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战
搜索文档
跨境运营:2025年中国企业出海风险观察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9-25 22:18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动向 - 2021年至2025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企业在海外设立35,893家子公司,2025年上半年新增2,292家,投资集中于中国香港(占比47.8%)和美国(10.7%)等亚太及欧美地区 [1][26][30] - 海外投资行业以批发零售(34.1%)和商业服务(21.6%)为主,制造业企业海外投资中仅23.9%投向制造业,更多侧重于销售和服务网络搭建 [1][36][40] - 2024年新设立中资企业数量下降近30%,但法国、俄罗斯、越南、泰国、比利时等市场逆势增长,其中比利时新设立企业数量较2023年翻倍 [1][34] 中国企业对外出口表现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对外出口额1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2%,电机电气设备等商品占出口额42.2% [1][42][45] - 对美出口额同比下降9.6%至1.55万亿元,但对越南、中国香港出口分别增长21.0%和11.3%,对德国出口增长12% [1][48][51] - 出口商品结构高度集中,机械器具、电气设备、音像设备等类别占比超四成,车辆、航空器、船舶等运输设备占比27.2% [1][45][47] 海外市场企业破产风险 - 2024年亚太多数市场破产企业数量上升,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分别增长37%和40%,仅中国香港、俄罗斯、韩国出现下降 [1][14][53] - 欧美市场中美国、法国破产数量创近年新高,美国2024年破产企业数量增长6%(2023年增速达79%),仅巴西、英国出现3%的小幅下降 [1][14][57][59] - 破产风险行业分布集中,英国商业服务、餐饮和建筑行业破产案例突出,挪威建筑行业占2019年以来破产企业的近30% [1][59] 海外市场企业付款风险 - 亚太地区及时付款企业占比普遍提升,印度增幅达11.1个百分点,但中国香港、阿联酋及时付款企业占比不足30% [1][14][61] - 欧美六国及时付款企业占比下降,荷兰(80%)、德国(超60%)表现较好,墨西哥(36.4%)、比利时(38.1%)处于低位 [1][14][61] - 行业付款风险分化,菲律宾金融行业及时付款比例仅64.1%,泰国服务业及时付款占比从68.3%降至57.7% [1][65] 国内出口相关行业运行情况 - 2025年上半年电子信息制造、电气机械等行业营收增速领先,金属制品、服装纺织增速低迷 [1][15] - 多数行业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延长,专用设备行业达141.1天,通用设备行业为117.3天 [1][15] - 机电设备相关行业逾期账款占比下降,汽车及零部件行业逾期占比降2%,但金属制品、服装纺织逾期占比分别上升2.8和8.5个百分点 [1][15]
特朗普最想要的,中国转身给了阿根廷,一口气签下15笔大单!美国农民再遭重创
搜狐财经· 2025-09-25 14:57
中美大豆贸易格局变化 - 中国采购模式发生显著转变,往年同期通常会签下数百万吨美国大豆订单,但今年采购活动异常冷清[2] - 作为回应,美方提出将采购量翻四倍,并承诺提供更快贸易服务及延长关税休战期以展现诚意[2] 中国供应链多元化战略 - 中国企业迅速转向南美市场,在阿根廷政府宣布暂停大豆出口预扣税后一天内,即达成15笔交易,总计约65万吨大豆,预计11月装船[2] - 南美国家正取代美国在中国大豆市场的地位,2024年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仅占总进口量20%,巴西已成为主要供应国,阿根廷的加入进一步巩固了南美供应链[2] - 面对美国关税压力,中国寻求更稳定、多元化的供应来源,此战略调整加速了全球供应链重塑[2][4] 美国农业面临的冲击 - 尽管美国大豆产量预计创下新高,但由于失去中国市场,大豆价格暴跌40%,严重挤压利润空间,许多农户面临亏损[4] -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若中国在11月中旬前仍未恢复采购,美国对华大豆出口可能减少1400万至1600万吨,将给农业带来沉重打击[4] - 美国农民成为贸易战的最大受害者,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4] 阿根廷的政策动机与经济影响 - 阿根廷调整出口税政策的深层原因是比索持续贬值、外汇储备紧张及严峻的经济形势[2] - 取消农产品出口预扣税旨在刺激农业出口,增加美元收入以稳定汇率,并缓解国内经济压力[2] - 此政策为阿根廷农民带来希望,并吸引了中国的大额采购[2] 全球农产品贸易趋势 - 南美国家凭借地理优势、气候条件和政策支持,正迅速崛起为全球农产品供应的重要力量[4]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其市场策略的调整正在加速全球供应链重塑的趋势[4] - 在全球供应链重新洗牌的时代,适应变化的能力将成为竞争关键[5]
蛋白粕:季报:远期进口体量尚未定,多种情景推演防风险
广金期货· 2025-09-25 13: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四季度豆粕油脂期货供需与择时或与2018年四季度有对比参考性;国际会谈难预判,四季度大豆菜籽的油粕价格波动大,交易择时难,建议套保为主,可尝试豆一豆二价差策略 [4][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5年1 - 9月粕类油脂期货行情分析、展望 美豆与豆粕 - 2025年四季度供需与择时或与2018年四季度有对比参考性;若25/26采购美豆量不超18/19,美豆25/26出口量有下调空间,交易择时难,关注韩国会议 [4] - 若美环保署EPA下调2026生柴RVO义务量,根据调整量对比6.13涨幅操作 [5] - 若25/26美豆单产被下调,类似24/25,对供需表影响大但难预判;近日阿根廷取消24.5%大豆油粕出口关税并将与美国会谈 [6] 加菜籽与菜粕 - 8.12初裁持续当前状态,预计25/26加菜籽进口略低于去年,已反映在数据和价格中 [7] - 若中加矛盾激化,加菜籽进口下调,参考2019年;若中加关系回暖,加菜籽进口上调,参考22/23/24年 [7] 交易策略 - 预计四季度大豆菜籽的油粕价格波动大,国际会谈难预判,交易择时难,不做策略推荐,建议套保为主 [7] - 国产大豆今年丰收即将上市,可尝试豆一豆二价差策略 [7] 价格运行区间 2025年美豆与豆粕事件回顾 - 2024年12月,2024/2025年度美豆大丰收,全球大豆产量创新高,美豆达2020年以来新低点 [11] - 2025年2 - 4月,中美多次加征关税,涉及煤炭、天然气、农产品等 [11][13][14] - 2025年5月和8月,中美两次发布经贸会谈联合声明,调整关税,美豆关税降低 [14][15] - 2025年夏天,2025/2026美国大豆多项指标频繁调整,产量降、国内压榨消费量升、出口量降、期末库存持平往年;巴西大豆开始播种,预计种植面积微增 [15] 2025年加拿大油菜籽与菜籽粕事件回顾 - 2024年8 - 10月,加拿大对中国电动汽车等加征关税,中国对加拿大菜籽等发起调查 [20] - 2024年10月至2025年1月,中国贸易商“抢跑式”采购加拿大菜籽船期 [20] - 2025年3月和8月,中国对加拿大菜籽饼、菜籽油和油菜籽裁定增加关税或保证金率 [20][21] - 2025年5月,重启澳洲油菜籽进口 [20] - 2025年9月,商务部延长调查期限,加拿大总理设立基金援助油菜籽农业,中加未达成官方协定,反倾销初裁保证金率仍生效 [21][49][50] 美国大豆和国内豆粕的供需概况 美国大豆 - 2025/2026美国大豆多项指标较24/25有调整,种植面积、收获面积略降,单产略升,产量略降,国内压榨消费量升,出口量降,期末库存略降 [23] - 情景假设一:若25/26新作单产从53.5下调至51,美豆期末库存将大幅调整,影响超对华出口量 [24] - 情景假设二:若美豆出口量下调,参考2018年和2024年出口量之差,2025/2026出口总量或降至4000万吨左右 [24][25][26] - 情景假设三:若EPA给出低预期的2026、2027年RVO,平衡表里的压榨量将改写,但美豆压榨量预计不会回落到2023年以前水平 [27][28] 中国大豆 - 2025/2026相比2024/2025,进口量减少约1000万吨,压榨消费量减少400万吨 [29][30] - 2025年能繁母猪存栏在“绿色区间”,农业农村部计划调减存栏,低蛋白日粮技术可降低豆粕使用量,2025/2026年度豆粕使用量预计下降4%左右 [31] 加拿大油菜籽和国内菜籽粕的供需概况 加拿大油菜籽 - 2025 - 2026加拿大油菜籽种植面积、收获面积略降,单产升,产量升,进口量降,出口量降,期末库存升 [32] - 加拿大油菜籽期货价格和船运进口成本影响郑商所菜油、菜粕价格,自2018年以来,政治事件和供需基本面影响其出口到中国的体量 [37] - 情景假设:若2025/26年出口量回升到2022/23年水平(830万吨)或减少到2021/22年水平(520万吨),期末库存将相应变化 [41] 中国油菜籽 - 国内机构和美USDA预计25/26全年中国进口加拿大菜籽量降低,但仍有上调或下调空间 [50] - 情景假设一:若进口量下调至2019年水平,m2601 - RM2601豆菜粕品价差在500以上,有小幅下跌空间 [51] - 情景假设二:若进口量上调至2024年水平,豆菜粕价差向上空间大 [51] 主要合约价差 - 展示m2601 - m2605豆粕近远价差、RM2601 - RM2605菜粕近远价差、m2601 - RM2601等豆菜粕品种价差、a2601 - b2601等豆一豆二价差图表 [54][56][57][62] 主要供需数据一览 - 展示美国大豆种植成本、产量、播种面积、期末库存、单产等数据图表,以及巴西大豆种植成本数据图表 [64][73] - 展示美国豆油、中国豆粕、豆油、饲料、能繁母猪、白羽肉鸡、蛋鸡等相关数据图表 [72][75][76][78] - 展示油菜籽月度进口量、加拿大油菜籽进口压榨利润、出口量、库存等相关数据图表 [80][81]
趁美国大豆卖不出去,阿根廷取消出口税,向中国卖出10船大豆
搜狐财经· 2025-09-25 13:51
阿根廷取消大豆出口税,中国买家迅速出手,美国豆农雪上加霜 当美国豆农正为大豆滞销发愁时,阿根廷却抓住机会,趁机抢占市场。9月22日,阿根廷政府突然宣布一项重要政策:暂时取消谷物等农产品的出口税。这 一决定让全球大豆市场为之一振。 作为全球主要大豆生产国之一,阿根廷过去一直对大豆征收高达26%的出口税,导致许多国际买家望而却步。如今,这一税率的取消无疑降低了交易成本, 让阿根廷大豆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对于中国这样的大豆需求大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难得的采购良机。 值得注意的是,大豆出口下滑的影响远不止于农民群体。从种子、化肥、农机,到仓储、运输、港口、金融等环节,整个产业链都受到冲击。美国大豆产业 支撑着超过4000亿美元的经济规模,如今出口萎缩,卡车司机、物流公司、码头工人、金融机构等纷纷受到波及。美国《Freight Waves》网站报道称,大豆 危机正迅速蔓延至运输和港口行业,大量就业岗位岌岌可危。 问题的根源并非中国,而在于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当初,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施压中国,但中国并未屈服,反而转向南美市场,确保粮食供应稳定。 结果,美国农民成了贸易战的最大受害者。 如今,美国农民已清醒认识到, ...
28国集体施压,中国坚决不妥协,普京政府却率先对美让步,石油能源向美敞开大门
搜狐财经· 2025-09-25 09:31
地缘政治博弈与贸易政策 - 美国要求欧盟27国联手对中国商品加征最高100%的关税,并承诺若欧盟加税则美国立即跟进,形成28国合力施压的局面[1] - 美方以中国购买俄罗斯能源等同于支持俄罗斯为由,试图挑拨中欧关系,迫使欧盟在中俄之间选边站队[3]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自主决定关税政策,并考虑与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关系,计划在年底前与印度达成新的自贸协议以增强地缘政治地位[3] 欧盟的贸易立场与经济考量 - 欧盟每年向美国出口超过5000亿欧元的商品,上百万就业岗位依赖美国市场,即使美国加征15%关税,欧盟企业仍认为自身具备竞争力[4] - 欧盟拒绝跟随美国对中国和印度征收100%关税,反映出美欧分歧加深,欧盟需在维护西方团结与保持自身经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6] - 欧盟担忧与美国爆发贸易战,因欧洲经济本就不景气,不愿拿就业和民生去冒险[4] 欧盟对俄罗斯的制裁及对华措施 - 欧盟已实施第19轮对俄制裁,并将矛头指向中国,针对中国等第三国的炼油厂、石油贸易商和石化公司进行限制[6] - 欧盟在第18轮对俄制裁中将两家中国金融机构列入黑名单,中国随后将欧盟两家银行纳入反制清单,禁止国内组织与其交易[7] -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宣称将对“支持俄罗斯军事工业的中国等国行为体”采取进一步措施[6] 俄罗斯的能源战略与美俄互动 - 俄罗斯副外长表示已准备好与美国在能源领域深入合作,特别点名“萨哈林1号项目”,该项目原由美国埃克森美孚持有30%股份[7] - 普京签署法令允许包括美企在内的外国投资者重新获得“萨哈林1号项目”股份,旨在通过能源合作缓解经济压力并分化西方阵营[9] - 俄罗斯寻求与美能源合作以刺激欧盟和乌克兰不满,从而争取更多战略空间,若达成协议可增加石油出口并换取外汇储备[9] 美国的双重标准与战略矛盾 - 美国一方面要求欧盟禁止中国、印度购买俄罗斯能源,另一方面又与俄罗斯讨论能源合作,表现出典型的“双标”[10] - 美国的“美国优先”政策极致化,导致其只顾自身利益,甚至不惜牺牲盟友利益,长期可能损害自身信用[10]
拉斯维加斯外国游客锐减
新浪财经· 2025-09-24 22:02
拉斯维加斯被称为美国的"娱乐之都",但数据显示,当地接待的游客数量已连续7个月同比下跌,旅游 业面临不景气的局面。外国游客人数也明显减少。拉斯维加斯会议与游客管理局表示,受关税等政策影 响,来自加拿大的游客数8月份同比减少了20%。美国媒体指出,除了拉斯维加斯,美国其他一些旅游 热点地区也面临类似困境。这背后涉及多重原因,当地旅游业界对美国政府发动贸易战、收紧移民政策 影响国际游客赴美的担忧日益加剧。美国政府征收更高的签证费、更严格的入境规定叠加地缘政治因 素,正吓退"数以百万计"的国际游客。与此同时,物价飙升也在改变美国民众的消费方式。(央视财 经) ...
中国订单至今为零,巴西收获240万吨订单,美国豆农痛苦喊话特朗普
搜狐财经· 2025-09-24 17:10
当前中美大豆贸易现状 - 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大豆采购国,在2024年大豆丰收季未从美国采购一粒大豆,采购量为零 [1][5] - 中国转而向巴西下达240万吨的大豆订单,该订单需要40艘巨轮进行运输 [1] - 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34%的关税,显著提高了采购成本,这是当前贸易格局变化的关键原因之一 [5] 中国大豆进口来源的战略转移 - 巴西已成为中国最主要的大豆供应国,2024年进口量达7465万吨,占总进口量的比重超过70% [19][22] - 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的数量从2015年的2841万吨(占比34.78%)持续下降至2024年的2213万吨(占比21%)[22] - 中国通过投资港口、修建铁路、改良种植技术等方式扶持巴西大豆产业,构建稳定可预期的供应中心 [21] - 中国同时开发俄罗斯远东地区作为大豆供应来源,利用地理优势通过铁路运输,以规避海运风险 [22][23] 历史背景与产业教训 - 2003年,美国资本通过操纵市场信息诱导中国豆企以历史最高价采购800万吨大豆,随后价格暴跌50%,导致中国70%以上民营豆油企业资金断裂破产 [9][10][11][13] - 此次事件使中国认识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开始长达20多年的大豆产业战略布局 [13][14] 中国的大豆产业振兴战略 - 国家将大豆提升至"主粮"战略地位,规划1亿亩耕地用于种植大豆,并对农户提供优惠和补贴 [16] - 实施保大豆耕地、储粮和大豆振兴计划三大策略,旨在保护非转基因优质大豆种子和植物体系 [16] - 战略目标包括夺回定价权、确保供应链安全,并将大豆贸易作为政治反制手段 [25]
【环球财经】旅游业持续下滑 美国“娱乐之都”乐不起来了
新华社· 2025-09-24 16:46
行业趋势 - 拉斯维加斯游客数量连续7个月下跌 其中6月和7月分别同比大跌11.3%和12% [1] - 酒店入住率显著下降 6月和7月分别同比下降6.5%和7.6% [1] - 国际游客数量明显减少 6月同比减少13% [2] - 来自加拿大的游客数量同比减少20% [3] - 墨西哥游客数量同样出现明显下降趋势 [4] 企业经营 - 高端旅游交通服务公司业务量下降60% 被迫缩减车队规模维持收支平衡 [2] - 酒店推出免费停车、延迟退房、赠送优惠券等促销活动以维持客流量 [2] - 剧场演出上座率仅过三分之一 出现免费升级座位现象 [2] - 酒吧生意变差 小费收入显著减少 [2] - 餐厅和咖啡馆就餐人数减少 不再需要排队 [1] 影响因素 - 美国签证费用上涨和更严格的入境规定影响国际游客赴美 [3] - 关税政策和贸易战是导致国际游客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 [3] - 物价飙升正在改变美国民众的消费方式 [3] - 地缘政治因素叠加政策不确定性对旅游业造成冲击 [3] - 加拿大和墨西哥等主要客源地游客数量大幅减少 [3][4]
彻底丢掉最大出口市场,美国豆农被关税推向绝境
搜狐财经· 2025-09-24 16:41
美国大豆行业面临的市场与贸易压力 - 美国大豆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43亿蒲式耳 但价格较2022年历史高点下跌约40% [3] - 中国作为原最大买家自今年秋季收割后未下任何订单 导致美国大豆出口市场严重萎缩 [2] - 巴西已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 占全球贸易份额40%以上 对华出口自2010年来增长280% [4] 美国大豆农户财务与经营状况恶化 - 大豆种植户面临生产投入和设备成本大幅上涨 同时大豆价格持续下跌 [2] - 农业贷款利率处于十年来最高水平 预计2025年农业债务将达5620亿美元 [3] - 中西部大部分地区面临严重违约风险的贷款升至2020年以来最高水平 [3] 贸易政策与市场竞争影响 - 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大豆失去最大出口市场 面临巴西等国的替代竞争 [2] - 政府未来十年提供600亿美元农业补贴 被指责为"让纳税人为农民兜底" [2] - 阿根廷取消谷物出口税后 中国买家立即预订至少10船阿根廷大豆 [4] 地缘政治与产业链影响 - 美国大豆供应链涉及肥料/机械/仓储/运输/金融/港口码头等行业 相关就业岌岌可危 [3] - 在2018年前7年间 美国大豆28%产量出口中国 占同期美豆出口总量60% [4] - 2023至2024财年美国向中国出口近2500万吨大豆 远超对欧盟490万吨 [4] 行业代表与政治反应 - 美国大豆协会代表30个州30余万种植者 多次反对对华加征关税 [2] - 协会主席拉格兰敦促在美中贸易谈判中优先考虑大豆议题 [2] - 农业大州农民表示关税冲击直接影响2026年国会中期选举 [3]
中美经贸关系的“温度计”
搜狐财经· 2025-09-24 12:15
《中美经贸关系的"温度计"》——从TikTok到芯片,稳定中美关系的关键其实是营商环境 你以为TikTok只是跳舞和翻车视频?其实,它正成了中美经贸的"温度计"。上周两国元首第三次通话,中方亮明态度:要稳定关系,就必须有开放、公平、 非歧视的营商环境。这不是"求",而是合作共赢的底线。回顾40多年,中美贸易额暴涨270多倍,2024年近6883亿美元。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商品撑起百万就 业岗位,中国市场同样活力无限。所谓"美国吃亏"的说法,不过是政客的噱头,经不起推敲。真正的挑战是,美方近年动辄打"安全牌",从芯片到社交平 台,清单、审查、限制样样不少。TikTok被政治化,半导体合作受阻,全球供应链跟着心律不齐。说白了,这些操作不但让中国企业受挫,美国公司也"自 断经脉"。中国的态度一贯清晰:分歧可以对话解决,不愿打贸易战,但底线绝不退让。关键是美方要把"欢迎投资"的口号,变成企业能安心发展的现实。 历史早已证明,中美成功不是彼此的负担,而是彼此的机遇。若能守住合作初心,不仅两国共赢,也能让世界经济多点阳光,少点阴霾。(唐加文,笔名金 观平;本文成稿后,经AI审阅校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