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智能

搜索文档
59.95亿元资金流向:人工智能与医疗器械融资活跃,千寻位置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21私募投融资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14:15
行业融资概况 - 过去一周国内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48起,其中41笔披露金额,总规模超59.95亿元人民币 [2] - 融资币种以人民币为主,36笔案例涉及约37.26亿元,美元融资5笔约3.15亿美元 [3] - 科技与制造行业融资活跃,人工智能、机器人和医疗器械赛道领跑,分别完成5笔(5.95亿元)、3笔(超1亿元)和4笔(超9.70亿元)融资 [4][5] - 地域分布集中,广东省(11笔)、浙江省(9笔)、上海市(8笔)为融资热点区域 [6][7] 活跃投资机构 - 博华资本本周最活跃,投资3家企业包括千寻位置、星移联信和微至航空 [8][9] - 君联资本完成2笔投资,涉及核心医疗和畅德医疗 [8][9] - 龙磐投资和礼来亚洲基金各参与2笔医疗健康领域投资 [8][9] - 中国石油昆仑资本与恒旭资本联合投资清能互联和海尔新能源 [8][9] 医疗健康领域重点融资 - 核心医疗完成2025年来国内创新器械最大单笔融资,超1亿美元D轮用于人工心脏产品开发及国际化布局,正心谷资本、君联资本等领投 [17] - 奥朋医疗获近亿元C轮融资,资金投向AI血管介入手术机器人研发及商业化 [13] - 合源医疗完成超亿元融资,开发三类有源植入心衰管理产品,龙磐投资和道彤投资联合领投 [15] - 泽安生物医药完成4000万美元A+轮融资,聚焦髓系细胞衔接器技术平台开发抗癌新药 [18][19] 科技与制造领域重点融资 - 千寻位置完成超10亿元B轮融资,株洲国投创投和博华资本参与,资金用于时空智能大模型及低空经济布局 [22] - 清能互联获超2亿元C轮融资,中国石油昆仑资本领投,将搭建全景虚拟电厂平台 [23] - 星移联信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梁溪科创母基金等投资,加速卫星通信载荷研发及低轨组网 [36] - 仁芯科技获数亿元A轮产业资本投资,推进车载SerDes芯片研发量产 [37] 消费服务领域融资 - 中政投资完成8000万元A轮融资,聚焦海南自贸港跨境业务投资 [10] - 福来魏获1200万元A轮融资,上海潮信实业投资支持陕西小吃品牌全国扩张 [11] - 途乐美寓完成2000万元天使轮融资,用于城镇民宿整合平台开发 [9] 其他领域亮点融资 - Manus AI完成7500万美元(约5.5亿元)C轮融资,Benchmark领投,开发通用AI智能体技术 [55] - 海尔新能源获超7亿元A轮融资,国投创益等投资,布局分布式智慧清洁能源 [63] - 泛鼎国际完成数千万美元C轮融资,嘉御资本领投,强化跨境供应链数字化服务 [58]
阿里系160亿元独角兽再获融资,千寻位置一年内B轮融资合计超10亿
搜狐财经· 2025-04-22 10:38
融资情况 - 一年内完成B轮融资合计超10亿元 新增株洲市北斗时空产业基金和无锡博智未来产业投资基金 老股东高粱资本跟投 [2] - 融资将用于时空智能大模型和云芯一体能力建设 强化低空经济及具身智能新场景布局 提升海外服务能力 [2] - 2023年8月完成新一轮融资后整体估值达160亿元 成为北京创投市场新晋独角兽 [2] 股权结构 - 杭州阿里巴巴蔚投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持股40.5% 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 - 中兵北斗持股33.07% 为第二大股东 [2] 公司基础信息 - 成立于2015年8月 注册资本24.7亿元 法定代表人为陈金培 [2] - 基于北斗卫星系统(兼容GPS/GLONASS/Galileo)提供时空智能服务 [2] - 全球部署5000多座GNSS星基/地基增强站 提供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感知、纳秒级授时服务 [2] 管理层背景 - CEO陈金培为阿里巴巴嫡系高管 2004年加入阿里巴巴 [3] - 曾任阿里巴巴网站运营经理、增值业务发展资深经理、平台及产品发展总监等管理岗位 [3] - 2012年出任阿里云计算公司总经理 2015年受集团委派担任千寻位置CEO [3]
北京龙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4-18 17:4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基于自主研发的LongRuan GIS平台及时空智能技术体系,为智能矿山、智慧安监、智慧园区及"零碳"机场等领域提供国产工业软件及数智化整体解决方案 [3] - 主要产品包括龙软智图(LongRuanGIS云平台)、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智能化管控平台、智能采掘、智能通风等专业解决方案,覆盖井工煤矿、露天煤矿及非煤矿山等领域 [3] - 2024年利润分配方案为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6元(含税),预计派发总额9,913,448元,占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30.01% [1] 核心技术平台 - LongRuan GIS云平台采用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架构,支持二三维一体化空间数据管理,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适配认证,符合国产化替代要求 [3][4] - 平台具备六大创新特色:云端随需随用、二三维一体化、多端高效协同、信创自主可控、丰富专业应用、开放生态合作 [4] - 衍生平台包括LongRuan4D-GIS时空管理平台、移动GIS平台,支持数字孪生矿山建设和井下移动端应用 [5][6][7] 智能矿山解决方案 - 透明化地测保障系统融合高精度地质探测数据,构建采矿工程模型和属性地质模型,实现空间分析预警 [7] - 智能化管控平台集成地质测量数据与安全生产数据,实现数字孪生和远程工业控制 [9][10] - 灾害综合防治系统集成水害、火灾、瓦斯等监测数据,实现多系统联动和避灾路线智能规划 [12] 行业政策环境 - 国家能源局等七部委提出到2026年煤矿智能化产能占比不低于60%,智能化工作面数量占比不低于30% [62] - 2024年政策要求大型煤矿和灾害严重煤矿加快推进智能化改造,300万吨/年以上煤矿力争率先建成全系统智能化 [63] - 财政部对2024-2027年专用设备数字化改造投入给予10%税额抵免优惠 [63] 市场竞争地位 - 公司产品已应用于国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矿中的46对矿井,覆盖中国煤炭企业50强中的40余家 [76] - 累计服务1800余对矿井,在煤矿地质保障和智能采掘领域保持技术领先 [76] - 为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开发的"煤矿综合风险动态分析评估系统"运行效果显著 [76] 研发创新体系 - 采用"四轮驱动"研发机构设置: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院、智能装备技术研究院、智能矿山安全技术研究院、人工时空智能研究院 [55] - 与北京大学建立战略合作,联合成立"智慧能源和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开展前瞻性研究 [54] - 人工时空智能研究院重点研发矿山垂直行业大模型和时空智能AI技术 [55] 新兴业务拓展 - "零碳"机场业务利用GIS+BIM技术构建全域数字孪生模型,实现能源消耗动态调控 [43] - 非煤矿山领域开发采选冶一体化管控平台和二三维数字采矿软件 [31][32][33] - AI时空大模型系统融合通用大语言模型与矿山专业知识,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31]
AI能看懂图像却算不好距离,上交时间-空间智能基准难倒9大顶尖多模态模型
量子位· 2025-04-15 11:54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MLLM)时空智能评测 - 核心观点:当前最先进的多模态大语言模型在精确空间时间理解任务上表现不佳,距离实际应用需求仍有显著差距 [1][12][20] - 研究团队推出首个MLLM时空智能评测基准STI-Bench,聚焦真实世界视频输入和定量化空间-时间理解能力评估 [4][6] STI-Bench评测框架 - 数据来源:300+真实世界视频,覆盖毫米级(桌面)、厘米级(室内)、分米级(户外)三类场景 [6] - 评测任务:8项任务分静态空间理解(尺度度量/空间关系/3D定位)和动态时序理解(位移路径/速度加速度/轨迹描述等) [6] - 问答数据集:2000+对高质量QA,基于GPT-4o生成并经过人工校准 [8] 模型表现分析 - 整体表现:最佳模型Qwen2 5-VL-72B和Gemini-2 5-Pro准确率仅41 3%和40 9%,远低于实际应用可靠性阈值 [11][12] - 场景差异:户外场景表现最佳(Qwen2 5-VL达49 24%),室内和桌面环境普遍低于40% [14][17] - 开源突破:Qwen2 5-VL-72B超越所有专有模型,成为开源社区亮点 [13] 核心能力缺陷 - 定量空间缺陷:单目视频中物体尺寸/距离估计不准,3D信息推断困难(尺度度量最高仅34 2%) [15][17] - 动态理解短板:跨帧运动特征计算能力弱(位移路径长度最佳不足33%,速度加速度最高36 9%) [16][17] - 多模态整合不足:文本指令与视觉内容协同处理能力薄弱 [18] 行业影响与资源 - 研究价值:为具身智能和自动驾驶领域提供MLLM能力评估标准,指明改进方向 [19][21] - 开源资源:论文/代码/数据已公开,涵盖arXiv论文、GitHub代码库和HuggingFace数据集 [22]
救援互助联盟:以AI推动户外救援向「精准式救援」升级
雷峰网· 2025-03-28 16:24
跨界合作与生态构建 - 救援互助联盟新增vivo、OPPO、比亚迪仰望、千寻定位、星图维天信等成员,共同推动运用北斗卫星通信和AI技术打造"数字化救援一张图"[2] - 联盟由高德地图联合蓝天救援队、曙光救援同盟等机构成立,是国内首个基于地图平台的救援协作组织[2] - 多方协作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整合资源,实现安全提醒、通信联络、位置共享等功能,打破救援力量分散局面[6] 技术应用与救援效率 - 高德地图APP支持卫星求救功能,可推送区域天气、信号状态、精准位置等信息至最近救援力量[6] - 时空智能技术使西藏哲蚌寺后山救援时间从预计5小时缩短至2小时20分钟,效率提升超50%[8] - AI技术可预判无网络区域并自动提醒用户记录轨迹,遇险时快速解析坐标并匹配最佳救援力量[8] 产品功能升级 - 卫星求救新增消息回复功能,求救者可查看救援队实时位置,缓解焦虑情绪[11] - 新增北斗卫星通信支持,与天通卫星形成双星协同,覆盖荣耀、vivo、OPPO等数十款机型[11] - 功能迭代后救助案例覆盖北京、辽宁、云南等全国多地,半年内成功救援近60人[8][11] 行业影响与案例 - 救援互助联盟通过生态协作降低搜救成本,实现"精准化救援"目标[6] - 典型案例显示,数字化救援系统显著优化偏远地区定位和路线规划效率[8] - 技术升级推动"底图"向"数字化救援一张图"演变,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和实用功能[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