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顺差
搜索文档
贸易战再升级,欧美联手打压中国,中国靠一招完成逆袭
搜狐财经· 2025-09-25 05:55
中国外贸整体表现 - 2023年全球出口总额超过23万亿美元,中国占14.2%的份额,连续15年位居全球第一[3] - 202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41.76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占比57%[9] - 中国已连续三十多年保持贸易顺差,特别是在2005年之后增长加速[4][7] 制造业基础与结构演变 - 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从螺丝钉到工业设备可实现上下游无缝衔接[9] - 出口结构从早期以纺织品等低科技含量产品为主,升级为以机电产品为主导[7][13] - 2023年机电产品出口额达13.92万亿元,占出口总额过半以上[13] -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这“新三样”产品出口增速接近30%[13] 出口市场分布变化 - 2023年前十大出口市场吸纳了中国四分之三的出口额,东盟、美国、欧盟仍是主力[11] - 对传统市场出口出现下滑,对美国出口下降8.1%,对欧盟出口下降5.3%[11] - 新兴市场如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非洲、墨西哥等呈现高速增长[11] - 企业采取转向增量市场的“弹性智慧”策略,避开成熟市场的激烈竞争[13] 中小企业出海新态势 - 中小企业成为外贸新主角,小型团队凭借“专”和“快”可在细分市场实现年出口额几千万[15] - 以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为代表的沿海省份,2023年出口额合计占全国68%[17] - 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如广东电子、浙江轻工、江苏机械)为中小企业出海提供了配套支持[19] - 跨境电商的发展降低了中小企业直接对接全球客户的门槛[19] 产品升级与具体案例 - 2022年中国出口了91.9亿吨鞋靴、111亿个帽子、8.2亿台手机,在“量大”基础上混入“高精尖”[13] - 2023年出口新能源车超过170万辆[13] - 以西昊人体工学椅为例,其凭借研发投入(年销售额的12%-15%)突破核心技术,在欧洲亚马逊细分品类连续三年第一,出海三年销售额从800万增至3.6亿[15][17]
刷新纪录!外贸顺差近1万亿美元,但许多外贸工厂倒闭,为什么?
搜狐财经· 2025-09-23 16:51
中国贸易顺差与出口结构变化 - 中国贸易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1] - 官方统计的顺差是海关出口货物总值减去进口货物总值,只关心货值,不区分产业[3] 出口商品结构升级 - 出口商品结构从服装、玩具、家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电动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等“新三样”[3] - 高端产品用更少的人创造更高的产值,一家芯片厂仅需几千名工程师,其产值可抵几十个需要数万名工人的服装厂[3] 传统外贸工厂面临的挑战 - 传统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严峻生存危机,许多工厂因订单转移至越南、孟加拉等国或自动化程度更高的工厂而倒闭[5] - 欧美快时尚品牌采用算法预测销量和柔性供应链,中小工厂难以跟上节奏,过去一个款式能返单十次,现在一次就被砍单[5] 产业技术升级与就业影响 - 技术升级加速“机器换人”,智能焊接机器人可替代二十个熟练焊工,一条动力电池生产线仅需几十个技术员即可实现年产几十亿[5] - 电动车、国产芯片、LNG造船等资本和技术高度密集的行业对GDP和顺差贡献大,但对普通低技能工人不“友好”,导致工作岗位断崖式减少[5] 资本与政策导向 - 银行和资本市场更愿意为芯片厂、电动车企业授信和融资,而对传统制造业收紧贷款,因风险模型发生变化[7] - 地方政府面临扶持传统工厂或推动产业升级的两难选择,涉及税收减少和就业压力[7] 结构性失业与劳动力转型 - 失业现象从沿海向内地蔓延,四川、河南等劳务输出大县出现返乡潮,新建产业园招聘会编程、懂系统的年轻人,40岁以上普通工人只能打零工[7] - 教育系统调整专业设置,中职学校砍掉服装专业,新增机器人、新能源等方向,但技术更新速度快,教材内容易过时[7] 宏观转型与系统应对 - 高附加值产业创造的利润反哺社会,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但知识门槛跨越需要时间,40岁工人难以在半年内学会编程[9] - 社会需提供缓冲垫,如失业保险、技能培训、灵活就业平台,并借鉴德国经验建立“转型基金”,将高附加值产业税收用于传统工人培训[9][11] 出口结构转型的长期前景 - 出口结构正在“换血”,旧产业流出,新产业注入,当前处于关键转型期,需稳住经济并加速造血能力[11] - 转型过程将决定中国制造是昙花一现还是站上世界之巅,直面挑战才能迎接更好的未来[11]
“中国出口竞争力太强,美国保护主义沦为纸老虎”
观察者网· 2025-09-23 09:46
贸易表现与出口韧性 - 中国出口引擎势不可挡 正朝着创纪录的1.2万亿美元贸易顺差迈进[1] - 2025年上半年货物贸易进出口21.79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9% 其中出口13万亿元增长7.2%[7] - 前七个月电动汽车出口总价值超过190亿美元 与去年同期持平[6] 市场多元化战略 - 印度8月份采购量创历史新高 达125亿美元[1][5] - 对非洲出货量有望刷新年度纪录 对东南亚销售额超过新冠疫情峰值[1] - 欧洲仍是最大电动汽车市场 澳大利亚等富裕市场销量上升[4][6] 产业竞争力分析 - 手机零部件和模具主导对印出口 7月芯片出口近10亿美元[5] -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处于2011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 提升出口竞争力[5] - 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与对金砖国家出口商品重合度接近50%[6] 地缘贸易关系 - 全球超半数国家视中国为最大贸易伙伴 仅墨西哥等个别国家效仿美国关税政策[3] - 南非智利厄瓜多尔等国采取温和应对措施 巴西为比亚迪提供免关税窗口期[4] - 金砖国家框架内共同对抗保护主义 中方警告墨西哥关税措施[4] 企业应对策略 - 通过转运或后期生产转移至低关税国家吸收关税冲击[1] - 苹果供应商将iPhone产能转移至印度但仍依赖中国零部件[5] - 比亚迪蔚来小鹏等车企持续扩大电动汽车出口[6]
受美国关税影响,韩国9月前20天日均出口额同比下降10.6%!对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6%,对美国出口同比增长6.1%
格隆汇· 2025-09-22 14:50
韩国关税厅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前20天,韩国出口同比增长13.5%,但由于美国的新关税 计划,日均出口下降了10%以上。 本月前20天,韩国出口货物总额达到401.2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353.6亿美元。 进口额同比增长9.9%,达到382.2亿美元,贸易顺差为19亿美元。 不过,日均出口额为2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0.6%,因为本月前20天的工作日比去年同期 的13天多了3.5天。 按产品分类,半导体出口额为94.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7%,占出口总额的23.7%,比去年 同期上升2.5个百分点。 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4.9%,至34.2亿美元,船舶出口同比增长46.1%,至15.1亿美元。 钢铁出口同比增长7.1%,至25.3亿美元,而化工产品出口下降4.5%,至26.8亿美元。 从目的地看,对韩国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出口同比增长1.6%,达到77.7亿美元。 对美国的出口同比增长6.1%,达到65.5亿美元,但由于特朗普政府的激进关税措施,日均出口额下 降了16.4%。 (责任编辑:宋政 HN002)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 ...
米莱危机愈演愈烈,3天抛售10亿美元“保汇率”,阿根廷外储要耗尽了?
华尔街见闻· 2025-09-20 12:55
阿根廷央行三天内抛售超10亿美元外汇储备捍卫比索汇率,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的经济实验正面临严峻的考验。 周五,阿根廷央行抛售了6.78亿美元来支撑阿根廷比索汇率,这是本周第三次干预汇市。此前央行已在周四和周三分别卖出了3.79亿美元和5300万 美元。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CFR)高级研究员Brad Setser点评称,阿根廷央行连续三天的护盘意味着阿根廷比索正面临挤兑。 尽管阿根廷经济部长Luis Caputo誓言将"动用最后一美元"来捍卫汇率区间,但Setser直言不讳指出,目前阿根廷的外汇储备,根本不足以支撑其持 续每日向市场抛售5亿美元。 过去一个月,阿根廷比索兑美元已累计贬值近12%。随着美元储备加速消耗,市场愈发怀疑米莱政府是否有能力维持现行的汇率政策。 Outlier金融咨询公司的经济学家Gabriel认为,阿根廷问题不仅在于美元储备是否会耗尽,更在于为卖出美元而从市场抽走的巨量比索,将对经济 活动产生"非常强烈"的冲击,可能导致信贷紧缩与经济收缩。 Gabriel表示,米莱政府需要通过展示政治实力来安抚市场,或者寻找新的美元来源,以阻止对比索的挤兑。他警告称: 否则他们将被迫提前改变汇率制度, ...
中国外贸迎来新拐点!5506亿顺差背后,民营企业突围与全球贸易新布局
搜狐财经· 2025-09-20 12:16
一季度外贸总体表现 - 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10.3万亿元 同比增长1.3% [1] - 出口额6.13万亿元 同比增长6.9% [1] - 进口额4.17万亿元 同比下降6% [1] 民营企业表现 - 民营企业进出口额增长5.8% 占总进出口额比重达56.8% [3] - 在对美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展现订单开拓和供应链替代的灵活性 [3] - 被评价为"一季度成绩功不可没" [3] 对美贸易结构 - 对美出口额8304亿元创历史新高 进口额2798亿元 顺差5506亿元(约766亿美元) [5] - 出口以机电产品、纺织、玩具等消费品和中低端制造品为主 [5] - 进口以大豆、天然气及高端设备零部件等资源型和高科技产品为主 [5] 进口渠道多元化 - 自美进口下降1.4% 整体进口下降6% [6][15] - 大豆采购转向巴西 天然气供应增加俄罗斯和澳大利亚渠道 [6] - 通过替代路线优化确保价格稳定和供应充足 [6][15] 关税影响与产业链韧性 - 对美出口在25%以上关税下仍创历史新高 [7] - 机电产品、纺织品等因刚需和性价比优势维持出口韧性 [7] - 美国家庭因关税每年额外支出1800美元 [8] 科技自主与资源优势 - 集成电路国产化率提升 7纳米实现量产 5纳米跟进 [9] - 稀土储量和产量占全球80%以上 掌握提炼技术门槛 [9] - 科技摩擦倒逼自主创新和供应链重构 [9] 区域市场多元化 - 对东盟出口增长8.1% 对欧盟增长3.7% [13][20] - RCEP通过关税减让和通关便利化降低交易成本 [13] - 企业将制造环节布局越南、马来西亚等地 研发核心保留国内 [13] 产业链与成本优势 - 全产业链与规模化生产形成独特成本控制优势 [17] - 美国难以在短期内复制中国供应链体系 [17] - 供应链重组需付出时间沉淀和试错代价 [17] 季度数据波动性 - 上半年中美贸易总额同比下降9.3% [11] - 第二季度对美出口大幅下滑20.8% [11] - 一季度表现被视为"冰山一角" 中长期顺差可能收窄 [11]
马来西亚8月份出口增长放缓
新浪财经· 2025-09-19 12:35
出口表现 - 马来西亚8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1.9%至1316亿林吉特(约合313.6亿美元),相比7月份经修正后的6.5%增幅显著放缓 [1] - 8月份进口额同比下降5.9%至1154.7亿林吉特 [1] - 贸易顺差扩大至161.3亿林吉特,高于7月份的146.1亿林吉特 [1] 出口结构 - 8月份制成品和农产品出口有所增加 [1] 行业前景 - 分析师对马来西亚出口前景感到担忧,主要因美国半导体关税和针对特定行业的贸易措施的不确定性构成下行风险 [1]
日本8月对美出口额减少13.8%,对华减少0.5%
日经中文网· 2025-09-17 16:00
日本8月对美贸易顺差减少50.5%,降至3239亿日元,创出2023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日本财务省9月17日公布的8月贸易统计速报显示,对美国的出口额为1.3854万亿日元,比上年同期减少 13.8%,连续5个月下降。对美贸易顺差减少50.5%,降至3239亿日元,创出2023年1月以来的最低水 平。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持续产生影响,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减少。 日本对全球的贸易収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为逆差2425亿日元,连续两个月出现逆差。 日本8月出口额减少0.1%,降至8.4251万亿日元。对中国出口减少0.5%,降至1.5007万亿日元,连续6个 月下降。半导体制造设备和汽车零部件等出口下滑。 8月面向欧盟的出口增加5.5%,达到7804亿日元,两个月来首次增加。工程及矿山机械和混合动力车等 的出口增加。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视频号推荐内容: 8月日本对美汽车出口额减少28.4%,降至3076亿日元,出口量减少9.5%,降至8万6480辆。出口额除以 出口量而得出的平均单价降低20.9 ...
贸易顺差扩大,增速低于市场预期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9-17 11:12
2025年8月进出口总体表现 - 8月出口总值3218.10亿美元 同比增4.40% 低于市场预期的5.92% [1][2] - 8月进口总值2194.80亿美元 同比增1.30% 增速较上月下行2.80个百分点 低于市场预期的3.26% [1][2] - 8月贸易顺差1023.30亿美元 同比增11.77% [1][2] - 前8个月贸易顺差同比增28% 超过2024年全年20.74%的增速 [1][2] 出口结构分析 - 机电产品拉动出口增速4.51个百分点 为3月以来核心支撑 [2] - 集成电路 汽车及汽车底盘 液晶平板显示模组和船舶四类商品对出口增速拉动作用较大 [2] - 肥料出口数量同比增超21% 均价同比增6.6% 呈现量价齐升 [3] - 集成电路出口同样量价齐升 [3] - 粮食出口数量同比增超16% [3] - 未锻造铝及铝材出口均价同比增4.5% 家用陶瓷器皿出口均价同比增1.7% [3] 分区域出口表现 - 8月对东盟出口拉动力为3.40% 对欧盟拉动力为1.58% 对非洲拉动力为1.24% [3] - 对美出口连续五个月同比为负 8月拉动力为-5.08% 为最低 [3] - 前8个月累计 东盟为第一大出口目的地 金额4340.65亿美元 [3] - 欧盟为第二大出口目的地 金额3690.41亿美元 美国为第三大 金额2829.50亿美元 [3] - 前8个月累计 对非洲出口拉动力最高为0.52个百分点 对美出口拖累最大为-3.75个百分点 [3] 进出口数据影响因素 - 对美出口持续大幅下滑 主因中美关税暂缓期延长带来的"抢出口效应"消退及高关税 [4] - 进口疲软因出口增速放缓导致加工贸易关联进口需求减弱 反映内需修复尚不稳固 [4] - 出口结构优化转向非美市场 [4] 外贸趋势与挑战 - 对东盟 欧盟等市场出口增长强劲 集成电路等高技术产品表现亮眼 展现外贸韧性和结构优化趋势 [3][5] - 美国维持40%关税壁垒 削弱产品价格竞争力 [5] - 美国通过出口管制 技术封锁构建排斥中国的供应链体系 推动全球产业链重组 [5] - 外贸面临从周期性波动向结构性挑战转变 对美依赖度较高行业受冲击最大 [5]
美国贸易代表:与西班牙讨论了美欧贸易谈判进展
第一财经· 2025-09-16 10:28
2025.09. 16 本文字数:2393,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葛唯尔 当地时间16日,中美马德里会谈期间,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和财政部长贝森特还与西班牙官员举行 会晤。在接受媒体采访时, 格里尔表示,在与西班牙政府官员的会晤中,讨论了美欧贸易协定谈判 的进展情况。 格里尔表示:"我们讨论了美欧贸易谈判进展,这给我们两国带来了巨大的稳定。我们还谈到了美国 对西班牙的贸易顺差,这是两国健康贸易关系的标志。我们对此表示肯定。" 贝森特向媒体记者表示,会谈内容广泛,西班牙的会晤代表谈及了欧盟经济,以及如何强化西班牙与 美国的关系。"西班牙将在得克萨斯州休斯顿市建立一个贸易办公室,对此我们感到很高兴。"贝森特 补充道。 上周,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对西班牙限制以色列武器运输船只和飞机进入西班牙港口和领空的措施表示 担忧,并称"这些措施助长了恐怖分子的嚣张气焰。" 据新华社报道, 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西班牙多次批评以色列军事行动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 国,本月8日更是宣布对以色列武器禁运等多项措施。以色列立即"反击",当天即禁止西班牙官员入 境。随后,西班牙政府召回驻以大使以示抗议。 西班牙首相桑切斯8日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