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原油”跌跌不休”:申万期货早间评论-20250528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 2025-05-28 08:39
首席点评:原油 " 跌跌不休 " 国内方面: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吉隆坡出席东盟 -中国-海合会峰会。会议以"共创机遇 共享繁荣"为主 题。李强指出,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加强三方伙伴关系,商讨制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 加强基础设施、市场规则等对接联通,拓展能源、农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 促进人员往来和民心相通。国际方面:美国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要求所有申请赴美留学的外国学生接受 社交媒体审查。为准备实施这一审查要求,特朗普政府已下令美国各大使馆和领事馆停止为此类学生签 证申请人安排新的面试。市场方面:欧佩克及其减产同盟国已宣布5月和6月连续两次增产,分别为每日 41.1万桶,是该组织此前计划产量的三倍。另一个日均增加41.1万桶的增产方案是正在讨论的7月份原油 日产量方案之一。关注低油价给与美国制裁委内瑞拉和伊朗的空间。 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 4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较3月份加快0.4个百分 点。以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无人飞 行器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77.4%、167.9%。 3)行业新闻 重点品 ...
新华财经早报:5月28日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5-28 08:08
转自:新华财经 •李强: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加强三方伙伴关系 给予东盟、海合会国家更多签证便利 •财政部拟于6月4日第一次续发行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二期) 票面利率为1.57% 竞争性招标面值总额1050亿元 •国务院国资委:切实做强做优机床产业 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智改数转 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当地时间5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吉隆坡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李强指出,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加强三方伙伴关系,商讨制定高质量共 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市场规则等对接联通,拓展能源、农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合作,促进人员往来和民心相通。 中方愿给予东盟、海合会国家更多签证便利。会议通过《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新华社) •国家统计局2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至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4%,增速较1至3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延续恢复向好态势。其中,4 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增速较3月份加快0.4个百分点。(新华财经) •财政部拟于6月4日第一次续发行2025年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二期)。本次续发行 ...
李强:中方愿给予东盟、海合会国家更多签证便利
快讯· 2025-05-28 03:18
当地时间5月27日下午,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吉隆坡出席东盟-中国-海合会峰会。会议以"共创机遇共享繁 荣"为主题。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海合会轮值主席国科威特王储萨巴赫以及东盟、海 合会国家领导人出席。李强指出,中方愿同东盟、海合会加强三方伙伴关系,商讨制定高质量共建"一 带一路"行动计划,加强基础设施、市场规则等对接联通,拓展能源、农业、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 色低碳等领域合作,促进人员往来和民心相通。中方愿给予东盟、海合会国家更多签证便利。放眼全 球,三方要加强在联合国等多边机制内沟通和协调,捍卫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 和强权政治,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新华社) ...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满电护航!兰马激情开跑
中国能源网· 2025-05-28 00:25
赛事电力保障 -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投入75名保电人员和22辆车辆,对马拉松赛事各保电场所及上级电源输电线路、变电站进行全面保障 [1] - 公司为奥体中心主舞台和起跑点LED大屏、音响、计时器等用电设备制订南北分区供电方案,敷设低压电缆1.5千米 [3] - 在南滨河东路雁白大桥半马终点敷设低压电缆340米,安装配电柜2台,接入发电车1辆,确保半马终点计时器及医疗点等负荷可靠用电 [3] 电力系统创新 - 采用"双电源备自投+UPS不间断电源+ATS自动转换开关+应急发电车"的高可靠临时用电系统 [3] - 安装8个标准化配电柜,提升保电现场接线规范性和安全性 [3] - 组织人员对马拉松赛道沿线开展电力设施缺陷隐患排查整治,确保供电设备"零隐患"运行 [4] 延伸服务措施 - 在赛道沿线设置8个服务点,为跑者及观众提供手机充电、饮水补给等便民服务 [4] - 发放安全用电手册,推广"网上国网"APP,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4] - 加强热门景点供电线路巡视,加大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力度 [4] 赛事保障成果 - 实现"零故障、零闪动、零差错、零投诉"的保电成绩 [6] - 为4万名参赛选手的马拉松赛事提供可靠电力保障 [3][6] - 通过电力保障为兰州城市文旅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6]
中国中冶:以绿色低碳实践书写美丽中国新答卷
环球网· 2025-05-27 22:08
绿色冶金 - 公司以氢冶金技术为引领,开发国际首个转炉全余热回收工艺路线和国内首个氢基直接还原竖炉实验平台,推动钢铁行业绿色变革 [2] - 2024年9月EP承包加氢站项目投运,首次将绿氢注入氢冶金工程,12月EPC总包全球首条氢冶金绿色汽车板连铸生产线投产,实现全流程低碳路径 [2] - 依托河钢氢冶金项目创新焦炉煤气零重整工艺,还原气体氢碳比达8:1,年减排二氧化碳80万吨,降碳70%,污染物削减最高80% [2] - 自主开发绿色高效电弧炉炼钢技术,相比传统电炉冶炼周期缩短15-20分钟,电极消耗降低30%,吨钢电耗降低25%以上 [2] - 全球6条带钢无头连铸连轧生产线相比常规热轧工艺降低能源消耗50%-70%、水消耗60%-80% [2] 绿色建造 - 上海宝冶承建宝山再生能源项目,打造公园化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处理能力3800吨/日,年发电8亿度,节约标煤28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3万吨 [3] - 2024年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绿色奖项32项,项目作为全国绿色观摩工地受主流媒体关注 [3] - 中国二十二冶采用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20天建成1867.1平方米研发楼,集成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实现被动节能与主动产能结合 [3] 绿色矿山 - 中国恩菲构建覆盖矿山全生命周期的绿色技术体系,建成世界最大全尾砂充填系统,实现尾砂安全处置和露天坑生态修复 [4] - 研发自适应智能通风构筑物、高性能制冷装备等,实现矿热共采及井下通风系统低碳高效运转 [4] - 中冶北方形成边坡治理、露天采场综合治理等核心技术,近两年承接攀枝花青杠坪矿业、北京首云矿业等重大项目 [5] 绿色水体 - 中冶华天自主研发漂浮式排水管道缺陷探测船、分散式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等高端装备,推动装备标准化市场化 [6] - 中冶生态环保2024年COD消减量14余万吨,氨氮消减量1.6万余吨,总磷消减量2千余吨,总氮消减量1.6万余吨 [6] - 北京房山良乡污水处理厂BOT项目形成"六位一体"污水处理格局,污水源热泵技术解决8000平方米范围供暖制冷问题 [6] 战略定位 - 公司以"双碳"目标为行动纲领,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企业发展、工程建设、技术研发和产业转型全过程 [1] - 锚定"一创两最五强"目标,在"一核心两主体五特色"业务领域推动绿色生产力成为高质量发展引擎 [7]
积极构建产业链生态 南钢股份全资子公司9.2亿元竞得探矿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5-27 19:06
资源布局与产业链整合 - 公司全资子公司金安矿业以9.2亿元竞得安徽省霍邱县范桥铁矿勘探探矿权,旨在优化产业链布局并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1] - 金安矿业建成投产5万吨超纯铁精粉生产线,填补国内"以超纯铁精粉生产永磁铁氧体预烧料"技术空白 [3] - 公司积极构建"精特"钢铁业务为核心+战略新兴产业赋能的复合产业链生态系统,2024年生态产业发展向好 [3] 财务与研发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2.61亿元,同比增长6.37%,经营韧性源于"高、智、绿"融合发展优势 [1] - 研发投入占比连续多年超3%,2024年达3.96%,先进钢铁材料占比及利润贡献持续提升 [2] - 专用板材发力高端产品研发,特钢长材加速向精品特钢转型,持续为大国重器提供关键材料 [2] 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制造 - 公司为行业最早开启数字化转型企业,坚持"一切业务数字化,一切数字业务化"战略路径 [2] - 形成"一脑三中心"整体布局,铁前一体化、板材全流程智能制造中心及能源管控一体化中心建成投用 [2] - 金恒科技聚焦智慧化运营,中标多个千万级钢铁项目,数字化覆盖生产制造全过程和运营管理全领域 [2][3] 多元产业发展 - 蔚蓝高科技集团快速推进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营能级提升 [3] - 鑫智链推出可信普惠金融数据服务、星火·链网骨干节点等多项创新产品 [3] - 柏中环境固废板块淮安铝灰资源化项目被列为当地重点工程,强化绿色低碳生态布局 [3]
东湖高新: 东湖高新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
证券之星· 2025-05-27 18:21
股东大会安排 - 现场会议时间定于2025年6月5日上午10点 [1] - 网络投票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进行 交易时段为9:15-11:30和13:00-15:00 [1] - 会议地点在武汉软件新城1.1期A8栋多功能会议室 [1] - 表决方式采用现场投票与网络投票相结合 重复投票以第一次为准 [1] -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5月29日 [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33.67亿元 同比下滑77.05% 主要因湖北路桥不再并表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28亿元 同比下降51.07% [2] - 基本每股收益0.4831元 同比下降51.07% [2] - 环保科技板块收入20.43亿元 下降25.16% 园区运营板块收入13.01亿元 增长7.65%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36亿元 同比改善20.54亿元 [3] 业务板块表现 - 环保科技板块烟气治理项目14个 脱硫电量661.37亿度 [8] - 泰欣环境中标垃圾焚烧项目33个 合同额8亿元 获水污染防治工程设计甲级资质 [9] - 水务治理收入4.57亿元 增长9.07% 中标多个污水处理项目 [9] - 园区运营板块招商面积47.2万方 优质企业占比75.4% [10] - 数字科技板块设立高新数科 注册资本20亿元 参股湖北数据集团 [12] 战略规划 - 环保板块聚焦"气水固碳" 通过并购扩大业务基本盘 [13] - 园区运营深耕湖北布局全国 打造全产业链运营模式 [13] - 数字科技板块将重点开展收并购 切入数字化新赛道 [14] - 2025年目标营收40亿元 同比增长18.8% [24] - 环保板块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加速技术创新 [15] - 园区运营强化产业链招商 建设医疗器械科研平台 [16] 公司治理 - 2024年召开董事会会议20次 监事会会议8次 [18] - 制定新制度25项 修订现有制度11项 [19] - 全年披露定期报告4份 临时公告88项 [20] - 通过业绩说明会等渠道加强投资者沟通 [20] 融资与担保 - 2025年计划融资总额不超过50亿元 [27] - 对子公司担保计划61.25亿元 占净资产69.13% [29] - 担保对象包括11家子公司 其中6家全资5家控股 [30]
山东港口日照港仨项目入选省交通运输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齐鲁晚报网· 2025-05-27 16:34
粮食全流程封闭运输及智慧化储存项目 - 项目运用智能装卸工艺、绿色物流调度、智慧仓储技术三位一体的运行模式,应用AI智能算法实现全流程智能高效管控 [3] - 作业效率提高20%,铁路运输占比50%,皮带运输能耗减少20% [3] 超大型港企一体化智慧绿色直通联运模式应用项目 - 首创"铁路+管带"一体化智慧绿色直通联运模式,建成总长30余公里的智慧绿色管带机输运系统 [6] - 应用物联网感知与智能调度技术,创新"皮带机运输-火车楼装车-火车临港直送"工艺链 [6] - 实现港口至日钢厂区、山钢厂区的原料全封闭运输,完成端到端全流程低碳化、智能化运营 [6] 日照港绿色清洁运输转型升级项目 - 创新构建"新能源装备定制+充换电设施+运营管理"三位一体解决方案,引入智能调度系统 [9] - 配置新能源运输车辆替代传统柴油车,累计完成100万车次搬捣作业,货物吞吐量达5600万吨 [9] - 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6万吨,构建"车-站-网"智能生态圈 [9] 公司战略规划 - 以建设大宗干散货智慧绿色示范港口为目标,推进绿色低碳交通强国试点建设 [9] - 聚力打造"清洁减碳+精准降碳"双轮驱动新模式,为山东交通强国示范区建设注入绿色动能 [9]
胡润发布中国建陶绿色低碳产区榜,佛山居首
快讯· 2025-05-27 16:29
行业排名 - 胡润研究院联合元正文化发布《2024元正文化·胡润中国建陶绿色低碳产区榜》[1] - 榜单列出中国建筑陶瓷行业绿色低碳表现最优的十大产区[1] - 佛山排名第一 泉州 清远 淄博和乐山位列前五[1]
与中国携手,与机遇同行 48个国家和地区代表齐聚这场峰会
中国青年报· 2025-05-27 14:18
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核心观点 - 2025年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参会人数创历届之最,48个国家和地区136个机构近400名外方代表出席,比去年增加9个国家(地区)[2][13] - "与中国携手"成为峰会核心命题,跨国企业负责人和各国商会代表普遍认为中国持续对外开放将带来更光明未来[2][4] - 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强调中国正用开放市场应对外部挑战,通过完整产业体系为全球贸易提供确定性[6] 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战略 - 霍尼韦尔进入中国90年,从的确良衬衫到C919飞行控制系统参与中国多个产业里程碑,目前每年在华注册数百项专利[6][9] - 西屋交运1994年以来在华建立20多家独资合资企业,依托"一带一路"与中国中车合作出口产品[6][7] - 书赞桉诺实施本土化战略,在华建设分销中心和研发创新中心,开发低碳环保新材料[8][9] 中外产业合作案例 - 中美大豆产业合作40年,中国成为全球最大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2023年成立中美大豆产品应用价值链创新中心[4][10] - 美国谷物协会与中国合作从畜牧业扩展到生物燃料产业,重点推动可持续发展[6] - 墨西哥企业加速在华设立分支机构,同时中国企业增加在墨投资,形成双向业务扩展[2][3] 中国创新带来的全球机遇 - 中国STEM毕业生年超500万,AI论文数量全球第二,太阳能风能技术领先,正成为全球创新枢纽[11] - 英国48家集团主席认为中国在AI领域突破技术封锁,DeepSeek等创新成果具有全球影响力[11] - 马来西亚制造商联合会希望与中国在高科技、电商等产业链领域展开合作[11] 行业发展趋势 - 全球工商界提出构建数智化协同体系,维护供应链安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13] - 绿色低碳转型成为焦点,外资企业积极对接中国"双碳"目标,提供减排技术和资源[8][10] - 新开发银行指出需建立更包容的国际金融体系,共享技术创新成果支持可持续发展[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