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单快反
icon
搜索文档
杰克股份(603337):工业缝纫机龙头,智能化、自动化探索引领行业发展
长江证券· 2025-05-07 12: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杰克股份为全球工业缝纫机龙头,国内周期受益于小单快反新趋势和缝制设备效率提升带动的设备更新替换,海外周期受益于海外设备升级以及全球服装制造业重心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中国缝制设备全球份额提升,外销增长空间广阔 [4] - 公司通过爆品确立行业技术领先地位,长期来看,行业智能化、自动化趋势有望带动缝制设备扩容,公司承接国家重点专项,有望引领缝制机器人发展 [4] 公司概况 - 杰克股份是全球缝制设备行业工业缝纫机销售规模最大的全球化企业,也是服装智能制造成套解决方案服务商,产品惠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多领域,2023年工业缝纫机业务在全球头部企业中市场份额占31%居首 [20] - 主营业务为工业缝制机械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工业缝纫机、裁床等设备及零配件,工业缝纫机是主要设备 [22] 业绩情况 - 过去十年营收总体增长且受行业周期影响波动,2021年营收达60.54亿元同比增71.91%,2022年营收55.02亿元同比降9.12%,2023年营收52.94亿元同比降3.8%,2024年营收60.94亿元同比增15.11% [24] - 工业缝纫机是主要收入及利润来源,2024年营收占比86.4%,2015 - 2024年营收占比均超80% [32] - 2024年毛利率达32.76%,净利率13.57%,2021 - 2024年盈利能力持续增长,2024年期间费用率19.3%,2022 - 2024年研发费用率分别为7.1%/7.5%/8.0% [34] - 工业缝纫机毛利率相对稳定,2024年为31.28%,裁床及铺布机毛利率相对较高,2024年为42.39% [38] 股权结构与激励 - 股权结构稳定,控股股东为台州市杰克商贸有限公司,截至2025年4月17日,其直接持有公司39.34%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胡彩芳、阮积祥等 [40] - 2018、2020、2022、2024年分别制定四期股权激励计划,激励对象以技术骨干、核心员工为主,内部目标严格 [43] 行业周期性 - 缝制机械行业周期性明显,设备更新替换和新技术趋势是更新替换重要动力,行业周期通常在3 - 4年左右,2013/2018/2021为前几轮行业高点,2016/2020/2023年行业周期筑底 [49] - 行业景气度受下游纺织服装产业需求波动影响大,下游服装企业资本开支呈周期性,老旧设备影响生产效率促使设备更新替换 [51] 内销情况 - 公司营业收入与行业景气度相关性高,服装出口数据体现全球市场修复,服装产业出口交货值从2024Q1开始累计同比修复 [56] - 2023年以来,杰克股份净利率水平呈上行趋势且提升速度超行业回暖速度,带动净利润快速增长 [56] - 缝制设备行业迎来技术革新,小单快反生产模式成重要趋势,推动企业设备升级,当前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方向包括数字化设计、集成两类 [62] - 杰克股份顺应小单快反趋势推出“快反王”“过梗王”等爆品,截至2024年11月,两款设备合计销量超80万台 [68] - 公司推行缝制设备行业成套智联解决方案,发力自动化生产系统,助力企业实现自动化制造和精益生产 [70] 外销情况 - 缝制设备内销周期性比外销突出,外销量有周期性但总量呈增长趋势,原因是中国服装企业全球布局产能和国内服装设备在海外替代日本设备 [73] - 中国缝制设备出口主要面向东南亚、南亚、东亚等地区,全球服装制造业重心向新兴经济体转移,中国比较成本优势削弱、关税政策或加速这一进程,但产业链集群缺失限制转移速度 [77][79] - 中国与日本是缝制设备重要供应商,中国产品因性价比和服务优势在中小服装制造企业替代日本份额,在中大型企业加强智能制造探索有望引领行业发展 [82] - 2024年年底以来海外周期回暖,2023年受全球服装去库压力影响,中国与日本缝制设备出口量同比下滑,2024年以来呈现回暖趋势 [85] 公司竞争优势转变 - 杰克股份设备性价比突出,均价显著低于日本品牌,近年来向高端化、智能化发展,产品附加值提升,均价已逐步超越行业整体出口均价 [89] - 2021年行业高景气周期,杰克股份扩充产能,营收增长大幅领先日本竞争对手,2024年销量份额达30.17%,2023年营收在全球头部企业中占比31% [92][97] 技术研发情况 - 杰克股份研发投入领先行业,研发费用率自2017年以来始终高于行业,研发费用投入金额优势明显,截至2023年底是行业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之一,2023年度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01][109] 缝制机器人发展 - 服装制造行业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特定纺织、服装产品已能实现自动化生产,但成衣缝制仍难实现自动化,SoftWear Automation的Sewbots存在面料复杂性、服装切换难、定价昂贵等问题 [110][118][122] - 杰克股份产品定义贴近现代服装代工厂需求,引入人形机器人技术使缝制设备更智能化,成为国家级重点专项“自主缝制作业机器人系统研制与应用验证”项目主承担单位 [125][126] - 项目以“机器人 + 人工智能”为核心,执行年限3年,设5个子课题,将完成5类缝制场景的全套机器人缝制系统装备研制及50台套以上产业化应用,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132] - 2024年高端产品研发有进展,预计2026年下半年发布人形机器产品,第一阶段规划引入机器人技术与模板机结合 [13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7/11.5/12.5亿,对应PE 17/14/13倍 [10] - 给出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及基本指标等财务报表预测数据 [142]
亮相广交会第三期,“SHEIN模式”助时尚产业数字化升级
广州日报· 2025-05-02 22:53
SHEIN的供应商合作模式 - 公司亮相广交会第三期开展招商入驻与采购服务 吸引众多商家咨询洽谈 [1] - 公司对国内产业带商家进行常态化招商培育 带动上下游行业人员就业 [1] - 公司通过完善供应商赋能机制和柔性供应链进行产业链改造 [1] - 公司结款周期通常为30天 优质供应商可缩短至每周 远优于行业平均90天水平 [2] - 快速结款模式提高了产业链资金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助力供应商发展进入快车道 [2] 数字化赋能与柔性供应链 - "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通过数字化实现全链路协同 [3] - 数字化系统取代传统表格管理 实现生产数据实时更新和全流程在线化 [3] - 公司利用数字化工具掌握全球时尚趋势 精准预测并制定产品规划 [3] - 生产环节通过数字化工具实时同步标准和要求 供应商可在线管理生产流程 [3] - 全链路数字化为及时响应市场奠定基础 支撑"小单快反"模式运行 [3] 行业发展趋势 - 广州提出建设"跨境电商之城" 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 [4] - 公司自主品牌成功带动"品牌化出海"趋势 [4] - 柔性供应链模式被赋能应用到更多产业带 助力品牌出海 [4] - 行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 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和技术突破提升竞争力 [4] 供应商案例 - 服装行业供应商选择合作后解决回款慢问题 资金进入良性循环 [2] - 供应商通过数字化工具快速打造首个爆款产品 [3] - 公司模式帮助传统工厂实现转型升级 [2][3]
不内卷,“90后”开的中国工厂靠什么脱颖而出?
观察者网· 2025-04-30 17:51
工厂环境与工作制度 - 工厂采用水帘+大型通风扇等设备改善工作环境,有效降低室内温度 [2] - 工厂环境井然有序,机器设备和产品摆放整齐,无狭促感 [2] - 工人不被强制加班,晚上工厂强制熄灯以避免长时间加班 [2] 柔性供应链与数字化管理 - SHEIN的柔性供应链体系通过数字化订单管理系统实现科学排产,大幅降低物料浪费与工人等待时间 [3] - 数字化工具精确计算总工时和工人数量,提升效率 [3] - 全球主流时尚品牌库存周转天数为80-120天,SHEIN压缩至30天以下 [10] 按需生产与库存管理 - SHEIN采用按需生产模式,首单以100-200件起订,根据销售趋势决定是否返单 [8] - 实时分析时尚趋势和消费者反馈,减少生产过剩 [8] - 库存周转效率提升直接降低库存成本,成为更有效的降本方式 [7][8] 供应商赋能与精益生产 - SHEIN提供全方位培训,包括精益化生产、商业思维沙盘演练等,2024年开展培训485场,覆盖超2万商次 [12] - 投入亿元资金帮助供应商工厂升级硬件,截至2024年底已改造超50万平方米厂房,受益人数近3.3万 [13] - 自研数字化设计工具提升面料利用率,自动化裁床设备效率抵4名工人 [13] 工艺创新与标准化 - SHEIN发明固定结构模板,将手套缝纫工艺时间从15分钟压缩至3分钟 [14] - 自研60多项技术工具和智能设备,提升生产工艺标准化 [15] - 工艺专利向供应商开放,未来计划向全行业开放 [15] 供应链布局与平台化拓展 - SHEIN投资超百亿元布局智慧供应链矩阵,辐射广州、肇庆、佛山、江门等湾区城市 [16] - 带动全国超300城产业带卖家出海,深化国内供应链布局 [16] - 供应商体系从广东向湖南、贵州等中西部地区扩展,带动当地就业 [15]
AI数智化转型:硬核制造张开双翼
广州日报· 2025-04-28 03:05
制造业智能化变革 - 制造业正经历深刻智能化变革,涵盖智能座舱、数字服饰设计、汽车工厂数字化升级及芯片良率提升等领域[1]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广州加速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试验区和先导区[1] - 广州传统优势产业凭借工业制造背景积极拥抱AI数智化转型,实现从"制造"向"智造"跃迁[1] 生产端AI应用 - 赛力斯智慧超级工厂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生产,年产45万辆整车,AI系统可模拟2000多个生产变量缩短设备停机时间[2] - AI机器人实现微米级冲压件精度控制,提升整车品质和安全性[2] - 智慧管理系统作为工厂"数字心脏和大脑"实现全流程自主调度,支持"黑灯生产"[2] - 广电计量构建数据驱动体系使企业计划准确率提升78%,生产周期缩短32%[3] - AI+大数据服务芯片制造,建立数智化良率分析技术使芯片良率提升3%~5%[4] 设计端AI创新 - 广汽集团采用AI大模型开发智能座舱系统,可感知用户情绪并做出辅助决策[7] - 广汽发布12款车规级芯片建立完整汽车芯片矩阵,覆盖电源管理、底盘等应用场景[7] - 致景科技智能设计系统使服装上新效率提升10倍,月上新量从5000款增至5万款[8] - AI设计系统使成衣设计生产交付时间缩短50%,单日设计款式理论上无上限[8] - 希音搭建柔性供应链体系实现工厂效率提升和库存减少[8] 纺织行业转型 - "小单快反"模式使卖家可实现50~100件小批量生产[9] - 传统时尚行业订单周期长导致库存积压问题[9] - 希音通过整合现有面料减少新材依赖,最大限度降低浪费[9]
巨头入场,集体加码“第一省会”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4 20:54
从传统商贸中心到直播电商第一城 抖音、小红书、蚂蚁集团,大厂接连在广州开启新动作。 4月21日,蚂蚁集团宣布其华南数字运营中心、万里汇跨境贸易运营中心正式落户广州; 3月31日,抖音集团斥资12.14亿元在广州拿地,将用于建设抖音华南创新基地,此前还在广州成立了注册资本5.37亿元的新公司,作为"抖音华南总部"关 联公司之一; 3月27日,小红书电商在广州召开"宝藏主理人计划·湾区服饰电商伙伴日"行业大会,并启动广东首个孵化中心。 将三个项目放在一起,它们共同指向一个方向——电商。 说到电商,或许多数人首先会想到杭州。但这两年,广州抓住直播带货风口,逐渐成为中国直播电商第一城。 作为中国经济"第一省会",广州从传统的商贸中心起家,何以成为电商巨头们的必争之地?又将如何在直播间延续自己千年商都的地位? 1 广州模式 2024年,广州直播电商零售额达5171亿元,占全国总量的近1/5,成为中国直播电商零售额最高的城市。 根据抖音电商数据,2024年,广州有182个产业带通过店播和货架等形式在抖音平台售货,数量居全国第一;抖音电商销量排行榜前十中,来自广州产业 带的商品占6席。此外,在2024年天猫新开店铺中,超1 ...
SHEIN突围:一个效率体系的使命与征途
雷峰网· 2025-03-18 15:35
文章核心观点 SHEIN用10年搭建的体系成就了自身,也推动中国产业进化,其通过柔性供应链、扶持卖家活动、供应链基建和技术创新等举措,助力中国产业带企业出海和产业升级 [1][31] 分组1:柔性“飞轮”裂变,卖家以SHEIN为支点走向全球 - SHEIN的“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模式,可降低未销售库存率至个位数,而行业平均水平在30%左右,推动传统工厂升级,吸引产业带工厂尝试跨境电商 [7] - 产业带卖家入驻SHEIN后,掌握“小单快反”诀窍,产品开发能力提升,部分卖家实现销售额爆发式增长 [10][12] - SHEIN凭借数字化柔性供应链优势,成为最受欢迎的购物APP之一,超越耐克、亚马逊等品牌 [14] 分组2:产业带卖家的“领路人” - 跨境电商红利期不再,工厂型卖家出海面临没流量、不会选品等挑战 [16] - 2025年SHEIN启动“爆单计划”,为卖家提供百亿级站内外流量扶持和全年营销计划,缩短出海成功周期 [17] - SHEIN品类员工为卖家提供销售趋势指示和运营指导,还推出“希有引力”计划,提供体系化培训和运营工具 [19][20] - 2025年SHEIN将培训带到更多产业带,实现招商、培训招育合一,既帮卖家抢流量,也帮其降低经营成本 [21][22] 分组3:供应链大基建反哺产业升级 - SHEIN创新柔性按需模式,深化ESG战略,发起供应商赋能计划,建立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 [25] - SHEIN进行超百亿供应链基建布局,完善粤港澳大湾区仓储物流等供应链基建,提升柔性供应链效率 [26] - SHEIN与传化化学成立联合实验室,联手东风等落地新能源电车,推动全产业链升级 [27][28] 分组4:结语 - SHEIN角色定位升级,将自身方法论赋能中国出海企业,推动中国产业进化 [30][31]
服装产业链外迁,没那么简单
创业邦· 2025-03-07 11:36
文章核心观点 - 服装纺织产业链外迁是重大命题,需审慎对待,行业应从本质出发探寻新技术与模式代际领先,击破贸易保护主义桎梏 [2][3][23] 三重战略意义 产业价值维度 - 纺织业是中国创造外汇与容纳就业的中流砥柱产业,2024年出口额3011亿美元,占全国总出口额8.6%,贸易顺差1487亿美元,占贸易顺差总值19.4% [5] - 纺织业提供大量低门槛岗位,2024年占就业人数占工业整体的7.7%,占制造业的8.4% [7] - 围绕服装纺织产业的关税博弈是大国博弈重要构成,美国小额包裹关税政策折射其对“50万美国纺织业岗位”的关切 [7][9] - 纺织产业链难以复制,产业链内部上下游协同发展至关重要,裂隙出现会引发连锁反应 [9][11] 经济规律维度 - 产业链外移具有不可逆性,关乎国力变迁,如英国去工业化后“再工业化”举步维艰,制造业对GDP贡献率从1990年的17.1%降至2022年的9.4% [12][14] 时代潮流维度 - 持续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是中国叙事的应有之义,关税政策是美国削弱中国制造业的手段,产业迁移代价高昂 [15][16] 一些引申思考 - 特朗普关税大棒挤压中国纺织业跨境企业利润空间,企业应通过研发和深耕产业形成比较优势突破贸易壁垒 [19][20] - 中国服装产业遵循先进技术和商业模式双螺旋式演进路径成长,当前面临挑战本质是经济周期使然 [20][21] - 纺织业是人类不可替代的需求,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引发通胀,或在未来6 - 9个月内重新评估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