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车
搜索文档
【周观点】9月第2周乘用车环比+4.9%,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21 23:16
核心观点 - 汽车行业在2025年9月第二周呈现复苏态势,交强险数据环比显著增长,市场表现以AI智能车、AI机器人和红利好格局三类主线投资机会为主导 [5][6][7] - 智能化与新能源是核心驱动力,车企在L3/L2+级别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相关产业链预期高增长 [54] - 投资策略上,下半年建议增加高股息红利风格标的权重,并对年度金股组合进行了调整 [71] 本周行情复盘 - **市场表现**:九月第二周乘用车交强险上险量为45.0万辆,环比上周增长24.9%,环比上月周度增长4.9% [2][10];新能源汽车上险26.9万辆,渗透率达59.7% [50] - **板块涨跌**:SW汽车零部件板块表现最佳,周涨幅为4.3%,其次为SW汽车(+3.0%)和SW乘用车(+1.9%),而SW商用载客车(-0.5%)和SW商用载货车(-1.2%)出现下跌 [2][10] - **个股表现**:已覆盖标的中,均胜电子、恒帅股份、蔚来-SW、耐世特、双环传动涨幅居前 [2][10];A股和港股汽车板块涨幅均位居行业前列,其中汽车板块在A股SW一级行业中排名第3,在港股二级行业中排名第2 [16] 行业核心变化 - **新车上市与订单**:理想i6定档9月26日上市;享界S9T正式上市,72小时大定1万辆;吉利银河M9正式上市,大定突破2.3万辆 [4][10] - **自动驾驶进展**:小马智行进入新加坡市场,与康福德高合作部署自动驾驶车辆;其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获得比利时首个联邦级L4自动驾驶测试牌照 [4][10] - **技术发布**: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 [5] 投资主线与机会 - **AI智能车主线**:分为Robotaxi、Robovan和智能车C端消费三类 [6] - *Robotaxi产业链*:涵盖一体化模式(如特斯拉、小鹏)、技术提供商(如地平线、百度)、网约车转型(如滴滴)、车辆生产商(如北汽蓝谷、上汽集团)及核心供应商(如德赛西威、伯特利、福耀玻璃) [6] - *Robovan产业链*:核心标的包括德赛西威、经纬恒润等 [6] - *C端受益车企*:包括小鹏、理想、蔚来、华为系(赛力斯、长安汽车等)、比亚迪、吉利等 [6] - **AI机器人主线**:重点推荐拓普集团、均胜电子、精锻科技、福达股份、旭升集团、爱柯迪等零部件标的 [6] - **红利&好格局主线**:关注客车(宇通客车)、重卡(中国重汽、潍柴动力)、两轮车(春风动力、隆鑫通用)及零部件(福耀玻璃、星宇股份、新泉股份、继峰股份) [7] 行业景气度展望 - **乘用车市场**:在报废/更新政策支持下,预计2025年国内零售销量达2370万辆,同比增长4.1%;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达1341万辆,渗透率56.6% [51][52] - **智能化进程**:预计2025年L3(城市NOA)在新能源车中的渗透率达20%,L2+(高速NOA)渗透率达33%;城市NOA销量预计达264万辆,同比增长123% [53][54] - **重卡市场**:预计2025年重卡上险量75万辆,同比增长24.9%;批发销量105万辆,同比增长16.9% [56] - **大中客市场**:预计2025年国内销量增长15%,出口销量增长20% [60] 核心个股跟踪与金股调整 - **年度金股调整**:2025年下半年金股组合调入理想汽车、星宇股份、春风动力,调出德赛西威、伯特利、新泉股份;策略上增加高股息红利风格权重 [68][71] - **个股动态**:理想汽车(i6新车预热)、吉利汽车(银河M9上市)、北汽蓝谷(享界S9T上市)、春风动力(实控人减持计划)、均胜电子(发布AI头部总成)等有重要变化 [65][66]
【重磅深度】AI智能车时代是【产品为王】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21 23:16
AI时代范式转变:从流量为王到产品为王 - AI时代核心竞争要素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为王"转向"产品为王"[4] - 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盈利取决于用户规模、获客成本和变现渠道[4],本质是连接[4] - AI时代智能体价值取决于完成任务复杂度[4],创收能力差异源于算法能力、算力调用和数据闭环能力[4] - 互联网时代终端价值与用户时间成正比[4],AI时代智能体价值与任务复杂度成正比[4] - 交互方式从触控转向语音[4],估值核心从用户数转向单个智能体创收价值[4] 智能车作为AI时代革命性终端 - 智能车被忽视源于互联网流量思维主导[5]、AI与汽车领域认知割裂[5]及短期被电动车逻辑拖累[5] - 智能车革命性体现在符合去中心化、科技平权特征[5],解放生产力并改变生产关系[5] - 智能车用户数量级虽小但价值维度不同于传统流量逻辑[5] - 与PC、智能手机类似,智能车具备打破资源垄断的共性特征[5] AI智能车投资机会规模 - AI智能车产业趋势投资机会大于互联网时代[6] - 中国在智能车时代实现底层创新[6],预计在芯片、算法、应用领域诞生全球竞争力企业[6] - PC时代中国为模仿创新[6],智能手机时代为应用创新[6] - 对比历史:PC时代诞生联想、新浪等[6],手机时代诞生华为、腾讯等[6] AI智能车估值方法论 - 产业前期采用新估值方式,后期回归PE估值[7] - 提出"智能体创收市值法":智能体创收能力=保有量×能力等级[7] - 最大估值变量为智能体能力等级[7],其差异呈非线性变化[7] - 参照互联网时代用户数市值法[7],AI时代需建立新估值体系[7] Robotaxi产业链投资主线 - Robotaxi是未来5年AI智能车最佳投资主线[8] - 产业链按利润分配重要性分为五类:一体化模式、技术提供商+运营分成、传统网约车转型、车辆生产商、核心硬件供应商[8] - 代表企业包括特斯拉、地平线、滴滴、北汽蓝谷、德赛西威等[8] - 硬件覆盖检测、芯片、域控制器、传感器、线控底盘等环节[8] Robovan产业链投资机会 - Robovan技术壁垒低于Robotaxi但商业化更快[9],对社会物流影响重大[9] - 产业链分为技术提供商+运营分成、技术提供商+硬件生产商+运营分成、运营分成、核心硬件供应商四类[9] - 代表企业包括九识智驾、德赛西威、中邮科技、黑芝麻智能等[9] L4级智能车C端消费产业链 - C端L4智能车消费潮稍晚于B端但爆发潜力大[10] - 车企分为技术自研路线、拥抱华为伙伴、第三方+自研并行策略三类[10] - 技术供应商包括华为引望、地平线等[10],硬件供应商与Robotaxi环节高度重叠[10] - 代表车企包括特斯拉、赛力斯、比亚迪等[10] 科技革命历史对比分析 - PC互联网时代(1990-2005年)中国为模仿创新[6][23],移动互联网时代(2007-2020年)为应用创新[6][23] - 终端演进路径:办公室计算机→口袋计算机→轮子上的计算机[23] - 互联网时代估值泡沫经验显示,能走出泡沫企业均依靠新时代红利且护城河深厚[34] - Wintel联盟错过移动互联网源于路径依赖[119],技术架构与商业模式未能适应移动端需求[119]
汽车周观点:9月第2周乘用车环比+4.9%,继续看好汽车板块-20250921
东吴证券· 2025-09-21 22:41
行业投资评级 - 继续看好汽车板块 [1] 核心观点 - 9月第2周乘用车交强险数据45.0万辆,环比上周+24.9%,环比上月周度+4.9% [2][47] - 新能源乘用车周度上险26.9万辆,环比上周+23.1%,环比上月周度+10.0%,渗透率59.7% [47] - 三类主线投资机会并存:AI智能车主线、AI机器人主线、红利&好格局主线 [3] - 2025年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预期2370万辆,同比+4.1% [48][49]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期1341万辆,同比+24.56%,渗透率56.6% [49] - 乘用车出口量预期529万辆,同比+12.5% [49] - L3智能化2025年渗透率预计达20%,L2+智能化渗透率预计达33% [51][52] - 2025年重卡批发销量预期105.4万辆,同比+16.9% [53][54] - 大中客2025年批发销量预期136827辆,同比+18% [55] 本周板块行情复盘 - A股汽车板块排名第3,港股汽车与汽车零部件板块排名第2 [7] - SW汽车零部件表现最佳,涨幅+4.3% [2][15] - SW汽车板块PE(TTM)处于历史87%分位,PB(LF)处于历史90%分位 [36] - SW汽车为万得全APE(TTM)的1.41倍 [40] - 全球整车估值PS(TTM)总体持平,A股整车PS(TTM)1.2倍,特斯拉PS(TTM)15.3倍 [41][43][44] - 本周涨幅前五个股:均胜电子、恒帅股份、蔚来-SW、耐世特、双环传动 [2][24] 板块景气度跟踪 - 9月第2周主要车企销量环比变化:比亚迪+15.1%,特斯拉+7.0%,理想汽车+32.4%,鸿蒙智行+18.1%,小米汽车+58.8%,零跑汽车+20.8%,吉利汽车+21.9% [46] - 新能源渗透率59.7%,环比下降0.9个百分点 [46] - 重卡2025年上险量预期75.2万辆,同比+24.9%;出口量预期29.5万辆,同比+1.6% [53][54] - 大中客2025年国内销量预期增长15%,出口销量预期增长20% [55][56] - 机器人指数本周+4.15%,年初至今+61.99% [59] - 特斯拉Optimus Gen3量产成本预计2万美元,智平方计划三年部署超1000台机器人 [58][59] 核心关注个股动态 - 理想汽车i6定档9月26日上市 [2][61] - 享界S9T上市72小时大定1万辆 [2][61] - 吉利银河M9大定突破2.3万辆 [2][61] - 小马智行进入新加坡市场,文远知行获比利时L4测试牌照 [2][62] - 均胜电子发布机器人AI头部总成 [62] - 保隆科技获19个车型轮速传感器定点和2个高度传感器定点 [62] - 爱柯迪授予22.05万股限制性股票 [62] - 春风动力实控人计划减持不超过301万股(占比1.96%) [61] 年度金股调整 - 2025H2调入理想汽车、星宇股份、春风动力,调出德赛西威、伯特利、新泉股份 [65][66] - 增加高股息红利风格权重,新增3年战略品种维度 [66] - 2025H1金股组合跑赢SW汽车指数,小鹏汽车、地平线机器人、拓普集团、伯特利表现超预期 [68] - 当前金股组合包含小鹏汽车、理想汽车、上汽集团、赛力斯、地平线机器人、拓普集团、星宇股份、宇通客车、福耀玻璃、中国重汽H、春风动力 [65]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2025年的成长!新起点!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9-21 11:54
团队荣誉与理念 - 团队连续四届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板块前三名,包括第二十二届第一、第二十一届第二、第二十届第二、第十九届第三 [3] - 团队获得第十五届卖方分析师水晶球汽车及零部件板块第二名 [3] - 研究理念强调"见证汽车全球崛起"为新十年奋斗目标,"求同存异,百花齐放"为行动纲领,"独立思考、客观、前瞻"为团队核心理念 [4] - 2025年汽车行业关键词为"破旧立新",强调新旧逻辑切换期的投资机会,团队坚持5条投资主线并行 [4] AI智能车及产业链投资主线 - 智能车被视为被忽视的AI时代物理世界革命性终端应用,B端(Robotaxi/van等)先行,C端消费紧跟 [7] - 团队持续跟踪L2国标、地平线业绩、小鹏汽车智能辅助驾驶、德赛西威、华阳集团等智能化核心标的 [10] - 深度研究进口关税对汽车芯片影响,看好汽车AI芯片国产替代主线,优选地平线+黑芝麻等标的 [10] - 关注DeepSeek对智能驾驶行业影响,进行多期技术向解读 [10] - 跟踪特斯拉FSD进展,包括美国FSD深度实测和FSD V13直播 [10] 机器人及产业链投资主线 - 机器人产业处于0-1阶段高速增长期,技术突破与产业应用深度融合,市场空间广阔 [15] - 聚焦特斯拉及国内头部机器人产业链,研究核心技术创新与场景落地能力 [15] - 关注精密减速器国产替代、灵巧手迭代、丝杠国产化、镁合金轻量化、"以塑代钢"等核心技术 [17] - 跟踪优必选、开普勒等机器人公司,以及华达科技、精锻科技、飞龙股份等产业链标的 [17] - 研究人形机器人2025年进入量产元年,业务进入爆发期 [17] 电动化/全球化整车投资主线 - 整车板块投资需兼具"慢功夫"与"快反应",全球化维度注重长周期深耕,电动化维度注重高频跟踪捕捉景气机遇 [21] - 深度剖析华为、小米、理想、小鹏等车企核心竞争力,持续跟踪智驾方案和智能化进展 [23] - 关注特斯拉FSD入华、大众集团合作升级等重大事件对行业影响 [23] - 每月进行乘用车终端需求跟踪,解读欧洲区景气度,复盘价格战并跟踪2025年趋势 [23] - 推荐上汽集团、广汽集团、零跑汽车等整车标的,关注改革进展和出海机会 [23] 三好零部件赛道投资主线 - 优质零部件企业成长公式为"好赛道+好格局+好客户",看好电动化率提升和自主崛起浪潮下的自主汽零企业 [26] - 细分龙头开启海外扩张,从国产替代兑现至全球化发展 [26] - 深度研究车灯行业(星宇股份)、汽车玻璃(福耀玻璃)、座椅(继峰股份)等细分领域 [27] - 跟踪福耀玻璃在智能化浪潮下的新机遇,以及北美、欧洲市场发展展望 [27] - 关注贸易战升级对汽车影响,推荐新泉股份、松原安全等标的 [27] 商用/摩托车投资主线 - 客车领域处于周期低位复苏底部,海外拓展带动销量与利润同步提升 [29] - 重卡行业经历3年磨底,2025年拐点确立,开启3-5年内销+出口共振大周期 [29] - 摩托车全球万亿市场,自主品牌出海1-10趋势明确,中国车企从百亿走向千亿 [29] - 持续跟踪宇通客车、金龙汽车等客车企业,进行月度景气度解读和以旧换新政策跟踪 [32] - 重卡领域跟踪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等标的,进行月度数据解读和终端调研 [35] - 摩托车领域关注春风动力、隆鑫通用等企业,研究内销与出口共振趋势 [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