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四五
icon
搜索文档
48.8%、495%、64.6%……“数”读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央视网· 2025-07-10 10:45
周海兵表示,2024年,3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分别为22.2%、29%和48.8%,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作用显著增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 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95%以上 2024年,我国各级教育普及程度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 持在95%以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比例达到97%,比"十三五"末提高1.2个百分点。 央视网消息: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首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 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介绍了"十四五"期间,社会民生事业领域的相关成就。通过一 批有力度、有温度、可感可及的民生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周海兵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7项民生指标,在20项主要指标中占比超过三分之一,是历次五年 规划中最高的。"十四五"以来,每年城镇新增就业稳定在1200万人以上,为民生改善提供了基础 ...
十组数据,见证“十四五”能源发展非凡成就!
中国电力报· 2025-07-10 09:38
再有不到180天,"十四五"将收官。 "5年前制定的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7月9日,在 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指出。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组数据,印证"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取得的非凡成就。 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 占全社会用电量的63% "十四五"时期是聚力改革攻坚的重要历史交汇期。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系列改革举措取得务实 成效。 "我国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宣布。这是全国统一 大市场建设的重要阶段性成果。 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和命脉,电力配置效率事关经济社会运行的质量、成本和可持续性。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运行,南网5省区已实现"统一交易、同台竞价",国网、南网实现跨经营区 常态化交易,2024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63%……这些突破性进展,印证着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资源配置效率的不断优化。 发电装机容量 占全球1/3 "十四五"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全面提升,能源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 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 ...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昊 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多项指标进展超预期 "总的来看,这5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 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郑栅洁表示,在这5年历程中,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也是 前所未有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领航掌舵,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集中力量 办好自己的事,不仅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经济社会发展还实现了大幅跃升,可谓是"风雨兼程见彩 虹"。 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 绍,"十四五"规划纲要设定的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 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和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预期;规划确定的战 略任务全面落地。 郑栅洁介绍,5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120万亿、130万亿,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左右; 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在5.5%,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十四五”将收官 获得感如何再升级?
搜狐财经· 2025-07-10 08:01
经济增速与创新投入 - 十四五前4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速达5.5% [1] - 中国研发投入强度占GDP的2.68%,超过欧盟平均水平 [2] - 创新体系在基础研发、专利水平、产业转化等方面形成新体系 [4] 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 中国在核心技术、关键技术、产业链和研发水平进入世界前列 [5] - 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和资金链有机融合,形成新型体系 [5] - 创新驱动模式转型为"大规模市场体系孕育大创新"的良性循环 [5] 消费增长策略 - 稳定收入增速需关注工资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 [8] - 稳预期需通过一揽子方案提升民众对当前和未来收入的乐观预期 [8] - 服务消费需成为新增长点,需改革新消费供给 [8] 宏观数据与微观体感差异 - 民生建设在社会保障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9] - 消费参数增速不低,但不同人群获得感存在差异 [9] - 边际人群获得感需提升,中产阶级比重需提高 [11]
今年中国经济总量预计可达140万亿元左右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0 07:33
经济总量与增长 - "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达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1] - 中国经济增量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三省经济总量总和,超过世界经济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1] -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1] 创新驱动与研发投入 - 中国研发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2]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2] 民生福祉与社会保障 - 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2] - 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2] 营商环境与市场建设 - 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2] - 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2] - 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2] 绿色发展与环境治理 - 中国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新增森林面积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3]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3个百分点[3] - 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到二类水质标准[3]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3] - 每用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3] - 每年生产钢材中20%以上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3] 基础设施与产业体系 - 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累计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3]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3] - 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3] - 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3]
距离“十四五”规划收官还有不到180天 多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 这些成就的取得 都与你我有关(权威发布)
人民日报· 2025-07-10 06:06
经济增长 - 前4年平均增速5.5%,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经济体量 [3]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120/130万亿元大关,2024年预计达140万亿元 [3] -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3] 制造业实力 - 制造业增加值连续5年超30万亿元,稳居全球第一 [4] - 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全球第一,拥有最完整制造体系 [4] - 实现国产大型邮轮、电磁弹射航母、第四代核电站等高端制造突破 [4] 基础设施 - 建成全球最大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城市轨交网 [5] - 特高压输电通道达44条,高速公路充电桩覆盖率98.4% [5] -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建成率超90%,覆盖80%县域 [5] 能源粮食安全 - 粮食产量实现"21连丰",2023年达1.4万亿斤 [6] - 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谷物/肉类等产量全球第一 [6] - 能源自给率超80%,2024年油气产量首破4亿吨油当量 [6] 科技创新 - 研发投入强度提升至2.68%,接近OECD国家水平 [9] - 全球百强科技集群26个居首,高新技术企业超46万家 [9] - 研发经费比"十三五"末增长50%,增量达1.2万亿元 [9] 区域协调 - 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经济总量占全国40%以上 [10] - "西电东送"能力超3亿千瓦,"东数西算"占全国算力70% [10] - 中部形成18个新兴产业集群和13个先进制造集群 [10] 绿色发展 - 单位GDP能耗比"十三五"末下降11.6% [11] - 新能源发电装机达20.9亿千瓦,超煤电规模 [11]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5年增长5倍至3140万辆 [11] 民生保障 - 城镇年新增就业超1200万人,社保参保率超95% [13] - 开工建设保障房780万套,解决2000万人住房 [13] - 医保目录新增402种药品,跨省就医结算4亿人次 [13] 改革开放 - 民营企业数量增长超40%达5800万户 [15] - 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制造业限制全面清零 [15] - 外商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十三五"总和 [16]
“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7-10 02:22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中国在多个领域实现重大创新突破,包括"第一艘""第一座""第一次"等标志性成果,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 [1] - 科技创新加速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1] - "脱钩断链"和外部打压反而增强了中国自立自强的决心和能力,加速了自主创新的进度和突破 [1] 民生改善与基础设施建设 - 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5% [2]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5年增长1岁 [2] - 高铁新增投运里程超过1万公里,中国高铁运营里程是其他国家总和的2倍 [2] 经济改革与市场发展 - "十四五"期间改革聚焦"畅循环""激活力""提效率""增效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从151项缩减至106项,清理4218件妨碍统一市场的做法 [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 [3] - 民营企业数量增至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至29项 [3]
今年我国经济总量有望跨越140万亿元 “十四五”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21
经济发展成就 - 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2024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超过35万亿元[1] - 经济增量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总和,超过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1] -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1] - 2021年至2024年平均经济增速为5.5%[1] 内需与创新驱动 -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2] -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元[2] - 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2] - 创新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中国空间站"天宫"建成运营、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2] 民生与基建 - 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员超过1.8亿,托位数达到574万个[3] - 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每5年增长1岁[4] - 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6轴7廊8通道"建成率超过90%[4] - 农村公路带动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冷链物流体系完善[4] 综合实力 - 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大国[4] - 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4] - 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2]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
期货日报网· 2025-07-10 01:34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介 绍"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 到140万亿元;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经济总量的总和,也超过了世界排名 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前4年,我国经济增速平均在5.5%。 "十四五"以来,我国的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也进一步夯实。粮食方面,"十四五"支持新 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目前累计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相当于粮食产量排名前两 位的黑龙江、河南两省面积的总和,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能源方面,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 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产业基础方面,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 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底气更 足。 此外,中国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绿色发展,坚定履行"双碳"承诺,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降低11.6%,相 当于减 ...
成就举世瞩目,获得感看得见摸得着!透过数据看“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答卷
央视网· 2025-07-10 00:20
央视网消息:7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首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 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据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设定的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 率,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预期。 具体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今年预计达到140万亿元左右。5年经济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 一个长三角,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其中,前4年经济增速平均达到5.5%。 从经济实力看,我国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大国。"十四 五"以来,我国每年制造业增加值都超过30万亿元,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 在创新能力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到1.2万亿 元;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