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并购重组
icon
搜索文档
北京上市公司协会召开第六届会员大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证券时报网· 2025-06-06 20:03
北京证监局、行业协会第三联合党委相关负责同志,协会理事长姜修昌同志,监事长袁正刚同志出席会 议。协会秘书长李洪海主持会议,北京证监局相关负责同志发表讲话。北京上市公司433家会员单位及 证券时报等新闻媒体代表参会。(燕云) 会议要求,面对当前资本市场复杂形势,各上市公司要在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系、增强市场信心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合规稳健促高质量发展。一是稳市场,提升抗风险能力。要 切实落实市值管理要求,用好用足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工具,全力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利用并购重 组新政策推动自身产业升级,全方位强化实力。二是守底线,筑牢合规意识。要进一步健全财务管理制 度,规范财务核算,不断提升全员道德水平和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坚决杜绝各类造假行为。三是抓基 础,夯实治理根基。要强化内外部制约制衡,充分发挥独董、审计委员会、外部审计机构的监督作用。 要不断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持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会议强调,协会要围绕"协助监管、服务会员、规范提高"宗旨定位,认真倾听会员心声、积极回应诉 求,开展更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工作;协会各工作委员会成员要切实履职担当,挖掘辖 区丰富 ...
迈普医学(301033) - 2025年6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06 19:00
公司与标的公司概况 - 公司专注高性能植入医疗器械,是国内神经外科领域唯一拥有多种植入医疗器械产品的企业,覆盖开颅手术关键植入器械 [4] - 易介医疗是为脑血管疾病治疗提供微创介入式整体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脑血管介入医疗器械研产销,涵盖主流脑卒中介入手术方案 [5] 投资者问答 标的公司对上市公司的助力 - 助力上市公司将生物合成材料技术由植入领域扩展至介入领域,打造创新性生物材料研发平台 [5] - 双方合作布局研发基于创新型材料的治疗耗材,助力上市公司抢占高端耗材市场 [5] 易介医疗营销团队情况 - 已组建有丰富神经介入医疗器械专业推广和销售经验的市场营销团队 [6] - 依托团队商业化经验,通过集采中标快速进入医院使用,将获证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商业化 [6] - 产品已取得准入资格的主要医疗中心包括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 [7] 重组方案推出时间 - 标的公司审计、评估工作未完成,资产评估结果及交易作价未确定 [8] - 最终交易价格以评估报告结果为基础协商确定,完成相关工作后签署补充协议并在重组报告披露 [8] - 本次交易预计 2025 年度处于筹划、评估、审核等阶段,标的公司交割完成前经营业绩预计不影响上市公司,具体交割视交易所、证监会审核时间确定 [8] 公司后续规划 - 并购重组是公司持续发展、做优做强的重要手段,有助于资源要素向新质生产力聚集 [10] - 2025 年 6 月 6 日披露重组预案,拟购买易介医疗 100%股权 [10] - 未来采取科学稳健资本运作路径,注重交叉式创新、差异化发展,寻找合适并购标的作储备项目,实现产品协同,提升合规化市值管理水平 [10]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后,无科创板权限的股东还能买卖股票吗?一文看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8:41
5月25日晚,海光信息、中科曙光双双发布公告,二者正在筹划由海光信息通过向中科曙光股东发行A 股股票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并发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资金。两家公司股票于5月26日起停 牌,预计不超过10个交易日。 每经记者|陈晨 每经编辑|赵云 消息引发市场持续关注,原因在于,若交易成功,国产算力产业将迎来"航母级"巨头。目前两家公司复 牌在即,市场上看好此次并购重组的投资者都在积极寻找参与途径。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个细节——交易完成后,原中科曙光的中小投资者将转换为海光 信息的股东。但由于海光信息是科创板公司,那些不具备科创板股票交易权限的原中科曙光股东,将如 何处置其换股后获得的海光信息股票? "最近很多投资者都在咨询这个问题,比较普遍。"海光信息相关人士表示,开盘后不必担心交易问题。 不管是监管,还是公司,都关注到了这个问题,但具体的解决方案将在相关草案或公告中明确。 依据现有法规,作为中介机构的券商如何看待这一衔接问题?另外,当A股上市公司退市并进入全国股 转系统两网及退市公司板块("老三板")挂牌后,原股东如何在老三板交易其股票?是否也需要专门开 通"退市板块"的交易权限呢? 本文 ...
媒体视点 | “并购六条”激发北京地区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证监会发布· 2025-06-06 18:20
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共发布并购交易273单其中13单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 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构建从芯片到系统级EDA解决方案中国船舶收购中国重工成为A股上市公司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亿华通拟收购旭阳氢能成为国内氢能行业"首单"民企深度重组案例 [1] - 并购重组已成为推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赋能手段 [1][3] 交易特点分析 - 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呈现"百花齐放"态势产业整合趋势明显企业通过同行业或上下游并购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 [3] - 新兴产业领域并购活跃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成为重点方向通过并购获取创新技术和高成长潜力实现向新质生产力转型 [3] - 重组案例具有产业整合逻辑标的更优质产业协同特征明显科技属性更强 [3] 政策推动与支持 - 北京证监局2024年调研走访287家上市公司覆盖面超60%与北京市委金融办联合召开座谈会为77家上市公司15家未上市企业16家证券公司等搭建对接平台 [6] - 北京市国资委开展并购重组专题培训推动市属企业带头作用昌平区组织生物医药企业对接北京经开区设立康桥医疗健康并购投资基金 [6] - 证监会5月16日发布新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建立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提高监管包容度新设简易审核程序 [7] 未来发展方向 - 北京证监局将持续推动政策落实出台专项支持政策优化并购贷款等融资渠道强化打击蹭热点及不合理"三高"并购行为 [8] - 监管部门将搭建并购重组服务平台支持优质资产与上市公司需求对接加强跨部门协作 [7][8]
半导体板块又一资产重组事件!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冲击四连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6-06 15:19
市场表现 - 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931743)上涨0.12%,成分股中晶科技上涨4.70%,富创精密上涨3.32%,华海清科上涨1.62%,康强电子上涨1.19%,金宏气体上涨0.82%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上涨0.09%,最新价报1.07元,近1周累计上涨0.47% [1] 公司动态 - 国科微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中芯宁波94.366%股权,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 - 国科微以Fabless模式聚焦超高清智能显示、人工智能等领域芯片设计,中芯宁波掌握高端BAW滤波器制造技术,产品应用于国内头部移动通信终端企业旗舰机型 [2] - 交易完成后,国科微将构建"数字芯片设计+模拟芯片制造"双轮驱动体系,提升对产业核心客户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2] 行业趋势 - 半导体行业并购重组活跃,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 [3] - 国内半导体企业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加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 [3] 产品信息 - 半导体材料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等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3]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场外联接包括华夏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ETF发起式联接A(020356)和C(020357) [3]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复牌事宜临近,数字经济ETF(560800)备受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6-06 13:18
指数表现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下跌0 33% [1] - 数字经济ETF(560800)下跌0 26%,最新报价0 75元,成交684 48万元 [1] - 成分股涨跌互现,兆易创新领涨5 50%,江波龙上涨2 18%,深信服上涨1 83%;德赛西威领跌2 30%,华大九天下跌2 11%,同花顺下跌1 69% [1] 战略重组 - 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拟进行战略重组,海光信息将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1] - 双方自5月26日起停牌,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行业观点 - 此次并购重组标志着中国算力产业链整合进入实质性阶段,预计市场后期将更加关注科技+并购重组主线 [2] - 重组新规发布有望进一步激发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加速计算机板块在数字化转型需求推动下的细分领域整合 [2] 指数构成 - 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选取涉及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和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应用领域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2]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0 98%,包括东方财富(8 12%)、中芯国际(6 58%)、汇川技术(5 49%)、北方华创(4 95%)、海光信息、寒武纪(4 84%)、海康威视(4 23%)、韦尔股份(4 19%)、中科曙光、澜起科技(3 31%) [2][3]
新汽车央企即将诞生!聚焦主责主业,央企重组迈向新阶段
华夏时报· 2025-06-06 09:16
央企并购重组动态 - 兵装集团宣布调整汽车业务结构,分立为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独立央企,标志着"东风长安整合"计划出现重大转向 [2] - 2025年为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年,央企在船舶、能源等传统领域并购重组步伐加快,新兴领域央企新军加速组建 [2] - 年内A股新增66单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144.44%,其中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占7席,地方国有上市公司占8席 [2] 汽车产业重组影响 - 新汽车央企将聚焦主责主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成"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的使命 [2] - 长安汽车汇报层级减少,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和技术开发响应速度,获得更直接的产业政策支持和资源配置 [7] - 分立后的新央企定位为专业化汽车产业平台,整合整车及零部件资源,聚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驾驶技术研发 [8] 其他领域重组案例 - 电力央企4月密集披露资产重组方案,国家电投、中国华电、国家电网旗下多家上市公司参与 [3] - 中国船舶与中国重工推进全球船舶工业史上规模最大重组案,中国稀土计划适时并购重组解决同业竞争 [3] - 国资委推动国有企业加强专业化重组整合,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提升产业链控制力 [3] 政策导向与行业趋势 - 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央企"聚焦主责主业",将资源向核心主业集中,推动业务结构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4] - 2024年国资委完成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中国数联物流信息公司等新央企组建,推进爱达邮轮资源整合 [4] - 未来并购重组热点领域包括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环保、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等行业 [5] 市场反应 - 6月5日长安汽车股价上涨3.34%,总市值达1287亿元,兵装集团旗下长城军工涨5.19%,华强科技涨13.32% [9]
四大证券报精华摘要:6月6日
新华财经· 2025-06-06 08:17
新华财经北京6月6日电四大证券报内容精华摘要如下: 中国证券报 ·证监会:深化资本市场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 6月5日,证监会首席律师程合红在2025天津五大道金融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证监会将深化资本 市场科技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充分发挥多层次资本市场功能作用,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 合,切实加强对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更大力度支持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 展。 程合红表示,具体举措包括深化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大力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培育壮大长期资本 耐心资本、强化股债联动综合服务、切实做好投资者保护、加强资本市场法律制度建设、构建更加诚信 友善的市场环境。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 "两创"板块公司表现抢眼 在政策利好加持下,并购重组市场持续升温。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共有1600余起并购重 组事件;其中,86起事件构成重大重组,远超去年同期的40起。记者6月5日梳理并购重组案例发现,无 论是竞买方、还是标的方,科创型企业在并购重组市场的表现都较为抢眼。生物医药、半导体、新一代 信息技术……一批相关行业上市公司着力通过并购技术密集型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 ·前 ...
并购重组市场活跃 “两创”板块公司表现抢眼
中国证券报· 2025-06-06 05:02
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共有1600余起并购重组事件,其中86起构成重大重组,远超去年同期的40起 [1] - 科创型企业在并购重组市场表现抢眼,生物医药、半导体、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上市公司通过并购技术密集型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1] "两创"板块公司表现 - 科创板上市公司海光信息拟通过换股方式吸收合并中科曙光,创业板上市公司迈普医学拟收购广州易介医疗科技不低于51%股权 [2] - 今年86起重大重组中,科创板上市公司参与18起,创业板上市公司参与23起,合计41起,去年同期仅10起 [2] - "两创"板块公司并购热情升温,政策导向支持并购产业链上下游资产,引导资源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聚集 [3] 并购标的行业分布 - 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控股权,标的为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工具研发企业 [4] - 重大重组标的广泛分布在半导体、电子元件、生物医药、数据通信等新兴行业 [5] - 慧博云通拟收购宝德计算机控股权,标的为国内领先的计算产品方案提供商 [5] - 呈和科技拟收购映日科技51%股权,标的为显示领域有机材料企业 [5] 并购策略分析 - *ST花王拟收购尼威汽车动力55.5%股权,布局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形成双主业结构 [6] - 阳光诺和拟购买朗研生命100%股份,整合原料药和制剂生产能力,实现小核酸药物产业化 [6] - 帝科股份拟收购索特材料60%股权,注重技术研发和产品体系的协同效应 [7]
“并购六条”激发北京地区并购重组市场活力
中国证券报· 2025-06-06 04:44
并购重组市场概况 - 华大九天拟收购芯和半导体,构建从芯片到系统级EDA解决方案 [1] - 中国船舶收购中国重工,成为A股上市公司规模最大的吸收合并交易 [1] - 亿华通拟收购旭阳氢能,成为国内氢能行业"首单"民企深度重组案例 [1] -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北京地区上市公司共发布并购交易273单,其中13单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1] 交易特点 - 产业整合趋势明显,企业通过并购实现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优化生产流程并提高市场份额 [2] - 新兴产业领域并购活跃,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企业通过并购快速切入新兴赛道并获取新技术和人才资源 [2] - 并购重组案例重组标的更优质、产业协同特征更明显、科技属性更强,成为推动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赋能手段 [2] 政策支持与监管 - 北京证监局将加强政策宣讲和案例宣传,推动搭建并购重组服务平台,鼓励上市公司围绕向"新"向"好"筹划并购重组 [3] - 监管部门要求上市公司注重标的资产质量与业务匹配度,做好尽职调查、估值定价和整合规划,实现"1+1>2"的成效 [3] - 北京证监局已调研走访287家上市公司,宣讲并购重组政策,覆盖面超过北京上市公司总数的60% [4] - 北京证监局与北京市委金融办联合召开并购重组座谈会,为77家上市公司、15家未上市企业等搭建对接平台 [4] 多部门协作与市场展望 - 北京证监局与北京市国资委联合开展并购重组专题培训,推动市属企业发挥带头作用 [4] - 昌平区组织生物医药企业与上市公司、投资机构深度对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康桥医疗健康并购投资基金 [4] - 证监会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改重组股份对价分期支付机制等,标志着"并购六条"措施全面落地 [5] - 北京证监局表示将加大力度推动政策落实,支持优质资产与上市公司需求对接,优化并购贷款等融资便利渠道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