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盲盒
icon
搜索文档
Labubu爆红背后,一场精心策划的财富游戏
36氪· 2025-06-17 20:05
泡泡玛特Labubu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Labubu系列成为泡泡玛特新一代顶流IP,带动公司市值飙升至3300亿港元,超过万代、三丽鸥和孩之宝三家市值总和[1][3] - 该IP通过海外社交媒体爆红后反哺国内市场,形成"出口转内销"效应,二手市场溢价达20-30倍[12][14][20] - 泡泡玛特通过明星联动、品牌联名和区域限定款等成熟IP运营手段持续推高Labubu热度[14][18]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从2022年10月低于10港元飙升至246港元,市值突破3300亿港元[1] - 2025年春季拍卖会上初代Labubu以108万元成交,创潮玩单品纪录[1][20] - 毛绒产品线营收同比增长1289%至28.3亿元,THE MONSTERS系列营收从2022年2.63亿元暴涨至30.4亿元[11] 运营策略 - 推出西班牙斗牛士款、泰国水灯节限定等区域特色产品[14] - 与爱马仕、LV、Vans等品牌联名,其中Vans联名款二手价达2.8万元[19] - 借助Blackpink成员LISA等明星自发带货引爆社交媒体传播[12] 用户与渠道 - 全球会员达5000万,Labubu带动新注册会员首破千万[5] - TikTok相关话题播放量近60亿次,远超国内抖音36亿次播放量[12] - 线下门店出现断货常态,原价99元挂饰二手价超300元,隐藏款溢价至3000元以上[18] 产品结构 - 将产品分为手办、毛绒、MEGA和衍生品四大类,Labubu属于毛绒品类[9] - 2023年SKULLPANDA和MOLLY两大IP营收均超10亿元,海外收入占比16.9%[5] - 限量款采用"1/144"稀缺性设计强化收藏属性[18] 行业对比 - 市值相当于万代、三丽鸥和孩之宝三家之和[1] - 区别于迪士尼等故事驱动型IP,依靠纯形象设计和盲盒机制创造价值[5] - 会员复购率保持稳定,Z世代消费群体黏性较高[5]
大资金集体抢筹港股!南下涌入6300亿元!重仓新消费基金经理四度上榜公募基金20强
私募排排网· 2025-06-17 11:39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年内均涨近20%,近1年涨幅分别达43%、32%、35% [3] - 南下资金年内净买入超6300亿元,同比增长超一倍,接近2024年历史最高纪录的85% [4] - 腾讯控股首次成为公募基金头号重仓股,洪灏预测港股有望突破24000点,看好科技、消费、医疗保健板块 [4] 南下资金动向 - 50只港股净买入额超25亿元,14只超100亿元,互联网龙头及银行股占主导 [5][7] - 阿里巴巴-W、腾讯控股、美团-W净买入额居前三,分别达877亿、397亿、352亿元 [7] - 44只港股年内上涨,5只翻倍,三生制药涨幅285%领跑,泡泡玛特涨199% [8] 重点个股分析 - 泡泡玛特市值超3600亿港元,核心IP LABUBU海外爆火,单品拍卖价达108万元 [9][10] - 国有大型银行和生物制品板块受青睐,分别有6只和4只个股进入南下资金50强名单 [6] - 创新药概念股表现突出,康方生物、再鼎医药年内涨幅分别达57.25%、65.31% [9] QDII基金表现 - 115只港股占比超50%的QDII基金中,113只近1年收益为正,20强门槛44.19%跑赢恒生科技指数 [12][13] - 南方基金熊潇雅管理4只上榜产品,其"南方中国新兴经济9个月持有期混合"近1年净值增长82.78% [14][17] -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以97.16%年内收益率居首,港股创新药ETF、恒生医药ETF收益均超60% [16] 行业趋势 - 银河证券提出"二元消费结构"理论:物质消费理性化与精神消费奢侈化并行 [11] - 公募基金重仓方向显示AI、股东回报提升、制造业升级及出海3.0模式成为投资主线 [17] - 生物科技ETF表现强劲,恒生生物科技ETF年内收益达61.59%-61.89% [16]
网络约拍、搞怪拍摄……Z世代用个性化重新定义毕业照
中国新闻网· 2025-06-17 09:10
毕业照个性化定制趋势 - 毕业照从传统影楼团拍转向个性化网络约拍,Z世代通过创意约拍、梗图模仿、转场视频等方式重新定义青春纪念仪式 [1][2] - 付费约拍价格集中在199-399元,包含1.5-2小时拍摄、9张精修和150张以上原片,专业摄影师收费更高 [2] - 免费约拍采用"盲盒"模式,新手摄影师通过社交平台匹配毕业生,双方互惠积累作品集或低成本体验 [3][5] 行业服务模式与消费者行为 - 付费约拍需求分化:部分学生认为299元合理,注重成片质量;另一部分偏好朋友互拍以保留情感价值 [3] - 免费约拍单次耗时约5-6小时(含3-4小时拍摄+2小时修图),摄影师每周接单2-3单,单人照和集体照最受欢迎 [5] - 安全筛选机制包括查看摄影师社交主页内容、IP属地、朋友圈及沟通态度 [6] 创意内容与用户表达 - 搞怪毕业照热度攀升,复刻影视经典(如《花样年华》《成龙历险记》)、融入专业特色(医学生实验室悬疑片)成为流行 [7] - 转场视频成新载体,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毕业生作品获28万点赞,北京外国语大学学生通过动态剪辑记录情感转折 [8][9] - 二次元文化推动学士服改造风潮,"痛学士服"相关小红书搜索量同比增长30倍,话题曝光量超7000万 [11] 文化现象与商业潜力 - 个性化改造案例涌现: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将动漫角色徽章缀满博士服,成都中医药大学学生DIY作品被网友模仿 [12][13] - 毕业生自购学士服保留改造设计,形成二次传播效应,创作者通过社交平台获得成就感与商业机会 [13]
“泡泡玛特“还能搞多大?
集思录· 2025-06-16 22:24
泡泡玛特商业模式分析 - 盲盒经济从短期热潮发展为持续现象,公司港股股价表现强劲[1] - 商业模式本质是利用童年情怀和饥饿营销,通过"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心理驱动消费[3] - 产品定价基于买卖双方共识,存在明显投机属性,可能形成击鼓传花效应[3] - 创始人王宁认为"无用才是永恒",产品通过满足感和存在感创造价值而非功能属性[18] 行业竞争与风险 - 产品缺乏长期成瘾性,用户可能2年左右就会厌倦[19] - 行业护城河不高,暴利容易吸引模仿者进入[19] - 与历史收藏品(邮票、圣斗士卡)相比,泡泡玛特产品更容易被复制,模具开模后产量可以无限扩大[3][6] - 可能重蹈冰墩墩等短期爆款的覆辙,热度过后迅速消退[7] 消费者行为分析 - 存在明显的"童年报复性补偿"消费心理,成年后通过购买弥补儿时遗憾[3] - 年轻消费者购买行为兼具投资属性,通过整盒购买和隐藏款获取潜在收益[20] - 不同代际消费观念差异显著,80年代玩具占月收入比例与当前形成鲜明对比[5] - 部分消费者将其类比为中年人的游戏消费(如梦幻西游开箱子),具有相似心理机制[11][12] 资本市场表现 - 某投资者持仓显示泡泡玛特股票成本价HK$275.6,现价HK$14.53,亏损严重[9] - 存在阴谋论观点认为可能有资本团伙通过操纵限量款价格推高股价后出货套现[13] - 当前估值水平被认为过高,长期成长性存疑[19] 文化与社会现象 - 产品成为年轻人社交和情绪消费的载体,反映网络时代虚幻社交需求[15] - 与历史收藏热潮(邮票、君子兰、文玩核桃)具有相似特征,但含金量更低[3] - 部分观点认为其本质是"跨国资金流转载体"或"年轻人的洗钱玩具"[4]
A股收评:沪指涨0.35%,超3500股上涨,稳定币、风电、游戏大涨居前
格隆汇· 2025-06-16 15:24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主要指数小幅走高,沪指涨0.35%报3388点,深证成指涨0.41%,创业板指涨0.66% [1] - 全天成交1.24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2604亿元,全市场超3500股上涨 [2] - 北证50指数表现突出,涨幅达1.84% [2] 领涨板块及个股 稳定币/数字货币 - 板块爆发,天阳科技、四方精创、朗新集团20CM涨停,华信永道涨超19% [4][5] - 海联金汇、恒生电子、新炬网络等10余只个股涨停 [4] - 拉卡拉涨超15%,飞天诚信涨超11% [5] 风电设备 - 运达股份20CM涨停,金雷股份涨超8%,新强联涨超7% [6] - 明阳智能涨超6%,海力风电、金风科技等涨超5% [6] 游戏 - 星辉娱乐涨超14%,巨人网络涨超7%,电魂网络涨超6% [7] - 盛天网络涨超5%,掌趣科技、冰川网络涨超4% [7] 油气 - 通源石油、科力股份20CM涨停,淮油股份、贝肯能源2连板 [8] - 洲际油气涨9.88%,中曼石油涨超4% [8] 影视 - 光线传媒20CM涨停,博纳影业涨超6%,华谊兄弟涨超5% [9] - 欢瑞世纪涨超4%,万达电影、北京文化涨超3% [9] 领跌板块及个股 贵金属 - 晓程科技、恒邦股份跌超4%,四川黄金、中润资源跌超3% [10] - 赤峰黄金、湖南黄金跌超2% [10] 汽车 - 长城汽车跌超2%,长安汽车、中国重汽跌超1% [11] 中药 - 康惠制药跌停,奇正藏药跌超3%,珍宝岛、恩威医药跌超2% [12] - 东阿阿胶、云南白药跌超1% [12] 机构观点 - 中信证券建议关注算力供应链(AI服务器、光模块等)及AI应用环节(字节生态链公司) [13]
单只被炒到108万,Labubu在全球杀疯了!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无用才是真正的永恒【附潮玩行业市场分析】
前瞻网· 2025-06-16 14:37
全球潮玩市场趋势 - Labubu凭借"丑萌"形象颠覆传统迪士尼式甜美风格 在全球引发抢购狂潮 包括中国、英国、韩国等地出现排队抢购甚至线下销售被迫中止的现象 [2] - 国际巨星如Lisa、蕾哈娜、贝克汉姆的社交媒体曝光推动Labubu知名度呈几何级增长 成为全球潮玩新宠 [2] Labubu产品设计及商业模式 - 香港艺术家龙家升设计的尖耳九齿形象通过"缺陷美学"形成独特辨识度 初期争议后用户产生"认知驯化" 形成比传统可爱风格更强的情感黏性 [3] - 盲盒玩法包含常规款、限量款、联名款等多系列 未知性设计刺激复购 形成成瘾消费循环 [3] - 二手市场价格炒作显著 原价99元盲盒溢价至200-600元 限量版棕色Labubu成交价达82万元 初代薄荷色款拍卖价108万元 [6] 泡泡玛特公司表现 - 2021年自有IP产品营收26亿元 占总营收比重超50% 完成从IP开发到全产业链布局 [6] - 创始人王宁提出潮玩满足"存在感与满足感"需求 创造非功能性商品的消费价值 [3] 中国潮玩行业数据 - 46.78%消费者将"惊喜感"列为潮玩消费主因 核心诉求集中于社交与自我愉悦而非投资 [4] - 行业处于成长期 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超1300亿元 过去几年经历快速扩张阶段 [9]
泡泡玛特赛道开始大堵车
36氪· 2025-06-16 11:46
泡泡玛特市值与行业地位 - 泡泡玛特市值从300亿港币反弹至超3700亿港币,一年半股价涨超12倍,创始人王宁财富身家超过1500亿元 [1] - 公司2024年收入达130多亿元,远超同行52TOYS的6.3亿元和TOP TOY的9.8亿元 [8][11][12] - 泡泡玛特国内市占率8.5%,自有IP毛利率达66.8%,显著高于依赖授权IP的竞争对手 [11][14] 量子之歌跨界潮玩案例 - 在线教育公司量子之歌股价从2.16美元涨至9.24美元,区间涨幅327.78%,复制泡泡玛特上涨曲线 [3] - 通过2.35亿元收购Letsvan 61%股权快速切入潮玩赛道,获得WAKUKU等IP资源 [3] - 采用"潮玩+名人营销"模式,联合乐华娱乐杜华推广WAKUKU IP [4][6] 行业竞争格局变化 - 52TOYS递交港股上市申请,获万达电影关联方1.44亿元C+轮融资,但2022-2024年累计亏损1.95亿元 [8][9] - TOP TOY计划分拆赴港融资3亿美元,2024年门店达280家,年营收9.8亿元超越52TOYS [9][11][12] - 行业呈现集中化趋势,泡泡玛特等头部企业吸食市场量能,中小企业面临出清 [15] 潮玩行业新逻辑 - 商业模式从盲盒成瘾驱动转向IP情感价值驱动,泡泡玛特已形成4个10亿级和13个亿级自有IP矩阵 [14] - 奢侈品化运作提升溢价能力,Labubu等IP被炒作成时尚单品,但可持续性存疑 [16] - 行业呈现类似空调业的集中化特征,头部玩家通过规模效应提升盈利效率 [15] 行业发展趋势 - IP开发能力成为核心竞争力,自有IP占比决定企业毛利率水平和可持续性 [11][14] - 线下渠道扩张速度影响市场渗透率,泡泡玛特401家直营店形成显著优势 [11] - 行业存在周期性波动风险,持续创造爆款IP的能力是长期发展关键 [17]
分析| 108万元LABUBU背后:泡泡玛特的破圈密码
36氪· 2025-06-16 10:45
泡泡玛特公司发展 - 公司股价在2025年达到269 80港元 股 市值3623亿港元 年内涨幅174 18% [3] - 创始人王宁以203亿美元(约1460亿元人民币)身家成为河南首富 [6] - 从2010年潮流杂货铺转型为IP帝国 2016年推出Molly盲盒实现扭亏为盈 [6] LABUBU IP的成功因素 - 一款原价599元的LABUBU×Vans玩偶在二级市场溢价近50倍至超万元 [3] - 独特"丑萌"设计(9颗外露尖牙 长尖耳朵)结合社交媒体传播(Lisa 蕾哈娜等明星带货) [3][5] - 2024年THE MONSTERS系列收入30 4亿元 同比增长726 6% [7] - 全球化运营中采取本土化策略(如泰国传统服饰版 北美摇滚联名款) [5] 商业模式分析 - "盲盒+IP"模式为核心 自有IP收入占比达85 3% [6][7] - 盲盒利用消费者收集欲和隐藏款机制形成高复购率 [8] - 构建"娃友"社群 潮玩成为社交货币和身份标签 [8] 行业与市场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130 4亿元(+106 9%) 经调整净利润34亿元(+185 9%) [9] - 中国潮玩行业2023年规模600亿元 预计2026年达1101亿元(年均增速20%) [9] - 面临TOP TOY 52TOYS等竞争对手入局导致市场份额压力 [9] 未来挑战 - 潮玩行业依赖快速变化的消费者偏好 需持续孵化新IP维持热度 [10] - 现有头部IP(如MOLLY LABUBU)的长期吸引力存疑 [10]
“三连板”哈尔斯澄清:与泡泡玛特过往合作已终止 看好以“谷子经济”为代表的新消费趋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6-16 10:29
泡泡玛特与哈尔斯合作传闻 - 哈尔斯因与泡泡玛特过往合作传闻导致股价连续三日涨停[1] - 公司澄清与泡泡玛特合作已终止且不涉及Labubu IP合作[1] - 公司拥有独立设计师团队并看好"谷子经济"等新消费趋势[1] 杯壶行业发展趋势 - 杯壶产品属性从耐用品转向快消品、时尚品和收藏品[2] - 行业向颜值化、IP化、智能化等七大方向升级[2] - 全球市场因场景细分、户外运动兴起推动消费频次提升[2] - 欧美市场因保有量增加和社交属性增强需求旺盛[2] - 亚太地区凭借人口红利成为增长引擎[2] 哈尔斯品牌战略 - 2016年收购瑞士SIGG开启品牌化转型[3] - 曾与泡泡玛特、可口可乐等开展IP合作[3] - 通过国潮周活动展示跨界联名和限量包装策略[3] - 已尝试开发"丛林萌友"等自主IP系列[4] 市场竞争格局 - 头部品牌通过资源优势提升市场集中度[2] - 新兴品牌凭借产品创新快速崛起[2] - 供应链企业需差异化满足品牌方需求[2]
张朝阳后悔“退货”!一个绝版Labubu,被胡润拿去换了一辆车,整车原价值上百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6-16 09:07
泡泡玛特Labubu拍卖事件 - 一只标注为"全球唯一"的薄荷色Labubu在永乐2025春季拍卖会上以108万元落槌价成交,加上佣金总价达124.2万元,刷新全球Labubu拍卖纪录 [13] - 该款Labubu高131厘米,材质为PVC,在备注栏中标注"全球唯一一只" [13] - 另一款全球限量15版的棕色Labubu拍出82万元高价 [13] - 这次拍卖的108万元薄荷色Labubu早期收藏者购入时间约为1年前,入手价为五位数 [13] - 6月8日,胡润使用一枚人造蓝宝石与泡泡玛特创始人王宁交换了Labubu,王宁称"这是公司最后一个" [10] 泡泡玛特公司表现 - 2024年泡泡玛特营收130.38亿元 [18] - 泡泡玛特股价一路飙涨,成为谷子经济首只10倍大牛股 [18] - 截至发稿,泡泡玛特市值已达3661亿港元 [18] 中国潮玩行业趋势 - 中国潮玩在海外爆火,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国潮玩风靡全球 [19][20] - 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走近中国、了解中国,对中国潮玩等产品产生情感共鸣 [20] - 中国将以更大范围的开放、更广视野的创新、更深层次的合作,与世界共享更多机遇和红利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