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准医疗
icon
搜索文档
生成式AI成生命科学进步强劲引擎
科技日报· 2025-10-28 08:02
当前,大型基础模型、多模态数据集,以及DNA与蛋白质等生物分子的大规模研究,正以超乎想象的 速度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世界经济论坛网站在日前的报道中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已成为推动生命科学进步最强劲的 引擎之一。它进一步释放了CRISPR基因编辑与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的潜力。如今,GenAI已在药物研 发、精准医疗、脑机接口等领域崭露头角,展现出令人瞩目的应用前景。未来10年,它将为人类健康谱 写全新篇章。 加速药物与疗法研发进程 今年1月,麦肯锡公司发布分析报告指出,其全球研究所曾预测:GenAI每年可为制药与医疗行业创造 约600亿至1100亿美元的经济价值。这一技术将显著提升全产业链的效率与创新水平,从新药研发的方 式,到医疗服务的推广与管理模式,都将迎来深刻变革。 在药物研发中,GenAI能够识别新靶点、优化分子结构设计。在开发环节,它简化了临床前验证流程, 为细胞与基因疗法设计出更安全、更高效的递送系统,并助力构建更智能的临床试验方案。 2024年,大多数医疗健康领域的GenAI应用仍主要依赖基于文本的单模态大语言模型。到了2025年,能 够同时处理并生成文本、图像、基因组数据,甚至实时监测 ...
博爱新开源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10-28 06:09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券代码:300109 证券简称:新开源 公告编号:2025-037 本公司及董事会全体成员保证信息披露的内容真实、准确、完整,没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 漏。 (一)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重要内容提示: 1.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 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2.公司负责人、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信息 的真实、准确、完整。 3.第三季度财务会计报告是否经过审计 □是 √否 一、主要财务数据 公司不存在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 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一一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 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 (二)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 √适用 ...
从“工具辅助”到“流程重构”:手术机器人重塑泌外诊疗
第一财经· 2025-10-27 23:22
2025.10. 27 崔心刚在泌尿外科临床一线工作了超二十年,年主刀肾癌保肾等手术800余台,是国内知名的泌尿外 科保肾专家,为超过80%的肾癌患者成功实施保肾手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泌尿外科手术中,缝合与重建操作极为常见,而传统腔镜手术在这类操作中有明显短板。医生操控 半米多长的钳子夹取细小针线进行缝合,不仅操作难度极大,对稳定性的要求也高到常人难以想象。 但手术机器人的'机械臂'却能实现360度灵活旋转,就像医生的手直接深入患者体内,无论是切除病 灶还是缝合伤口,都能做到精准又灵活。"崔心刚称,此外,手术机器人的视野放大功能也为手术助 力不少,"传统腹腔镜的视野放大倍数在5~10倍,而手术机器人能达到10~15倍,让医生清晰看到 手术区域内细微的血管和组织结构,完美契合精准外科的诊疗理念。" 从临床数据来看,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的"主力地位"已毋庸置疑。崔心刚介绍,在新华医院泌尿 外科开展的手术中,机器人手术占比高达50%,"在我院,能开展机器人手术的科室包括胸科、肺 科、妇科等多个领域,这一占比足以体现泌尿外科对手术机器人的强烈需求。"同时,"达芬奇指 数"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国内所有机器人手术中, ...
润都股份(002923) - 002923润都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1027
2025-10-27 16:14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1999年,于2018年1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2] - 公司是集药物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型医药企业,构建了从中间体、原料药到制剂的纵向一体化完整产业链 [2] - 主营业务为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涵盖心脑血管、抗感染、消化系统、解热镇痛、麻醉等领域 [2] 研发战略与投入 - 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仿制药领域,以契合“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全产业链战略目标,提升产能利用率 [3] - 研发团队以自主运营为主,同时积极与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 [3] -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绿色工厂、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研发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3] - 当前研发重点集中在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抗感染类、解热镇痛类等领域,暂无针对脑卒中药品的具体研发计划 [4] 创新药进展:盐酸去甲乌药碱 - 1类创新药盐酸去甲乌药碱注射液用于核素心肌灌注显像,辅助诊断和评估心肌缺血,安全性良好,属无创诊断 [3] - 该药于2024年3月提交注册申请并获受理,2025年4月完成药学补充资料提交,已进入CDE药学排队审批序列 [4] - 美国为最大MPI临床应用市场,2023年检查量约457万人,占美国2050万冠心病人群的22.3% [3] - 国内市场MPI渗透率较低,但受益于庞大冠心病患者基数、人口老龄化及精准医疗理念推广,未来市场前景可观 [3] 尼古丁业务 - 尼古丁产品由子公司润都制药(荆门)有限公司生产,归类为原料药制造业务 [4] - 2024年7月获《烟草专卖生产企业许可证》有效期延长至2028年6月30日,上半年《药品生产许可证》新增化学原料药尼古丁范围 [4] - 上半年尼古丁销量显著提升,已获客户认可,可用于尼古丁疗法及减害化产品,但目前尚未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4]
世界顶科汇聚昌平实验室 聚焦“免疫与肿瘤研究”共促人类健康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10-25 20:02
昌平实验室五周年庆活动概况 - 昌平实验室举办五周年生日庆,聚焦“免疫与肿瘤”领域,多位中美日欧顶尖科学家参与学术研讨 [1] - 中国科学家谢晓亮、邵峰、张泽民、颜宁及国际机构如基因泰克、哈佛医学院等多位顶尖科学家参会并作报告 [1] 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世界面临人口老龄化加速和慢性疾病多发的严峻挑战,肺癌胃癌等高发癌症带来沉重疾病负担 [1] - 肿瘤免疫治疗被视为破解当前困境的关键突破口 [1] 中国在肿瘤治疗领域的进展与定位 - 中国在从PD-1等技术研发到疗效媲美国际的产品转化方面取得进展,成为推动肿瘤治疗进入精准免疫时代的重要力量 [1] - 肿瘤免疫领域的进步直接关系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科技强国目标的实现 [1] 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与方向 - 科技创新是推动人类健康事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需重视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转化 [2] - 强调发挥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的支撑作用,加速精准医疗与新药研发 [2] 昌平实验室的战略定位与成果 - 昌平实验室是国家重点打造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专注于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科学研究 [2] - 成立五年来不断提升科研效率和成果转化率,取得多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2] 具体科研突破案例 - 曹云龙团队利用新冠病毒进化预测并筛选出广谱中和抗体 [3] - 叶丽林团队找到响应PD-1免疫治疗的肿瘤记忆性细胞 [3] - 邓宏魁团队推动干细胞重编程在肝病治疗领域的应用 [3] - 应用生物医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寻找阿尔茨海默症机理 [3] 科研平台与技术创新 - 实验室为青年科学家提供广阔科研平台,曹云龙团队正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推动抗体药物设计研究 [3]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科研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刘易斯·拉尼尔指出收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高质量基础研究文章,并鼓励学生来中国进行博士后研究 [3] - 大阪大学教授长田重一赞赏中国的临床研究和成果转化,表示希望与中国学者开展更多联合攻关 [3] 政府支持与未来展望 - 北京市表示将全力支持昌平实验室面向生命健康重大需求和世界前沿,聚焦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 [3] - 欢迎全球科学家来昌平实验室合作,为人类健康贡献力量 [3]
艾德生物拟1亿元至2亿元回购股份,公司股价年内涨3.10%
新浪证券· 2025-10-24 20:25
股份回购计划 - 公司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金额不低于1亿元且不超过2亿元,回购价格上限为34.50元/股 [1] - 回购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回购期限为12个月 [1] - 回购价格上限34.50元/股较公告时最新价23.17元高出48.90%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肿瘤精准医疗分子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并提供相关检测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检测试剂83.43%,药物临床研究服务9.84%,检测服务5.61%,其他1.12% [1]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体外诊断,概念板块包括基因测序、体外诊断、精准医疗等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66万户,较上期增加5.23%,人均流通股14628股,较上期减少4.97%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538.92万股,较上期增加371.86万股 [3] - 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五大流通股东,持股770.22万股,较上期减少133.44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50.88万股 [3] 财务表现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6亿元,同比增长2.08%,实现归母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15.50%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2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32亿元 [3] 市场表现 - 公司股价今年以来累计上涨3.10% [1]
美中嘉和技术版图再扩张:旗下公司自主研发PET-CT影像处理软件获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
证券日报· 2025-10-22 20:40
公司产品与技术突破 - 公司自主研发的“医学图像处理软件(HXK-MAICOPPET-1-001)”正式获得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2] - 该软件是针对PET-CT影像传统阅片工作强度大、效率低等临床痛点的创新成果[2] - 软件符合国际DICOM3.0标准,采用先进算法,能实现多模态图像融合、病灶精准分割及三维重建[2] - 通过B/S云端架构设计,系统支持多终端协同操作和远程访问,可与医院PACS系统无缝对接[2] 产品临床价值与功能 - 软件能自动化处理全身PET-CT的数百层断面图像,通过智能标注显著减轻医师阅片负担[3] - 软件提供病灶体积、标准摄取值等量化参数,帮助医生快速定位可疑区域并实现标准化测量[3] - 系统定位为辅助工具,不具备独立诊断功能,但能优化影像科工作流程、提升机构运营效率[3] 公司战略与业务生态 - 此次软件注册标志着公司技术能力从治疗端拓展至诊断端[3] - 公司构建起涵盖“早筛—诊断—治疗—随访”的完整肿瘤管理生态闭环[3] - 公司通过自研软件平台,将质子治疗、影像诊断与智能决策闭环连接,实现“全链条数据驱动”的临床支持体系[4] - 公司旗下广州泰和肿瘤医院在质子治疗领域已确立领先地位[4] 市场潜力与行业影响 - 随着精准医疗理念深入推广,PET-CT影像需求持续增长[2] - 公司结合远程影像会诊体系,能将高水平影像分析能力延伸至三四线城市及边远地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3] - 未来公司有望在医疗影像数据分析、远程诊断及智能质控等新兴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空间[4]
联影医疗跌2.01%,成交额2.93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3473.2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22 13:43
股价与资金表现 - 10月22日盘中股价下跌2.01%,报收140.16元/股,总市值1155.14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2.93亿元,换手率0.25%,主力资金净流出3473.26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1.07%,但近5个交易日和近20个交易日分别下跌5.44%和8.30% [1]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销售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占比81.29%,维修收入占比13.56% [1]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6.41亿元 [3]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65万户,较上期减少23.01%,人均流通股增至35953股,较上期增加29.89% [2] - 多家主要指数基金在第二季度增持公司股份,其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781.97万股,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增持321.69万股 [3] 行业与板块归属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医疗器械、精准医疗、融资融券、大盘、人工智能等 [1]
联影医疗涨2.01%,成交额3.1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98.8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21 11:28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1%,报收143.89元/股,总市值达1185.88亿元 [1] - 当日成交额为3.14亿元,换手率为0.27%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4.03%,近60日上涨11.29%,但近5个交易日下跌2.56%,近20日下跌5.26% [1] - 资金流向显示主力资金净流出498.89万元,其中特大单净买入418.06万元,大单净卖出916.95万元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0.16亿元,同比增长12.79%;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增长5.03%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销售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及放射治疗设备占比81.29%,维修收入占比13.56%,其他收入占比4.68%,软件收入占比0.47% [1]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6.41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1.65万户,较上期减少23.01%;人均流通股为35,953股,较上期增加29.89%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上证科创板50成份ETF(588000)为第二大股东,持股2654.46万股,较上期增加321.69万股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五大股东,持股2201.65万股,较上期增加781.97万股;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588080)为第七大股东,持股2046.99万股,较上期增加387.76万股;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为第九大股东,持股1638.99万股,较上期增加293.81万股 [3] 行业与板块分类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分类为医药生物-医疗器械-医疗设备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医疗器械、精准医疗、融资融券、大盘、人工智能等 [1]
药明康德涨2.00%,成交额9.6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1.10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10:5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0月21日盘中股价上涨2.00%至100.87元/股,成交额9.65亿元,换手率0.39%,总市值3009.72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1.10亿元,特大单买入1.22亿元(占比12.60%),卖出7955.68万元(占比8.25%)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89.04%,近5个交易日上涨5.16%,近20日下跌5.42%,近60日上涨22.40%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2月1日,于2018年5月8日上市,主营业务为小分子化学药的发现、研发及生产一体化平台服务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化学业务78.37%,测试业务12.93%,生物学业务6.02%,其他(补充)1.90%,其他业务0.79%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医药生物-医疗服务-医疗研发外包,概念板块包括CRO概念、细胞治疗、精准医疗等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月至6月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归母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0.60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4.06亿元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8月30日股东户数为23.55万,较上期无变化 [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3.02亿股,较上期增加5602.39万股 [3] - 华夏上证50ETF(510050)为第七大流通股东,持股4899.78万股,较上期增加321.96万股 [3] - 中欧医疗健康混合A(003095)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4602.91万股,较上期减少7.54万股 [3] - 华泰柏瑞沪深300ETF(510300)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4456.80万股 [3] - 易方达沪深300医药ETF(512010)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4101.91万股,较上期减少328.93万股,华宝中证医疗ETF(512170)退出十大流通股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