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平
icon
搜索文档
每经热评︱反不正当竞争法再修订 以法治利剑斩断“内卷”枷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1 19:41
根治"内卷式"竞争,解决企业之间互相拉踩的问题也至关重要。竞争越激烈、产品同质化越严重,同行 之间互相拉踩的现象就越普遍。在利益诱惑下,各路网络水军、"黑嘴"或是极力贬低对手产品,或是炮 制各种"小作文"抹黑企业,甚至直接攻击企业家,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新法规定,经营者不得编造、传 播或者指使他人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误导性信息,损害其他经营者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未来, 处罚将不仅仅针对网络"黑嘴",其背后的利益链条也将被纳入监管范围。 此外,根治"内卷式"竞争,必须解决非市场因素干扰市场秩序的问题。合理的利润是企业决定扩大投 资、继续生产的关键依据,但非市场因素改变了企业成本,为"内卷式"竞争提供了空间。例如,为本地 企业"量身定制"补贴政策,将外地企业排除在外;人为制造税收洼地,使企业即便低价销售也能维持运 作;为特定企业低价提供土地、资本、人力等生产要素,为其创造不公平的竞争优势等。新法纳入"国 家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依法加强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旨在排除这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保障 各类经营者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内卷式"竞争是市场局部失灵的体现,仅依靠企业自觉和行业自律无法从 ...
“广泛共识是欧中合作的坚实基础” ——访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冈萨雷斯
人民日报· 2025-07-01 05:52
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欧盟和中国始终将开放的市场、多边贸易体制改革和环境保护等视为 双方共同利益所在。这些广泛共识是欧中合作的坚实基础。"西班牙前外交大臣、巴黎政治学院国际事 务学院院长阿兰查·冈萨雷斯近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建交50年来,欧中合作势头向好,前景广 阔。 当下,人工智能、环境保护、公平贸易等关键议题正在深刻重塑世界。冈萨雷斯说:"我们比以往任何 时候都更需要建立更广泛的对话与协商机制。对话必须是多层级的,政府与各类机构、企业以及民间社 会等都应共同参与其中。" 上世纪90年代末,冈萨雷斯在欧盟委员会任职期间首次来华,参与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 判,"我充分感受到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强烈意愿"。冈萨雷斯此后多次访问中国,见证了中国经济社会 的发展变化。"中国人民推进现代化、谋求发展繁荣的坚强意志令人印象深刻。这种意志与改革开放政 策相结合,推动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冈萨雷斯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冈萨雷斯认为,当今世界,有的行为体将合作视为一种约束,违反国际法的行为日益增多,个别行为体 将开放的贸易视为零和博弈。在此背景下,欧中回顾最初的合作初心或许能带来启发,从而推动构建 ...
一财社论:用良法架起市场善治之桥
第一财经· 2025-06-30 21:36
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核心内容 - 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条文数由33条增至41条,新增对内卷式竞争、混淆行为、大数据杀熟、刷单、恶意交易等新现象的规制 [1] - 法律修订注重清晰化表述和确定性处理,旨在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并规范市场竞争行为 [1] - 新增条款明确禁止平台经营者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防止扭曲资源配置逻辑 [3] 法律对新兴竞争行为的规范 - 将平台基于算法、数据实施的"杀熟"、"跳转"、"二选一"等行为纳入不正当竞争范畴 [2] - 新增侵害数据权益的明确规定,针对非授权使用用户数据的商业侵权行为进行疏导 [2] - 通过量化侵权惩罚力度,建立受损者评价模型,提升法律威慑力的可执行性 [2] 法律实施与市场响应机制 - 法律效力取决于市场主体遵从法规获得的边际净收益,而非单纯依赖强制力 [4] - 需配套建立维权护权渠道,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执法成本,强化法律威慑效力 [4] - 通过市场自律自治能力建设,形成供需双方及竞争对手间的制衡关系,实现法律内化为行为准则 [5] 立法对行业生态的影响 - 加速推进分工专业化和社会化,规范基于新媒体账号等新就业形态的竞争秩序 [1] - 遏制平台经济中的定价规则霸权,促使竞争回归质量与服务创新本质 [3] - 为算法驱动型商业模式的合规运营提供明确边界,优化平台经济生态 [2][3]
6月30日上期所沪银期货仓单较上一日增加4093千克
金投网· 2025-06-30 15:59
白银期货市场动态 - 上海期货交易所白银期货仓单总量为1299756千克,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093千克 [1] - 沪银主力合约日内呈现震荡格局,开盘价8716元/千克,最高8765元/千克,最低8662元/千克,收盘报8762元/千克,跌幅0.54% [1] 交割仓库仓单变化 - 上海地区仓单合计891488千克,净增加2460千克,其中中储吴淞仓库减少121千克,外运华东虹桥仓库减少302千克,中工美供应链仓库增加2883千克 [2] - 广东深圳威豹仓库仓单增加1633千克至408268千克 [2] 美国政策与贸易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9万亿美元债务到期表示担忧,强调需降低10年期债务利率,并暗示可能调整美联储人事 [2] - 特朗普批评日本汽车贸易不平衡,指出美国进口数百万辆日本汽车而日本市场未对等开放,建议日本增加美国石油等产品进口 [2] - 特朗普对7月4日前通过支出法案持不确定态度,认为即使延迟数日也可能被解读为政策失败 [2]
去年北京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新京报· 2025-06-30 15:56
经营主体增长与登记便利化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经营主体实有268.62万户同比增长5.08% 2024年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1] - 全国首个"一标四维"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落地 外资企业开办实现"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发布首套中英文双语版外商投资登记指南 [2] - "e窗通"平台网办功能升级 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拓展至30余个 2024年全程网上办理登记业务占比达79.87% [2][3] 智能餐饮与自动化设备发展 - 北京智能餐饮经营许可备案超300家 制定自动制售设备食品经营许可审查要求 推动首个持证餐饮AI机器人在亦庄落地 [2] - 截至2024年5月48家企业获批利用自动设备进行食品制售 设备布设300余个点位 智能餐饮机器人覆盖图书馆、动物园等公共场所 [3] 公平竞争与反垄断执法 - 推动退还企业费用6500多万元惠及1.02万户企业 检查收费主体480余户 罚款金额1827余万元 [4] - 建成240家涉企收费监测点位 检查反不正当竞争单位2.3万余家 2025年将常态化开展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 [4][5] - 重点查处限定交易等垄断行为 推进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 加大对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政策的整改力度 [5][6] 监管机制创新与企业减负 - 2024年非现场检查量占比提升至38.6% 扫码检查减少重复检查6510次 警示成功率89% [7] - 10.5万户企业纳入"无事不扰"清单 首批被检查量环比下降79.1% 2025年计划将非现场检查占比提升至50%以上 [7][8] - 54万余户企业通过"多报合一"年报公示减少填报数据超1100万条 为5.1万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7] 质量提升与标准建设 - 建设55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 建立41条质量强链 培育23家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 [9] - 发布50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 11项产业计量成果入选国家库 全国率先施行统一公平秤标识 [9] - 为637家小微企业减免认证费用198万余元 发放CCC免办证明2.1万余张货值21.9亿元 [10]
截至去年底北京实有经营主体268.62万户
中国新闻网· 2025-06-30 14:47
经营主体发展 - 截至2024年底北京经营主体实有268.62万户同比增长5.08% [1] - 2024年全市新设经营主体31.49万户 [1] - 2024年办理各类登记业务142.29万件其中全程网上办理113.64万件占比79.87% [2] - 超220万户存续经营主体下载电子营业执照累计应用量逾2.02亿次 [2] 商事制度改革 - 开展全国首个"一标四维"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登记试点 [2] - 实现外资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一网通办"并发布双语版外商投资登记指南 [2] - 升级"e窗通"平台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拓展至30余个 [2] - 推动企业注销、信息变更等"一件事"落地首个持证餐饮AI机器人落地 [2] 公平竞争监管 - 推动《北京市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条例》立法打造商业秘密保护网络 [3] - 更新经营者集中申报手册开展公平竞争政策宣传周活动 [3] - 检查收费主体480余户退还费用6500多万元惠及企业1.02万户 [3] - 检查反不正当竞争单位2.3万余家罚款1827余万元 [3] 监管机制创新 - 非现场检查总量189.2万次占比提升至38.6% [4] - 扫码检查警示7338次减少重复检查6510次成功率89% [4] - 10.5万户低风险企业纳入"无事不扰"清单首批检查量环比降79.1% [4] - 为5.1万户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54万户企业实现"多报合一" [4] 质量基础建设 - 建设55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建立41条质量强链 [5] - 培育23家质量强国建设领军企业2家入选首批培育库 [5] - 发布50项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建设12个国家级产业计量测试中心 [6] - 发布297项地方标准对75家单位92个项目给予2225万元资金支持 [6] 认证与标准化 - 217项企业标准入选国家"领跑者"名单 [6] - 为637家小微企业提供质量认证帮扶减免费用198万余元 [6] - 发放CCC免办证明2.1万余张货值21.9亿元 [6] - 研发全国首个人工智能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6]
日本即将征收单身税,每人每个月最高缴纳1650日元!我们会实施吗
搜狐财经· 2025-06-30 09:46
日本少子化危机与儿童育儿支援金政策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日本政府计划于2026年4月实施全民性社会保障费用"儿童育儿支援金",旨在应对少子化危机,并非针对单身群体的"单身税"[1] - 2023年日本出生人口仅75.86万,总和生育率跌至1.2,连续八年创新低,远低于维持人口所需的2.1水平[1] - 政府计划2028年前确保每年3.6万亿日元少子化对策资金,其中1万亿日元通过该支援金筹集[3] 征收标准与金额 - 征收标准与年收入挂钩:200万日元年收入者2026年缴2400日元,2028年增至4200日元;1000万日元以上高收入者2026年缴12000日元,2028年增至19800日元(约1650日元/月)[3] - 资金主要用于补贴有孩家庭,单身或无子女夫妇无法获得补偿,形成"付出无所得"现象[3] 社会争议与结构性矛盾 - 共同社调查显示超60%受访者反对该政策,年轻人反对尤为强烈,质疑为何要为他人孩子买单[5] - 日本终身未婚率持续上升:2020年男性超25%,女性近20%,反映社会结构深刻变化[5] - 现有税收制度已对单身不利:年收入500万日元单身者比已婚者多缴约10万日元所得税[6] 政策逻辑与国际比较 - 政策本质为财富再分配机制,将无子女群体财富转移至有子女家庭[7] - 国际经验显示单纯经济刺激生育效果有限,韩国案例警示未解决系统性问题时生育率可能不升反降[6] - 政策执行挑战包括资金监管、补贴滥用防范及双职工家庭双重负担问题[7] 深层问题与政策建议 - 根本障碍包括收入不稳定、高房价(东京年轻人房租占收入1/3)、工作压力等结构性因素[5] - 系统性改革方向应聚焦创造就业、稳定收入、降低居住成本(如住房政策)、减轻教育负担[9] - 强制性征收可能加剧社会撕裂,建议采用税收减免等激励性措施替代惩罚机制[9]
索要发票“小事”不小
经济日报· 2025-06-30 06:09
税务合规与发票管理 - 湖南怀化一家物业公司通过"公账私存"方式隐匿收入196万元 利用个人账户收取公司收入且不开票不入账 少缴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1] - 发票是税务稽查的重要线索 该公司因长期不开发票引发群众举报最终被查处 [1] - 数字化电子发票已全国推广 与纸质发票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实时获取电子发票 [2] 消费者权益保护 - 商家常用"税控系统升级""财务外出"等理由拒开发票 导致消费者维权时缺乏消费凭证 [1] - 部分商家推出新拒票话术 如"消费金额未达开票标准""团购优惠价不能开票"等 [3] -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经营者必须依法出具发票 消费者有权通过12366热线或电子税务局举报拒开发票行为 [2][3] 市场秩序维护 - 企业通过隐匿未开票收入偷税 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对诚信纳税企业造成不公 [2] - 消费者每索要一次发票 即是对涉税违法行为的监督 有助于维护法治化税收环境 [2] - 公平税收营商环境需要社会共治 消费者可通过索要发票参与税收监督 [3]
莫让“小动作”伤了教育公平(民生观)
人民日报· 2025-06-30 06:01
教育公平与监管完善 - 某地通报中考生体育考试作弊事件,作弊考生体考总成绩作0分处理,3名监考教师被行政免职和记过处分 [1] - 考试流程和监考制度存在漏洞,部分体育项目有主观评分空间,成绩易受人为因素干扰 [1] - 个别地区对体育考试重视不足,监考设备落后,为违规行为提供可乘之机 [1] 违规招考行为分析 - 教育部对违规招考持"零容忍"态度,明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2] - 部分人利用流程漏洞或地域差异实现教育资源"套利",包括空挂学籍、违规落户等手段获取报考资格 [2] - 滥用政策资源现象存在,如定向委培、华侨生招录等挤占其他考生机会 [2] 教育公平的解决方案 - 需完善监管机制,消除利益交换空间,杜绝"小动作" [3] - 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从根本上缓解教育焦虑 [3] - 营造公平公正的教育生态,保障学生在公平起跑线上竞争 [1][3] 事件的社会影响 - 违规行为损害社会对教育公平的信心,伤害遵守规则的学生 [3] - 家长和教师的违规行为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助长投机取巧心态 [1] - 举报行为的正义性需被保护,相关部门应全面排查类似问题 [1]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 整治大企业滥用自身优势地位
经济观察报· 2025-06-29 14:02
反不正当竞争法修订核心内容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重点治理平台"内卷式"竞争和大企业滥用优势地位问题 [1] - 增加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保障各类经营者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和参与市场竞争 [1] - 将行政处罚机关层级提高至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监督检查部门 [1] 平台经营者相关法规 - 禁止平台强制或变相强制商家以低于成本价销售商品 [2] - 禁止利用数据、算法、技术或平台规则妨碍其他经营者正常服务 [2] - 明确处罚措施:逾期不改处100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处100-500万元罚款 [2] 大型企业行为规范 - 禁止滥用资金、技术、渠道等优势地位拖欠中小企业账款 [2] - 不得强制中小企业接受不合理付款条件或违约责任 [2] 执法案例与行业影响 - 市场监管总局曝光泉州、武汉等地企业因生产劣质卫浴、燃气灶被列入失信名单 [2] - 杭州某网络科技公司因恶意批量购买退货操控电商价格被通报 [3] - 新法明确禁止网约车平台算法压价、外卖平台不公平竞争规则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