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

搜索文档
早稻丰收在望、秋粮长势良好 今年的粮食有保障
央视新闻· 2025-07-20 09:40
早稻收获情况 - 全国早稻收获已过六成 进度快于上年 丰收在望 [1] - 广东省1307万亩早稻收获已过九成 28个县市区推广合理密植试点 增产效果明显 [1] - 湖南祁阳市早稻种植面积达38.5万亩 创建60个双季稻单产提升示范片 预计单产增10%至亩均500公斤以上 [1] - 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11.88万亩早稻成熟 通过提升机械化水平、普及种植技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措施保障稳产增产 [1] - 江西南昌推广高效农机具和新技术 实现全程机械化无缝衔接 采用大钵体毯壮苗长秧龄技术 6000多亩早稻和晚稻收割插秧同步推进 效率显著高于人工 [1] 水稻单产提升行动 - 农业农村部启动水稻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 主产省份统筹资金支持关键措施落实 [2] - 目前水稻综合机械化率已超88% 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2] 秋粮生产情况 - 全国秋粮作物长势总体正常偏好 秋粮产量占全年粮食产量的3/4 [3] - 全国秋粮面积预计比上年稳中有增 高产作物玉米增加较多 [3] - 山东高唐县为10万亩玉米田配套智能水肥一体化设备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精准滴灌 浇水时间从7-8天缩短至3-4天 [3] - 黑龙江北大荒军川农场采用农用飞机喷施作业 添加叶面肥增强作物抗逆性 促进灌浆结实 [3] - 河南滑县种粮大户利用微喷灌、滴灌等节水方式应对干旱高温 选择清晨或傍晚灌溉避免玉米灼伤 [3][4] 农业技术支持 - 农业农村部组织包省包片工作组和科技小分队 深入田间指导水肥调控、化控防倒、"一喷多促"等措施落实 促进苗情转化和均衡增产 [4]
多家龙头企业业绩预增!工程机械行业上半年整体回暖,产品销量国内外“双增”
华夏时报· 2025-07-18 10:21
行业整体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工程机械市场呈现回暖态势,主要产品国内外销量同比"双增",多家龙头企业业绩预增[1] - 行业复苏节奏符合施工传导逻辑,国内市场有望企稳上行,中长期将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和数字化升级[1] - 光大证券指出行业销量维持增长趋势,两会政策支持力度大,国际化、电动化进程推进有望带动龙头企业量利齐升[1] 企业业绩表现 - 柳工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1.80亿—12.79亿元,同比增长20%—30%,扣非净利润10.90亿—11.88亿元,同比增长21%—32%[2] - 海伦哲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7800万—8800万元,同比增长52.35%—71.88%,扣非净利润5900万—6700万元,同比增长20.85%—37.24%[2] - 潍柴重机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32亿—1.51亿元,同比增长40%—60%,扣非净利润1.24亿—1.47亿元,同比增长35%—60%[3] 产品销量数据 - 上半年挖掘机销量12.05万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6.56万台(+22.9%),出口5.49万台(+10.2%)[3] - 装载机销量6.48万台,同比增长13.6%,其中国内3.56万台(+23.2%),出口2.91万台(+3.71%)[3] - 叉车销量73.93万台,同比增长11.7%,其中国内47.64万台(+9.79%),出口26.30万台(+15.2%)[3] 行业驱动因素 - 复苏由项目前期向中后期延伸,传统基建托底,新能源基建和三大工程提供增量,设备更新和新能源替换政策形成长期支撑[4] - 柳工预计下半年国内土方机械需求继续增长,全年挖掘机、装载机销量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速[6] - 徐工机械认为内销已现复苏迹象,土石方机械连续转正,道路机械增速较好[6] 未来展望 - 三一重工判断基建投资、新型城镇化、矿山、水利工程需求将复苏,新能源产品渗透率提升推动行业增长[6] - 国信证券预计水利等基建项目支持落地后国内需求平稳增长,"一带一路"合作深化将维持出口韧性[7] - 中联重科计划未来3年以本地化运营为基石,力争海外各大区域市场进入行业前三,农业机械和矿山机械市场空间巨大[7]
央视财经×三一重工:2025年上半年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44.81%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7-17 15:52
行业整体表现 - 挖掘机和装载机作为工程机械行业两大代表性产品,2025年上半年销量均实现超过10%的增长[1] - 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44.81%,第二季度开工率环比一季度上涨4.62%至47.1%[3] - 15个省份平均开工率超过50%,其中安徽、福建、河南、江西、浙江和重庆六省份连续6个月综合开工率超50%[3][4] 区域发展亮点 中部地区 - 综合开工率50.13%位居各区域第一,安徽(66.24%)、江西(61.90%)、河南(58.48%)、湖北(58.45%)包揽全国前十中的四席[8] 西部地区 - 开工率48.45%位列区域第二,港口设备(42.64%)和路面设备(27.50%)开工率均居各地区首位[9] - 宁夏履带式起重机工作量同比增幅达370.84%,拖泵工作量同比增幅406.94%[9] 东北地区 - 综合开工率45.68%,堆高机(50.74%)和履带式起重机(67.48%)开工率居各类设备地区第一[10] - 辽宁履带式起重机工作量同比增103.73%,黑龙江拖泵工作量同比增119.12%[10] 东部地区 - 混凝土设备(44.19%)和桩工设备(39.48%)开工率居各区域首位,泵车等7类细分设备开工率全国第一[11] 设备类别表现 - 吊装设备以66.87%的平均开工率位居各大类设备榜首,安徽、湖北等十省份表现突出[6] - 西部地区正面吊开工率42.51%全国第一,东北地区履带式起重机开工率67.48%居首[9][10] 基建投资特征 - 全国基建呈现"多点开花"态势,华东、华南地区领跑[1][4] - 15个省份开工率同比实现增长,显示基建投资在这些区域稳步推进[5] - 吊装设备高开工率表明更多项目进入建设关键期和阶段性收尾[6][7]
2025年6月挖掘机产量26810台,1-6月累计产量165139台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7-17 15:52
行业数据 - 2025年6月挖掘机产量26,810台,同比增长9.4% [1] - 2025年1-6月挖掘机累计产量165,139台,同比增长12.4% [1] 行业热点 - 工程机械行业业绩改观,复苏或已在路上 [2] - 工程机械于12月1日起开启"国四"时代 [2] - 挖掘机行业内销连续下滑13个月,但今年出口大涨超70% [2] - 2月开工率改善,工程机械行业预期"暖洋洋" [2][5] - 卡特彼勒正接近周期性转折点,评级下调至"中性" [2] 市场动态 - 1月信贷开门红,国内需求回暖预期强化,工程机械行业"破冰"可期 [5] 专家视点 - 工程机械行业发展形势与当前主要工作 [5] - 支持工程机械和商用车新能源化 [5]
工程机械板块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工程机械行业 - **公司**:三一重工、徐工、柳工、恒力、山推、中联、上海智能、巨宫机械、重装科、纽工、三对股份等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整体经营情况** - 2024年板块收入端转正,同比增长3.1%,利润端增速超营收,主机企业扣费利润增长速度好于规模经营增长速度,主要得益于国内基建复苏,行业呈现从挖机到非挖的修复趋势 [1][3][4] - 2024年主机企业营收增长11.3%,但企业间存在分化,挖机占比高的公司营收增长幅度更明显,如三一、柳工、徐工等 [5] - 2024年主机公司综合毛利同比增长1.24个百分点至24.7%,6家零部件企业综合毛利同比增长0.52个百分点至37.8%,主机毛利延续提升趋势,零部件板块毛利略有下滑但整体平稳 [6] 2. **国内外市场表现** - **海外市场**:2023年6家主机厂出口增速33%,2024年为16%,今年多数公司出口增速在15 - 20%或20%以上,呈改善趋势;不同公司出口收入增速有差别,非挖设备出口增速好于挖机,非洲、南美、中东区域增长较快,欧洲、北美下行,东南亚部分区域如印尼开始修复 [13][14][16][17] - **国内市场**:2023年6家主机公司国内收入增速下滑18%,2024年下滑9%,降幅收窄,今年主要公司国内收入基本转正,挖机占比高的公司国内收入表现更好;2024年海外毛利率提升0.15个百分点至28.7%,国内毛利率略降1.1个百分点,国内收入下滑给境内毛利带来压力 [15][16][18] 3. **不同产品线表现** - **土方机械**:2024年前四家主机厂土方机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6%实现转正,挖机国内销售增速12%,出口下半年转正 [19] - **起重机械**:2024年前三家主机厂起重机械板块收入同比下滑12.5%,国内销量下滑但降幅收窄 [20] - **混凝土机械**:2024年整体三家主机厂混凝土机械收入下滑7.4%,国内需求有压力但出口端增长较快 [21] 4. **盈利能力与费用管控** - 净利率改善,一方面因毛利率提升,另一方面今年一季度整体研发费用率同比下降0.68个百分点,主机企业研发费用管控优化,使用效率提高;销售费用率小幅提升,主要因主机企业加大海外补给和营销网络建设 [10][11][12] 5. **企业经营风险与现金流** - 头部五家主机厂表内应收敞口相比2023年下降3.2%,表外总应收敞口下降9.4%,风险敞口压降;部分企业表外应收敞口占总资产比重下降,部分略有提升 [23] - 2024年板块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金额同比增长66.5%,行业主体回款显著改善,主要因企业坚持较高分红、首付比重,加大回款力度,考核方式转变 [24][25] 6. **企业表现分化与投资建议** - 龙头企业在今年一季度后表现更优,受益于周期上行,综合经济实力、杠杆率及质量负载表现更优,业绩确定性和弹性更强 [27] - 产品结构上,今年一季度挖机占比高的公司营收表现更好,如三一、徐工、柳工;后周期设备如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开始修复,半年左右可关注相关修复机会,重点关注徐工、三一 [28][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4年行业整体处于周期上行阶段,所有企业受益于周期向上,但不同阶段和产品结构下企业表现有差异 [27] - 2024年国内修复边际变化最大,挖机占比高的公司在国内营收表现更好 [28] - 起重机械虽目前表现最差,但降幅在收窄,汽车起重机年中左右可能有修复机会 [29]
工程机械跟踪-4月数据解读及近期跟踪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 工程机械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内销情况 - 核心观点:整体维持乐观,预计全月增速超10% 论据:虽5月半月报内销数据差,整体负1.5%,但头部厂商未报数,半月报数据参考性弱,且根据各品牌数据汇总及进度预判得出此结论[1] - 核心观点:工程体系内销以温和复苏为主 论据:4月下旬开工回款较前几个月下滑,但较去年同期改善明显,且官方表态6月底将推出增量财政政策[2] 出口情况 - 核心观点:不必过于悲观 论据:5月中旬半月报出口数据差,但统计样本有问题,参考海关数据和EM数据库,协会统计出口增速维持在15%以上,快的达20% - 30%[2][3][5] - 核心观点:海关口径增速快于AM数据库 论据:海关口径可能存在中小企业抢出口现象,而协会统计无此现象,3月数据显示两者有增速差[3][4] 关税影响 - 核心观点:对不同企业影响不同 论据:主机厂可转移产能或采用折中方案,影响较小;中小企业关税高,出口量和利润率受影响;鼎利等有双反税率企业,关税冲击已过但缺口未收复[6][7][9] - 核心观点:关税影响逐渐消除 论据:供应链端此前受关税影响大,现关税降至10%,成本影响减小,且康明斯后续可能降价[9][10] 行业周期与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中期呈现温和全面复苏,适合长期配置 论据:中期需求因素多,复苏持久,龙头公司重视股东回报,资产质量和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升[11]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会议服务对象为国泰海通证券正式签约客户,会议音频及文字记录仅供内部学习,不得外发[12]
数据快报 |2025年6月工程机械行业主要产品销售快报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7-16 08:56
挖掘机销售数据 - 2025年6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804台,同比增长13.3%,其中国内销量8,136台(+6.2%),出口10,668台(+19.3%)[1] - 2025年1-6月累计销量120,520台(+16.8%),其中国内65,637台(+22.9%),出口54,883台(+10.2%)[1] - 电动挖掘机6月销量27台,其中6吨以下11台,10-18.5吨级4台,18.5-28.5吨级12台[1] 装载机市场表现 - 2025年6月装载机销量12,014台(+11.3%),国内6,015台(+13.6%),出口5,999台(+9.11%)[2][3] - 1-6月累计销量64,769台(+13.6%),国内35,622台(+23.2%),出口29,147台(+3.71%)[3] - 电动装载机6月销量3,049台,5吨级占比最高达1,894台,其次为6吨级902台[4][5] 其他工程机械品类 平地机 - 6月销量763台(-11.2%),国内141台(+38.2%),出口622台(-17.8%)[6] - 1-6月累计销量4,343台(+9.23%),国内818台(+40.3%),出口3,525台(+3.89%)[7] 起重机类 - 汽车起重机6月销量1,649台(-5.28%),国内901台(-7.59%),出口748台(-2.35%)[8] - 履带起重机6月销量284台(+25.7%),国内92台(+31.4%),出口192台(+23.1%)[9] - 随车起重机6月销量2,725台(+39%),国内1,870台(+19.9%),出口855台(+113%)[9] - 塔式起重机6月销量437台(-44.8%),国内217台(-59.7%),出口220台(-12.7%)[9] 工业车辆与路面机械 - 叉车6月销量137,570台(+23.1%),国内83,892台(+27.3%),出口53,678台(+17.2%)[10] - 压路机6月销量1,678台(+11.2%),国内700台(+39.2%),出口978台(-2.78%)[10] - 摊铺机6月销量182台(+78.4%),国内131台(+95.5%),出口51台(+45.7%)[11] 高空作业设备 - 升降工作平台6月销量17,963台(-16.4%),国内7,505台(-42.1%),出口10,458台(+22.7%)[13] - 高空作业车6月销量539台(+153%),国内509台(+147%),出口30台(+329%)[13] 行业动态与趋势 - 工程机械行业复苏迹象显现,部分品类如电动装载机、履带起重机、摊铺机等呈现高速增长[4][9][11] - 出口市场分化明显,随车起重机、高空作业车出口增速超100%,而平地机、塔式起重机出口下滑[6][9][13] - 新能源产品渗透加速,电动装载机单月销量突破3,000台,5吨级产品占主导[5]
有友食品: 有友食品关于子公司与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投资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6 00:17
投资概述 - 公司下属全资子公司有友制造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2000万元参与认购温润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份额,占基金总规模48285万元的4.1421% [1][2] - 投资基金主要合作方包括温氏投资(出资16000万元占比33.1366%)、云南省农业基金(出资16000万元占比33.1366%)、横琴粤澳产投基金(出资9500万元占比19.6748%)等共10名合伙人 [2][6] - 投资目的为优化资源配置、探索新赛道布局,挖掘增长曲线并提升综合竞争力 [1] 投资标的基本情况 - 基金规模48285万元,存续期限7年(可延长2次每次1年),主要投资生物制造、农业科技、食品工程与供应链、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领域 [7][10] - 投资方式包括未上市公司股权及可转债,退出方式含第三方转让、并购、回购、上市或清算 [7][8] - 决策机制采用5人投委会(普通合伙人委派4名、温氏投资委派1名),决议需4票以上同意 [8] 财务条款 - 管理费标准:投资期按实缴出资额2%/年收取,退出期按未退出项目本金的1.5%/年收取 [8] - 利润分配顺序:先返还实缴出资,再分配8%优先回报,剩余收益普通合伙人与有限合伙人按20:80比例分成 [8][9] - 亏损分担以认缴出资额为限,普通合伙人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7][9] 合作方背景 - 温氏投资2025年3月末总资产647889.54万元,资产负债率30.71%,2024年净利润2329.47万元 [4] - 云南省农业基金总规模300100万元,云南省产业基金持股89.97% [4] - 有友制造2025年3月末净资产47666.9万元,资产负债率43.79%,2024年净利润9521.53万元 [6] 对上市公司影响 - 投资规模占公司净资产比例较低,不会对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 [11] - 通过产业资源整合深化主业协同,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及股东利益 [10]
出资2000万元 有友食品布局农业科技等相关领域股权投资
搜狐财经· 2025-07-15 21:47
投资基金概况 - 有友食品全资子公司有友制造以自有资金2000万元认购投资基金份额,占基金总规模4.8285亿元的4.1421% [1][2] - 投资基金暂定名为温润生物制造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主要投资领域包括生物制造、农业科技、食品工程与供应链、农业机械及相关装备 [1] - 投资方式为直接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及以股权投资为目的的可转债 [1] 合伙人结构 - 基金由10家机构和自然人共同出资成立,包括温氏投资、云南省农业基金、横琴粤澳产投基金等 [2][3] - 主要出资方:温氏投资和云南省农业基金各出资1.6亿元,占比33.1366%;横琴粤澳产投基金出资9500万元,占比19.6748% [3] - 有友制造出资2000万元,占比4.1421%,位列第六大出资方 [3] 战略意图 - 公司通过参与投资基金深化主业协同,拓展生物制造、农业科技等新领域布局,精准捕捉产业机遇 [1] - 此举旨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借助专业机构的研究优势和产业资源探索新增长曲线 [1] - 投资规模占公司净资产比例较低,不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4] 产业协同性 - 基金主要出资方温氏投资由农牧龙头温氏股份100%控股,与有友食品的食品加工主业具有产业相关性 [3] - 自然人合伙人严广洪、严广宽均就职于温氏股份,进一步强化产业链联动效应 [3] 出资安排 - 各方首期实缴认缴出资额的50%,待首期资金完成70%投资后启动第二期剩余50%实缴 [4]
工程机械行业跟踪点评:挖机6月内销同比转正,外销持续增长
国信证券· 2025-07-14 16:4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内工程机械随着更新周期到来有望持续复苏,出口方面仍具韧性有望保持增长,工程机械销量有望持续复苏 [3] 各部分总结 工程机械销售数据 - 2025年6月销售各类挖掘机18804台,同比增长13.3%,其中国内销量8136台,同比增长6.2%,出口量10668台,同比增长19.3%;1 - 6月共销售挖掘机120520台,同比增长16.8%,其中国内销量65637台,同比增长22.9%,出口54883台,同比增长10.2%;6月销售电动挖掘机27台 [2] - 2025年6月销售各类装载机12014台,同比增长11.3%,其中国内销量6015台,同比增长13.6%,出口量5999台,同比增长9.11%;1 - 6月共销售各类装载机64769台,同比增长13.6%,其中国内销量35622台,同比增长23.2%,出口量29147台,同比增长3.71%;6月销售电动装载机3049台 [2] 市场指数情况 - 2025年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平均工作时长为77.2小时,同比下降9.11%,环比下降8.56%;6月工程机械主要产品月开工率为56.9%,同比下降7.5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65个百分点 [3] 市场分析 - 国内方面,2024年以来市场持续修复,2025年5月受下游资金到位影响挖机同比下滑,6月内销同比增长6.2%主要受益小挖需求增长,中挖需求受基建、地产影响表现较差;展望下半年,随着国家资金对水利等基建项目支持落地以及化债推进,国内工程机械需求有望平稳增长 [3] - 出口方面,2024年8月以来出口增速持续正增长,已连续11个月保持正增长态势,6月挖机出口同比增长19.30%;展望下半年,预期随着海外经济复苏以及关税预期逐步稳定,出口有望持续增长;长期来看,随着我国逐步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以及我国工程机械产品竞争力不断提升,工程机械出口仍具韧性,有望保持增长 [3] 历史情况 - 2015 - 2021年我国挖掘机销量由5.63万台增长至34.28万台,CAGR达35.11%,2022 - 2024年我国挖掘机累计销量26.13、19.50、20.11万台,同比增长 - 23.76%、 - 25.38%、3.13%;2015 - 2020年挖机内销从5.06万台增长至29.28万台,CAGR为42.06%,2021 - 2023年受疫情、宏观经济影响,挖机销量由27.44万台下降至9.00万台,2024年内销有所回暖,全年挖机内销10.05万台,同比增长11.74%;2015 - 2022年挖机外销从0.57万台增长至10.95万台,CAGR为52.41%,2023年挖机出口同比下降4%,2024年挖机销量同比下降4.24% [5] 未来展望 - 2025年挖机内销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出口方面,展望下半年出口有望持续增长,长期看挖机出口有望维持高速;2024年装载机销量同比增长4.14%,增长主要受出口拉动,2025年1 - 6月内销同比增长23.2%,出口同比增长3.76%,6月销售装载机1.20万台,其中电动装载机0.30万台,电动化渗透率25.38% [7] 投资建议 - 主机厂建议关注徐工机械、三一重工、柳工、中联重科、山推股份,零部件厂商建议关注恒立液压,工业车辆建议关注安徽合力、杭叉集团 [4][17]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和估值 | 证券简称 | 投资评级 | 总市值(亿元) | 收盘价 | EPS(2022A、2023A、2024E、2025E) | PE(2022A、2023A、2024E、2025E) | | --- | --- | --- | --- | --- | --- | | 三一重工 | 优于大市 | 1603.47 | 18.92 | 0.53、0.71、0.99、1.19 | 35、27、19、16 | | 徐工机械 | 优于大市 | 973.21 | 8.28 | 0.45、0.51、0.67、0.86 | 18、16、12、10 | | 中联重科 | 优于大市 | 603.30 | 7.35 | 0.43、0.41、0.57、0.71 | 17、18、13、10 | | 柳工 | 优于大市 | 204.75 | 10.14 | 0.44、0.68、1.01、1.33 | 23、15、10、8 | | 山推股份 | 未评级 | 139.66 | 9.31 | 0.51、0.73、0.90、1.07 | 18、13、10、9 | | 恒立液压 | 优于大市 | 941.26 | 70.20 | 1.86、1.87、2.08、2.41 | 38、38、34、29 | | 安徽合力 | 优于大市 | 162.55 | 18.25 | 1.73、1.59、1.58、1.76 | 11、11、12、10 | | 杭叉集团 | 优于大市 | 273.23 | 20.86 | 1.86、1.54、1.73、1.94 | 11、14、12、11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