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徒困境

搜索文档
郝景芳:以科幻视角,看国际局势和人类危机
虎嗅· 2025-05-13 18:45
但是人类社会的思想实验就不一样了。 因为人类社会压根就没有科学实验,只有思想实验。 嗯,我写完新的长篇科幻小说了,因此总要出来宣传一下。 不过我今天主要想聊的,不是我的新书,而是人类社会的"思想实验"。 什么是"思想实验"? 思想实验,原本是物理学大佬(始作俑者:爱因斯坦和玻尔)对于现实中没法真正做实验的问题,在头脑中做实验,相互争论理论的正确性,比如上帝是 否掷骰子之类的。这本来是特别特别小众的事情,全世界可能只有几个人能懂,影响也不大。 这就影响很大了。 科学实验需要几个特点:排除无关干扰、独立可重复、结果有显著性,这样才能保证结论可靠。可是人类社会从来没有这样的条件。 你说一国比另一国发展得好是因为某次革命,可是两国历史因素的干扰根本无法排除。你说很多国家的统计能表明什么结论,可是结果根本不可重复,过 了那段历史时期,就不一样了。你说观察到一种规律,可是很可能严格统计起来根本没有显著性,只是大量正面案例总结,忽略了大量反例。如果反例足 够多,统计就没有显著性。 于是,人类社会几乎所有革新,都不是基于科学实验,而是基于思想实验。 某圣人提出一种主张,就拿来做政治和社会实验。 想一想这是有点可怕的事情。 商 ...
中方考虑接受谈判请求,不到24小时,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关税豁免
搜狐财经· 2025-05-06 00:09
中美关税交锋动态 - 美国在24小时内先释放谈判信号后突然取消800美元以下跨境包裹关税豁免政策 形成"示好"与"反击"的攻防战 [1][3][5] - 新政直接影响TEMU、SHEIN等日均百万单的中国跨境电商平台 89%订单集中在50-150美元区间的企业面临20-30%终端价格上涨 [14][12] - 美国海关政策调整精准打击中国电商商业模式 涉及2022年670亿美元商品流 占美国跨境电商小包总量58% [12][14] 800美元政策影响分析 - 800美元门槛取消使日均200万件中国商品面临全额关税 以SHEIN为例日均200万单将承担额外12.5美元/单成本 [11][12] - 清关时间可能从3天延长至2周 电子申报系统升级需投入300万美元 物流效率与消费者体验双重受损 [14] - 政策针对中国电商最活跃的"小件快消"领域 2023年对美出口增长34%的商品中70%为<800美元品类 [25] 企业应对策略 - 速卖通试点"巴西模式"通过海外建仓规避关税 TEMU客单价35美元加税后仍低于本土竞品 [27] - 跨境电商开始布局土耳其、阿联酋等中转站 墨西哥近岸外包加速吸引中国企业百亿投资 [29][37] - 行业需从铺货模式转向精品路线 掌握海外仓运营技能 REITs、跨境支付等新兴领域受关注 [33][35] 贸易格局变化 - RCEP成员国成新跳板 马来西亚对美出口激增27% 区域价值链重构加速 [29] - 中国具备内循环基础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美国95% 数字经济等领域形成自主创新体系 [31] - 双边贸易额仍保持6906亿美元规模 经济深度捆绑使博弈呈现"囚徒困境"特征 [40]
硬刚背后的东南亚,会做何选择?
虎嗅APP· 2025-04-27 21:10
核心观点 - 当前全球贸易战背景下,东南亚国家及出海企业面临巨大不确定性,需灵活应对并寻求转型机会 [5][7][9][11][13][16][17][20][25] 两头巨兽脚下的小动物们 - 当前贸易战主要影响为中美两大经济体对抗,但东南亚等小国成为实际受害者,被迫站队并承受经济压力 [7][8] - 东南亚国家面临两难选择:要么接受美国降关税,要么同时对中国加税以堵死转口贸易通道 [9] - 越南、泰国等与中国贸易逆差大,若对中国加税将导致转口贸易成本上升,但高附加值产品仍是关键 [9] - 东南亚国家产业链升级理想仍遥远,中国中间品出口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 [9] 硬刚背后的踩踏和倒逼 - 东南亚国家需借助外部压力推动内部改革,但改革过程将伴随巨大痛苦 [11] - 中国出口规模对东南亚形成"海啸式"冲击,贸易赤字问题需从全球视角观察 [11] - 越南面临最大风险,其25% GDP依赖美国出口,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依赖度为8%-17% [11] - 印尼货币贬值超3%,为新兴市场表现最差货币之一,贸易结构高度依赖中国进口 [12] 东南亚的骑墙生存智慧 - 新加坡、越南、泰国采取不同应对策略,泰国采取中立骑墙态度,提出三步走方案 [13][14] - 泰国副总理提出与美国谈判"五个关键":妥协、配合、遏制中转贸易、寻求投资机会但需有尊严 [14] - 东南亚国家需灵活应对,实际操作"说一套做一套"才能生存 [14] - 中资企业在东南亚本地市场扩张引发不满情绪,但当前仍是拉拢时机 [14] 六神无主的出海企业们 - 当前出海企业多为"逃难式"或"FOMO式"出海,缺乏长期战略布局 [16][17] - 成功出海企业需深度本地化,融入目标市场文化、政治经济及法律环境 [17] - "中国+1"转口贸易模式已不可持续,企业需建立本土化能力以应对外部冲击 [17][18] 得道多助 - 当前危机可能促使各国减少对美国经济依赖,类似疫情催生"China+1"模式 [20] - 部分东南亚国家担忧人民币贬值对冲贸易战影响,但中国可能维持汇率稳定 [20][21] - 可借鉴亚洲金融危机时中国不贬值的策略,当前中国与东南亚已形成高附加值上下游关系 [21] - 提出"泛亚太马歇尔计划"设想,帮助邻国应对美国霸凌后的经济困境 [25]
幸福的人不爱吵架
虎嗅· 2025-04-21 16:5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马宋读书学习,作者:小马宋,头图来自:虎嗅(小雨摄) 这个问题,是一位读书群友私下问我的,我觉得也有普遍性,所以公开回复一下。 这位群友看到网上有人在"骂"我,希望我回复一下。 我来回复一下这个问题:我从两个角度讲一讲这个事。 一个视角是经济学的角度,这里也提醒一下,大家可以看看我几天前讲的读书法则,就是:理解、琢 磨、对照、应用。 经济学看待事情有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从成本和收益来看待问题。 你看那些骂我的,都是名气比我小的。名气比我小,他骂我的话, 相对收益就会更高,而骂人的成本 很低。名气比我大的,人家也不屑于骂我。 骂人是自媒体获得流量的一个经典套路,因为网友天然就爱看热闹,王尔德说过一句更刻薄的观察:每 个人都喜欢看别人悲惨的故事。 这是一个成本低,收益高的行为,符合经济学的规律。 那我的做法是什么呢? 就是忽略,我甚至都没有去看他们骂我的内容。因为对我来说,我回复了,不仅会提高骂人者的流量, 对我来说成本高,收益低,所以我选择不理会。 第二个视角,是博弈论的视角。 博弈论中有一个"幸福让"的概念。 什么叫幸福让?就是在冲突中,幸福的人更容易采取退让的策略。 假设两个人吵架,一 ...
分众传媒为何收购新潮?
虎嗅· 2025-04-14 10:14
文章核心观点 - 分众传媒以83亿元估值全资收购新潮传媒引发行业讨论,从市场集中度、规模效应等角度分析此次并购及梯媒行业终局形态,认为合并后分众集团优势更明显,市场表现值得看好 [1][3] 公司对比 - 分众传媒成立于2002年,股东有江南春、阿里等,产品多样,覆盖国内外城市,员工5309人,点位多且分布在核心区域,目标4亿城市新中产,以KA客户为主,2023年收入119.04亿、利润48.3亿 [3] - 新潮传媒成立于2007年,股东有京东、张继学等,产品以智能屏为主,覆盖100个城市,员工高峰6000人、2023年底1600人,点位覆盖社区多,目标2亿中产消费人群,早期区客为主现KA+区客并重,2023年收入22亿 [3] 市场集中度 - 评估行业前景常用“市场规模”,但对企业制定战略参照意义有限,“市场集中度”是关键指标 [4][5] - 市场集中度用CR表示,如CR2指行业前2家市占率,值越高集中度越大 [6] - 商业环境中行业最后剩下企业数量一般为1家、2家、3家、7家或无数家 [7] - “指数级规模效应”行业最后剩1家,竞争要点是掌握先发优势;电梯广告行业剩2 - 3家,因企业无法吃下所有点位且规模效应不能无限扩张 [9][10] 规模效应 - 规模效应有指数、线性、对数增长3种曲线,不同曲线代表不同竞争态势影响行业终局 [13] - 指数增长曲线如微信,最后一家独大;线性增长曲线如抖音、淘宝,规模与效应线性上升;对数增长曲线初期规模效应随规模增加而加大,达到阶段后下降,电梯广告行业属此类 [16][17] - 电梯广告行业规模效应链路为电梯点位增多带来触达用户、签约广告主等能力提升,降低单个点位成本,还存在隐形规模效应即技术对人群分析更精准增加单点位收入产出 [19][20] - 电梯广告行业会触发“双边网络且同边负效应”,客户和点位有限,同边存在负向竞争,限制规模效应释放,分众和新潮进入巷战后点位成本上升、利润下降 [21][22][25] 世纪并购 - 分众并购新潮被称“世纪并购”,因规模大且是竞争双方在“囚徒困境”下的最优解 [27] - 电梯广告领域分众和新潮吃下超80%市场份额,一般行业双寡头格局会长期存在,但直接合并存在反垄断监管、投资人利益博弈、内部仇视等问题 [29][30] - 此次收购成功因新潮愿意“让步”,CEO张继学为实现梦想甘心屈居第二,成为分众首席增长官 [32][33] - 合并后分众集团一家独大,规模效应曲线上扬,获得更深行业护城河,吸收人才,在AI时代赢面更大 [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