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软件
icon
搜索文档
Agent竞速之年,企业级SaaS软件商业模式求变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1:49
行业趋势 - 2025年成为Agent加速落地之年,国内外厂商均在推进垂域模型和Agent能力落地 [1] - 企业级SaaS市场因数字化基础良好,成为Agent应用重点场景 [1] - AI Agent预计为企业服务SaaS打开万亿美元蓝海市场,商业模式向多元化付费转变 [1][8] - 企业管理软件技术沿革经历五次演变,当前进入AI驱动的EMAI阶段,交互方式转向自然语言及多模态 [2] 公司动态 - 金蝶发布五大智能体产品及苍穹Agent平台2.0,涵盖财报分析、企业问数、招聘等场景 [3] - Agent 2.0阶段注重与企业业务场景结合,提供模板降低搭建门槛,强化数据安全隔离 [4] - 公司商业模式从SaaS按功能收费转向RaaS(按成果收费),如差旅智能体按行程数量计价 [5] - 研发组织从模块化转向闭环团队,围绕智能体交付结果重构流程 [6] 技术挑战与竞争焦点 - 大模型应用面临不确定性输出与企业需求确定性之间的矛盾,需结合场景数据优化 [7] - 未来竞争聚焦数据、场景、算力与算法,需产业链协同 [7] - 企业管理AI将形成"人机共生"生态,通用SaaS或成基础设施,垂类SaaS借AI扩展市场 [8] 产品进展 - 五大智能体实现开箱即用,可连接内外SaaS产品,去年产品为"AI增强",今年转向结果交付 [3] - 计划围绕报价、合同管理、供应链等构建更多智能体 [3] - Agent 1.0构建通用能力,2.0通过模板简化任务流复杂度 [4]
半导体板块活跃上行,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涨近1%,两大半导体巨头拟合并!
新浪财经· 2025-05-26 11:04
科创芯片ETF南方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6日10:23,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上涨0.97%,盘中换手7.22%,成交4035.67万元 [1] - 跟踪指数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000685)上涨0.62%,成分股富创精密上涨7.38%,华虹公司上涨4.87%,源杰科技上涨4.02%,龙芯中科上涨3.89%,睿创微纳上涨2.75% [1] - 近半年累计上涨6.23%,近3月规模增长1.05亿元,近2周份额增长900.00万份 [1] - 近10个交易日合计净流入2577.07万元 [1] 半导体行业动态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旨在抢抓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新机遇 [2] - 业内人士认为两家公司整合有利于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创新企业,推进算力产业融合发展和国产化进程 [2] - 美国收紧AI芯片出口管制短期内对国内企业造成压力,但长期有望促进国产软硬件生态协同发展 [2] - 中信证券建议未来6-12个月关注半导体板块两条主线:估值便宜且盈利预测有望修复的公司,以及受关税影响较小的AI和半导体软件板块 [2] 科创芯片ETF南方产品信息 - 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紧密跟踪上证科创板芯片指数,该指数选取科创板半导体材料和设备、芯片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相关公司作为样本 [3] - 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中芯国际、海光信息、寒武纪、澜起科技、中微公司、芯原股份、恒玄科技、沪硅产业、思特威、华润微 [3] - 相关产品包括科创芯片ETF南方(588890)及其场外联接(A类:021607;C类:021608),以及半导体ETF南方(159325) [3]
信创ETF(562570)早盘涨近1%,成分股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战略重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0:19
市场表现 - A股早盘呈现窄幅震荡态势 软饮料、发电设备、软件、休闲用品、文化传媒等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 - 信创ETF(562570)早盘涨幅近1% 标的指数成分股中浪潮软件、中科软、华大九天、致远互联、东方国信等涨幅居前 [1] 公司动态 - 中科曙光与海光信息宣布拟进行战略重组 海光信息将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募集配套资金 [1] - 双方股票自5月26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行业分析 - 2010年以来A股经历两轮并购重组行情(2013-2015年和2019-2021年) 并购重组指数在经济转型、产业周期上行和政策支持三重共振下具备绝对和相对收益 [1] - 当前新一轮并购重组行情已具备启动条件 收购方个股超额收益比例高于出让方 小市值个股平均超额收益更高 [1] 指数与ETF - 中证信创指数与中科曙光、海光信息重组事件相关度较高 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分别为该指数第1和第7大权重股 合计权重10 2% [2] - 信创ETF(562570)跟踪中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指数 聚焦新质生产力 布局自主可控头部公司 覆盖人工智能、数据算力、工业软件、信息安全等前沿科创产业 [2] - 信创ETF(562570)持仓包括拓维信息、北信源、中科软等华为鸿蒙概念股 [2]
拘留三人,朝鲜公布驱逐舰事故调查进展;国家网信办通报,多个账号被处置;被指疑似造假,巨子生物深夜回应;王楚钦/孙颖莎,世乒赛三连冠丨每经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5 06:50
金融监管与市场整治 - 国家网信办依法处置散布资本市场不实信息的账号如"爱股票App"、非法荐股账号如"侃哥说财经"、炒作虚拟货币的账号如"火哥聊加密"以及散布金融黑灰产信息的账号如"小北呦" [2] 香港跨境电商发展 - 香港特首李家超宣布将利用香港地理和物流优势打造跨境电商物流配送中心 加快数字转型并推动大湾区数据跨境流动试点 [3] 食品安全事件 - 浙江余姚姚北实验学校食堂因绞肉机发现活蛆被立案查处 相关责任人包括教育局副局长、市场监管所所长及校领导被停职或免职 [3] 证券违法处罚 - 田汉及关联公司因违规转让"奥园美谷"股票及信息披露违法被证监会没收违法所得1.93亿元并罚款2250万元 京汉控股被罚800万元 建水泰融被没收298.31万元并罚款50万元 [4] 国际企业动态 - 特朗普威胁对三星等手机制造商加征至少25%关税 政策或于6月底实施 [10] - 特朗普支持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预计带来7万就业岗位和140亿美元经济效益 [11] 汽车行业合作与促销 - 东风汽车与华为签署深化战略协议 聚焦智能化和数字化 计划共建联合创新实验室并扩展至商用车领域 [12] - 比亚迪对22款智驾车型限时降价 最高补贴5.3万元 秦PLUS DM-i智驾版起售价降至6.38万元 [15] 科技与操作系统进展 - 华为开源鸿蒙代码规模达1.3亿行 超1100款软硬件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评 全系设备将搭载开源鸿蒙 [13] 企业高管管理举措 - UU跑腿创始人乔松涛回应高管午休跑单要求 称全员跑单为长期制度 其个人已接单4000余元 [16]
中金《秒懂研报》 | 智能驾驶:引领出行变革的新时代
中金点睛· 2025-05-24 16:32
智能驾驶背后的技术引擎 - 端到端架构降低数据标注难度并优化数据处理流程,减少人工工作量,提升信息传递效率[2] - 视觉语言模型和云端模型的引入增强系统处理复杂场景的能力[3] - 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或成为车企竞争新热点,未来可能向L3/L4高阶自动驾驶发展[3] 智能驾驶的普及步伐 - 高速NOA功能2024年已规模化上车,有望成为20万元以上智能驾驶汽车的标配[5] - 城市NOA渗透率2024年有望达6.5%,成本降低推动搭载车型价格下探至20万元级市场[7] 智能驾驶的商业模式 - L2++智能驾驶软件收费面临挑战,车企多选择标配系统积累用户数据,探索减配方案增厚硬件利润[11] - 头部车企尝试买断或订阅付费模式,如华为ADS 3.0订阅价720元/月或7200元/年,买断价36000元[12] - L3自动驾驶功能落地可能推动后向功能订阅收费,2025年或迎来收获期[12] 城市NOA的益处 - 带动高配置、高毛利车型销售,硬件成本增加但单车毛利增量可观[13][14] - 理想L7 Pro/Max车型差价28000元,单车毛利润增量13700元;小鹏G6 Pro/Max差价20000元,毛利润增量10000元[15] - Robotaxi与城市NOA技术栈需求重叠,2025年头部智驾企业或公布相关路标推动行业转型[15] - 国内Tier1企业凭借技术和量产经验具国际市场代际优势,合资车企合作推动全球化发展[16][17]
耐世特(1316.HK):主业盈利能力回升 构建完善的线控底盘产品组合
格隆汇· 2025-05-24 02:00
汽车转向系统技术发展 - 汽车转向系统正从EPS向线控过渡,线控转向系统具备响应灵敏度更好、智驾功能拓展性更高、能实现驾驶员操作与车辆运动解耦等优点,是L3+自动驾驶的必然选择 [1] - 2013年英菲尼迪Q50首次量产应用线控转向系统,2023年特斯拉发布专利结构图并计划搭载,线控转向进入高速发展期 [1] - EPS是实现ADAS功能的关键,目前在乘用车中大量使用 [1] 公司业务与竞争力 - 公司主业盈利能力回升,正构建完善的线控底盘产品组合,电气化、自动化、软件定义车辆(SDV)等趋势重塑汽车行业 [1] - 公司依靠专业能力帮助整车制造商高效整合软件、硬件及整体运动控制系统,在新的产业潮流中具备强大竞争力 [1] - 2024年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净利润为6171.9万美元,较2023年的3673.7万美元增长68.1% [2] - 2024年公司共取得客户项目订单量合计60亿美元,其中31%为新/新获取业务,包含多个线控转向订单 [2] 产品与市场拓展 - 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陆续发布后轮转向(RWS)系统和电子机械制动(EMB)系统,战略性拓展"线控运动控制"底盘领域 [2] - 线控转向系统市场渗透率不断提高,有助于公司获得持续不断的订单 [2] - 亚洲市场增长迅速,公司与客户的合作正不断深化 [2] 财务预测与目标价 - 预测公司FY2025至FY2027实现收入44.69/47.72/50.68亿美元,同比增长4.5%/6.8%/6.2% [2] - 预测归母净利润1.21/1.62/1.86亿美元,同比增长96.2%/34.1%/14.4% [2] - 目标价7.61港元/股,对应FY2025E财年PE约19倍,距现价有24%上涨空间 [2] 盈利驱动因素 - 产品组合升级叠加成本管控得当,公司利润率有望持续提升 [2] - 对关税有全面应对措施,受影响的程度比较可控 [2]
2 Software Stocks Suffering Steep Slides After Earnings
Schaeffers Investment Research· 2025-05-23 22:58
Autodesk Inc (ADSK) - 公司一季度盈利和收入超出预期 同时上调全年业绩指引 [2] - 股价早盘冲高回落 最新下跌0.3%至29403美元 但仍较去年同期上涨37% [2] - 摩根士丹利等11家券商上调目标价 最高调至370美元(原330美元) [2] - 期权交易量达日均12倍 看涨期权占比略高于看跌期权(3247张call vs 2615张put) [3] - 最活跃合约为周度300美元行权价看涨期权 315美元行权价合约也有交易 [3] Workday Inc (WDAY) - 公司一季度盈利和收入超预期 但订阅收入展望不及预期导致股价重挫108%至24248美元 [4] - 遭遇2024年5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 2025年累计下跌64% [4] - 摩根大通维持"增持"评级 但6家券商下调目标价 仅2家小幅上调12个月目标价 [4] - 期权交易量激增至日均20倍 看跌期权占比显著(10000张call vs 13000张put) [5] - 最活跃合约为7月18日到期的看跌期权和5月235美元行权价看跌期权 [5]
邮储银行申请搜索软件测试相关专利,解决搜索软件输出结果无法预知导致难以测试的问题
金融界· 2025-05-23 21:08
天眼查资料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位于北京市,是一家以从事货币金 融服务为主的企业。企业注册资本9916107.6038万人民币。通过天眼查大数据分析,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股份有限公司共对外投资了7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财产线索方面有商标信息1214条,专利 信息822条,此外企业还拥有行政许可96个。 金融界2025年5月23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信息显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一项名 为"搜索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和搜查软件测试系统"的专利,公开号CN120029922A,申请日期为2025 年02月。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搜索软件的测试方法、装置和搜查软件测试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 搜索软件的原始测试用例,原始测试用例为测试搜索软件的搜索功能的测试用例;设置搜索软件的搜索 功能对应的蜕变关系,蜕变关系为搜索软件的搜索的输入和输出之间需要满足的关系;根据蜕变关系生 成原始测试用例的多个衍生测试用例,衍生测试用例的输入与原始测试用例的输入满足蜕变关系;根据 原始测试用例和多个衍生测试用例对搜索软件的搜索功能进行测试,得到原始测试用例的输出和各衍生 测 ...
耐世特:主业盈利能力回升,构建完善的线控底盘产品组合-20250523
国元国际· 2025-05-23 1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耐世特“买入”评级,目标价 7.61 港元/股,对应 FY2025E 财年的 PE 约 19 倍,距现价有 24%上涨空间 [5][7][5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汽车转向系统正从 EPS 向线控过渡,线控转向是 L3+自动驾驶的必然选择,2023 年起进入高速发展期 [5] - 公司主业盈利能力回升,通过改善供应链等措施,2024 年净利润显著增长,订单量达 60 亿美元且含多个线控转向订单 [6] - 公司在 2025 年上半年发布后轮转向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拓展“线控运动控制”底盘领域,打开成长空间 [6] - 预测公司 FY2025 - FY2027 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增长态势,处于利润快速增长期 [7][5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是全球领先运动控制技术公司,产品涵盖多种转向系统及软件解决方案,为全球 60 余家客户服务,业务布局全球 [16][17] - 公司创立于 1906 年,2010 年更名耐世特并被中航工业收购,多年来在技术领域屡获殊荣 [20] - 公司于 2013 年在香港上市,中航工业旗下耐世特汽车系统(香港)控股公司持股 44% [21] 汽车转向系统正逐步从 EPS 向线控过渡 - EPS 是当下主流转向系统,是实现 ADAS 功能的关键,在乘用车中大量使用,能提供路感和安全提示 [25][26] - 自动驾驶需求推动线控转向渗透率逐步提升,线控转向技术发展历经三阶段,相比 EPS 有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30] - 未来线控转向系统有适配标准化、智能化和集成化、硬件轻量化和小型化、高安全性和可靠性等发展趋势,更多整车厂加大研究与装车研发 [31][32][33] 公司主业回升,构建完善的线控底盘产品组合 - 公司在汽车产业新趋势中竞争力强,能帮助整车制造商整合软件、硬件及运动控制系统,其转向软件支持多种功能和架构转变 [36][37] - 2024 年公司盈利能力回升,收入创新高,净利润率显著提升,自由现金流量优于 2023 年 [38] - 公司订单数量及结构取得突破,2024 年订单量 60 亿美元,来自中国国内整车制造商订单增加,2025 年一季度订单创新高且在线控转向领域有多项突破 [41][42][43] - 公司战略性拓展线控底盘产品组合,推出后轮转向和电子机械制动系统,提升车辆性能和安全性,拓展底盘“线控运动控制”领域 [52][53] - 关税因素对公司业绩影响有限,公司采取措施减轻风险,区域化供应链策略降低外部政策波动影响 [56]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公司收入和利润处于中长期上升轨道,动力包括亚洲市场增长、线控转向渗透率提高、拓展底盘领域、产品组合升级和成本管控、应对关税措施有效 [57] - 预测公司 FY2025 - FY2027 实现收入 44.69/47.72/50.68 亿美元,同比增长 4.5%/6.8%/6.2%;归母净利润 1.21/1.62/1.86 亿美元,同比增长 96.2%/34.1%/14.4% [7][58]
震有科技(688418)每日收评(05-23)
和讯财经· 2025-05-23 16:46
公司股价表现 - 综合得分39 26分 偏弱 [1] - 当日主力成本28 79元 5日主力成本29 80元 20日主力成本30 93元 60日主力成本30 93元 [1] - 过去一年内涨停0次 跌停1次 [1] 技术面分析 - 短期压力位29 80元 短期支撑位28 19元 [1][2] - 中期压力位31 75元 中期支撑位28 19元 [2] -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 短线观望为宜 股价跌破中期支撑位 中期主力资金做多意愿不强 [2] - K线形态显示三只乌鸦和双飞乌鸦 可能见顶回落 [2] 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39 24万元 占总成交额-8% [2] - 超大单净流出244 70万元 大单净流出794 54万元 [2] - 散户资金净流入121 90万元 [2] 行业表现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表现:通信设备-1 58% 国产软件-1 98% 卫星互联网-2 15% 量子科技-1 2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