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零售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从高光到落幕,盒马X会员店将全线关停
国际金融报· 2025-08-05 17:20
盒马X会员店闭店事件 - 上海森兰店将于8月31日正式闭店 标志着盒马X会员店业态全面退出市场[1] - 全国仅剩4家门店中 北京、苏州、南京三地门店已于7月底同步关闭[1] - 该业态为盒马旗下首个仓储式会员店 运营不足五年即告终止[1] 业务发展历程 - 2019年盒马创始人侯毅提出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会员店 对标Costco和山姆[1] - 2020年10月首店在上海浦东森兰开业 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 年费258元[1] - 2021年进入高速扩张期 被定位为新零售战略"第二增长引擎"[2] - 2021年6月启动全国化布局 首站落地北京大兴区[2] - 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以"一月四城"速度扩张 创中国会员店拓展纪录[2] - 截至2022财年末付费会员达297万 会员费收入5.88亿元[2] - 至2023年10月共开设10家门店 分布上海、北京、南京、苏州等地[2] 战略转型与调整 - 2023年底暂停会员续费 称业务调整目标为保证盒马鲜生门店"双线降价"[4] - 2024年3月侯毅退休 CFO严筱磊接任CEO后展开大刀阔斧改革[5] - 2024年4月重启会员制度 战略重心转向盒马鲜生大店和NB社区折扣店[5] - 严筱磊将X会员店划归"非战略级业态" 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5] - 2024年实现连续9个月盈利 业务保持双位数增长 顾客数量同比增50%[5] - 2025财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 X会员店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加速收缩[5] 门店具体信息 - 上海森兰店为首店 2020年10月开业 2025年8月31日闭店[3] - 北京建国路店2023年10月开业 2024年5月闭店 仅营业7个月[3] - 上海普陀真如店2023年1月开业 2024年3月31日闭店[3] - 上海七宝店、大场店、高青店、东虹桥店均于2025年4-6月期间关闭[3] - 北京世界之花店、苏州环球港店、南京燕子矶店均于2025年7月31日关闭[3] 行业专家观点 - 零售专家指出会员店经营难度远超普通超市 需要三个核心能力:独特商品开发能力、强大供应链体系、持续服务创新能力[4] - 分析认为盒马X会员店偏离零售本质 在核心商品力和供应链效率上存在短板[6] - 与山姆、Costco成熟的会员价值体系相比 盒马会员价值感不足[6] - 经济下行和消费疲软暴露其定位模糊与高成本的脆弱性[6]
商超白酒成新宠,零售巨头如何引领白酒市场新风潮?
搜狐财经· 2025-07-28 08:10
商超白酒市场格局变化 - 零售巨头如胖东来、山姆会员店、盒马鲜生通过创新举措改变白酒市场格局,其推出的白酒系列成为市场焦点 [1] - 胖东来与酒鬼酒合作的"酒鬼酒・自由爱"系列定价200元,上架后迅速售罄 [1] - 武汉山姆会员店的"将军汾"白酒(950毫升/115.9元)销量持续攀升,稳居山姆APP白酒销售榜首 [1] 商超白酒热销现象 - 胖东来与宝丰酒合作的"自由爱 1995"光瓶酒因高性价比长期占据商超显眼位置,带动销售增长 [1] - 山姆会员店的"绿脖西凤"、"圆习酒"等非标准名酒销售势头强劲 [1] - 预计"将军汾"单款产品在山姆和开市客的销售额将突破10亿元 [1] 消费者需求变化驱动 - 商超白酒成功核心在于捕捉到消费者需求从商务宴请/礼品转向自饮/聚餐的趋势 [3] - 商超白酒产品定价普遍低于300元,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口粮酒"的需求 [3] - 胖东来、沃尔玛、盒马等零售商以高性价比为亮点吸引消费者 [3] 零售端与生产端合作模式 - 商超通过定制白酒提升差异化竞争力并增强品牌影响力 [4] - 自有品牌定价权帮助商超扩大利润空间并吸引客流 [4] - 商超渠道为中小酒企提供新机遇,利用流量优势、会员数据和统仓统配模式降低分销成本 [4] 商超渠道的行业优势 - 商超渠道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通过新零售模式精准洞察需求变化 [6] - 品质基石+性价比策略为商超带来丰厚销售业绩 [6] - 商超模式为白酒行业提供新发展启示 [6]
人人乐超市摘牌:曾经的“巷战”之王,市值仅存1%黯然退场
观察者网· 2025-07-15 13:36
公司退市与财务表现 - 公司股票于7月4日正式摘牌 终止上市 市值定格在1.58亿元 仅为巅峰期136亿市值的1% [3] - 公司因连续4年亏损 资不抵债 且未能扭转颓势而退市 [3] - 2024年实现营收14.3亿元 同比下降49.86% 归母净利润亏损0.17亿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4.98亿元收窄 [9] - 截至2024年底门店仅存32家 较巅峰时期缩水超90% 全年关闭45家门店 转让15家 [9] - 报告期末净资产为-4.04亿元 审计机构对财务报告出具无法表示意见 内控报告被否定 [9]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失误 - 公司成立于1996年 首家门店南油人人乐以2600平方米规模实现日均销售额6万元 [4] - 1996年通过价格战和闭店扩建策略成功应对家乐福和沃尔玛的竞争 [4][5] - 2009年构建覆盖六大区域的零售网络 年营收达87.67亿元 [5] - 2010年1月登陆深交所 成为民营超市第一股 上市首日市值突破130亿元 全国门店突破百家 [6] - 上市后推行激进扩张战略 2011-2016年新增87家门店 但忽视单店盈利和管理效率 [8] - 未能及时应对电商崛起 2023年线上收入占比仅3.53% APP体验落后行业三代 [8] 公司治理问题 - 上市后75%股权由董事长何金明与妻子宋琪控制 2011年起大批高管离职 [10] - 家族式管理导致派系林立 内耗严重 公开披露的职务侵占等腐败新闻屡见不鲜 [10] - 2019年起6年内三度更换董事长 战略方向频繁调整却收效甚微 [10] 行业背景与竞争格局 - 超市行业23家企业中仅12家销售额同比增长 6家实现销售额与门店数双增长 [12] - 家乐福2024年底全国门店仅剩4家 苏宁易购以4元总对价出售4座家乐福物业 [12] - 高鑫零售2024年遭阿里甩卖 永辉超市2021年至今累计亏损近百亿元 2024年关闭232家门店 [12] - 沃尔玛2024年关闭超20家中国门店 将重心转向山姆会员店 [12][17] - 山姆会员店在中国有8家门店将突破单店5亿美元(约36.7亿元人民币)销售额 [17] 行业转型案例 - 胖东来通过极致管理实现口碑传播 2024年上半年销售业绩达117.07亿元 [13] - 永辉超市将学习胖东来作为战略方向 推行供应链变革和反腐改革 [15] - 沃尔玛通过山姆会员店实现增长 该品牌自2016年起加速扩张并加码线上渠道 [17]
激烈竞争下传统商超面临转型压力
金融时报· 2025-07-11 09:41
人人乐退市事件 - 公司股票被深圳证券交易所决定终止上市,于2025年7月4日被摘牌 [1]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3亿元,同比下降49.8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17亿元 [2] - 截至退市前股价定格在每股0.36元,总市值约为1.58亿元 [2] 人人乐经营困境分析 - 2012年首次亏损,依赖打折促销模式难以为继 [2] - 2014-2015年实体店客户数量明显下降,业绩持续下滑 [2] - 2021-2023年扣非净利润均为负值,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2] - 过度扩张忽视单店盈利能力,未能及时跟进电商和新零售趋势 [3] - 商品管理和顾客体验缺乏创新,无法满足现代消费者需求 [3] 传统零售行业现状 - 行业面临电商冲击、成本上涨、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 [1] - 线下门店成本高企,线上业务持续分流客流 [3] - "专业细分"新品类崛起削弱全品类优势 [3] - 行业呈现"两头尖中间空"格局,中等规模企业生存困难 [4] 行业转型案例 - 永辉超市2021-2024年累计亏损近百亿元,主动进行门店优化和战略转型 [4] - 永辉超市尝试向胖东来学习,2025年完成第100家模式调整门店 [6] - 新零售商如折扣零售、会员超市、即时零售等模式涌现 [5] 行业未来挑战 - 传统零售商转型面临时间紧迫问题 [5] - 反应迟钝、调整缓慢的企业将被淘汰 [6] - 超市行业突破增长瓶颈需市场和时间检验 [6]
77%受访酒企市场遇冷!当消费者定义价值,白酒业从何雄起?丨封面观酒
搜狐财经· 2025-06-19 19:50
行业现状 - 中国白酒行业面临产能增长与需求放缓、消费动能不足与价格下行、消费场景弱化与产业增长压力等多重挑战 [1] - 行业核心命题从"企业主导"转向"消费者定义价值",产品品质和服务能力成为关键竞争力 [1] - 2025年一季度全国白酒产量103.2万千升,同比下降7.2% [2] - 59.7%的企业营业利润减少,仅2%企业感知市场回暖 [2][13] 消费需求 - 仅21.1%的企业客户数量提升,白酒消费群体萎缩成为共识 [5] - 61.5%经销商反映春节及节后消费量减少,五一期间仅11.5%经销商消费量增加 [5] - 77%企业认为市场遇冷,较去年同期80%略有改善 [13] - 消费者更加追求性价比,中低端价格带向100-300元下沉 [8] 价格表现 - 动销最好价格带为100-300元、300-500元、100元及以下 [8] - 价格倒挂最严重区间为800-1500元、500-800元、300-500元 [8] - 500-800元价格带产品生存最为困难 [8] 企业经营策略 - 80%以上经销商选择"重点保住现金流"策略,仅12.5%选择"利润为王" [14] - 66.7%白酒企业下半年主要经营思路为"优先扩大规模" [14] - 64.9%企业集中资源投入核心产品,33.3%积极开发新品 [18] - 40.4%企业选择以大众价格段提高销量 [18] 渠道变革 - 1-5月白酒线上总销量超6000万瓶,总销售额超30亿元 [21] - 42.9%企业线上业务占比增长,37.1%持平,20%减少 [21] - 电商平台促销导致名酒品牌均价持续走低,区域酒企面临份额萎缩压力 [25] 行业建议 - 厂商合作应向"价值共同体"进化,渠道职能转为"服务商" [25] - 线上聚焦流量转化与数据沉淀,线下强化服务体验与场景深耕 [25] - 通过"酒+新业态"、"酒+新科技"重塑消费场景,迎合年轻群体 [25] - 加强文化认同,构建多元化人才储备体系 [25] - 推动白酒国际化,适应本土化消费场景与生产渠道融合 [25]
新股消息 | 极易科技闯关港交所 中国跨境进口电商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6-18 21:19
公司定位与行业地位 - 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及丝路电商服务商,同时也是AI与数智驱动的品牌资产管理商[3] - 按2024年GMV计,公司在中国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二,在中国电商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五[3] - 按2024年跨境进口电商运营GMV计,公司在中国跨境进口电商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一[3] - 按2024年来自大健康品类的GMV计,公司在中国所有电商运营服务商中排名第一[3] 业务模式与增长 - 公司完成从以流量为导向到以消费人群为导向的电商运营能力迭代,重构新零售模式[4] - GMV从2022年82亿元增长35.1%至2023年111亿元,并进一步增长35.3%至2024年150亿元[4] - 累计与全球超过200个大健康、美妆个护、大快消等品类的国际头部品牌合作[3] - 为全球大型商超提供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打通线上线下全域渠道[3]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11.17亿元、13.56亿元、14亿元[4] - 2022-2024年年内利润分别为3758.3万元、2487万元、4982.2万元[4] - 2022-2024年经营利润分别为6877.3万元、5855万元、6693.4万元[6] - 2024年所得税抵免324.5万元,显著改善税务成本[6] 成本结构 - 2022-2024年销售成本占比持续高于85%,2024年达11.98亿元[6] - 2024年销售开支同比下降18.5%至6810.1万元,行政开支同比增长14.9%至7207.5万元[6] - 融资成本稳定在2000万元左右,2024年为2008.2万元[6]
“小米方法论”研究Ⅰ:雷军何以通杀手机、家电、汽车三条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6-16 09:37
小米方法论的核心架构 - 公司构建的护城河由"高端产品方法论"、"爆品模式"、"新零售模式"三大相互咬合的模块组成,分别对应设计逻辑、性价比策略和营销能力 [1] - 三大模式协同作用:爆款依赖零售渠道改革,高端化依赖爆款积累的资本与技术基础 [1] - 方法论已扩展至家电、汽车、智能硬件三大领域,形成"中国先进制造范本"的跨行业复制能力 [2][21] 产品下限:工业设计创新 - 公司以苹果式工业设计为起点,通过美学语言弥补早期技术短板,满足用户对实用性与情绪表达的双重需求 [4][5] - 早期IoT产品(如充电宝)通过统一设计语言实现市场差异化,显著提升产品辨识度 [4][7] - 在技术停滞背景下,工业设计成为替代性创新手段,推动传统制造业审美升级 [3][4][7] 中流砥柱:快速迭代机制 - 采用"小单快反"模式,首代产品以设计+低价兜底,通过快速迭代(保留80%功能+更新20%)优化产品力 [7][8][13] - 与传统家电企业对比:放弃10-20年生命周期策略,转向互联网式高频迭代,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 [9][11] - 迭代聚焦大众需求最大公约数,节省成本用于实用性打磨,形成"初代尝鲜-迭代普及"的销售曲线 [13][14] 力出一孔:少品策略协同 - SKU管理极度克制(如电视品类各价格带型号最少),降低消费者决策成本与渠道营销复杂度 [16][18] - 执行"80%用户"原则:放弃长尾需求,通过价格带正态分布集中资源撬动主流市场 [18][19] - 供给侧成本优化:少品策略降低库存/营销支出,结合硬件利润≤5%准则形成价格优势 [18][19] 方法论复制与底层支撑 - 汽车业务(SU7/YU7)复用相同逻辑:设计借鉴+大众需求满足+少车型摊薄成本 [21] - 成功关键在于组织执行力,其他企业模仿失败多因缺乏"新零售"与"高端化"模块的协同 [21] - 方法论本质是金字塔架构:设计保下限、迭代定中枢、少品策略实现三端协同 [19][21]
北京:支持一批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场景首试首用
快讯· 2025-06-09 19:39
时尚产业发展规划 - 北京市五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1] - 鼓励打造"可观、可玩、可购"的沉浸式体验消费场景[1] - 拓展品牌实体店、非遗展览馆、科技互动展区、历史文化街区等多元消费载体[1] 新零售模式创新 - 推动集产品认知、品牌展示、深度体验于一体的新型零售模式[1] - 通过场景创新激活产品消费动能并提升产品溢价能力[1] - 在商圈、景区、文化产业园区等区域打造创意市集[1] 消费场景拓展 - 创意市集将满足创意、个性、情绪消费需求并丰富消费品供给场景[1] - 支持机器人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场景首试首用[1] - 加速机器人产品研发迭代并拓展后服务市场[1]
兔宝宝上市20周年:新零售模式下的数字化赋能之路
搜狐财经· 2025-06-07 09:42
公司数字化战略 - 公司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时代的机遇与挑战,积极投入资源进行全方位布局 [3] - 数字化赋能战略已超越企业边界,开始重塑行业生态 [7] - 通过"技术+产品+运营"组合输出模式,使中小经销商具备头部企业竞争力 [7] 经销商赋能 - 搭建数字化平台为经销商提供产品信息、库存情况、销售数据等实时支持 [5] - 平台提供在线培训课程帮助经销商提升销售技巧和服务水平 [5] - 数字化平台向经销商开放环保板材技术和客餐卧一体化整家方案 [7] 新零售模式 - 积极拥抱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 [5] - 线上通过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拓展销售渠道提升品牌影响力 [5] - 线下优化门店布局和服务体验打造沉浸式购物场景 [5] - 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为消费者提供便捷高效购物体验 [5] 公司发展历程 - 上市20周年坚守品质初心 [1] - 生产端智能革新、经销商端精准赋能、新零售端深度融合 [8] - 未来将以更开放姿态和前瞻视野继续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8]
雷军分享造车“成功学”:揶揄有车企一年做几十款,是在“赌”
搜狐财经· 2025-06-04 09:00
小米SU7成功经验总结 - 创始人亲自带队保证战略定力和资源协调能力 [2] - 董事会和管理层承诺650亿投资确保团队专注长期发展 [3] - 提出对标特斯拉和保时捷在机械架构、智能化、电动化三个维度学习 [5] - 采用小米方法论和爆品模式第一款车即成为行业爆款 [5] - 超长续航、天际屏全景显示、Thor芯片等配置均为标配 [5] YU7市场表现与预期 - 留资用户数是SU7同期的3倍其中60%为首次留资用户 [7] - 超过40%留资用户从未使用过小米产品显示产品出圈效应 [7] - 定价明确排除网传23.59万元对标Model Y配置预计30多万元 [7] - 被网友戏称为"法拉米"因造型与法拉利Purosangue相似 [8] SU7市场表现与争议 - 月销量反超Model 3和比亚迪汉位居细分市场第一 [8] - 5月交付量超2.8万辆创历史新高 [8] - 造型被调侃为"保时米"因与保时捷Taycan相似 [8] - 面临辅助驾驶功能和加速性能宣传的质疑 [8] 财务与业务展望 - 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营收181亿元毛利率同比提升10.6个百分点至23.2% [10] - 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5亿元 [10] - 预计三四季度汽车业务将实现盈利 [10] 行业对比与战略定位 - 苹果造车失败案例被提及但原因未明确 [2] - 特斯拉从Model 3/Y开始成为行业龙头的路径被参考 [10] - 强调"少而精"路线反对一年推出几十款车的行业现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