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可持续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金融周报(第183期)|央行:19项绿色金融标准正在研制;中债估值中心试发布绿金主题债券表征曲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6:46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 - 央行已发布6项绿色金融标准,另有19项新标准正在研制,支持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规范发展 [4] - 央行牵头完成钢铁、煤电、建材、农业四大高碳行业转型金融标准制定,试点地区累计发放转型贷款425亿元 [4] - 中国联合欧盟、新加坡发布《多边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M-CGT),为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编制本地可持续金融目录提供参考 [4] 绿色债券市场发展 - 中债金融估值中心试发布绿色金融主题债券表征曲线,涵盖绿色信用债、绿色产业债、绿色商业银行债三大细分领域 [5] - 绿色主题债明确排除城投债及特殊条款债券,确保数据精准反映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成效 [5] - 农发行发行首单国家储备林建设主题绿色债券40亿元,发行利率1.4761%,认购倍率达2.87倍 [9] 地方绿色金融政策与实践 - 深圳市公示2025年环境信息披露金融机构名单,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助力可持续金融中心建设 [6] - 深圳纳入强制披露的金融机构数量持续增长,金融机构信息披露覆盖面的增长将加速地区金融机构碳中和进程 [6] 碳市场动态 - 上周全国碳市场综合价格行情最高价80.60元/吨,最低价75.70元/吨,收盘价较上一周五下跌5.75% [7] - 上周全国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1,614,145吨,总成交额125,442,199.00元 [7] - 截至2025年4月25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40,927,169吨,累计成交额43,927,966,475.48元 [7] 绿色金融创新实践 - 中诚信托设立"2025年中诚信托光萱单一资金信托",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分布式光伏市场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8] - 光萤新能源业务覆盖十余省市,签约业务量突破40亿元,通过"农户屋顶+央企投资"创新模式整合千家经销商资源 [8] - 农发行国家储备林主题绿色债券募集资金将全部用于支持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的贷款投放,预计显著提升区域生态屏障功能 [9]
85页|2024年全球可持续金融与低碳发展报告
搜狐财经· 2025-04-29 03:38
可持续金融全球发展 - 全球可持续债券市场呈现三阶段发展模式:2016-2019年初始阶段年发行额低于3000亿美元,2020-2021年快速扩张阶段年发行额突破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45%),2022年至今调整阶段2024年上半年发行额4558亿美元(同比下降2%)[13] - 绿色债券始终是市场主要推动力,2021年发行额达4888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超100%),社会债券在2020年疫情期间发行量实现十倍增长[13] - 欧洲长期占据全球可持续债券市场50%份额,亚太地区(尤其中国)2022-2023年超越美洲成为第二大发行区域,2023年全球前十大发行人中有7家中国公司占发行总额86.8%[15][68] 中国可持续金融市场 - 中国绿色贷款2018-2023年年均增速26.62%,2022-2023年境内外绿色债券新增发行规模分别为0.98万亿和1.0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60.66%和10.20%)[15] - 2023年中国发行53只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LB)总规模406亿元人民币保持全球领先,但信息披露体系仍存在强制指标有限、上市公司披露比例低等问题[15] - 截至2024年5月A股上市公司ESG报告发布率达39.8%(沪深300公司达95%),金融业(91.3%)、公用事业(64.4%)和能源业(58.7%)发布率居行业前三[21] 金融机构低碳转型 - 全球54家最大银行中48家设立净零排放目标(23家停止煤炭资产支持),2017-2022年对石油天然气等五大碳密集行业贷款规模下降24%,关联碳排放下降超40%[16] - 欧洲银行碳减排成效最显著(贷款关联碳排放下降幅度最大),亚太地区银行相关贷款规模和碳排放却显著增长[16] - 中国ESG资管产品以公募基金和银行理财为主,2018-2024年ESG产品数量占比稳定在35%-40%,存续规模占比从2018年14%攀升至2022年27%后回落[22] 企业减排进程 - 全球432家碳密集行业企业68%设立净零目标,欧洲和南美企业承诺率超80%,75%企业目标涵盖范围1和2排放,60%通过碳信用等市场化方式实现碳中和[17] - 2014-2023年企业平均碳排放减少50%、排放强度降30%、能耗降45%、能耗强度降40%,欧洲企业表现最优(十年排放量降68%)[18] - 中国企业减排呈现行业分化:消费品行业排放量降16%/强度降29%,但能源电力等行业排放量仍增长(排放强度显著下降)[19][20]
下载最新报告 | 可持续发展披露的价值
Refinitiv路孚特· 2025-04-21 12:25
可持续发展披露的监管趋势 - 全球正处于从自愿性标准向强制性披露要求的过渡阶段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2023年发布的首批可持续发展标准已被近30个国家纳入法律审查流程 [1] - 欧盟委员会提议修订《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 可能推迟实施时间并缩小适用范围 重点监管对可持续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大型企业 [1] - 首批受CSRD管辖的公司将于2024年提交可持续发展报告 企业需在细则明确前做好新准则筹备工作 [1] 可持续发展披露的三大价值驱动因素 策略执行层面 - 可持续发展议题与财务议题相互交织 量化评估能直接为管理层提供价值洞察 例如能源消耗审查可提升效率并降低15-20%运营成本 [1] - 人力资源指标量化(如技能依赖度、离职率)可增强组织韧性 降低合规风险及潜在财务损失 [1] 业务战略层面 - 披露要求促使企业识别短中长期可持续发展风险与机遇 这些因素可能影响公司90%以上的现金流和发展前景 [1] - 信息挖掘可辅助战略调整 例如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机会的识别可能带来25-30%的营收增长潜力 [1] 资本获取层面 - 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披露可降低企业资本成本约50-100个基点 并提升融资成功率 [1] - 投资者依赖可比性数据配置资本 领先企业已优化报告质量 重点披露重大风险与量化指标 [1] 国际标准推进 - IFRS可持续发展标准被视为建立投资级数据可比性的关键 需在全球司法管辖区广泛推行 [2] - LSEG通过《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展示实践路径 致力于成为可持续增长的战略推动者 [2][7] LSEG的战略定位 - 公司以推动金融稳定和可持续增长为宗旨 通过四大途径实现目标:提供绿色金融产品、参与政策制定、运营转型、社区赋能 [7] - 凭借全球市场核心地位 LSEG在促进全球脱碳和绿色经济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 影响超过70%的机构投资者决策 [7]
以国际标准引领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 江苏银行绿色金融实践入选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全球优秀案例
中金在线· 2025-04-09 23:41
文章核心观点 江苏银行自采纳“负责任银行原则”后,构建PRB与ESG双重引领战略体系,在绿色金融领域多方面发力,取得显著成效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为可持续金融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与方案 [3][4] 各部分总结 战略领航,擘画绿色金融蓝图 - 构建PRB与ESG双重引领战略体系,推动经营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巴黎协定》目标一致,发布“绿色金融大文章三年规划” [4] - 截至2024年末,绿色投融资规模超5500亿元,绿色信贷占比在24家银行中保持前列 [3] - 2024年末,Wind ESG评级提升至A,位列66家上市(A+H)银行第2位;明晟(MSCI)ESG评级提升至BBB,为国内城商行最高评级 [4] 智研先行,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石 - 出任“PRB2030核心工作组”联合组长,牵头编制面向2030年的PRB新框架标准 [5] - 作为“金融健康和普惠”联合牵头单位,发布《驱动对个人和企业金融健康与普惠的影响:从设定目标到实施》指南 [5] - 作为唯一中资银行代表,参与“气候适应试点”工作组,推动《气候适应目标设定指南》落地实施 [6] - 强化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引入碳在险价值(CVaR)和隐含升温(ITR)等量化指标,探索使用Merton模型开展转型风险压力测试 [6] 绿创引擎,激活低碳经济动能 - 打造绿色跨境融资服务体系,支持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和绿色跨境贸易新业态发展 [7] - 2024年3月,发行200亿绿色金融债券,其中100亿应用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为全国城商行首单CGT标准绿色金融债券 [7] - 认购锡汇壹号发行的全球首单可持续发展“玉兰债”3亿元,实现多个领域突破 [7] - 与中阿、中埃合作区签署协议推进“一带一路”发展,落地江苏省首单跨境电商保险保单项下融资业务 [8] 科技赋能,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 自主研发“苏银绿金”系统,开展范围一、二、三碳核算,优化客户ESG评级体系 [9] - 2022年开始范围一、二碳盘查,2024年完成全集团范围三碳核算,确保测算结果准确 [9] - 2020年上线信贷客户ESG评级系统,2024年升级至3.0版本,确保评级结果准确敏感 [9] 开放合作,共谱可持续金融篇章 - 2024年12月参加UNEP FI第18届全球圆桌峰会,分享实践与研究成果 [10][11] - 出席UNEP FI Leadership Council 2024年会,研讨应对可持续金融挑战,展现中国金融机构贡献 [11]
ESG行业洞察 | 欧盟将为14万亿美元SFDR基金设立更清晰的标签
彭博Bloomberg· 2025-03-21 17:26
彭博行业研究 (Bloomberg Intelligence) 就各公司、行业和市场提供全球投研分析以及交互式 数据。在 环境、社会与治理(ESG) 方面,BI研究立于行业前沿,聚焦热门话题,为您分享 关键洞察。 扫描二维码 立即订阅 彭博ESG双周报 本期主题:欧盟将为14万亿美元SFDR基金设立更清晰的标签 数据来源:彭博行业研究 SFDR基金评级上调和下调情况 标准化技术标准 (彭博行业研究)——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工作计划,《可持续金融信息披露条例》(SFDR)修 订将于第四季度进行。此次审查将最终引入正式的产品类别,并为价值14万亿美元的SFDR第6 条、第8条和第9条的基金提供更清晰的分类。市场参与者和欧盟顾问机构可持续金融平台会为 这一举措提供支持。 争议问题:披露机制不够充分 欧盟委员会去年就SFDR的实施进行了定向调查,结果表明,7 6%的金融市场参与者(FMP) 认为仅提出披露要求是不够的,还需要明确的产品分类。在1 4 5位作出回答的金融市场参与 者中,5 3%的人赞成创建新的产品类别,2 4%的人表示反对。SFDR修订是欧盟委员会2 0 2 5 年工作计划的一部分,可能排在其他立法工作之 ...
周大福人寿率先采用彭博MARS Climate优化气候风险管理
彭博Bloomberg· 2025-03-14 11:08
周大福人寿与彭博合作 - 周大福人寿扩充使用彭博企业解决方案MARS Climate 以评估、量化和管理气候风险和机会 [1] - MARS Climate可根据不同综合评估模型分析气候情景 与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框架一致 [1] - 转型风险模型由彭博新能源财经的TRACT工具提供支援 结合企业活动、供应链风险水平和区域足迹预测企业收入风险与机会 [1] 周大福人寿的战略与业务 - 公司在影响力与财务并重的框架下推进可持续金融 将气候风险因素纳入主动管理投资组合的考量 [1] - 自2021年起采用多项彭博买方解决方案 包括彭博AIM和PORT Enterprise [1] - 使用彭博Enterprise iPaaS实现前台、中台和后台工作流程自动化 提高运营效率 [1] - 公司是香港最具规模的寿险公司之一 为周大福创建有限公司全资附属公司 [3] - 矢志成为亚太区领先的保险公司 持续开创保险新价值 [4] 彭博的解决方案与市场覆盖 - 彭博MARS服务全球超过900家公司的1100多名专业人士 包括交易员、投资组合经理和风险经理 [2] - 提供实时分析、领先的衍生品定价数据库和全面的市场数据 [2] - 解决方案涵盖前台风险、市场风险、交易方风险、信用风险、对冲会计、抵押品管理、监管资本要求等指标 [2]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最新发声!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3-03 19:38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宣昌能出席2025年2月26-27日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1][2][3] - 会议讨论了全球经济形势、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改革、可持续金融等议题 [3] - 会议认为全球经济增长有韧性但面临地缘政治紧张、经济碎片化、贸易保护主义等下行风险 [3] - 各方同意加强宏观政策协调推动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 [3] - 会议支持IMF作为全球金融安全网核心 欢迎2025年6月前形成份额占比调整总体安排 [3] - 会议肯定发展可持续金融的重要意义 将重点推动完善全球可持续金融架构和扩大气候适应融资 [3] 中国经济形势与政策 - 宣昌能表示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1][3] - 中国人民银行在推动金融改革、促进跨境支付发展等方面取得务实成果 [1][3] - 中国人民银行作为G20可持续金融工作组联合主席将继续推动相关工作 [3] - 2025年1月宣昌能表示中国将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4] - 近年来稳健货币政策强调有力、有效、精准、灵活 调控区间偏向宽松 [4] - 2019年底以来持续降准降息 社会融资环境处于较为宽松状态 [4] 未来货币政策方向 - 下阶段宏观经济政策将进一步强化逆周期调节 [5] - 将根据国内外形势择机调整优化政策力度和节奏 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5] - 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5] - 强化利率政策执行 进一步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5] - 科学运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5] - 采取措施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 [5] 双边金融合作 - 宣昌能会见了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英国和欧盟的央行及金融官员 就双边金融合作交换意见 [4]
Moody’s(MCO)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2-14 03:2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增长20%,超70亿美元,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扩大超400个基点,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增长26% [9] - 2024年第四季度MCO收入近17亿美元,同比增长13%,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为2.69美元,同比增长20% [37] - 预计2025年MCO收入呈高个位数增长,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扩大约200个基点至约50%,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在14 - 14.50美元之间 [4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Moody's Investors Service(MIS) - 2024年全年收入增长18%,第四季度交易性收入增长29%,评级业务全年收入增长33%,调整后营业利润率扩大超500个基点 [10] - 2024年第四季度MIS收入8.09亿美元,同比增长18%,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51.3% [38][40] - 预计2025年MIS评级发行增长呈低个位数,收入呈中高个位数增长,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62% - 63% [49] Moody's Analytics(MA) - 2024年第四季度经常性收入增长10%,ARR增长9%,决策解决方案ARR达14亿美元,增长12% [11] - 2024年第四季度MA收入8.63亿美元,同比增长8%,经常性收入占比95%,增长10%,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33.8%,全年利润率为30.7% [40][46] - 预计2025年MA收入呈高个位数增长,ARR呈高个位数至低两位数增长,调整后营业利润率为32% - 33% [50]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评级发行规模近6.2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42% [18] - 2024年第四季度杠杆贷款发行活动增长134%,交易性收入增长27% [3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持续投资评级机构,加强作为投资者和发行人首选机构的地位,投资应对资本市场重大转变,如私人信贷、转型金融和数字化领域 [13][14] - 投资Moody's Analytics,增强产品云传统客户基础,拓展数据覆盖和工作流程解决方案,进行多项收购以提升业务能力 [22][23] - 发布2025年全年指引,预计市场条件有利,将受益于积极的发行组合,通过简化组织结构和自动化工作流程提高运营杠杆 [47][51][5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是创纪录的一年,业务增长强劲,通过严格的成本管理扩大了利润率,同时进行了战略投资 [8][9] - 未来有五大趋势推动业务需求,包括债务资本市场扩张、数字化转型、了解业务伙伴、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变化以及生成式AI的变革力量 [29][30] - 公司对未来前景充满信心,认为这些趋势将为业务带来持久需求,有望实现有吸引力和可持续的增长及利润率扩张 [35][61] 其他重要信息 - 2024年被Extell评为最佳评级机构,连续13年获此殊荣 [14] - 2024年对GCR的投资使其所有权接近100%,Moody's Local扩展至中美洲六个国家,收入增长16%,签署数百个首次授权 [20][21] - 2024年发布超150份第二方意见和超20份净零评估,相关业务有强大的业务储备 [16] - 2024年第四季度至2025年进行三项重要收购,提升银行和保险业务能力 [23] - 宣布一项效率计划,预计在两年内产生2 - 2.5亿美元的重组费用,完成后每年节省2.5 - 3亿美元成本 [53] 总结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中期指引是否为有机增长数据,MA方面的并购情况 - 公司表示MA已实现强劲有机增长,过去两年ARR增长稳定在9% - 10%,预计中期保持该水平,并购规模较小,主要用于丰富战略增长领域的产品 [66][67] 问题2: MIS利润率扩张空间及中期盈利增长情况 - 2025年MIS利润率因2024年激励薪酬调整而有一定提升空间,中期公司将持续投资评级业务,如工作流程、分析工具、风险和弹性计划等,以推动长期增长 [70][72] 问题3: MA利润率提升是否意味着减少投资,效率计划及AI投资和成本节约情况 - 公司表示已基本完成大型投资周期,正在内部重新配置资本,效率提升源于整合收购实体、转变市场策略和投资Gen AI带来的效率提升 [75][77] 问题4: 2025年评级业务的上行因素和风险 - 经济增长、利差、投资者需求、再融资和并购活动是影响评级业务的关键因素,公司预计利差可能略有扩大但仍低于历史水平,再融资和并购活动将推动业务增长,未考虑风险事件 [83][84][85] 问题5: Moody's Analytics的需求环境和销售周期趋势 - 销售周期在过去18 - 24个月未发生重大变化,新业务增长良好,保留率稳定,Gen AI研究助理的应用案例令人鼓舞,增强了对前景的信心 [89][91][92] 问题6: 收入和ARR增长差异及新举措对指引的影响 - ARR是有机固定货币增长指标,收入包含并购和外汇因素,两者差异主要源于交易性收入下降,预计随着客户向平台迁移,差异将缩小,新举措已纳入计划,但非主要贡献因素 [96][97][100] 问题7: 公司对联邦政府客户的敞口及政策变化的影响 - 公司对联邦政府客户的收入占比不足1%,政策变化可能对某些行业产生影响,但整体经济环境改善可能有利于发行活动 [106][109] 问题8: MIS收入中期展望上调的驱动因素及第三方私人信贷评级评估的贡献 - 预计并购活动回升,私人信贷、可持续和转型金融以及债务资本市场的演变将推动MIS收入增长 [118][119] 问题9: MA各子业务的增长驱动因素 - 数据信息和研究洞察业务将凭借良好的增长记录和持续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决策解决方案业务将因创新和帮助客户解决问题而实现较高增长 [123][124][126] 问题10: 公司产品的价值定价能力和MIS的人员增长计划 - 公司长期秉持价值定价理念,MA的定价贡献稳定,预计未来持续,MIS将继续投资自动化和技能提升,但人员增长速度可能低于收入增长 [130][132][134] 问题11: 私人信贷在评级收入中的占比、市场增长及第四季度和全年的激励薪酬情况 - 公司未单独披露私人信贷在评级收入中的占比,但提供了相关数据点,显示其增长显著,2024年激励薪酬总额为5.07亿美元,第四季度为1.33亿美元,预计2025年为4.2 - 4.4亿美元 [141][142][172] 问题12: 中期增长指引是否意味着2026 - 2027年增长放缓 - 公司表示未下调评级业务的增长预期,中期指引反映了MA的增长情况和对盈利能力的关注,调整后摊薄每股收益的提高部分源于此 [152][153][154] 问题13: 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MA和MIS的并购贡献及Cape收购情况 - 2024年MA的并购对收入增长贡献约25个基点,2025年并购有一定顺风,但外汇有逆风,两者相抵对全年指引影响不大,Cape收购已完成 [158] 问题14: KYC的ARR增长驱动因素和可持续性,以及与MSCI合作的进展 - KYC的增长得益于公司在数据、模型和软件方面的投资,产品不断更新,且能帮助客户提高效率,减少人力需求,与MSCI的合作目前在ESG领域,未来可能扩展到其他领域 [165][166][168] 问题15: 研究助理及其他功能(自动信用备忘录、早期预警系统)的市场反馈和采用路径 - 公司已通过Gen AI为多个产品赋能,导航器功能提升了产品价值和客户满意度,新推出的产品处于早期阶段,销售周期较长,但大型机构对其兴趣浓厚 [176][177][178] 问题16: 2024年第四季度MIS交易收入增长低于发行增长的原因 - 主要是因为第四季度银行贷款发行中再定价占比达55%,再定价的经济效应与正常发行不同,剔除银行贷款后,发行和交易收入增长更为匹配 [185][186]
希慎兴业(00014) - 2023 H2 - 业绩电话会
2024-02-22 17: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32亿美元,较去年下降约7% [7] - 股东基金未提及具体数据,每股资产净值为65.4,全年每股股息为1.08美元 [16] - 净负债率为27.2%,有效利率为4.2%,固定利率债务占总债务组合的62%,平均债务期限为4.5年 [17] - 2024年到期债务仅占总负债的0.6%,无特别高的再融资压力 [17] - 零售资本回报率在5.25% - 5.5%之间,办公室为4.25% - 5%,住宅为3.75% [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零售业务 - 零售入住率为97%,约10%的零售空间用于重大升级,影响了零售收入 [7] - 营业额租金增长45%,销售额略好于去年 [10] - 租赁续约、租金审查和新租赁的租金回报率在2023年主要为正 [5] 办公业务 - 办公入住率为89%,受香港写字楼市场经济复苏缓慢影响,市场目前仍疲软 [7][8] - 高端零售商和医疗保健服务等行业占整个投资组合的比例超过12% [9] 住宅业务 - 住宅入住率为60%,仍面临压力 [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香港受外部因素影响,虽游客数量有所改善,但消费仍谨慎,出口部门依然疲软,大湾区城市吸引香港游客,导致游客流量失衡 [4] - 零售市场面临充满挑战的外部环境和强势港元的阻碍,游客消费重点从购物转向体验式旅游 [9] - 写字楼市场经济复苏缓慢,目前仍疲软,房东通过更灵活的租赁条款和增加租赁激励措施来维持入住率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执行大型战略复兴计划,对零售物业进行翻新 [5] - 继续多元化租户组合,引入高端零售商和服务行业的新租户 [6] - 投资灵活办公空间或共享办公,以补充和对冲办公投资组合 [6] - 打造独特的内容和体验,如Lee Gardens注重场所营造,Hysan Place推出Urban Hood概念 [10][11] - 加强营销,通过建立Urban Park、Urban Sky、Play Doors等独特空间,以及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开展活动 [12] - 推进Caroline Hill项目建设,完成Lee Garden 1和Lee Garden 5的翻新,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开始营业 [11][13] - 发展轻资产支柱业务,IWG成为现代办公解决方案生态系统的关键部分,New Frontier受益于中国对高端医疗服务的需求增长 [13][14] - 注重可持续发展,维持或提高评级机构的评级,获得相关奖项,降低碳强度和电力强度,承诺基于科学的目标,推广绿色出行 [14][1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3年是全球动荡的一年,世界从疫情中逐渐恢复,但仍面临诸多挑战,香港受外部因素影响,消费谨慎,出口疲软 [4] - 零售业务虽受装修影响,但看到积极迹象,随着装修完成,预计租金回报率将继续为正,整体前景乐观 [5][21][22] - 写字楼市场仍面临挑战,未来几年租金可能面临压力,公司将努力维护入住率 [41][64] - 考虑到市场不确定性和业务发展需求,调整股息政策,以确保有足够资金应对未来挑战和抓住机遇 [33][34][3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表现良好,碳强度较基线下降38%,购买电力强度下降21%,270万平方英尺的建筑达到绿色标准,Lee Gardens是香港岛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枢纽,拥有超过160个充电桩 [14][15]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2023年下半年零售销售复苏率与疫情前相比如何,以及零售租赁更新和展望如何 - 2023年下半年零售销售虽未完全恢复到2018年水平,但有积极迹象,公司对零售前景持乐观态度,预计随着装修完成,租金回报率将继续为正,整体租金将上涨 [21][22][28] 问题2: 办公室租户搬迁的后续计划 - 未提及具体后续计划 [19] 问题3: 股息削减的原因及未来股息政策 - 由于房地产市场结构变化和不确定性增加,公司希望保持保守,节约现金以应对未来挑战和抓住机遇,未来仍希望保持稳定和渐进的股息政策 [33][34][35] 问题4: 永续证券的处理方式 - 8.5亿美元次级永续证券的首次赎回日期为2025年9月,公司将监测贷款市场和债券市场,寻找最合适的解决方案,目前银行仍有兴趣为公司提供融资 [46][47] 问题5: 确认股息政策是否仍是稳定和渐进的,以及入住成本和Lee Gardens 1和5的租金回升情况 - 稳定和渐进仍是公司的目标,但需根据下半年的利率和经济环境来确定是否能够实现,整体投资组合的入住成本约为中个位数,预计Lee Gardens 1和5的租金在装修完成后将逐步回升 [51][52][53] 问题6: 上海项目的进展和未来展望 - 上海Lee Garden办公室在升级后年底入住率达到30%,有30% - 40%的空间正在进行深入洽谈,希望今年能达成一些交易,提高入住率 [13][60][61] 问题7: 办公室租赁到期情况和近期空置风险,以及未来两年的资本支出计划 - 今年第二和第四季度办公室租赁到期租金与今年相似,可能面临负租金回报率的挑战,公司将努力维护入住率,未来几年的资本支出主要用于Caroline Hill项目和复兴项目,每年约20亿美元 [63][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