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
icon
搜索文档
霍莱沃(688682)每日收评(06-19)
和讯财经· 2025-06-19 17:45
公司股价表现 - 综合得分59 24分,趋势方向较强 [1] - 当日主力成本28 74元,5日主力成本27 82元,20日主力成本25 29元,60日主力成本未披露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1次,跌停0次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29 49元,短期支撑位28 09元 [1][2] - 中期压力位29 49元,中期支撑位26 04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短线观望为宜,中期趋势不明朗 [2] - K线形态出现跳空缺口,需关注方向选择:向上跳空伴随放量可参与,向下跳空预示跌势可能延续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3 62万元,占总成交额0% [2] - 超大单净流入548 23万元,大单净流出551 85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出110 58万元 [2] 行业关联 - 关联板块表现:通信服务下跌2 81%,国产软件下跌2 01%,5G概念下跌1 25%,商业航天下跌2 22% [2]
科创板改革“1+6”新政影响几何?多家券商火速解读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6-19 17:43
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 - 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上海证券交易所同步制订2项配套业务规则并公开征求意见 [1] - 改革是对2024年"科创板八条"的延续深化,以"1个成长层设置+6项配套措施"回应市场对包容性的期待 [1] - 政策组合将进一步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作用,加快构建更有利于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1] 科创成长层制度框架 - 科创成长层范围包括存量的上市至今尚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及新增的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 [2] - 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支持54家未盈利企业上市,累计22家企业上市后实现首次盈利并成功摘除特别标识"U",还有32家企业尚未摘帽 [2] - 预计32家存量公司将纳入科创成长层 [2] - 板块分层有利于投资者分辨企业风险和成长性,降低未盈利企业入市的阻碍 [2]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 - 监管层将在借鉴生物医药领域落地实施经验基础上,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更好满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企业的诉求 [3] - 重启第五套上市标准,解决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问题,通过分层管理保护投资者 [3] - 新政以设置科创成长层为核心抓手,以重启第五套标准和动态分层管理为切入点,将未盈利科技企业集中纳入专门层次管理 [3] 试点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 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5] - 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在科创属性判断和资本支持上发挥双重作用,帮助审核机构、投资者增强对企业科创属性、商业前景的判断 [6] IPO预先审阅机制 - 提出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借鉴境外成熟市场的"秘密递交"制度 [6] - 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旨在通过提前介入企业上市筹备阶段,提升审核效率与精准度 [6]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或其他特定情形科技型企业,IPO前可先预审、结果不公开 [6] 提振科创企业信心 - 改革将极大提振科创企业和创投机构的信心,吸引更多全球创新要素汇聚中国 [7] - 为投资者分享中国科技创新红利创造了更丰富、更规范的机会 [7] 科创板"试验田"功能强化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等配套举措 [8] - 改革体现出政府在资本市场扶持"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定力,后续改革方向不仅是放宽上市门槛,更在于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8] - 资本市场将尝试建立研发投入、技术能力与未来成长潜力为核心的价值标准体系 [8] 券商投行作用 - 券商投行将积极发挥中介机构作用,协助科创企业上市 [9] - 加强项目储备与申报工作,积极开发储备一批科创属性强的新质生产力企业登陆资本市场 [9] - 持续做好创新企业的辅导上市工作,大力推动发展科创债、可交债、可转债等创新工具 [9]
电子行业快评报告: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万联证券· 2025-06-19 17:4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6月18日,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相关领导出席并发言,同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实施《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旨在发挥资本市场优势,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化科创板改革,提升服务科技创新发展质效[1] - 证监会加力推出“1 + 6”政策措施,新设科创板“科创成长层”,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重要步伐,增强对“硬科技”包容性,打通优质未盈利企业上市渠道;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增强对港股中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在深交所上市的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有望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优质科技型企业成长孵化[2] - 改革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2025年新质生产力发展核心动能,应把握资本市场机遇,支持科技创新,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3] - 建议关注前沿科技领域发展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带来的投资机遇,以及耐心资本投资引领、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带来的投资机遇[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要点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增强优质科技型企业制度包容性适应性,“1 + 6”政策措施包括设置科创成长层和6项改革措施,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增强对港股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制度包容性[2]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 改革扩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是2025年新质生产力发展核心动能,应把握机遇支持科技创新[3] 投资建议 - 关注前沿科技领域发展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带来的投资机遇,以及耐心资本投资引领、中央企业并购重组带来的投资机遇[7]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主题
中国经济网· 2025-06-19 17:01
金融开放合作 - 开放合作是金融发展的时代主题,也是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 [1] - 全球前50大银行有42家在华设有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近半数已进入中国 [1] - 八成全国性银行通过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了公司治理效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1] - 中外资机构优势互补、竞合发展,丰富了机构类型和产品服务,更好满足了多样化金融需求 [1] - 外资机构是中国现代金融体系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和积极贡献者 [1] 科技金融发展 - 中国在科技前沿领域不断突破,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创新高地之一 [1] - 国际机构投资中国科创企业获得丰厚回报,投资者日益看好中国科技发展潜力 [1] - 金融监管总局正在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科技企业并购贷款等试点 [1] 金融监管与开放政策 - 国家金融监管总局着力健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体系,完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2] - 银行保险领域的限制性措施已经基本取消 [2] - 下一步将复制推广自贸区、自贸港扩大制度型开放的经验做法,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2] - 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协议中金融领域相关规则,探索在更宽领域、更大幅度上加大开放力度 [2]
重启五套标准,一级医药市场熬过至暗时刻?
搜狐财经· 2025-06-19 16:16
科创板改革政策 - 中国证监会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发行上市,并将在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1] - 科创成长层的设置旨在精准服务技术突破大、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的优质科技企业,同时强化信息披露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3] - 改革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仅针对第五套标准企业开展小范围试点,机构入股情况作为审核参考而非新上市条件 [5] 第五套标准调整 - "新五套"转换考核维度,以长期价值共识对冲短期亏损风险,为研发投入高峰期但未形成稳定营收的创新企业提供差异化上市通道 [3] - 适用范围从生物医药扩展到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具体细则尚未出台 [7] -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向老股东增资扩股,解决此前申报期间融资受限的问题 [7] 生物医药行业影响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是生物医药一级投资常见退出路径,其重启有望提高一级市场对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意愿和风险偏好 [1] - 2019-2021年生物医药投融资热度持续走高,2021年总金额达340亿美元,但2022年回落至156亿美元,2023年进一步降至109亿美元 [8] - 20家采用第五套标准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IPO及增发募资总额485.31亿元,其中2020年募资192亿元,2021年47.25亿元,2022年199.33亿元,2023年46.73亿元 [8] 市场预期与执行 - 短期内生物医药行业可能以消化在审的六家企业为主,未来预计保持每年1-2家上市节奏 [2] - 政策扩大适用范围但创新药领域仍受益,未盈利医药企业重拾关键上市通道可能撬动社会资本涌入 [9] - 需警惕政策与市场情绪共振引发的局部过热风险,参考港股18C规则下部分未盈利科技企业上市后高估值或破发压力 [9]
市场点评报告:未盈利公司IPO通道正式重启
中银国际· 2025-06-19 15:37
核心观点 - 证监会吴清主席在陆家嘴论坛表示推出"1+6"政策措施,A股 IPO 监管周期或开启新阶段,重启未盈利企业上市通道,凸显监管层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决心,预计将缩短排队审核周期,加快企业融资进程 [2][3] 相关政策措施 “1”的内容 - 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于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服务优质科创企业 [3] “6”的内容 1. 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3] 2. 面向优质科技企业试点 IPO 预先审阅机制 [3] 3. 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支持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 [3] 4. 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 [3] 5. 完善科创板公司再融资制度和战略投资者认定标准 [3] 6. 增加科创板投资产品和风险管理工具等 [3] 创业板政策 - 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 [3] 科创板相关情况 科创成长层 - 面向上市时未盈利的科创板公司,存量未首次实现盈利的科创板挂牌公司将转入,股票简称后缀带"U"的为科创成长层公司 [3] 第五套标准上市通道 - 是“未盈利甚至未有收入”公司 IPO 通道,对净利润等不设指标,对预计市值要求高,要求业务或产品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等 [3] - 自去年 6 月“科创板八条”发布后,仅有 3 家未盈利企业科创板 IPO 申请获上交所受理,今年 3 月审核尺度边际放宽,此次设置科创成长层进一步凸显支持决心 [3] 市场融资规模对比 - 2024 全年以及 2025YTD,港股 IPO 融资规模均超过 A 股,截至 2025/6/18,港股 IPO 融资达 779.88 亿港元,A股 IPO 融资 358.62 亿人民币,约为港股一半 [3] 排队公司情况 - 截至 2025/6/18,科创板有 18 家排队公司处于在审状态(含“已受理”“已问询”等非中止状态) [3]
“1+6”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科创板改革
长江商报· 2025-06-19 14:46
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 李璟 科创板深化改革迎来重磅举措。 6月1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简称 《意见》)。《意见》提出,将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在科创成长层的定位、企业入层和调出条件、 强化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增加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等方面明确具体要求;同时,围绕增强优质科技型企 业的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推出6项重磅改革。 6项改革措施包括:对于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企业,试点引入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制度; 面向优质科技型企业试点IPO预先审阅机制,进一步提升证券交易所预沟通服务质效;扩大第五套标准 适用范围,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支持在审未盈利科技型 企业面向老股东开展增资扩股等活动;健全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发展的制度机制;健全科创板投资和融 资相协调的市场功能。 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支持科技 创新的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境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和科技型企业现实需求,以在科创板设置专门层次 为抓手,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推出一揽子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制 ...
新设科创成长层,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科创板50ETF(588080)连续7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吸金超10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19 13:55
市场表现 - 市场早盘震荡走低,科创板盘中一度冲高后回落 [1] - 科创板50ETF(588080)连续7个交易日获资金净流入,合计超10亿元 [1] 政策动态 - 证监会发布意见,设置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重点服务技术有较大突破、商业前景广阔、持续研发投入大但目前未盈利的科技型企业 [1] - 重启未盈利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扩大适用范围至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 [1] - 提出丰富科创板指数及ETF品类,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促进中长期资金向新质生产力集聚 [2] 行业观点 - 科创企业资金配置与估值仍有提升空间,科技叙事及地缘叙事变化或推动全球资金再布局 [1] - 我国股票市场凭借基本面韧性、政策空间、AI产业前景、估值性价比等优势,有望吸引海外资金回流 [1] - 下半年科创领域仍是关注重点,建议关注赛道估值、资金流向、情绪变化带来的行业轮动与脉冲效应 [1] - 将科创板ETF纳入基金投顾配置范围,有望拓宽投资范畴,丰富策略和产品形态,引导长期优质资金投资科创板 [2] 公司动态 - 易方达基金已构建涵盖规模、行业、主题、风格因子等不同类型的科创板指数产品矩阵 [2] - 目前管理科创板50ETF(588080)、科创综指ETF易方达(589800)、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科创成长50ETF(588020)等14只科创板指数基金,产品数量行业第一 [2]
金融一揽子政策出台,沪指收红
华泰期货· 2025-06-19 13:11
FICC日报 | 2025-06-19 金融一揽子政策出台,沪指收红 市场分析 金融一揽子政策将出台。国内方面,2025陆家嘴论坛在上海举行,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 发布多项金融举措,助力高水平开放。央行将推出8项政策举措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包括设立数字人民币 国际运营中心、"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等;金融监管总局将支持外资机构参与更多金融业务试点; 证监会将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同时推出6项更具包容性、适应性的改革措施;外汇局将在全国实施支持科研 机构吸引利用外资、扩大科技型企业跨境融资便利等政策。海外方面,美联储公布6月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维持 在4.25%-4.50%不变,连续第四次会议按兵不动,符合市场预期。鲍威尔表示,预计未来几个月将出现关税驱动的 通胀上升;中东能源冲击不会造成持续通胀效应。 指数震荡。现货市场,A股三大指数震荡整理,上证指数涨0.04%收于3388.81点,创业板指涨0.23%。行业方面, 板块指数跌多涨少,电子、通信、国防军工、银行行业领涨,美容护理、房地产、建筑材料、非银金融行业跌幅 居前。当日沪深两市成交金额维持在1.2万亿元。证监会宣布 ...
科创板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扩面”有何深意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19 12:21
科创板改革措施 - 中国证监会宣布深化科创板改革 推出"1+6"政策措施 聚焦提升制度包容性和适应性 [1] - 改革重点包括扩大第五套上市标准适用范围 支持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前沿科技领域企业 [1] - 统筹推进投融资综合改革和投资者权益保护 加快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资本市场生态 [1] 第五套上市标准现状 - 当前第五套标准核心指标为预计市值不低于40亿元人民币 需具备国家批准的重大产品或明显技术优势 [2] - 已上市的20家适用该标准企业全部属于生物医药行业 [2] - 2024年"科八条"已释放扩面信号 支持未盈利但具有关键核心技术的优质科技企业上市 [2] 扩面背景与需求 - 人工智能 商业航天 低空经济等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具备上市融资需求 [2][3] - 商业航天行业特点为前期研发周期长 需进入商业发射阶段才能形成规模收入 [3] - 我国航天运力缺口巨大 预计2027年火箭行业市场规模达数百亿元 [3] 政策实施路径 - 将借鉴生物医药行业经验 按领域产业特点成熟一个推出一个 [3] - 政策将健全科创板投融资功能 支持未盈利但技术突破显著的科技企业 [3] - 有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完善科技创新生态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