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智能化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智慧煤矿行业相关政策、建设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智能煤矿建设稳步推进,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4 09:13
智慧煤矿行业概述 - 智能煤矿是将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与现代煤炭开发利用深度融合,形成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的智能系统 [1][2] - 智能煤矿建设以信息系统为基础,以网络安全为保障,以数据平台为支撑,实现煤矿各要素和流程的全面感知、实时互联、分析决策、自主学习、动态预测、协同控制 [3] - 煤矿智能化建设具有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安全保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升级等多方面优势 [5] 智慧煤矿行业发展背景 - 煤炭是我国当前的主体能源,2024年中国原煤产量47.8亿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2% [8] - 2025年1-4月全国原煤产量为15.85亿吨,同比增长7.38% [8] - 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陕西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前四地区占据了我国原煤超80%的产量 [8] - 全国煤矿数量由4600余处减少到2024年末的4300处以内,平均单井(矿)规模由110万吨/年左右提高到140万吨/年以上 [10] 智慧煤矿行业发展现状 相关政策 - 2020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我国煤炭工业智能化发展的方向 [12] - 2024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煤矿智能化建设促进煤炭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生产煤矿智能化改造 [12] - 内蒙古、山西、河南等煤炭大省也纷纷发布支持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政策,加速完善顶层设计 [14][15][17] 市场规模 - 2023-2024年期间中国智慧煤矿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537.3亿元 [18] 建设现状 -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国已建成智能化煤矿907处,投运智能化采掘工作面1806个,智能开采产能占比突破50%,超过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20] - 截至2024年末,山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达到83%,智能化煤矿数量达到268座 [22] - 截至2025年5月初,内蒙古七成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智能化煤矿数量、产能分别达到209处、10.87亿吨/年 [22] - 截至2025年3月中,陕西省建成158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107个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超99% [22] 智慧煤矿行业发展趋势 - 煤矿的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目前已从被动建设走向主动建设 [27] - 智慧煤矿加速建设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蓬勃发展 [28] - 行业标准体系加速完善,到2030年,煤矿智能化标准体系基本完善 [29]
北路智控(301195):公司跟踪点评:利润恢复增长,第二增长曲线值得期待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6-17 20: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目标价格为 53.46 元,当前价格为 35.20 元 [1][4][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年公司盈利能力得到恢复,预计 2025 - 2027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13.39/15.67/18.17 亿元,归母净利润 2.35/2.81/3.32 亿元 [4][9] - 煤矿智能化需求是强驱动力,未来两到三年煤矿智能化业务会保持平稳发展,为第二增长曲线奠定基础 [4][11] - 非煤矿山、化工及井下无人驾驶构成公司第二增长曲线,前景广阔,预计最晚 2026 年将在业绩上得到显著体现 [4][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摘要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08|1,129|1,339|1,567|1,817| |(+/-)%|33.4%|12.1%|18.6%|17.0%|15.9%| |净利润(归母,百万元)|225|201|235|281|332| |(+/-)%|13.5%|-10.6%|17.0%|19.2%|18.2%| |每股净收益(元)|1.70|1.52|1.78|2.13|2.51| |净资产收益率(%)|9.9%|8.5%|9.4%|10.5%|11.6%| |市盈率(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0.67|23.10|19.75|16.56|14.02|[3] 升幅情况 - 1M 绝对升幅 11%,相对指数 9%;3M 绝对升幅 -2%,相对指数 6%;12M 绝对升幅 8%,相对指数 2% [4] 公司基本情况 - 总市值 4,649 百万元,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132/50 百万股,流通 B 股/H 股为 0/0 百万股 [4] - 股东权益 2,424 百万元,每股净资产 18.35 元,市净率 1.9,净负债率 -39.37% [4]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证券简称|证券代码|股价(元)|市值(亿元)|2024 EPS(元)|2025E EPS(元)|2026E EPS(元)|2024 PE(倍)|2025E PE(倍)|2026E PE(倍)| |----|----|----|----|----|----|----|----|----|----| |梅安森|300275.SZ|12.26|37.41|0.18|0.32|0.44|67|39|28| |震有科技|688418.SH|27.60|53.44|0.14|0.68|1.00|195|41|28| |云鼎科技|000409.SZ|10.93|74.10|0.14|0.19|0.24|80|58|45| |平均||| |0.15|0.39|0.56|114|46|34| |北路智控|301195.SZ|35.20|46.49|1.52|1.78|2.13|23|20|17|[7]
中国煤炭科工打造无人化智能开采示范 助入煤炭产业发展新动能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6-10 07:39
煤矿智能化发展 - 煤矿智能化是推动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支撑和转型升级必由之路,有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并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 [1] - 2020年国家八部门提出目标:到2025年综采工作面实现少人/无人操作,当前可视化远程干预模式已在全国大部分矿井推广,但"无人化采煤"仍是行业核心追求 [2] - 2024年全国已建成47处智能化示范矿井,生产效率平均提升35%,5G+工业互联网、AI视觉识别、数字孪生等技术加速传统煤矿数字化转型 [4] 中国煤炭科工技术突破 - 公司以"煤矿无人化智能开采成套技术"项目为牵引,突破装备群智能协同作业、自适应连续推进等技术瓶颈,为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保障 [1] - 2021年启动"无人化采煤控制系统"揭榜挂帅项目,7支团队角逐后形成2套解决方案,累计攻克31项难点和89项任务,成果已在山东能源、川投嘉阳等煤矿常态化运行 [3] - 2024年创新提出"地面规划采煤、装备自动执行"新模式,在国家首批71处智能化示范煤矿中支撑39处(占比55%),2023-2024年分别支撑全国智能创新大赛28个(39%)和34个(46%)获奖工作面 [6] 产学研合作与基础能力 - 公司与清华大学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与华为战略合作推进矿鸿操作系统,与矿业院校共建实验室,深度参与企业智能化工作面建设 [4] - 建成9个专业实验室和1个远程智能服务平台(总面积2500㎡,仪器价值3200万元),获CNAS认证,牵头或参与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设 [5] - 生产基地实现每10分钟下线一组电液控换向阀,36小时装备一个采煤工作面,拥有6套智能加工系统、8条柔性生产线和20余套信息化系统 [7] 行业标杆地位与未来规划 - 生产基地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试点和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获评卓越级智能工厂、国家绿色工厂 [8] - "十五五"期间将聚焦智能无人化开采主业,打造"智能产品+智能制造"双智企业,推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目标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企业 [8]
内蒙古煤炭开采机械化率已达100% 智能化煤矿产能全国第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0 08:36
内蒙古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展 - 内蒙古70%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 智能化煤矿数量达209处 产能达10 87亿吨/年 运行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81个 [1] - 全区煤炭开采机械化率已达100% 智能化煤矿产能全国第一 44处露天煤矿开展无人驾驶试验 370台无人驾驶车辆投入运行 [1] - 国能准能集团实现智能穿爆技术应用 建立国内首个千万吨级选煤厂成套数据标准 [1] - 龙王沟煤矿建成98个智能化子系统 劳动定员减少56% 产能增加50% 成为全国首批47处智能化中级示范煤矿 [1] 企业智能化实践案例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实施276项建设项目 总投资8 6亿元 打造"尧光一号"智慧矿山综合管控平台 [2] - 该公司百余台无人驾驶宽体矿卡24小时运行 40座变配电站实现无人值守 [2] 行业发展规划 - 内蒙古明确四大智能化发展任务:扩大建设范围 加快提档升级 创新建设模式 强化研发运用 [2] - 要求2025年底前I类井工煤矿和服务年限超10年的大型露天煤矿完成智能化提档升级 [2]
中国神华披露煤炭销售量、火电发电量下降原因
中国电力报· 2025-05-18 16:11
业绩概览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5.85亿元,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119.49亿元 [1] - 商品煤产量8250万吨,总发电量504.2亿千瓦时 [1] 煤炭业务 - 一季度煤炭销售量9930万吨,同比下降15.3%,其中自产煤7850万吨(-4.7%),外购煤2080万吨(-40.4%) [2] - 销量下降主因:产能恢复快于需求、气温偏高、库存高位导致市场偏弱运行 [2] - 公司通过统筹自产与外购、优化生产调度应对市场变化,并计划拓展外购煤客户及供应商 [2] 煤化工业务 - 一季度煤化工利润总额4300万元,同比增长168.8%,主要因原料煤采购价下降及修理费减少 [3] 智能化建设 - 目标2025年实现煤矿全智能化,2035年建成智能神东和准能矿区 [4] - 截至一季度已建成3座国家级智能示范煤矿、7座公司级高级智能化煤矿、16座中级智能化矿井 [4] - 露天煤矿实现400台套设备无人驾驶,应用330余台套煤矿机器人 [4] 发电业务 - 2025年发电板块资本开支计划174亿元,6个在建燃煤项目共12台机组(934万千瓦装机) [5] - 印尼南苏1号、九江二期、北海二期合计470万千瓦机组预计下半年投运 [5] - 一季度发电量504.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0.7%,主因全国火电需求下滑及区域火电降幅显著(如广东、内蒙古等) [6][7] 未来增长驱动 - 巩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与一体化运营模式 [7] - 煤炭板块新建项目新街一井/二井/塔然高勒煤矿(2600万吨产能)及新街三井/四井(1200万吨探矿权储备) [8] - 发电板块超900万千瓦机组在建,完成杭锦能源并购(新增38亿吨资源量、4矿及2台60万千瓦机组) [8] - 近两年研发投入超40亿元,聚焦智能化绿色化开采及新技术应用 [8]
贵州煤炭产业的 “秘密武器”,竟藏在这场能博会里?内含福利!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5-13 14:52
贵州煤炭产业现状 - 贵州煤炭资源保有量约800亿吨,位列全国第五,素有"江南煤海"之称[3] - 2024年贵州省调度原煤产量1.68亿吨,同比增长9.8%,为"十四五"以来最高水平[8] - 煤层地质条件复杂,85%煤矿瓦斯等级鉴定为突出,高瓦斯占比17%,低瓦斯仅8%[5] - 煤层厚度普遍较薄,深部开采面临地温升高、地压增大等技术难题[6] 煤矿智能化转型 - 贵州省计划到2025年底建成50处以上智能煤矿,2026年实现所有生产煤矿智能化辅助系统常态化运行[8] - 青龙煤矿建成覆盖井上井下的万兆工业环网和33个5G基站,实现采掘数据实时交互[9] - 新田煤矿通过5个智能化工作面将产能从5万吨提升至10万吨以上,综采队人员减少55人[11] - 智慧矿山系统采用精密建模、物联网等技术,实现瓦斯监测预警能力提升[14] 2025贵州能博会亮点 - 展会规模达10万㎡,聚焦AI智能矿山、5G无人矿车、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1] - 参展企业超2000家,包括华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郑煤机等龙头企业[16] - 中煤北京煤矿机械将展示BMX全数字化电液控制系统,支持热插拔和自定义采煤流程[17] - 山东兖煤黑豹的EBZ230M-2掘锚护一体机可节省50%人力并适应多种巷道工况[17] 技术创新成果 - 煤矿瓦斯"三区联采(动)"示范项目通过验收,推动瓦斯治理技术突破[14] - 华荣科技SCS安工智能管控平台集成30余项著作权,覆盖智慧园区等场景[19] - 山东欧瑞安矿用永磁同步变频电动机单台年节电55万度,减碳0.5吨[19] - 支架辅助采煤工艺专利集成AI动态调整功能,可提升回采率[19] 展会活动与参与 - 提供沉浸式AI体验,包括春晚同款智能机器人和云端智控系统互动[1] - 现场设置逛展集章打卡、AI互动拍照等活动,预登记观众可获30元京东卡[1] - 展会时间为2025年5月18-20日,地点为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38]
科隆新材(920098) - 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2 20:30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分析师会议 [3] - 活动时间为2025年5月9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和线上会议 [3] - 参会单位有财通证券等多家机构,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包括董事长邹威文等 [3] 公司技术与行业地位 - 橡塑新材料产品技术核心在于配方、工艺和场景化技术转化验证体系,公司有200 +成熟混炼胶配方库,可定制开发橡塑复合材料 [4][5] - 煤矿辅助运输设备核心技术体现在安全性、稳定性和研发维修能力,构建“研发—验证—迭代”技术闭环,交付车型积累超10万小时运行数据 [5] 公司核心技术 - 拥有九大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三大涉及军工业务,如混炼胶配方技术有超200种成熟配方 [6] - 不同介质组合密封件制造工艺技术提升加工精度与效率,钢丝缠绕/编织胶管制造工艺技术覆盖多等级产品性能要求 [6] 研发投入与竞争优势 - 形成18项有效专利(含4项发明专利),16项在研项目中6项涉及军工领域 [7] - 通过科技创新赋能传统产业升级,成功配套多项煤机产品,巩固在煤机市场领先地位 [7] 军工业务情况 - 2015年起将民用技术优势转化至军工领域,形成核心产品体系,覆盖多军用场景 [8] - 2024年军品业务新增客户12家,收入同比增长30.88%,技术壁垒与质量可靠性驱动业务增长 [8] 公司毛利率与盈利 - 整体毛利率维持行业高位,得益于高附加值产品结构优化,核心产品销售占比提升,新兴领域高利润订单放量 [10] 煤矿辅助运输设备市场 - 伴随煤矿开采趋势,智能化支架搬运车市场持续扩容,预计未来市场增速保持10% - 15% [11] - 公司自主研发设备处于行业领先地位,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5.62%,受益于行业升级与市场扩容 [11] 公司未来收入影响因素 - 虽面临能源结构调整压力,但国内煤炭产销量增长,煤矿投资扩产意愿强,相关政策推动技术突破 [12] - 矿井发展对煤机设备要求提高,公司产品满足产业升级需求,存量维修市场保证订单可持续增长,多样化业务收入增长突出 [12] 公司财务状况 - 采取双重举措强化资金保障,一方面优化生产工艺管控成本,另一方面通过资本运作增强资金储备 [13][14] - 2024年资产负债率降至18.59%,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为新兴业务扩张提供支撑 [14]
塞上“煤海”涌智能浪潮 内蒙古智能化煤矿建设持续推进
新华财经· 2025-05-05 11:10
内蒙古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展 - 截至当前内蒙古智能化煤矿数量达209处 年产能达10 87亿吨 煤炭生产向高效 安全 绿色方向发展[1] - 全区煤炭开采机械化率达100% 70%在产煤矿完成智能化建设 产能占比88%[2] - 281个智能化采掘工作面高效运行 44处露天煤矿开展无人驾驶试验 370台无人驾驶车辆投入使用[2] 企业智能化实践案例 - 国能准能集团实现智能穿爆技术 建立国内首个千万吨级选煤厂数据标准 计划打通智能爆破 采剥 无人驾驶等全工艺链[1] - 龙王沟煤矿建成98个智能化子系统 劳动定员减少56% 产能提升50% 计划攻关网络安全 大数据分析等技术[1] - 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投入8 6亿元实施276个项目 "尧光一号"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百余台无人矿卡24小时运行 40座变配电站无人值守[2] 未来发展规划 - 明确四大任务:扩大智能化范围层次 2025年前完成I类井工矿和大型露天矿升级 创新建设模式 强化技术研发[3] - 国能准能集团将建立完整智能化露天煤矿生产体系 提供"准能方案"[1] - 龙王沟煤矿计划打造少人无人智慧矿山 提升本质安全水平[1]
山西半数以上的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井下值班,“智慧大脑”来帮忙
人民日报· 2025-04-27 10:35
煤矿智能化建设进展 - 马兰矿和屯兰矿共建成16个智能综采工作面 [3] - 山西省50%以上的煤炭产能实现智能化开采 [3] - 智能综采系统作为远程终端可进行"记忆割煤",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并提高采煤效率 [1] 智能化技术应用场景 - AI预警平台实时监测设备运行和人员操作行为,及时推送报警信息 [2] - 智能巡检机器人内置数据采集分析摄像头、拾音器和红外热视摄像头,可检查输送机运行情况并自动报警 [2] - 液压支架配备红外传感器实现远程自动拉移,避免伤人事故 [2] 生产效率提升 - 马兰矿生产时间由18小时缩短为12小时,生产效率提高40%以上 [2] - 工作面人员从十几人减少到8人,日产量保持不变 [2] - 智能技术解放劳动力,取消夜班生产 [2] 技术发展趋势 - 煤岩识别技术和井下定位系统持续升级 [3] - 行业向无人化开采方向发展 [3] - 智能技术弥补人工巡查盲区,减轻劳动强度 [3]
如何推动煤矿智能化发展?这部蓝皮书作出展望
新华社· 2025-04-21 10:02
掘进系统向数智少人化发展、供电智能化向数字低碳方向发展、煤矿机器人向具身智能方向发 展……4月17日,在第二届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一份《煤矿智能 化发展蓝皮书》针对煤矿智能化科技攻关作出展望。 记者注意到,这部蓝皮书由前言和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政策环境,第二部 分为当前取得的成效,第三部分为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四部分为下一步智能化建设涉及的主要科技攻 关方向与重点任务,第五部分为未来发展目标愿景与政策措施建议。 当前,我国矿山智能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还不高,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 出。基于此,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委托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开展系统广泛的调研,并编制该蓝皮 书。 "《煤矿智能化发展蓝皮书》是煤矿智能化领域的首部蓝皮书。"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 理刘见中介绍,蓝皮书重点聚焦煤矿智能化建设最新的政策供给、顶层设计、工程示范、关键技术、核 心装备、标准体系、数字融合等方面,阐述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各领域的现实走势和未来趋向,给出了13 项重点任务和详细的技术路径。 除了发布蓝皮书,会议还组建了第二届矿山智能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据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