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
搜索文档
扬杰科技(300373):扬杰科技:Q3业绩高增,汽车电子与海外业务双轮驱动
中泰证券· 2025-10-30 19:28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5] - 当前市价为73.74元,总市值为40,066.47百万元,流通市值为39,977.98百万元[2] - 基于2025年10月29日收盘价,预测2025年至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29.0倍、24.3倍和20.1倍[5]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48亿元,同比增长21%;归母净利润9.74亿元,同比增长46%;毛利率为35.04%,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8.05%,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7]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8.93亿元,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归母净利润3.72亿元,同比增长52%,环比增长13%;毛利率为37.32%,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4个百分点;净利率为19.46%,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个百分点[7]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下游汽车电子、人工智能及消费电子等领域需求强劲,同时公司产品结构改善与运营效率提升[8] 盈利预测与财务展望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74.49亿元、88.32亿元、103.44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3%、19%、17%[5] - 预测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81亿元、16.50亿元、19.90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8%、19%、21%[5] - 预测每股收益(EPS)2025年至2027年分别为2.54元、3.04元、3.66元[5] - 预测净资产收益率(ROE)2025年至2027年分别为13%、14%、14%[5] 核心业务驱动力 - 汽车电子业务快速成长,受益于车规功率器件需求增长及国产替代趋势,公司IGBT车规单管在OBC领域已大批量交付,MOSFET和SiC等车规产品也通过客户测试并进入批量阶段[9][10] - 海外市场拓展顺利,依托"YJ"和"MCC"双品牌战略,越南工厂一期量产满产满销且良率达99.5%以上,二期于2025年年中通线,未来新能源和汽车领域将成为海外业务重要增长点[11] - 公司采用IDM+Fabless结合模式,在MOSFET、IGBT、第三代半导体等高端领域具备领先市场地位[11]
扬杰科技(300373):国产替代加速
中邮证券· 2025-10-30 19:06
证券研究报告:电子 | 公司点评报告 股票投资评级 买入 |维持 个股表现 2024-10 2025-01 2025-03 2025-06 2025-08 2025-10 -16% -7% 2% 11% 20% 29% 38% 47% 56% 65% 74% 扬杰科技 电子 分析师:万玮 SAC 登记编号:S1340525030001 Email:wanwei@cnpsec.com 分析师:吴文吉 SAC 登记编号:S1340523050004 Email:wuwenji@cnpsec.com 扬杰科技(300373) 国产替代加速 l 投资要点 市场逐步复苏,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半导体市场需求逐步 改善,公司营收规模进一步扩大,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53.48 亿 元,同比+20.89%;归母净利润实现 9.74 亿元,同比+45.51%。单季 度来看,Q3 实现营业收入为 18.93 亿元,同比+21.47%,环比+0.91%, 归母净利润为 3.72 亿元,同比+52.40%,环比+13.36%。 AI、汽车电子等新兴需求持续,带来多元化增长空间。受益于 AI 服务器、汽车电子、工业/服务机器人等新 ...
国瓷材料(300285):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 高端新材料产品值得期待
新浪财经· 2025-10-30 16:44
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4亿元,同比增长10.71%,归母净利润4.89亿元,同比增长1.5%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11.52%,但环比下降4.23%,归母净利润1.58亿元,同比增长3.92%,但环比下降19.50% [1]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7.83%,同比下降1.82个百分点,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为36.9%,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6个百分点 [1] 电子材料业务 - 公司下游消费电子等行业需求回暖,MLCC介质粉体销量稳步提升 [1] - 受益于汽车电子、AI算力服务器等新兴应用,公司车规级及AI服务器用MLCC产品加速推进,产能扩产加紧实施,预计2025年底一期扩建完成 [1] - MLCC用电子浆料业务进展顺利,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供应,销售规模迅速增长,并成功开发高容浆料、车规级专用浆料、射频专用浆料等新产品,新产品销售占比不断增加 [1] 催化材料业务 - 报告期内公司蜂窝陶瓷产品保持稳步增长,在乘用车领域核心大客户的新上市车型搭载量不断增加,增速加快 [2] - 在商用车领域,公司配合下游客户取得新公告,市场销量提升,国际大客户订单稳步提升 [2] - 公司积极配合客户布局国七、欧七相应产品 [2] 生物医疗材料业务 - 公司生物医疗材料业务推进全球化、多元化、品牌化战略 [2] - 公司自主研发的美学分层高透氧化锆粉体在多家客户验证通过并开始批量供应 [2] - 未来公司将继续研发和推出更高端的牙科用氧化锆粉体产品 [2] 精密陶瓷与其他新材料 - 新能源汽车用陶瓷球业务受客户库存消化影响出现阶段性波动,LED用陶瓷基板需求持续增长并推动大客户验证,卫星射频系统用陶瓷管壳需求节奏加快,收入进一步增加 [3] - 公司重点布局固态电池硫化物方向,第一条年产30吨硫化物电解质产线预计年底建成,第二条年产100吨产线预计2026年年中建成 [3] - 公司布局覆铜板用填充材料、膜用填充材料项目,完成球形氧化硅、球形和角形氧化钛等多个产品开发,正积极开展球硅产品验证并推进新产品产能扩张 [3]
兆威机电(003021)季报点评:Q3收入与归母净利润稳健增长
新浪财经· 2025-10-30 16:41
公司公布业绩:2025Q3 收入4.69 亿元,同比+13.65%;归母净利润0.68亿元,同比+4.01%。前三季度 公司实现收入12.55 亿元,同比+18.7%;归母净利润1.81 亿元,同比+13.86%。公司2025Q3 营收与盈利 持续增长,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驱动-控制-感知"全链条生态,维持"买入"评级。 同时,公司已于6 月递交港交所H 股上市申请,计划募集资金用于全球研发、产能扩张与战略并购,加 速从"中国制造"向"全球运营"转型。研发方面,公司聚焦微型传动、电控与柔性感知系统协同创新, 25Q3 研发投入占营收9.9%,持续保持高强度投入。公司与途见科技建立战略合作,布局人形机器人"驱 动-控制-感知"全链条生态,进一步巩固公司在高端智能制造领域的长期竞争优势。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 年归母净利润为2.54/3.15/3.93 亿元,考虑到公司在精密传动领域具备传动+电 驱+电控的技术积累,灵巧手产品矩阵不断丰富,医疗/XR 等多领域创新产品持续推进,维持买入评 级。 毛利率维持稳定,研发投入巩固长期优势 盈利能力方面,2025Q3 公司毛利率32.69%,同比 ...
豪威集团(603501):25年三季报业绩点评:25Q3业绩创新高,车载与新兴市场引领成长
国元证券· 2025-10-30 16:12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维持"买入"评级 [4] - 目标价为136.58元 [5] - 报告核心观点:公司25Q3业绩创新高,车载业务与新兴市场成为未来成长的主要驱动力 [2] 2025年第三季度及前三季度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25Q1-Q3)营收为217.83亿元,同比增长15.20%;归母净利润为32.10亿元,同比增长35.15%;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0.43%和14.69% [2] - 2025年第三季度(25Q3)单季营收为78.27亿元,同比增长14.81%,环比增长4.58%;归母净利润为11.82亿元,同比增长17.26%,环比增长1.76%;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30.34%和15.06% [2] 分业务领域表现与展望 - 手机CIS领域:老款料号(如OV50H)接近生命周期尾声导致业绩短期承压,但公司已推出50M像素一英寸高动态范围OV50X并实现批量交付,2亿像素CIS也已获得客户验证导入,新产品有望驱动业绩重回增长轨道 [3] - 汽车CIS领域: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和智能化趋势,单车CIS搭载量和价值量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汽车CIS营收达37.89亿元,同比增长30.04%;随着产业链库存触底,预计25Q4至26Q1进入拉货期,业务增长性明显 [3] - 新兴市场:公司积极拓展全景相机、智能眼镜和机器视觉等领域,产品能满足高速运动场景拍摄需求,并通过集成NPU提供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新兴领域对高性能CIS的需求有望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弹性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测公司2025年营收为300.31亿元,同比增长16.7%;归母净利润为44.51亿元,同比增长34.0%;对应每股收益(EPS)为3.69元,市盈率(P/E)为37倍 [4] - 预测公司2026年营收为359.96亿元,同比增长19.9%;归母净利润为55.79亿元,同比增长25.3%;对应每股收益(EPS)为4.62元,市盈率(P/E)为30倍 [4]
雅创电子Q3实现营收18.08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32.7%
巨潮资讯· 2025-10-30 14:01
10月29日,雅创电子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该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 东的净利润4194.96万元,同比下降32.7%(主要受非经常性损益拖累);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4241.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4.87%;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3元/股,同比下降50.82%(因股本扩大);加权平 均净资产收益率3.17%,较上年同期减少2.43个百分点。 从年初至报告期末(2025年1-9月),公司业绩增长更为显著。累计营业收入46.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5.27%,主要因并 入威雅利及自身业务规模扩张;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76.63万元,同比下降19.29%(受上年同期非经常性收益 较高影响);累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7980.33万元,同比增长22.87%,主营业务盈利持续改 善;基本每股收益与稀释每股收益均为0.59元/股,同比下降23.38%;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6.26%,较上年同期减少2.88个百 分点。 雅创电子2024年9月并表威雅利集团,2025年1-9月该部分 ...
睿创微纳涨2.07%,成交额4.17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608.41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30 11:23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上涨2.07%至86.78元/股,成交额4.17亿元,换手率1.06%,总市值达399.39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608.41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922.91万元(买入1943.53万元,卖出1020.62万元),大单净买入1600万元(买入1.17亿元,卖出1.01亿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5.23%,近5个交易日上涨11.86%,近60日上涨31.64%,近20日微跌0.21%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0.86亿元,同比增长29.72%,归母净利润7.07亿元,同比增长46.21% [2] -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红外热成像及光电业务占比94.48%,微波射频业务占比2.94%,其他业务占比2.59% [1] - 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11日,于2019年7月22日上市,主营专用集成电路、MEMS传感器及红外成像产品的设计与制造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44万户,较上期增加4.51%,人均流通股为31954股,较上期减少3.63%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三大流通股东,持股2014.84万股,较上期增加698.23万股 [3] - 主要机构投资者中,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持股827.18万股(较上期减少38.05万股),南方军工改革灵活配置混合A持股597.49万股(较上期增加111.00万股),南方中证500ETF持股533.62万股(较上期减少3.22万股) [3] 分红历史与行业分类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3.3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99亿元 [3]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国防军工-军工电子Ⅱ-军工电子Ⅲ,概念板块包括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概念、传感器、汽车电子等 [1]
博迁新材20251029
2025-10-30 09:56
行业与公司 * 纪要涉及的公司为博迁新材,其核心产品为用于MLCC(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的镍粉、铜粉等电子专用高端金属粉体[1] * 行业主要围绕MLCC产业链,特别是AI服务器、汽车电子等高端应用领域的需求[2][6] 核心财务与运营表现 * **镍基产品**:2025年前三季度出货量超过1,000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变化不大,但毛利率提升了10个百分点[2][3]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出货量达360多吨,销售收入约两个多亿,毛利率接近33%,但较上半年有所下滑[3] * **铜基产品**:2025年第三季度出货量超过50吨,环比增长18%,销售收入约3,000万元,毛利率接近23%,但较上半年有所下滑,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及销售结构调整影响[2][4] 前三季度铜粉出货量同比增长32%,其中HJT包铜粉出货量同比增长超过两倍[4] * **多元合金与硅粉**:2025年第三季度多元合金粉体出货量略有增长,前三季度出货量同比翻一番[4] 纳米级硅粉和硅合金粉体呈现逐季递增趋势,第三季度单月出货量已达百公斤级别[4] * **产能扩张**:公司计划新增1,800吨镍粉产能(按300纳米圆片口径统计),分三期建设,一期制粉设备预计2025年11月初完成建设,10月底部分达产,二期和三期设备预计12月中旬完成建设[4] 截至2025年半年度,公司拥有140多条生产线,总产能约3,000吨,所有生产线均处于满产状态[4] 成本与毛利率影响因素 * 短期内毛利率下滑原因包括:海关核验导致部分货物递延确认收入,影响三季度利润约1,000万元[2][3][7] 下游客户要求提升及新员工操作不熟练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利润约四五百万元[3] 新扩生产线导致管理费用增加一两百万元[3] * 公司计划通过工艺改进降低生产成本,并预期新员工熟练度提升后,相关问题在一两个季度内会有所改善,以恢复合理的毛利率水平[4][5] 市场需求与行业动态 * **汽车电子**:已成为MLCC最大应用领域,2025年占比达30.5%,高端车型MLCC用量达3万颗[2][6] * **AI服务器**:对MLCC需求产生指数级增长,一台普通服务器需用2千克MLCC,而AI服务器需2万克以上,高端机柜甚至需要23.4万克或44.1万克,是普通AI服务器用量的21倍以上,重塑了MLCC行业供需格局[6][9] * **市场两极分化**:全球MLCC市场需求两极化,AI服务器和汽车电子需求强劲,传统消费电子市场疲软[3][10] 高端产品供不应求,日韩厂家稼动率超过90%,国内中低端市场稼动率维持在70%-75%[10] * **行业周期**:MLCC行业目前处于第三次上行周期,由库存消化完成及AI、汽车电子需求增长驱动[9] 产品与技术发展 * **小粒径粉体**:AI领域对小粒径粉体需求预计将逐步提升,2026年起将在公司业务中更显著体现[3][12] 最小工艺粒径为80纳米,60纳米产品正在客户研发阶段,120纳米产品目前更多应用于AI服务器且供不应求[6][14][15] * **高端产品趋势**:高端产品增速将优于普通规格产品,公司部分镍粉产品已因加工难度提升而提价,预计高级产品价格和毛利率回归正常水平后会更高[11][13] * **其他产品进展**:电感用多元合金粉体作为添加剂正在送样评测[3][16] 光伏铜粉方面配合客户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性能已得到认可[3][16] 客户与合作 * **日系客户**:与日系客户的沟通和拓展持续进行,但日系市场相对封闭,目前仍作为备选方案,尚未实现大规模上量[3][9] * **大客户战略**:与大客户战略合作协议的采购量较历史峰值有明显增长,目前大客户约占50%份额[9][19] 合同涵盖了所有可采购型号[19] 潜在风险与外部因素 * **海关核验**:针对稀土类及新材料、金属材料的海关核验是国家层面的管控措施,导致出货周期从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对出货节奏产生影响,短期内难以改变,可能成为常态[2][8] * **收购事项**:收购美合金材料互创医疗为小规模财务投资,公司是其第三大股东,目前暂无新的收购计划[17]
【招商电子】顺络电子:营收及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数据中心、汽车电子驱动成长
招商电子· 2025-10-29 21:39
公司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0.3亿元,同比增长19.9%,归母净利润7.7亿元,同比增长23.2% [2] - 单季度25Q3营收18.1亿元,同比增长20.2%,环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2.8亿元,同比增长10.6%,环比增长12.1%,营收及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 [2][3] - 前三季度毛利率为36.7%,同比微降0.57个百分点,但25Q3单季度毛利率为36.8%,环比提升0.06个百分点 [2][3] 分业务线业绩 - 信号处理产品线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9.5% [2] - 电源管理产品线营收17.6亿元,同比增长24.4% [2] - 汽车电子或储能专用产品线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36.1% [2] - 陶瓷、PCB及其他业务营收4.0亿元,同比增长15.7% [2] 市场与增长动力 - 手机通讯、消费电子等传统市场应用稳步成长 [2] - 汽车电子业务备货节奏恢复,实现同环比快速增长 [3] - 数据中心市场增速最快,受益于国产算力大模型快速应用和海外客户对模块化电感方案需求增长,AI服务器相关订单饱满 [3] - 公司重视研发投入,前三季度研发费用1.8亿元,同比增长47.5% [2] 未来增长潜力 - AI端侧创新趋势下,超薄、高功率密度、低功耗的磁性器件与高频率、小型化的射频器件具备潜在价值增量 [4] - 汽车电子业务新产品导入加速,各类变压器产品迅速放量,功率电感及共模等产品迅速导入,拉动国内头部客户份额提升 [4] - 数据中心业务实现订单重要增长,得到全球顶级客户认可,在AI算力发展大潮中具备发展空间 [4] - SOFC项目按照规划稳步推进,未来值得期待 [3]
顺络电子:公司持续看好汽车电子领域的发展前景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8:11
证券日报网讯顺络电子(002138)10月29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汽车电子业务领 域是公司的重要业务领域(2009年开始设想规划汽车电子业务;2017年产品通过tier1车规级认证),从海 外顶级汽车电子厂商业务出发,经过十几年的铺垫成长至今,截至目前,顺络仍是少数在全球汽车电子 市场活跃的中国元器件企业,与海外元器件友商在高端汽车电子元器件领域展开竞争。公司持续看好汽 车电子领域的发展前景,积极投入新产品研究与开发,最大化客户资源优势,为车载客户提供一站式的 解决方案,充分发挥顺络在车载市场的先发优势。公司提前布局的大量新产品、新业务,正在快速成 长,将为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增长不断提供助力。未来该领域业务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