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降息

搜索文档
半年末拉存款年化报价已直冲40%?
财联社· 2025-07-01 15:00
银行季末存款冲量压力 - 银行员工为完成存款考核任务提供高额贴息或返现 贴息报价从行业惯常的"万5"到"万8"飙升至"万12"甚至"万17" 折算年化利率超过40% [2][4] - 贴息价格呈现时点敏感性 临近6月30日考核截止时点报价最高达"万17" 较半个月前价格显著上涨 [5] - 除存款规模考核外 部分银行还设置新客、有效户等差异化指标 例如新客存1万元需员工倒贴70元 [5] 存款考核机制与员工压力 - 银行普遍实施"月月有考核"机制 未完成存款任务按"万0.5"扣罚绩效 即每100万元缺口扣50元 [5] - 员工面临双重压力:存款降息削弱产品吸引力 监管限制实物礼品营销 部分员工尝试用理财收益补贴客户但效果有限 [6] - 存在中介规避监管现象 季末时点中介活跃于社交平台充当"掮客" 部分报价可能为中介行为 [2] 利率市场化与监管动态 - 民营银行出现利率"双轨制"现象 华东某行1年期定存实际利率2.5% 较官网挂牌利率高出100BP [3][7] - 行业经历多轮存款降息 5月调整后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国有大行率先引领调降 [6][8] - 监管持续加强负债成本管理 规范"手工补息"等行为 推动银行跟随存款降息大势 [8] 存款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存款利率下降导致"存款搬家"现象加剧 客户转向理财等替代产品 银行揽储难度提升 [6] - 区域营销策略分化 西北地区仍有银行使用实物礼品揽储 但部分地区已收到监管限制通知 [6] - 银行员工自掏腰包贴息行为普遍化 从个别现象发展为行业性应对考核的手段 [2][4]
“超车式”降息!部分中小行存款利息已低于大行
第一财经· 2025-06-16 19:00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调整 - 国有大行启动新一轮存款降息后,中小银行罕见快速跟进,部分农商行三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1.2%,较同期大行利率低5个基点,出现"利率倒挂"现象[1] - 兴宁珠江村镇银行半个月内两次下调利率,两年、三年、五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分别从1.3%、1.4%、1.45%降至1.25%、1.3%、1.3%[3] - 北京怀柔融兴村镇银行三年、五年期存款利率降至1.20%,低于同期大型商业银行挂牌利率[3] - 湖北通城农商行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普通定存利率分别下调至1.05%、1.25%、1.3%,与大行持平[4] - 全国已有超过10家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存款利率与国有大行持平或更低[4] 中小银行经营策略转变 - 中小银行主动放弃"高息揽储"传统竞争手段,通过控制存款规模优化资金成本结构[1] - 经营思路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部分银行宁可少吸收存款也要盘活现有资金[6] - 农商行净息差环比大幅收窄15个基点至1.58%,降幅最大[6] - 中小银行面临更严峻的息差压力,政策传导机制驱动其快速跟进降息[7] - 压降存款成本为贷款"降价"腾挪空间是大势所趋[8] 市场影响分析 - 中小银行加速跟进降息导致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缓冲作用快速减弱[10] - 存款利率下调后一年期存款挂牌利率为0.95%,而一年期NCD到期收益率为1.68%,可能导致存款脱媒[10] - 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16.96万亿元,同比增长8.1%,当月新增存款2.2万亿元[10] - 非银存款单月增加1.2万亿元,创近十年同期新高[10] - 存款利率下调可能推动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迎来增量资金,增大债市配置力量[11]
“超车式”降息蔓延:中小行放弃高息揽储,为贷款降价腾挪空间
第一财经· 2025-06-16 17:58
中小银行存款利率调整 - 国有大行启动新一轮存款降息后,中小银行罕见快速跟进,部分农商行三年期定存利率下调至1.2%,较同期大行利率低5个基点,出现"利率倒挂"现象 [1] - 广东、四川等地中小银行掀起集中降息潮,兴宁珠江村镇银行半个月内两次下调利率,五年期整存整取利率从1.45%降至1.3% [2] - 湖北通城农商行两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普通定存利率分别下调至1.05%、1.25%、1.3%,与大行持平 [3] 利率倒挂现象蔓延 - 全国已有超过10家农商行和村镇银行存款利率与国有大行持平或更低,打破过去中小银行保持0.5~1个百分点利率优势的市场格局 [4] - 北京怀柔融兴村镇银行三年、五年期存款利率均降至1.2%,低于同期工、农、中、建等大行挂牌利率 [2] - 中小银行主动放弃高息揽储策略,经营思路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效益 [1] 净息差压力与策略转变 - 2025年一季度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为1.43%,环比收窄9BP,其中国有大行、农商行净息差分别收窄11BP和15BP [5][6] - 中小银行面临更严峻的息差压力,通过压降存款成本为贷款"降价"腾挪空间 [6] - 华南某农商行管理层表示,宁可少吸收存款也要盘活现有资金,严格控制成本 [5] 市场影响与资金流动 - 中小银行加速降息减弱了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缓冲作用,可能导致存款搬家加速 [7] - 5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316.96万亿元,同比增长8.1%,非银存款单月增加近1.2万亿元创十年新高 [7] - 存款利率下调或推动资金流向银行理财等低风险资管产品,增大债市配置力量 [8]
存款降息影响债市的三条线索
2025-05-26 23:1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债券市场、光伏行业、TMT 行业 公司:山西建投、转换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存款降息对债市的影响 - **核心观点**:存款利率下调利好债市,但短期“存款搬家”可能约束债市收益率下行 [1][2][3] - **论据**:银行负债成本下降打开配债空间,但资金价格未明显回落,市场反应平淡;此次存款利率调降幅度大,因一季度银行净息差降至 1.44%;短期内“存款搬家”现象,若央行对冲不充分,银行高息揽储会约束债券收益率下行;不同类型投资者受影响不同,保险公司转向配置债券,理财产品规模增长优势或超资产收益回报下降劣势 [1][2][3] 未来短期内银行负债端的市场影响因素 - **核心观点**:主要来自同业负债报价价格和银行理财规模增长情况 [4] - **论据**:观察这两个维度有助于理解存款调降后的市场变化,未来两周到一个月内将对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4] 当前债券市场的利好和利空因素 - **核心观点**:利好因素包括经济数据环比下行、中美谈判进展及央行可能重启买债;利空因素包括关税谈判缓和及抢出口效应 [5][6] - **论据**:二季度经济数据环比下行,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等领域数据走弱;央行报表显示中央政府债权规模下降,增加央行重启买债可能性;关税谈判缓和及抢出口效应加速释放,若出口数据强势且内需无明显下滑,会阻止收益率进一步下行;经济环境稳定时,权益资本市场变化和风险偏好会对短期债市造成压力 [5][6] 10 年期国债和超长期国债的交易建议 - **核心观点**:10 年期国债接近 1.7 时可小波段交易,接近 1.65 且无明显做多因素可关注票息确定性;超长期国债在二季度保险配置淡季不建议博弈 [7] - **论据**:10 年期国债定价中枢调整为 OMO 加 10 到 40,波动区间在 1.5 到 1.8;二季度保险配置淡季且保费收入增长不积极,今年 50 年国债招标情况不佳 [7] 央行报表科目变化及影响 - **核心观点**:央行报表资产端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科目与公开市场投放数据分异,中央政府债权科目下降,4 月份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科目大幅增加 [8][9][11] - **论据**:该科目出现双月效应,表明央行可能使用未知工具;1 月至 4 月中央政府债权科目环比回收约 3600 亿元,因去年买入的短端国债到期,财政续发会冻结准备金;4 月份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科目环比增加 3700 亿元,可能与汇金投放再贷款相关,形成基础货币投放 [8][9][11] 科创债券发行情况及政策 - **核心观点**:今年 5 月以来科创债相关政策密集出台,发行规模增长,未来放量空间大 [12][13] - **论据**:截至目前累计发行 2757 只,总规模约 2.9 万亿,5 月以来单周发行规模连续两周突破 1000 亿;银行和券商是主力发行机构,大部分为非城投平台;央行将创设科创债风险增加工具,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更多科创债 [12][13] 山西建投债券加速清偿事件 - **核心观点**:两只债券豁免条款议案未获通过,投资者可能出现较大亏损 [14] - **论据**:山西建投投资的 PPP 项目触发加速到期条款,需按面值提前兑付;债券市场估值约为 100 - 108 元,按面值兑付投资者将亏损 [14] 上交所试点公司债券续发行及 ABS 扩募业务 - **核心观点**:有利于提高发行效率、推动产品扩容,但不意味着新增发行额度,对城投等领域管理严格 [15] - **论据**:续发行和 ABS 扩募机制在公募 REITs 中已成熟,本次试点可将增量与存量合并上市挂牌;协会及交易所对城投等领域新窗口指导不断出台 [15] 上周信用债市场表现及未来策略 - **核心观点**:上周受扰动震荡,中长端补涨,短端收益率下行,信用利差收窄;应关注确定性票息机会 [16] - **论据**:政府债缴款及税收走款扰动,央行 OMO 投放超万亿,存款利率下调带动市场情绪,但同业资金报价贵;中长端仍有利差压缩空间,资金面难以进一步放松,做多空间有限 [16] 转换公司交易情况及策略 - **核心观点**:交易处于难上难下位置,需关注股市走势判断交易策略 [18] - **论据**:股市未大幅向上突破时,支撑位坚挺,转变交易窗口困难,估值尴尬 [18] 市场资金面和政策面对整体估值的影响 - **核心观点**:资金面支持和政策面呵护使风险收敛较窄,中盘股表现更好 [19] - **论据**:全市场滑坡,但大盘及小微盘回落,中证 500 和中证 1000 等中盘股相对性价比高 [19] 光伏行业表现及评级下调影响 - **核心观点**:行业表现低迷,评级下调案例稍多,低评级低价转债受影响大 [20][21] - **论据**:价格持续不振,今年评级下调案例集中在 2 月和 4 月;评级下调的转债在下调前后有价格波动;6 - 7 月低评级且价格低于 105 元的转债受压制,6 月底前后压制因素解除 [20][21] 6 月份市场交易情况及日历效应 - **核心观点**:6 月市场相对偏高位,追高风险大,可关注中盘股代表性转债 [22] - **论据**:银行权重股回调压力大,小微盘交易拥挤度和流动强度处于历史高位,中盘股估值相对没那么高 [22] 财报空窗期交易优势板块 - **核心观点**:财报空窗期 TMT 板块有交易优势 [23] - **论据**:尽管近期活跃度偏低,但中报披露前空窗期可能提供良好交易窗口 [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央行在数量型工具投放上采取相对中性克制的策略,投资者应关注数据环比变化并与大行净流出情况对比 [9] - 大行近期短端国债买入力度环比抬升,但弱于去年同期,尚不能给出明确指引 [10] - 科创债九成以上为 3A 级品种,央企占 57%,地方国企占 28%,5 月 19 日外汇交易中心发布首批科创债篮子提高流动性 [12]
上周资金面整体维持宽松,央行今日公开市场净投放2470亿元,信用债ETF天弘(159398)盘中上涨0.03%,过去一周“吸金”超9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11:23
信用债ETF天弘(159398)表现 - 5月26日早盘走势震荡,截至发稿涨0 03% [1] - 近一周(5月19日-5月23日)累计获资金净流入超9亿元,近10日有9日获资金净流入 [1] - 最新流通规模52 67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1]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5月26日开展382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1 4%,当日净投放2470亿元 [1] - 上周央行OMO持续净投放,周五提前开展5000亿元MLF操作,5月MLF净投放3750亿元,全周流动性净投放9600亿元 [1] - 财政部开展1200亿元2M和1200亿元3M国库现金定存操作,中标利率分别较前值下行24BP、46BP至1 81%、1 82% [1] 资金面展望 - 5月最后一周税期叠加跨月,季节性因素影响明显,资金面平稳需依赖央行呵护 [2] - 存款降息落地后市场或呈现震荡偏强走势,建议关注中短久期的票息机会 [2] - 利率震荡上行同时信用债表现较强,各期限信用利差全线收窄,信用行情或围绕"存款搬家"展开 [2]
高位股资金博弈加剧 银行股拉升稳大盘
上海证券报· 2025-05-23 02:5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结构分化加剧 上证指数跌0.22%至3380.19点 深证成指跌0.72%至10219.62点 创业板指跌0.96%至2045.57点 北证50指数大跌6.15% 上证50指数逆势涨0.19% [2] - 全市场成交额缩量至11397亿元 较上个交易日减少746亿元 超4400只个股下跌 [2] 银行板块表现 - 银行股逆势走强 浦发银行 江苏银行 成都银行等创历史新高 青岛银行 中信银行 厦门银行 沪农商行等涨幅超2% [3] - 多家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包括六家国有大行及招商银行 光大银行 中信银行 兴业银行 民生银行 浦发银行等 [3] - 中邮证券认为存款降息对银行息差影响正面 有利于增配政府债券支持实体经济 国有银行红利价值凸显 [3] - 天风证券指出银行股估值修复逻辑延续 净息差全年下行幅度有限 业绩筑底企稳 板块分红稳定 估值较低 对资金吸引力持续提升 [3] 个股资金博弈 - 南京港出现剧烈波动 早盘跌停开盘 尾盘直线拉升触及涨停 最终涨7.21% 换手率超27% 日振幅达22.26% [4] - 交易所数据显示南京港机构席位净卖出3281.02万元 前五大买卖营业部合计净卖出6411.58万元 [4] - 年内超80只个股股价翻倍 主要集中在重组 涨价 机器人 AI 新消费等领域 多为业绩较差的小市值股票 [4] 市场估值与策略 - 翻倍股估值明显偏高 例如中毅达累计涨幅达252.61% 但公司基本面未发生重大变化 2024年度处于亏损状态 市净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5] - 财信证券认为大盘延续震荡行情 小微盘股调整 权重股企稳回升 建议把握结构性机会 关注出口产业链 扩内需 高股息红利和并购重组方向 [5]
浙商证券浙商早知道-20250522
浙商证券· 2025-05-22 07:32
报告核心观点 - 5 - 7 年中端利率债以及 2 - 3 年信用债攻守兼备值得重点关注,长债的做多机会需等待赔率进一步改善 [5] 市场总览 大势 - 5 月 21 日上证指数上涨 0.21%,沪深 300 上涨 0.47%,科创 50 下跌 0.22%,中证 1000 下跌 0.23%,创业板指上涨 0.83%,恒生指数上涨 0.62% [3][4] 行业 - 5 月 21 日表现最好的行业分别是煤炭(+2.55%)、有色金属(+2.05%)、电力设备(+1.11%)、银行(+0.71%)、医药生物(+0.63%) [3][4] - 5 月 21 日表现最差的行业分别是美容护理(-1.09%)、电子(-0.93%)、传媒(-0.87%)、社会服务(-0.87%)、机械设备(-0.83%) [3][4] 资金 - 5 月 21 日全 A 总成交额为 12143.73 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 14.27 亿港元 [3][4] 重要观点 所在领域 - 固收 [5] 市场看法 - 债市策略方面,广谱利率下行的中期主线不变,后续曲线可能演绎先平后陡的节奏,但交易节奏较为复杂,5 - 7 年中端利率债以及 2 - 3 年信用债攻守兼备,值得重点关注,长债的做多机会需等待赔率进一步改善 [5] 观点变化 - 3 月下旬以来,长债利率未实质性突破前低,说明市场形成了较为一致的心理点位,当前长端国债利率已经抢跑较多,长端已知的增量信息不足以驱动 10 年国债和 30 年国债利率分别下破 1.60%及 1.80% [5] 驱动因素 - 市场对于资金波动的疤痕效应制约曲线先陡后平的可能性,由于当前资金价格外生性较强,市场对资金价格不确定性的担忧导致曲线迟迟走不出陡峭化趋势,不排除长端率先往下突破而后再带动短端利率下行,以 5 - 7 年利率债或 2 - 3 年信用债为底仓,既可避免久期敞口过长的风险,也可降低资金价格不稳引发的超预期波动 [5] 与市场差异 - 本轮存款降息在情理之中,央行从 5 月 7 日国新办发布会开始持续铺垫,幅度上看,本轮定期存款 15bp - 25bp 的降息幅度超市场预期 [6]
大额存单利率,将全面降至“1字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0 20:53
银行存款利率下调 -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大额存单产品利率同步下调,1年期、2年期、3年期产品利率分别较去年下调25个基点、25个基点以及35个基点 [1] - 中国银行2025年第一期个人大额存单1个月、6个月、3个月期限产品年化利率为0.9%,1年期、2年期为1.2%,3年期为1.55% [3] - 工商银行1年期、2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利率分别为1.2%、1.2%、1.55% [4] - 农业银行1年期、2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利率分别为1.45%、1.45%、1.9% [5] - 建设银行1年期、3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利率分别为1.2%、1.55% [5] 中小银行利率调整 - 天津银行将大额存单类产品3年期的年化利率由2.10%下调至2.05% [5] - 蓝海银行将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0个基点至2.30%,与2年期大额存单产品利率一致 [5] - 众邦银行3年期大额存单利率从2.6%降至2.4%,5年期利率从2.9%下调至2.5% [5] 资金流向变化 - 2024年数据显示,存款利率下调和手工补息清理推动资金流向理财和债基,银行对非金融机构及政府债权增加26万亿元,而一般性存款仅新增17万亿元,两者差值达9万亿元 [9] - 银行理财规模超预期环比增长2.1万亿元至31.3万亿元,创年内新高 [9] - 固收类产品过去三个月投资收益为0.50%,较上月上升6BP;过去六个月投资收益为1.26%,较上月上升5BP [9] 债市投资环境 - 多位银行理财投研人士表示今年债市投资比去年困难,去年是全年的长牛行情,今年是强预期和弱现实的结合体,债市拉锯严重,净值震荡会比较厉害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