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存款
icon
搜索文档
存款利率全面下跌,年轻人开始流行攒「新三金」
36氪· 2025-05-23 17:24
存款利率下调 - 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活期存款利率降至0.05% [5] - 5月以来中小银行陆续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5] - 5月20日房贷利率同步下调,1年期和5年期均下降10个基点 [16] "存款特种兵"现象消退 - 跨省存款因利息无法覆盖成本而失去吸引力 [7] - 定期存款收益下降导致传统储蓄方式被抛弃 [8] - 年轻人转向"新三金"理财组合(货币基金、债券基金、黄金基金) [8][18] "新三金"理财趋势 - 截至4月底937万90后、00后同时配置三种基金 [18] - 黄金ETF因紧跟金价、低门槛、交易便捷受青睐 [21] - 债券基金投资者自称"收蛋人",以0.01%收益为计量单位 [24] 债券基金特点 - 纯债基金长期收益稳定,短期波动会回正 [27] -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债基收益优于定期 [27] - 超1600万"收蛋人"同时配置股票基金实现风险对冲 [29] 资产配置策略 - 七成资金放入"新三金"组合实现分散投资 [20] - 货币基金收益稳定且高于定期存款 [20] - 黄金作为避险资产长期收益可观但波动较大 [20] 理财观念转变 - 从单一存款转向多元化资产配置 [33] - "新三金"代表对财务风险的重视 [34] - 稳健理财组合提供生活底气和抗风险能力 [37][39] 市场行为变化 - 降息促使部分投资者出售房产转投理财 [17] - 有投资者22年已开始卖房买入黄金 [17] - 理财收益目标需超过原有房租收入 [17]
菲律宾央行行长:仍有很大的下调基准利率的空间,但在进一步放松政策方面将采取“小步”行动。预计今年还会降息两次,但不一定是连续降息。明年或将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快讯· 2025-05-23 09:57
货币政策调整 - 菲律宾央行认为当前基准利率仍有较大下调空间 [1] - 未来政策放松将采取渐进式"小步"行动策略 [1] - 2024年可能实施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调措施 [1] 利率政策预期 - 预计2023年内还将进行两次降息操作 [1] - 降息行动不一定会采取连续方式进行 [1]
降息潮再起!12家股份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定存最大降幅25个基点
新浪财经· 2025-05-23 08:36
存款利率下调概况 - 国有六大行于5月20日率先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均下调5个基点至0.05%,1年期定期利率首次跌破1%,最大降幅达25个基点 [1][3] - 截至5月22日,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等12家股份制银行全部跟进调整,整存整取挂牌利率最高降幅为25个基点 [1][3] - 中长期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更大,活期存款利率统一降至0.05%,3个月至5年期整存整取利率普遍下调15-25个基点 [3][4][5][6] 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调整细节 - 招商银行整存整取利率调整后为:3个月0.65%、6个月0.85%、1年0.95%、2年1.05%、3年1.25%、5年1.30%,定期零存整取等产品利率下调15个基点 [4] - 8家股份行(兴业、中信等)3个月至2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下调15个基点至0.70%-1.20%,3年/5年期下调25个基点至1.30%/1.35% [5] - 浙商银行、恒丰银行、渤海银行3年期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1.55%-1.60%,5年期统一降至1.60% [6] 与LPR联动及银行息差影响 - 5月20日1年期LPR下降10个基点至3%,5年期LPR降至3.5%,存款利率同步下调形成"政策利率-LPR-存款利率"传导链条 [7][8] - 上市银行2024年底平均计息负债成本为2.13%,本次调整预计降低负债成本6.7-11.2个基点 [8] - 商业银行净息差从2024年四季度的1.52%降至2025年一季度的1.43%,低于1.8%警戒线,此次调整预计覆盖LPR下调对资产端收益的影响 [9] 存款搬家效应与行业趋势 - 存款利率下调可能推动资金从银行流向理财等非银渠道,低风险理财产品或承接外溢资金 [1][12] - 2022年9月以来商业银行已完成七轮存款利率调整,期间同步规范协定存款、叫停"手工补息",优化负债结构 [11] - 中小银行后续可能跟进调整,但存款脱媒进程已放缓,部分客户或通过延长存款期限维持收益 [12][13]
高位股资金博弈加剧 银行股拉升稳大盘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2:5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结构分化加剧 上证指数跌0.22%至3380.19点 深证成指跌0.72%至10219.62点 创业板指跌0.96%至2045.57点 北证50指数大跌6.15% 上证50指数逆势涨0.19% [2] - 全市场成交额缩量至11397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减少746亿元 超4400只个股下跌 [2]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股逆势走强 浦发银行 江苏银行 成都银行等创历史新高 青岛银行 中信银行 厦门银行 沪农商行等涨幅超2% [3] - 多家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包括六家国有大行及招商银行 光大银行 中信银行 兴业银行 民生银行 浦发银行等 [3] - 中邮证券认为存款降息对银行息差影响正面 有利于增配政府债券支持实体经济 国有银行红利价值凸显 [3] - 天风证券指出银行股估值修复逻辑延续 净息差全年下行幅度有限 业绩筑底企稳 板块分红稳定 估值较低 对资金吸引力持续提升 [3] 个股资金博弈 - 南京港出现剧烈波动 早盘跌停开盘 尾盘直线拉升触及涨停 最终涨7.21% 换手率超27% 日振幅达22.26% [4] - 交易所数据显示南京港机构席位净卖出3281.02万元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净卖出6411.58万元 [4] - 年内超80只个股股价翻倍 主要集中在重组 涨价 机器人 AI 新消费等领域 多为业绩较差的小市值股票 [4] 市场估值与策略 - 翻倍股估值明显偏高 例如中毅达累计涨幅达252.61% 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2024年度处于亏损状态 市净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财信证券认为大盘延续震荡行情 小微盘股调整 权重股企稳回升 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关注出口产业链 扩内需 高股息红利和并购重组方向 [5]
招商银行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招商银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净利息收入与净息差** - 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近 2%,得益于降息幅度收窄,但净息差同比下降 11 个基点,预计全年净息差仍有下行压力,但降幅将收窄[2][7][8] - 影响因素包括去年降息重定价效应、5 月 20 日存贷款利率调降,贷款端 LPR 有进一步调降空间,存款端调整概率较小[7][8] 2. **贷款业务** - 二季度信贷需求依然偏弱,零售贷款 4 月和 5 月初边际恢复但未显著改善,信用卡业务恢复较快,整体信贷需求弱可从央行社融数据看出[3] - 新发放贷款定价总体略微下降,对公贷款降幅明显,零售贷款受监管指导价影响持平或略降,如消费贷 4 月 1 日后阶段性回升,信用卡 4 月下旬至 5 月逐渐恢复[2][6] - 不会硬性增加某类贷款投放,根据市场需求灵活调整,结合零售市场结构性机会和对公领域资产组织挖掘推动信贷增长[3][4] 3. **存款业务** - 受贷款需求疲软影响,存款派生乏力,M1 和 M2 剪刀差扩大,资金流向中小银行、理财或基金[2][10] - 活期存款占比止跌回升,从去年三季度末约 49%上升至四季度约 52%,一季度维持在 51%左右,保持低负债成本优势[10][11] - 存款定期化趋势有所缓解但不能断言,取决于市场价格预期变化,建议客户增配含权类资产及波动性资产[12] 4.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一季度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 10.5%,为 2022 年来首次显著正增长,代销基金、理财和信托均增长近 30%,预计二季度保持向好态势[2][13] - 代理保险一季度同比下降 27%,后续降幅预计收窄;支付与结算手续费同比负增长 7% - 8%,受消费偏弱影响,未来刺激消费政策落地或缓解压力;其他非息收入一季度负增长 20%多,受债券市场波动影响,后续影响预计收窄[13][14] 5. **资产质量** - 零售贷款不良关注和逾期率逻辑趋势未变,资产质量上升始于 2023 年三季度,不良生成绝对值上升,总体不良率仍在上升,但拨备覆盖率厚实,风险可控[3][16] - 对公贷款风险点集中在房地产及其相关行业,其他领域资产质量保持较低水平,不良率改善受益于贷款规模扩大和风险处置[3][19][20] 6. **业绩情况** - 一季报业绩承压,因其他非息高基数压制及贷款定价高峰期,力争后续季度改善,但取决于股票市场、消费政策及债市走向等因素[3][15] - 目前无法对 2025 年银行业全年业绩走势做明确判断,今年可能是最难一年,一季度行业营收和利润负增长,压力持续存在[15][16] 7. **分红情况** - 招商银行 2025 年度将进行中期分红,明年派发,分两次,一次在春节前,一次在六七月份,2024 年分红率为 35.23%,每股两块钱,是银行业最高水平[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中美贸易战短期影响有限,受影响企业数量及贷款余额占比小,中长期影响取决于美国关税政策走向,潜在影响路径需进一步观察[4] 2. 企业采取抢出口策略因未来关税政策不确定,90 天后面临多种变数,银行端资产质量滞后反映[5] 3. 存款利率调降对招行有正向影响,活期存款利率降低相对有利,若资本市场向好可缓解存款增长压力[9] 4. 今年整体流动性不如去年充沛,银行面临更大竞争压力,同业推动降息周期内存款降息慢于贷款降息,减少高息揽储[11] 5. 零售贷款中,小微与房贷关注房产估值及个人还款能力,消费贷与信用卡反映个人长期能力变化[17] 6. 对公贷款未来压力点包括房地产周期、贸易战引发的供应链和内需问题、中小金融机构风险[21] 7. 银行在行业下行周期保持低且审慎风险偏好,加大不良处置力度,合理控制不良生成,保持相对高拨备覆盖率[22]
逆势!“降息潮”下有银行上调存款利率
第一财经· 2025-05-22 23:21
人民币存款利率下调与储户理财策略调整 - 人民币挂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储户收益空间被压缩,促使他们寻找新的理财方向[1][3] - 4月单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39万亿元,非银存款大幅增加1.57万亿元,同比增加1.90万亿元[1][7] - 部分储户如李想已转向民营银行高利率存款产品,而陈梦等储户仍在摸索适合的理财方式[3][4] 民营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 - 亿联银行将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从1.85%上调至2.00%,重回"2字头"[3][4] - 辽宁振兴银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达2.05%,部分民营银行三年期和五年期利率保持在2%以上,最高达2.55%[4] - 蓝海银行在2月将两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至2.6%和2.65%[7] 美元存款产品受关注但存在限制 - 北京银行推出半年期美元存款利率4.2%优惠,但仅限新客户[4][9] - 星展银行三个月美元定存利率达3.8%,蓝海银行三个月利率4.10%,华商银行半年期利率4.15%[5] - 美元存款利率整体呈下行趋势,一年期及以上大额美元存款利率从2023年12月的5.75%降至2025年3月的4.18%[8] 银行存款利率整体下行趋势 - 已有20家商业银行加入下调人民币挂牌存款利率行列[8] - 存款挂牌利率自2022年起经历7次下调,预计二三季度可能再次调整[8] - 民营银行虽短期逆势上调利率,但长期仍处于利率下行通道中[7][8] 美元资产风险与汇率波动 - 美元指数从年初110点跌破100点,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7.35跌至7.20[9] - 美元存款存在汇兑风险,且高利率优惠多附带条件如仅限新客户[9][10] - 海外资金对泛美元资产信心受冲击,美元资产投资属性存在不确定性[10]
银行接连降息!投资者急寻存款“替代”,这类理财产品成“香饽饽”
北京商报· 2025-05-22 22:09
存款利率下调 - 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活期存款利率逼近零,定存利率迈向"1"时代 [1] - 5月20日六家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5月21日—22日10家银行跟进下调,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率调整完毕 [3] - 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已低于1% [3] - 55岁储户30万元三年期定存利率从2.15%降至1.75%,利息减少3600元 [3] - 退休教师20万元五年期定存利率降至2%以下 [4] - 白领40万元定存利息减少影响购房首付计划 [4] 储户行为变化 - 存款利率持续走低促使储户重新审视闲置资金投向 [1] - 部分储户开始关注收益表现较好、风险相对适中的短期限理财产品 [1] - 存款利率下调引发"存款搬家"现象,银行理财端咨询量明显增加 [5] - 理财经理反馈客户对理财产品兴趣提升,尤其关注流动性和安全性 [6] - 储户需求转变反映在理财市场规模突破31万亿元大关 [8] 理财产品趋势 - 短期限、低波稳健特质理财产品受青睐,如每日开放式产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2.09% [5] - 银行加大短期限理财产品推广力度 [6] - 短期限理财产品聚焦货币市场工具、短期债券、银行存款等稳健资产 [6] - 农银理财建议优先布局以存单、短债配置为主的短期限固收类理财产品 [8] - 华夏理财认为居民资金配置可能转向银行固收理财,中短端信用债配置需求或增 [8] - 平安理财指出债市曲线陡峭确定性高,短端下行需等待大行配置力量入场 [8] 投资建议 - 普益标准研究员建议配置低风险、收益稳健的理财产品 [9] - 可关注投资期限较短、申赎灵活性高的现金管理类和短期固收类产品 [9] - 长期闲置资金可关注投资策略稳健的长期限封闭式固收类产品 [9]
部分民营银行逆势上调存款利率 分析称存款产品利率下行趋势难变
快讯· 2025-05-22 21:10
存款利率调整 - 部分民营银行逆势上调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至2% [1] - 人民币挂牌存款利率持续下调压缩储户收益空间 [1] - 美元存款产品受关注但附带条件且存在汇兑风险 [1] 存款流向变化 - 4月居民部门存款减少1.39万亿元 [1] - 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增加 [1] - 超额存款正流向企业和非银机构 [1] 行业趋势判断 - 存款产品整体利率下行趋势难以改变 [1] - 储户理财选择因金融市场变化而更加复杂 [1]
国泰海通|固收:存款利率调降,资金未必出表
存款规模对利率调降的敏感度 - 存款规模对非同业存款挂牌利率调降不敏感 存款流失到资管产品主要受2024年4月手工补息整改影响 但影响短期释放后2024年7月已开始修复 [2] - 使用"M2+理财+基金-非银存款"衡量社会广义货币量 个人和单位存款占比从2022年48%持续升至2024年3月52%的高点 手工补息整改后短暂回落 但2025年3月已重回52% [2] - 低风险偏好资金规模中存款占比在2023年3月达79 3%高点后震荡回落 2025年3月修复至78 5%但4月再度回落1个百分点 流失压力可控 [2] 利率调降对资金流动的短期影响 - 2024年前存款利率调降对资金出表扰动不明显 2024年后因低利率环境比价意愿增强 调降次月大行存款同比涨幅明显下降(如2024年7月从5 8万亿元降至5 2万亿元) [3] - 存款流出对应资管产品规模扩张 2024年8月理财从同比少增6295亿元转为多增10亿元 2024年11月从少增3943亿元转为多增1062亿元 [3] - 债市在利率调降前一日抢跑预期 落地后行情趋势不改 存单和利率债调降后10/20个交易日普遍下行 信用债调降当日利差多压缩但后续无规律 [3] 当前资金面展望 - 预计此轮存款利率调降对资金出表扰动有限 2024年两轮调降后存款同比涨幅最多少增5000亿元 2025年4月大行存款同比涨幅已回升至5 9万亿元(一季度各月低于4 5万亿元) 资金面难现一季度紧张局面 [4] - 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密集下调叠加净值化整改推进 理财相对存款吸引力下降 高等级短久期信用债或受益于存款流向理财的资金 [4]
1万存银行,利息连奶茶钱都不够?这才是普通人该有的理财思路!
搜狐财经· 2025-05-22 21:08
银行存款利率现状 - 国有大行一年期定存利率普遍在0 95%到1 1%之间 1万元存一年利息不足100元 [2] - 活期存款收益更低 1万元存一年利息不足20元 [2] - 部分中小银行出现利率倒挂现象 3年期利率1 7%高于5年期的1 65% [2] 定期存款的替代选择 - 银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持续下降 部分已低于存款利率 [2] - 货币基金如余额宝7日年化收益率约2% 1万元年收益近200元 [3] - 基金和股票类产品波动较大 对普通投资者风险较高 [2] 定期存款的局限性 - 存款保险仅覆盖50万元以内本金和利息 [3] - 利率持续下行可能导致收益缩水 如从1 1%降至0 8% [3] - 通胀率可能超过存款利率 导致实际购买力下降 [3] 存款策略建议 - 长期闲置资金可选择3-5年期定存锁定当前利率 [3] - 阶梯式存款法将资金分散存入不同期限账户 兼顾流动性和收益 [3] - 地方银行和民营银行利率普遍高于国有大行 但需注意资质风险 [4] 投资决策影响因素 - 资金用途决定存款期限选择 短期需求适合活期或货币基金 [5] - 风险偏好决定资产配置 保守型投资者倾向定期存款 [5] - 通胀环境要求投资者适当分散配置以对冲购买力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