出售给美国贝莱德财团,包括战略要地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3][5] - 巴拿马运河港口承担中国15%海运贸易量及20%对美贸易量,具有国家安全层面的战略价值[5][14] - 交易时机选择在特朗普重新执政、中美关系紧张时期,被解读为政治投机行为[7] 中国市场反应 - 港澳办三天内三次严厉警告,使用"莫天真"、"勿糊涂"等措辞[9] - 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反垄断审查,明确禁止规避审查行为[9] - 中远海运等央企中止合作导致长和系香港及东南亚港口货运量骤降45%[9] 时代背景变化 - 全球化退潮使"资本无国界"逻辑失效,关键基础设施控制权成为国家安全问题[12][14] - 中国90%外贸依赖海运,巴拿马运河港口控制权涉及国家经济命脉[14] - 美国明确寻求夺回巴拿马运河控制权作为对华制衡手段[16] 企业战略对比 - 华为面对美国制裁通过鸿蒙系统、麒麟芯片等核心技术实现突破[18][20] - 大疆凭借技术优势使美国军方无法放弃其无人机产品[20] - 技术创新型企业获得国家支持,而资本投机型企业失去政治庇护[22][24] 新时代商业规则 - 政治站队成为企业生存必修课,涉及关键领域企业必须明确立场[26] - 核心技术(如华为5G)比资本运作(如港口垄断)更具抗风险能力[28][31] - "有祖国的资本"(如一带一路)比"无祖国的资本"更具发展潜力[31][33] 香港商业格局变化 - 香港特首顾问团换届出现人事变动,反映商业生态调整[37]
“中国应该照顾我们,要显出格局来,不然我们就跟美国好了”
搜狐财经· 2025-07-24 08:03
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 - 中国与东盟贸易额2024年达7万亿人民币 双方连续5年互为最大贸易伙伴[4] - 中国在东盟投资涵盖港口 高铁 产业园等基建领域 并提供技术工人培训[4] - 通过RCEP机制 东盟国家将中国原料加工为"东盟制造"出口美国以规避制裁[8] 美国对东盟的贸易政策 - 美国对越南 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征收46%手机关税[6] - 柬埔寨光伏产品被施加3521%惩罚性关税[4] - 美国要求东盟国家在技术合作 协议签署等方面配合其遏制中国战略[4] 东盟国家的应对策略 - 越南在承诺美国技术剥离的同时 与中国签署人工智能 芯片等"3+3"高端技术合作协议[8] - 东盟国家采用"高位平衡术"在中美间周旋 避免直接站队[9][10] - 东南亚国家依赖中国产业链红利与美国市场准入的双重优势[5] 中国的战略布局 - 持续推进中老铁路 瓜达尔港 关丹港等互联互通项目[11] - 通过自贸区零关税政策和技术转让深化区域合作[11] - 在东南亚建立"鲁班工坊" 累计培训数十万名工程技术人才[11]
特朗普施压中国,美俄要二选一,敢买俄罗斯石油,中美关税战继续
搜狐财经· 2025-07-23 21:25
能源贸易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国进口4200万吨俄罗斯原油,占进口总量3.8%,俄罗斯为中国第三大原油供应国 [3] - 俄罗斯原油以低于国际市场5%的价格输送,成为中国能源成本控制关键筹码 [3] - 2024年中俄能源贸易额达764亿美元,构筑双方经济血脉纽带 [3] - 沙特对华原油供应同比增长12%,占中国进口总量18%,中东地区原油供应稳定 [3] - 非洲与拉美地区原油如安哥拉、尼日利亚等国持续输入中国港口 [3] 人民币国际化 - 中俄贸易人民币结算比例达60%,石油交易几乎全部采用人民币结算 [5] - 跨境支付系统(CIPS)成为中国金融护城河,抵御美元武器化风险 [5] 全球能源市场影响 - 若全球石油市场每日减少470万桶供应(占俄出口量75%),国际油价或飙升至每桶100美元 [5] - 美国汽油价格可能重回每加仑4美元高位 [5] - 印度6月对俄油进口环比下降15%,转向沙特和美国原油,但强调确保能源需求为优先事项 [7] - 希腊35%石油依赖俄罗斯,强行切断将自毁经济 [7] 中美贸易博弈 - 2018年对华加征关税导致美国大豆滞销、制造业成本飙升,特斯拉电动车涨价3200美元,Model Y订单暴跌45% [9] - 100%关税威胁可能推高美国民众生活成本,动摇特朗普核心票仓支持根基 [9] 地缘政治经济 - 新兴市场国家加速推进"去美元化",重塑贸易秩序 [11] - 全球南方国家自主选择正改变传统贸易格局 [11]
为讨好特朗普,加拿大对华加税25%,中方转手将订单交给澳大利亚
搜狐财经· 2025-07-21 15:56
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加征关税事件 - 加拿大政府突然宣布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25%关税[1] - 该政策设计存在明显区别对待:与美国签自贸协议国家仅超今年出口水平才加税,未签协议国家超今年一半即加税,美国完全豁免[3] - 多伦多贸易专家批评该政策是用中国利益补偿美国关税损失[3] 中国对加拿大的贸易反制措施 - 中国将15万吨油菜籽订单转向澳大利亚[1] - 中国是加拿大油菜籽最大买家,去年进口量占加拿大出口总量的64%[5] - 中国商务部声明指出加拿大做法违反世贸规则[5] 加拿大油菜籽产业现状 - 加拿大是全球最大油菜籽生产国,中国3月已对其加征100%关税[7] - 澳大利亚作为全球第二大生产国迅速填补中国市场缺口[7] - 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价格一周内暴跌12%[7] - 美国市场也对加拿大油菜籽加征35%关税[7] - 分析师预测失去中国市场将导致年损失38亿加元[14] 中澳贸易关系变化 - 中澳关系迅速回暖,在澳总理访华期间签署油菜籽协议[7] - 澳大利亚成为中国油菜籽替代供应商[7] 历史背景 - 2018年加拿大扣押华为高管后中国曾停止进口其油菜籽[11] - 加拿大外交部长曾在东盟会议向中国保证恢复经贸合作,但72小时后即宣布加税[8]
特朗普杀招立竿见影?李在明掏不出4000亿美元,对华态度果然转变了
搜狐财经· 2025-07-21 10:45
美国对韩贸易施压 - 特朗普政府近期对韩国钢铁、铝、铜全面加征关税,其中铜关税加征50%,钢铁关税从25%提升至50%,铝关税维持25% [1] - 美国要求韩国在8月1日前支付4000亿美元"保护费",相当于韩国年度国家预算的80%以上 [1][3] - 美国还要求韩国全面开放农牧产品市场,包括废除限制30个月龄以上牛肉进口等壁垒 [3] - 美国提议韩国效仿日本设立4000亿美元投资基金供韩企在美投资使用 [3] 韩国经济困境 - 韩国GDP增速预期已"腰斩",对美出口同比减少超过15% [3] - 韩国钢铁产业因内需暴跌陷入困境,预计今年内需将降至4610万吨以下 [1] - 韩国汽车产业面临特朗普威胁加征关税的压力,这是韩国的支柱产业 [3] - 韩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已经同比下降 [3] 中韩经贸合作 - 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原产地证书审签中心启动,可大幅加快审签进程,降低两国企业贸易成本 [1][5] - 中国是韩国最大贸易伙伴,两国经济深度绑定 [5] - 中韩自贸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可能成为改变地区经贸格局的重要变量 [7] 韩国政策转向 - 李在明政府开始寻求外交政策突破,7月3日公开表示"要尽快改善韩中关系" [5] - 韩国采取"实用外交"立场,在维持韩美日同盟的同时加强与中国的经贸合作 [5] - 韩国可能通过中韩自贸区建设来缓解美国关税政策带来的经济压力 [7]
想靠制裁中国讨好美国,结局竟反转!卡尼赔了夫人又折兵
搜狐财经· 2025-07-19 15:18
加拿大钢铁行业现状 - 汉密尔顿钢铁厂曾是加拿大钢铁业骄傲 工会会员从1.2万人锐减至650人 [2] - 美国6月对加拿大钢铝征收50%关税 加拿大作为美国最大钢铁进口来源国首当其冲 [5] - 加拿大91%的钢铁出口依赖美国市场 高度依赖的经济结构使其在贸易争端中处于被动 [51] 加拿大对华贸易政策 - 加拿大对中国钢铁加征25%关税并实施配额限制 试图向美国证明贸易政策一致性 [9] - 政策存在差别待遇:美国经手的中国钢铁产品免税 美国出口到加拿大的钢铁产品不受配额限制 [12] - 国内舆论质疑政策动机 《环球邮报》发文质问"是保护本国产业还是充当美国代理人" [14] 中国对加拿大的反制措施 - 中国对加拿大油菜籽发起反倾销调查 同时恢复进口澳大利亚油菜籽 [20] - 中国精准打击加拿大软肋 加拿大64%的油菜籽出口依赖中国市场 [24] - 反制措施导致加拿大油菜籽价格单日下跌10% 直接损失约20亿美元市场 [29] 澳大利亚油菜籽产业变化 - 澳大利亚油菜籽因质量问题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5年 2023年收成预计降至570万吨 [33] - 澳大利亚改进加工工艺 将杂质含量控制在1%以下以满足中国进口标准 [38][39] - 中澳协议规定澳大利亚将试运送15-25万吨油菜籽 标志着供应链重构 [27] 国际贸易格局对比 - 澳大利亚通过务实合作重获中国市场 加拿大则因政治投机失去主导地位 [41] - 澳大利亚25%的出口流向中国 政府明确将就业作为首要目标 [36][44] - 中国转向澳大利亚采购油菜籽 一旦新供应链稳定加拿大将难以夺回市场份额 [56] 行业结构性风险 - 加拿大钢铁业和农业同时受创 钢铁工人和农民成为贸易保护政策的直接受害者 [61] - 高度依赖单一市场的经济结构使加拿大在贸易争端中进退两难 [51] - 供应链重构具有长期性 加拿大可能永久性失去部分农产品市场份额 [56]
13天倒计时,韩国被逼上绝路?美国索要4000亿美元,李在明签不签?
搜狐财经· 2025-07-18 21:01
美韩贸易谈判核心条款 - 美国要求韩国追加4000亿美元投资,相当于韩国全年政府预算规模 [2] - 美方要求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包括30个月龄以上牛肉、大米、苹果、蓝莓等品类 [2] - 谈判涉及钢铁、半导体、汽车等核心产业,美方威胁加征25%关税 [5] 韩国产业面临压力 - 本土农业面临崩溃风险,农民组织大规模抗议活动 [3] - 农业部担忧放开检疫可能导致病虫害入侵 [3] - 半导体等支柱产业直接受关税威胁,企业高层表示绝望 [5] 韩国政府应对困境 - 总统李在明面临两难选择:妥协将引发国内动荡,拒绝则导致经济崩溃 [5] - 外交部试图争取谈判窗口,但美方未展现让步意愿 [5] - 政府内部出现分歧,部分主张妥协,更多声音认为这是"饮鸩止渴" [5] 地缘政治影响 - 韩国可能进一步被纳入美国主导的产业链体系 [7] - 若谈判破裂,中韩合作可能出现短暂窗口期 [7] - 事件反映中等国家在大国博弈中的战略困境 [7] 社会反应与潜在影响 - 民众焦虑情绪持续升温,对政府耐心逐渐耗尽 [9] - 青瓦台决策氛围出现微妙变化 [5] - 农业部门连续召开紧急会议评估风险 [3]
巴铁为什么要这样做?明知中国缺铜,却把铜金矿交给加拿大
搜狐财经· 2025-07-18 20:17
中巴矿产合作事件分析 - 巴基斯坦将最大雷科迪克铜金矿开发权授予加拿大巴里克黄金公司 中国竞标企业落选 [1] - 该矿开发权涉及70亿美元直接投资和10亿美元配套铁路建设投资 接受卢比结算 [3] - 加拿大合作有助于巴基斯坦精铜产量进入全球前五 [3] 巴基斯坦资源开发现状 - 该国拥有煤炭、石油、铜矿等丰富自然资源 但受技术不足和地缘冲突制约开发进度 [3] - 虽获中国技术设备支持 但刻意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国家 [3] - 选择加拿大合作可实现资源销售欧洲市场的目标 中国目前难以提供同等渠道 [5] 地缘政治考量 - 作为英联邦成员国 巴基斯坦与加拿大存在语言和法律体系共通优势 [5] - 通过同时进口中美武器装备维持大国平衡策略 [7] - 当前更看重加方合作带来的即时经济收益和风险分散 而非中长期GDP增长潜力 [7] 历史合作背景 - 中巴1951年建交以来 中国在航天、医疗、能源、国防等领域持续提供支持 [3] - 包括战斗机、导弹技术转让等国防援助 帮助应对印度威胁 [3] - 人才培养和基建投资提升了巴基斯坦自主发展能力 [3]
美国狠割25%关税,日本却力挺反华,台海统一进入倒计时!
搜狐财经· 2025-07-16 20:50
日本防卫白皮书分析 - 日本发布534页防卫白皮书创历史纪录 重点渲染中国军事威胁 [3] - 白皮书首次系统化定义"灰色地带"战术 包括海警巡航、军机越线等非武力施压手段 [5] - 报告强调中国军费达1.6万亿人民币 是台湾930亿人民币军费的17倍 [3][19] 中美日三方博弈态势 - 日本在承受美国25%关税压力下仍配合美方炒作"中国威胁论" [7] - 日本试图借中美对抗突破二战后军事束缚 争取更大战略空间 [11] - 中美博弈存在动态平衡 直接对抗成本过高使双方保持克制 [14][16] 台海军事力量对比 - 大陆军费集中在高超音速导弹、太空侦察、AI作战系统三大领域 [21] - 台湾60%陆军装备服役超30年 反舰导弹密度仅为大陆八分之一 [21] - 2024年解放军台海演习频率同比激增40% 转向海空联合封锁等非对称行动 [22] 大陆对台战略实施 - 采用经济限制、心理战、外交孤立等组合施压手段 [30] - 2025年金门马祖海域实际控制线已向金门侧推进12海里 [26] - 日本评估若无外力干预台湾将被迫接受"事实性统一" [26] 历史与战略维度 - 中华文明传统强调"以势服人" 通过持续施压实现不战而胜 [28] - 大陆保持战略定力 兼顾硬实力发展与和平统一主张 [30] - 美西方减少直接介入 台湾当局面临内外交困局面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