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
icon
搜索文档
银行为何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
经济日报· 2025-07-03 06:05
银行业负债成本管理 - 工行、建行、招行等多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及多地农村商业银行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产品 3年期大额存单投放量也较少 [1] - 大额存单利率水平一般随期限延长而提升 银行负债成本更高 下架5年期大额存单是降低负债成本之举 [1] - 银行业净息差处于低位 需从负债端挖掘空间以稳定息差 存款是银行主要负债来源 需降低存款等负债成本 [1] 存款利率调整趋势 - 今年5月我国存款利率格局迎来重大调整 国有六大行率先下调存款利率 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2] - 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陆续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调整幅度因银行而异 整体呈下降趋势 [2] - 存贷款利率同步下调是稳定银行净息差的需要 也是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需要 [1] 投资者理财策略调整 - 5年期大额存单下架意味着投资者依赖中长期储蓄实现财富保值增值的机会减少 需做好多元财富投资 [2] - 投资者应基于家庭财务状况与风险承受能力 明确短期、中期、长期理财目标 短期资金优先配置货币基金等流动性强的产品 [2] - 建议采用"固收+"策略 配置中短期债基 同时通过全球资产配置捕捉全球经济增长机会 [2] - 可适度配置高评级债券及债券型基金 利用其收益稳定性与储蓄形成互补 风险偏好较高者可布局权益类资产 [3] - 需建立动态再平衡机制 根据经济运行、市场估值等因素变化适时调整各类资产配比 [3]
银行理财规模站稳31万亿,下半年如何接住“存款搬家”
第一财经· 2025-07-02 23:51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与增长 - 截至6月末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达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22%,打破市场对半年度"规模缩水"的担忧 [1] - 5月末规模曾达31.5万亿元创新高,6月小幅缩窄但仍站稳31万亿关口 [1] - 增长驱动因素包括债市走牛带动固收类产品收益回升、"固收+"产品收益率保持高位吸引资金,以及季末资金回表的季节性规律 [1] 收益率与产品表现 - 固收类产品占比97%,纯固收类年化收益率2.84%,现金管理类近7日年化收益率1.43%,均高于同期存款利率 [2] - 权益类产品平均年化收益4.1%,2月曾达22.08%年内高点,但3-4月大幅下跌,6月回暖 [3] - 6月上百款理财产品下调业绩比较基准,部分已低于同期存款利率,新发固收类产品平均业绩比较基准自2022年初持续震荡下行 [3] 市场环境与监管压力 - 存款利率下行至1%以下形成利差,"存款搬家"现象显著 [2] - 5月降准降息后债券收益率走低,固收类产品收益缩水,加剧"资产荒" [2] - 监管整改估值方法,叫停平滑机制调节收益及自行建立估值模型的做法 [4] 行业应对策略 - 产品创新:光大理财发行"稳健低波"产品,建信理财采用持有至到期策略控制回撤,招银理财、中银理财推出按月/季分红产品 [6] - 多元化配置:加强权益投资构建"固收+"产品,如含权益资产以增强收益弹性 [6] - 投资策略:缩短久期应对利率波动,控制杠杆并精选标的,开放式产品增加流动性资产配置 [7] 挑战与转型 - 传统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低制约含权产品推广 [7] - 预计二、三季度规模增长,四季度趋稳,全年增量或不及去年,部分产品收益率可能低于长期定存利率 [4]
银行理财规模站稳31万亿,下半年如何接住“存款搬家”
第一财经· 2025-07-02 20:16
向权益市场求解。 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延续增长态势,背后有多重因素推动。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分析,一方面, 债市的持续走牛带动了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收益回升,同时"固收+"产品的收益率保持高位运行,这种收 益优势吸引了大量风险偏好较低的资金涌入银行理财产品。另一方面,季末资金回表与季初资金出表的 季节性规律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理财市场规模的修复。 今年上半年,存款利率的下行也成为推动银行理财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普遍降至 1%以下,而理财产品的收益相对更高,二者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利差。"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 指出,在今年上半年流动性总体充裕的背景下,银行降低了存款利率,这不仅提升了理财产品的吸引 力,还导致部分原本用于存款的资金流向理财领域,"存款搬家"现象越发显著。 在今年5月央行实施降准0.5%、降息0.1%的政策组合拳后,理财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变化。普益标准研究 员黄诗慧表示,降息直接导致债券收益率和同业存单利率走低,使得固收类理财产品收益进一步缩水, 而存款利率同步下调也加剧了"资产荒";二是理财客户多为保守型投资者,对收益率下行较为敏感,但 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节奏与幅度存在滞后,导 ...
“费率刺客”现身货币基金市场,各项费用吃掉近三成年化收益
搜狐财经· 2025-07-02 19:43
存款利率下调与货币基金吸引力 - 多家国有大行三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字头",储户将闲置资金转向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及银行理财等产品 [1] - 货币基金规模从3月底的13.32万亿元增长至5月底的14.40万亿元,两个月增长超过1万亿元 [4][8] 货币基金费率现状 - 全市场近三成货币基金管理费率≥0.3%,近四成销售服务费率≥0.25%,运作综合费率超过0.6%的货币基金不在少数 [2] - 近20只前身为券商大集合产品的货币基金保持0.7%以上的管理费率,最高达0.9% [2] - 全市场货币基金平均管理费率、托管费率、销售服务费率分别为0.24%、0.06%、0.13%,平均运作综合费率高于0.4% [3] - 天弘余额宝运作综合费率0.63%(管理费0.30%、托管费0.08%、销售服务费0.25%及审计信息披露费) [4][5] 费率对收益的影响 - 2024年余额宝净值收益率1.5867%,运作综合费率占总收益近三成 [6] - 宽基产品运作综合费率最低下探至0.2%,大幅低于货币基金平均费率水平 [3] 货币基金降费难点 - 货币基金是资管行业最重要收入来源,也是销售机构、代销机构主要收入渠道 [7] - 广发基金2024年收取管理费用最多的前11只基金全部为货币基金,前20名中货币基金占16席 [7] - 中小型基金公司降费面临更大运营压力 [7] - 降费涉及利益分配方较多,需资产管理公司与银行、互联网金融等代销机构协商 [7] 行业应对措施与发展趋势 - 可通过优化交易系统、降低托管费、减少中间环节等方式降低运营成本 [8] -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8] - 推出短债基金、同业存单基金等低费率现金管理工具分流高费率货基需求 [8] - 公募基金规模从2024年末至2025年5月末达33.74万亿元创历史新高 [8]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十载存保安民心,金融基石筑梦行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2 15:29
存款保险宣传活动 -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下辖沧州分行以"十载存保安民心,金融基石筑梦行"为主题开展存款保险宣传活动,提升公众认知度和风险防范意识 [1] - 通过发放宣传折页、文化衫、环保购物袋等形式进广场、进社区,用通俗语言向群众讲解存款保险知识并解答疑问 [1] - 特别关注老年群体,在亚龙湾社区发放大字版宣传折页,用"大白话"讲解存款保险概念和保障范围,提醒防范高息揽储虚假宣传 [1] - 针对老年人视力问题,将宣传内容录制成音频与戏曲唱段植入便携音箱,创新宣传方式获得老年群体好评 [1] - 通过"一对一、面对面"讲解帮助老年客户消除知识盲区,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打通适老宣传"最后一公里" [1] 存款保险制度成效 - 2025年是《存款保险条例》施行十周年,十年来制度稳健运行,在保护存款人权益、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 兴业银行沧州分行十年来坚持"存保为民"立场,广泛开展宣传推动存款保险理念深入人心 [2] - 未来将继续让存款保险惠民政策覆盖更多群众,为维护金融稳定和保障百姓资金安全贡献力量 [2]
香港金融管理局:认可机构的存款总额5月上升2.5%
快讯· 2025-07-02 13:29
香港金融管理局存款数据 - 2025年5月香港认可机构的存款总额环比上升2.5% [1] - 其中港元存款环比上升3.4%,外币存款环比上升1.8%,主要受企业资金流动推动 [1] - 2025年初至5月底,存款总额累计增长6.7%,港元存款累计增长7.9% [1]
央妈“排查”结果有了:国内能一次性拿50万的家庭,远超乎你想象
搜狐财经· 2025-07-02 08:08
家庭储蓄能力分析 - 国内能一次性拿出50万现金的家庭占比仅为0.37%,约180万户,远低于普遍认知 [3] - 一线城市房产市值普遍达数百万,50万甚至不足首付,二三线城市也仅勉强覆盖首付 [1] 储蓄不足的核心原因 - 居民月收入集中在3-7000元区间,超万元占比有限,叠加教育、医疗、赡养等刚性支出导致结余困难 [3] - 居民房贷总额超38万亿,2亿房奴月供占比达收入40%,可支配收入仅维持基本生活 [5] - 财富分布高度集中,2%家庭持有80%存款,98%家庭仅分摊20%存款 [5] 储蓄改善建议 - 强制储蓄月收入10-20%,即使小额积累可应对突发风险 [7] - 优化非必要开支(如衣物、餐饮、家电更换)以提升储蓄效率 [7] - 优先选择保本型理财,避免高风险投资导致本金损失 [9]
银行理财吸引力持续上升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1
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31.2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5.22% [1] - 2025年一季度末银行理财存续规模29.14万亿元同比增加9.41%二季度末突破30万亿元 [1] - 行业集中度较高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占据约80%市场份额 [4] 增长驱动因素 - 债市走牛带动固收类产品收益回升叠加资本市场回暖"固收+"产品保持较高收益率 [2] - 1年期定存利率普遍降至1%以下与理财收益形成利差促使"存款搬家"效应显著 [2] - 理财子公司通过优化信用债配置、量化投资等策略提升收益加速新产品发行 [2] 货币政策影响 - 2025年5月央行降准0.5%、降息0.1%释放超万亿元长期资金可能推动低风险理财规模扩张 [3] - 降息压低市场利率债券、同业存单等固收资产收益率下行压缩固收类产品收益空间 [3] - 存款利率下行加剧"资产荒"倒逼银行理财调整策略增加权益、衍生品等"固收+"配置 [3] 权益类理财产品表现 - 2025年2月权益类理财产品近6个月和近1个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为17.59%和22.08% [5] - 5月权益类理财收益回暖近6个月和近1个月平均年化收益率分别回升至5.51%和13.83% [5] - 权益类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保持在280亿元以上但投资者申购热情恢复缓慢 [5][6] 理财子公司发展 - 截至2024年12月末我国已设立32家理财公司 [4] - 理财子公司需拓展母行以外代销渠道开发跨资产类别产品利用科技赋能增强客户黏性 [4] - 建信理财通过资产投向、费率优惠等多种方式进行创新提升客户财富管理体验 [4] 信息披露与风险管理 - 金融监管总局起草《银行保险机构资产管理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8] - 中小银行需提升代销理财信息披露有效性通过穿透式信息披露保障规范透明 [9] - 中小银行需强化风险管理加强投资者教育与陪伴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9] 中小银行代销理财发展 - 中小银行为增加非息收入将加快发力代销理财 [10] - 需立足区域禀赋优势深耕当地客户群体提供特色理财产品和服务 [10] - 需加强代销合作丰富产品货架提升投研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 [10]
银行银行资负跟踪:如何理解国债纳入法准框架?
天风证券· 2025-07-01 20:1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强于大市”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短期国债用于缴准引发关注,实质是“质押国债解冻资金”,宽松效果类似“降准”且更市场化,但当前衰退式宽松环境下必要性不大,且法准利率过高需下调,国债缴准与信贷投放非一一映射,应视为中长期制度安排,政策设计要平衡效能与稳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短期国债纳入存款准备框架,拓宽合格缴准资产范围 - 中短期国债适宜作缴准资产,其由政府信用背书、市场深度充足、可快速变现,符合准备金属性要求 [7] - 国债缴准实质是“质押国债解冻资金”,宽松效果类似“降准”,但各商业银行可自主决定申请,实现准备金渠道下流动性的市场化调节 [7] - 目前主要经济体多以在央行存款作为缴准资产,暂无国债充抵先例 [7] 当前仍处于衰退式宽松环境,利用国债缴准必要性不大 - 大型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9%,距5%“隐性下限”有4pct空间,按国有大行约130万亿一般性存款余额能释放超5万亿中长期稳定资金,当前降准空间较充足 [12] - 一季度开门红后,二季度以来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回落,中小银行信贷加速缩表,市场处于“衰退式宽松”环境 [12] 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62%过高,导致其他资产性价比偏弱 -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自2009年以来维持在1.62%,高于贷款收益率(除住房按揭贷款外其他贷款EVA转负)、同业资产收益率(考虑成本后EVA在1 - 1.4%),略低于考虑免税后的短债收益率,但国债利率下行周期中可能低于法准利率 [13] - 因法准利率多年未调,银行置换头寸配置其他资产性价比有限,将国债纳入法准框架前需大幅下调法准利率激活置换动力 [13] 国债缴准与增加信贷投放并非“一一映射”关系 - 流动性非信贷投放核心约束,国债缴准释放流动性未必增加信贷投放 [18] - 当前银行资产配置有“财政化”倾向,国债缴准释放的流动性可能流向债券类资产 [18] - 信贷供求矛盾改善,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弱,监管对信贷规模考核要求降低,贷款供求矛盾改善、定价体系走平 [18] 国债缴准更应视为中长期制度性安排 - 从中长期看,基于珍惜正常货币政策空间,将国债纳入缴准框架是央行投放中长期稳定资金的补充性安排 [24] - 结构性流动性短缺框架下,央行需定期为银行提供中长期资金,利率下行周期中银行有降久期诉求,国债缴准可增加银行中长期资金获取渠道 [24] - 国债缴准要适度兼顾收益率曲线调控,需合理设计机制避免“副作用” [24] 中短期国债缴准的实施细节讨论 - 国债缴准将以央行引导鼓励、商业银行自主权衡申请的方式推行 [28] - 合格国债以剩余期限3Y或5Y以内记账式国债为主,以国债面值计入准备金 [28] - 缴准国债不计息、不认定为合格优质流动性资产(HQLA),防止扭曲市场需求 [28]
拥有100万存款是什么水平?能否站在财富“金字塔”上层?
南方都市报· 2025-07-01 16:02
银行储蓄与财富分布现状 - 银行集体下调利率导致存款利息大幅缩水,三年前100万存款利息可购车,现仅够三年油费 [1] - 深圳某股份制银行财富经理透露,全国范围内家庭存款超100万属于头部群体,该行超90%客户资产未达此水平 [4] - 招商银行2024年报显示,金葵花及以上客户(日均资产≥50万)占比2.5%,推测存款超百万客户比例约2% [8] 城市薪酬与存款能力关联 - 2024年三季度深圳平均招聘月薪12400元(中位数1万元),全国排名第三,工薪阶层5-10年积蓄难达100万 [4][5][6] - 智联招聘报告显示,38城企业平均招聘薪酬10058元,深圳12400元低于北京(13119元)和上海(13544元) [6] 银行客户分层与服务门槛 - 银行"白金级"客户门槛普遍50万起步:建行要求月日均余额50-300万,农行需12个月日均资产100万,中银财富要求月日均资产≥100万 [8] - 金卡级别门槛较低:工行20万、农行10万、光大10万、平安银行仅5万 [9] 高净值人群统计与财富结构 - 《2024胡润财富报告》显示,中国600万资产以上家庭512.8万户(占比1%),剔除房产后可投资资产超600万家庭降至184.6万户(0.37%) [11] - 央行数据显示2025年Q1全国住户存款160.47万亿元,人均约11万元,但财富分布呈"橄榄球效应",中年群体及一线城市水平显著高于平均 [11][12] 社会认知偏差 - 社交媒体营造"人均百万"假象,实际存款超百万群体属金字塔上层,招商银行数据佐证其占比约2% [3][8][11] - 深圳社会平均工资约1万元,工薪阶层存款积累速度与百万目标存在显著差距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