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发展
icon
搜索文档
【汉中】12只朱鹮在汉江畔放归自然
陕西日报· 2025-07-03 06:57
朱鹮保护与生态恢复 - 2025年大阪世博会陕西活动周期间,12只朱鹮在汉中市洋县汉江畔被成功放归自然,包括3只成鸟、3只亚成体、6只幼鸟,通过"老带新"方式帮助幼鸟适应野外环境 [1] - 放归的朱鹮均为陕西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中心近两年从野外救助的个体,经过康复治疗和野外觅食锻炼,每只佩戴环志以便监测活动轨迹 [1] - 全球朱鹮种群数量从1981年仅存的7只增长至1.1万只,中国40多年的保护使朱鹮成为拯救濒危物种的成功典范 [1]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主题展示 - 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通过"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三大篇章展示传统生态智慧与绿色发展成就 [2] - 陕西活动周将采用朱鹮放归"云上"互动形式,展示人鸟共生实践和朱鹮保护经验,促进国际友好交流 [2]
卫星化学MSCI ESG评级升至BBB级 践行ESG理念为战略赋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9:09
ESG评级提升 - 卫星化学MSCI ESG评级从B级提升至BBB级 居A股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前列 [1] - MSCI连续多年将公司纳入MSCI中国A股人民币ESG通用指数成份股 评级连续两年提升 [2] ESG奖项与认证 - 公司2024年入选"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优秀实践案例""浙江省上市公司ESG绩效最佳100"等多项权威榜单 [2] - 子公司连云港石化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首批"绿色领跑企业"称号 [2] - 公司荣获乡村振兴与社会发展ESG行动力奖、国新杯•ESG金牛奖等主流机构奖项 [2] ESG战略实施 - 公司连续三年发布ESG报告 将ESG理念融入绿色发展、技术创新等核心战略 [3] - 打造"4R"绿色产业模式 承诺2030年累计减排二氧化碳超200万吨 2024年目标完成率超50% [3] - 2024年完成5个产品碳足迹认证 碳排放管理平台上线 未来5年研发投入超40%用于绿色技术 [3] 社会责任与产业布局 - 公司推进"共创、共享、共富"治理模式 布局"新三样"配套新材料培育新质生产力 [4] - 计划加大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 构建绿色供应链 深化氢能、光伏等新兴领域材料研发 [4]
从“污水”到“清流” 包钢集团打造钢铁行业水资源循环利用新标杆
内蒙古日报· 2025-07-02 15:27
水资源在钢铁行业的重要性 - 水是钢铁生产的血脉,关乎设备冷却、工艺清洗、职工生活和生产保障 [1] - 工业废水治理和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关键命题 [1] 包钢集团的废水处理创新 - 包钢集团探索工业废水"零排放"路径,将废水转化为"第二水源" [3] - 采用深度处理回用+蒸发结晶分盐工艺,每小时处理350立方米污水 [3] - 95%废水转化为优质再生水,每年减少黄河新水消耗近300万吨 [5] - 剩余5%高浓度浓盐水通过蒸发结晶分盐技术转化为高纯度氯化钠和硫酸钠 [5] 包钢集团的治水成效 - 外排水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限值要求 [5] - 采用化学加药混凝沉淀法除氟,氟化物浓度低于1.5mg/L,年减排量达112吨 [5] - 投资近百亿元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和治水工程,实现从"被动治理"到"主动循环"转变 [7] 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 包钢集团的实践为钢铁行业树立了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新标杆 [3] - 水资源循环利用是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 [7] - 未来将继续深化节水减排技术,推动钢铁生产与生态保护和谐共生 [7]
2025海洋月全景报告出炉!国贸地产玩出海洋新花样
搜狐网· 2025-07-02 13:36
活动概况 - 国贸地产2025年海洋月覆盖厦门、北京、上海、广州、南昌、泉州、南京、成都8座城市,涉及房地产开发、教育、会展、物业、资产管理等多个业务板块 [1] - 活动以海洋生态保护和文化传播为核心,通过多元化形式深入社区,全国共开展线上线下活动150余场,线上关注人数近100万,线下参与人次超60万 [9][20] - 互动打卡装置在全国8城落地,吸引超50万人次体验,其中厦门"海好有你 Give Me Five"装置成为网红打卡点 [3][5] 主题活动形式 - 厦门联合海峡导报、高校举办"海好有你·益起美"社区微公益活动,数百组亲子家庭参与 [7] - 广州开展海洋生物生态瓶DIY活动,北京推出"后沙峪六月赶海计划",上海打造"海洋奇幻""海花确幸"主题吸引100人次 [7] - 南昌"鱼你相约,乐享童趣"活动覆盖600户业主家庭,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参与共创 [7][13] 社区长效环保机制 - 厦门国贸上城等社区通过"蓝海守卫"积分体系量化环保行为,20天内线上参与达30万次,线下500多名儿童获"海洋小卫士"认证 [13] - 构建"企业+媒体+高校+公益组织"协作模式,联动国贸金钥匙会APP实现线上线下社群运营,超500位业主加入兴趣社群 [13][15][16] - 国贸教育幼儿园开展海洋知识课堂,国贸服务举办AI与手绘双赛道绘画大赛,强化儿童环保意识 [20] 企业战略与行业影响 - 公司贯彻"与城共美"理念,在房地产开发中推行立体生态住宅,教育板块融入环保课程,会展业务降低能耗30%,物业实现精细化能源管理 [23] - 活动将海洋保护从单一理念升级为全民意识,形成"微光成海"的社会效应,未来计划深化环保与城市生活融合 [21][26] - 行业层面展示房企通过多业务协同(如教育、会展、物业)构建绿色生态网,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3][26]
开放创新绿色的广东赢得国际赞誉,大阪世博会广东周圆满闭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2:49
绿色发展实践 - 活动周以"绿美广东 智创未来"为主题,展示广东高质量发展成果 [1] - "绿美广东"生态展项通过13米动态数字长卷和27平方米沉浸式生态装置展示南岭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保护、珠江流域综合治理及湛江红树林生态修复等成就 [3] - 海上风电矩阵、森林碳汇工程等低碳技术方案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广东智慧 [3] 科技创新成果 - 优必选Walker C人形机器人作为中国AI代表,展现人工智能服务新场景 [5] - 洲明科技打造"二十四节气"主题大型LED装置,展示先进技术和独特创意 [7] - 阳江全球首个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智能运维系统模型彰显清洁能源领域全球引领地位 [7] - 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研发经费投入、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等主要科技指标均保持全国第一 [7] 经贸合作成果 -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会吸引近400家中日企业代表围绕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对接 [8] - 现场30余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凸显广东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年营收7300亿元的集群效应 [8] - 粤港澳大湾区从"世界工厂"向国际科技中心转型,吸引日本企业在AI、低空经济、电动汽车储能等高科技领域合作 [8] 文化创新表达 - 英歌舞、粤剧、广东音乐等非遗文化通过动态展演展现时代生命力 [10] - AR技术赋能文化体验项目,让观众虚拟穿戴粤剧服饰、互动体验醒狮文化 [12] - 许鸿飞"塑说岭南"系列雕塑作品成为中外观众争相驻足的独特风景 [12] 数字平台建设 - "云上世博会"小程序构建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体系,实现活动周开幕式及非遗展演全球同步共享 [15] - 粤港澳大湾区投资环境推介会实时直播有效延伸活动周的全球辐射半径 [15]
京博非粮生物基橡胶产品进入万吨级产业化阶段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0:57
公司动态 - 京博中聚入选山东好成果专报,其非粮生物基橡胶产线获批建设标志着行业进入万吨级产业化阶段 [1] - 公司实现生物基衣康酸酯橡胶产业化,以玉米芯为原料贯通非粮生物基合成橡胶产业链 [1] - 项目已获取全产业链ISCC PLUS认证,从原料到生产全方位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1] - 联合北京化工大学突破原料开发、产品设计、工艺优化等核心技术 [2] 技术突破 - 每生产1吨生物基衣康酸酯橡胶可减少CO排放约1.4吨,产品生物基碳含量达20%~100% [1] - 相较传统玉米原料合成方式,每吨橡胶可节约2.8吨玉米并减少碳排放1.4吨 [2] - 产品具有抗老化性、耐湿滑、耐磨性、耐高温等优势,性能达国际先进水平 [2] 行业影响 - 非粮生物基合成橡胶以农作物秸秆等为原料,生产碳排放比石油基低50%~80% [1] - 技术破解"石油依赖"和"粮食安全"双重挑战,避免"与民争粮""与畜争饲"矛盾 [1][2] - 产品已在高端鞋材、防护手套、轮胎等领域推广应用 [2] 发展规划 - 万吨级非粮生物基橡胶装置预计三年内建成投产 [2] - 项目将推动全球碳减排和生物基材料快速发展 [2]
人民日报:反对商品过度包装,并不意味要降低品质、摒弃设计
快讯· 2025-07-02 08:17
包装行业发展趋势 - 反对商品过度包装不等于降低品质或摒弃设计 [1] - 包装产业作为制造与消费的纽带 是国民经济重要配套产业 [1] - 绿色发展可拓展包装行业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1] 全球包装市场现状 - 全球包装市场规模超万亿美元 [1] - 塑料和纸包装材料合计占比约50% [1]
贯彻全会精神·看一线丨新材料引领新赛道
河南日报· 2025-07-02 07:47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从传统铅锌冶炼向新材料领域战略转型,铜箔产品成为标志性转型成果,厚度仅4微米,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二十分之一 [1] - 依托创新优势,公司由"冶炼厂"转型升级为"高端锂电铜箔生产者"和高纯金属新材料供应商 [1] - 公司同步竣工5大项目,涉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绿色发展等多个赛道,展现领跑者速度 [2] 新材料产业布局 - 公司构建四大新材料产业链:高纯金属、铅锌合金、新能源材料、稀贵稀散金属 [2] - 7N超纯碲、7N高纯镉达到行业最高水准 [2] - 铅锌合金材料产品超260种,年产量近30万吨 [2] - 铜箔、硫酸钴等新能源材料突破多项核心技术,成为新的效益增长极 [2] - 提取稀贵金属种类达16种 [2] 技术创新与生产 - 铜箔生产车间洁净度达1万级无尘环境,对生产环境要求极高 [1] - 公司科技人员展现出打破技术创新天花板的决心 [2] - 生产车间实现智能化,"闻机声不见人"的智能制造场景 [1] 经营业绩与发展规划 - 2024年公司完成营收902.2亿元,同比增长23.9%,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最优 [2] - 规划实施铜项目、再生铅项目、新材料与研究中心项目,推动从原材料龙头向新材料强企转型 [2] - 全部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千亿级企业 [2] 行业地位与政策支持 - 公司决心当好铅锌有色行业领跑者 [2] - 积极响应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提出的"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政策 [2]
纺织工业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6
记者日前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获悉,近两年纺织服装行业平均碳排放强度降幅超14%,行业绿色发展 步伐加快。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介绍,我国纺织工业从末端治理到全链优化,从线性消耗到循环利 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体发展、系统推进,2005年至2022年行业碳排放强度下降超60%。 "纺织服装行业低碳转型质量提升,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阎岩表示,近两 年纺织企业平均排放强度降幅超14%,品牌企业表现更为突出,下降了18%。 "要打造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创新共同体。推进全球务实合作,优化产业布局。"孙瑞哲表 示,纺织行业要探索构建稳定高效的纺织品跨国循环利用体系。 据中国纺织信息中心等机构发布的《中国纺织业脱碳可再生能源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纺织 纤维加工量占全球总量50%以上,纺织工业年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2%,行业碳排放主要源于 能源使用。因此,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进的"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将绿色电力作为 核心减碳路径之一。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时尚气候创新30·60碳中和加速计划"实施4周年企业调研显示,绿色电力占企业总 ...
越南加快开放试点对冲贸易风险
经济日报· 2025-07-02 06:10
越南岘港自贸区设立 - 越南国会批准在岘港设立面积1881公顷的首个自由贸易区,涵盖生产、物流、贸易、服务、数字产业等多个功能区 [1] - 越南副总理表示希望将岘港自贸区建设成为连接全球经济的枢纽,为越南全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1] - 越南国会通过决议将原岘港市与广南省合并,新岘港面积达1.1万平方公里,并制定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等规划 [1] - 岘港是越南重要交通枢纽,拥有国际机场、火车站和中部最大港口,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11%,工业和建筑业增幅达17.6% [1] 越南宏观经济表现 - 2024年越南GDP规模约4763亿美元,增幅达7.09% [2] - 2024年越南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9.4% [2] - 2024年越南货物进出口金额达786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6.7%和14.3% [2] 越南经济面临挑战 - 世界银行预计越南2025年经济增速将降至5.8%,2026年和2027年有望回升至6.1%和6.4% [2] - IMF预计如果美国征收高额关税,越南2025年经济增速将降至5.4%,2026年还将进一步减速 [3] - IMF建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结构性改革以促进越南中期经济增长 [3] 越南国际贸易进展 - 越南与美国第三轮贸易谈判取得显著进展,双方缩小了分歧 [3] - 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增加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9个章节 [4] - 越南成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第十个伙伴国,各方将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秩序 [4] 中越合作前景 - 中方表示愿同越方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发展战略对接 [5] - 双方将加快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合作,推进中越铁路联通 [5] - 双方将加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共同培育壮大新动能 [5] 越南长期发展潜力 - 越南能否承接技术合作、产业转移、市场开放红利,取决于能否通过岘港自贸区等试点深化开放力度 [5] - 越南总理希望岘港"先行先试、开辟道路",成为越南中部乃至全国的增长极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