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边合作
搜索文档
欧洲干了件以前不敢干的事,让美财长很是恼火,却在中国意料之中
搜狐财经· 2025-08-20 17:27
G7峰会欧美对华关税分歧 - 欧洲国家在G7峰会上拒绝支持美国对中国加征200%关税的提议 现场出现集体沉默 [1][3] - 欧洲汽车行业超过10%的出口依赖中国市场 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华出口额也位居前列 [9] - 欧洲认为跟随美国围堵中国将牺牲自身经济利益并损害国际合作形象 [9] 美国对华政策动机 - 美国试图通过加征关税转移国内矛盾 包括制造业空心化和就业市场疲软问题 [5] - 美国认为中国经济发展挑战其国际地位 试图通过高关税削弱中国商品竞争力 [5] - 美国政客将国内经济问题归咎于中国 加征关税作为对华强硬的政治表演 [5]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通过扩大内需市场增强经济韧性 应对外部压力 [13] - 推进对外贸易多元化 与更多国家深化合作建立"防护网" [13] - 美国此前关税威胁未伤及中国经济根本 欧洲不配合使美国围堵计划落空 [13] 国际贸易格局变化 - 各国利益深度绑定 不愿为美国霸权买单 [13] - 美国裹挟盟友对抗中国的策略正在失效 [13] - 中国提倡的互利共赢和多边合作获得更多国家认可 [13]
中美握手言和不到24小时,卢拉主动打来电话,巴西迫切想要的,中方痛快给了,特朗普失算了
搜狐财经· 2025-08-20 14:34
中美关税暂停延长 - 中美双方同意自8月12日起延长暂停对等加征24%关税措施90天 涉及中国及港澳地区商品和美国商品 [1] - 该举措符合市场预期 有助于维持中美经贸关系缓和态势 并为宏观经济稳定提供支持 [1] - 美国在其他国家曾通过关税施压获得利益 未来可能再次对中国采取类似手段 [1] 中美贸易数据与谈判前景 - 2024年中美双边货物贸易总额达6800亿美元 反映两国在商品、投资、技术和服务领域的深度联系 [3] - 未来90天谈判将聚焦芬太尼关税、出口管制和贸易差额等议题 但美国大幅下调对华实际关税难度较大 [3] - 需关注美国在芯片、药品行业的关税政策调整 以及8月29日全球包裹进口关税豁免取消对中国出口的潜在影响 [3] 中国出口表现与贸易转移 - 7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同比增长7.2% 较6月增速提升1.3个百分点 超出市场预期 [4] - 对美出口同比下降21.7% 降幅较6月扩大5.5个百分点 但对欧盟、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出口增速分别达9.2%、4.6%和19.2% 较上月加快1.7、11.3和15.8个百分点 [4] - 对东盟出口增速保持16.6%高位 仅较上月微降0.3个百分点 显示贸易转移现象明显 [4] 美国关税政策对巴西的影响 - 美国对巴西多类出口商品加征50%关税 并涉及政治干涉和司法调查威胁 [6] - 巴西已向世界贸易组织起诉美国 指控其加征关税和"301调查"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6] - 巴西作为金砖国家轮值主席国 推行去美元化 特朗普威胁对与金砖政策一致国家加征10%关税 [6] 巴西寻求国际合作与中方回应 - 巴西希望中国在维护自由贸易中发挥更大作用 并在金砖机制下形成反抗美国贸易霸凌的统一战线 [7] - 中方明确支持巴西捍卫主权和维护权益 承诺共同应对全球性关税挑战 并号召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应对美国威胁 [7] - 中国和巴西均为金砖成员 推进去美元化且出口结构多元 对美国不依赖 为合作对抗单边主义提供基础 [7] 国际经贸格局演变 - 美国关税政策未能使中国和巴西屈服 反而引发多国反对和抵制 [9] - 中国通过谈判使美国延长关税暂停 巴西积极寻求国际支持并与中国形成合力 [9] - 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不得人心 多边合作和共赢成为国际经贸发展方向 [9]
全球瞭望|南非媒体:美关税政策是将贸易当作胁迫工具
新华社· 2025-08-18 16:37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对南非输美商品征收30%关税 但南非对美出口仅占美国进口总额0 25% [1] - 美国关税政策与经济或贸易无关 而是强权工具 打破国际贸易规则 [1] - 美国频繁使用关税作为胁迫手段 威胁多边主义合作基础 [1] 全球南方国家贸易策略 - 南非等国家原认为西方市场稳定且基于规则 但美国政策现表现为任意性 [1] - 对美依赖被视为负担 全球南方国家需转向融合 生产和自决 [1] - 南非总统支持扩大与非洲 亚洲和中东的贸易关系 [1] 非洲大陆贸易机遇 -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有望整合非洲为3 4万亿美元市场 [1]
美国提出的3个要求,中国全部拒绝!美财长对华摊牌,特朗普总统还没答应访华
搜狐财经· 2025-08-18 15:02
贸易谈判与关税休战 - 中美贸易休战期延长90天但谈判陷入僵局 美国要求重启贸易谈判并采取强硬态度 中国直接拒绝美方要求[1] - 美国国内经济压力显著 美债规模突破37万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试图通过贸易转移矛盾[1] 芬太尼与关税关联 - 美国将芬太尼走私问题与关税挂钩 要求中国打击走私进展否则不考虑降关税[3] - 中国已对芬太尼类物质实施整类列管 管控严格程度全球领先 美国90%非法芬太尼来自墨西哥[3] 稀土矿产管控 - 美国要求中国放宽稀土等关键矿产出口限制 允许通过第三国输送 试图打破中国在稀土加工领域主导地位[3] - 中国稀土加工能力全球占比超过60% 美国80%稀土进口依赖中国 中国推进开采配额制并加强全链条打击走私 2025年上半年查处非法贸易案件同比增长40%[3][4] 大豆贸易动态 - 特朗普要求中国将大豆订单增加3倍以扭转贸易逆差 2024年中国自美进口大豆1200万吨占美国出口总量22%[4] - 中国大豆采购多元化转向巴西等国 2025年上半年自美进口大豆同比下降15% 巴西大豆价格较美国低8%-10%[4] 能源合作与地缘政治 - 美国要求中国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但自身每日进口60万桶俄罗斯成品油[5] - 2025年1-7月中国自俄罗斯进口原油同比增长12% 占进口总量18% 通过长期协议锁定价格较国际市场低15%-20%[5][6][8] 高层外交与战略博弈 - 美财长否认特朗普答应访华 与特朗普此前表态存在矛盾 反映美国政府内部对谈判预期分歧[8] - 中国强调高层交往需相互尊重 谈判成果取决于实质内容而非形式 积极推进多边合作与能源结算本币化协议[8] 贸易结构与产业政策 - 2025年上半年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9% 但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增长15%[9] - 中国强化产业反制措施 对美光科技和高通等企业启动安全审查 稀土出口配额向新能源汽车和芯片制造等战略产业倾斜[9] 全球产业链竞争 - 中美博弈本质是全球产业链主导权争夺 美国试图通过小院高墙策略封锁中国高科技发展[11] - 中国以全产业链优势和超大市场规模应对 坚持平等互利原则 拒绝将经贸问题政治化[11]
特朗普掀桌失败,莫迪通告全球,印度不跪,11国已加入反美战斗
搜狐财经· 2025-08-18 13:33
美印经贸摩擦背景 - 印度总理莫迪在独立日演讲中针对特朗普政府关税威胁表达强硬立场 强调保障农民 渔民和劳动者利益 反对损害国家利益的政策 绝不妥协屈服[1] - 特朗普政府要求印度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 大幅降低美国产品关税并放宽贸易壁垒 但涉及农业领域的要求遭遇强烈抵制[2] 印度强硬立场的经济动因 - 农业支撑印度约42%人口生计 美国农产品无限制进入将严重冲击本国农民 可能引发民众不满并威胁政府政治稳定[2] - 特朗普还要求美国商品零关税 印度大规模投资美国制造业回流以及大量采购美国能源产品 但印度缺乏足够资源或政策工具落实这些要求[2] 印度的反制措施 - 印度取消国防部长访美行程 暂停采购美国武器装备 包括斯特赖克装甲车 标枪反坦克导弹和P-8I反潜侦察机[3] - 印度明确表示若美国不在关税问题上让步 将搁置军事采购计划 此举从经济上削弱美国潜在收入[3] 国际合作策略 - 莫迪政府通过金砖国家和上合组织等多边合作减轻美国关税威胁负面影响[5] - 巴西总统卢拉表示不屈服美国压力 将加强与中印俄等金砖国家合作 显示特朗普关税政策面临全球抵制[5] 外交战略定位 - 印度加强与金砖和上合组织合作旨在提升与美国谈判筹码 表明即使没有美国也能维持经济发展[7] - 当前外交策略呈现阶段性转向特征 主要为在美印博弈中争取更多谈判空间[7] 政策实施效果 - 通过国际支持争取和国内领导力展示 莫迪政府成功维护政治地位 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未能奏效反而激发更强反击[9]
【环球财经】南非媒体:美关税政策是将贸易当作胁迫工具
新华社· 2025-08-18 13:33
新华财经开普敦8月18日电(记者王雷王晓梅)南非独立在线新闻网站日前刊登金砖问题专家克洛埃·马 卢莱克的文章说,美国关税政策打破了国际贸易秩序中尊重规则的原则,将贸易当作胁迫工具。全球南 方国家应共同努力,寻求多边合作机遇。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对南非输美商品征收30%的关税,而实际上,南非对美出口在美国进口商品总额中仅占0.25%。南 非输美商品被征高关税,与经济无关,与贸易无关,而与强权有关。美国频繁挥舞关税大棒的做法,开 启了危险先例。当贸易成为胁迫而不是合作工具时,多边主义的前提就开始崩溃。 长期以来,南非和许多国家制定贸易政策的前提是西方市场是"稳定的、理性的和基于规则的"。而如 今,美国的规则是任意的,伙伴关系——至少在特朗普政府的定义下——取决于默许和服从。 美国发动关税战让外界明确了一件事,那就是对美依赖是一种负担,真正的韧性在于融合、生产和自 决。全球南方国家应共同努力,寻求多边合作机遇。南非总统拉马福萨支持扩大与非洲、亚洲和中东的 贸易关系。同时,《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协定》也有望将非洲整合为价值3.4万亿美元的市场。 (文章来源:新华社) ...
中外经贸合作不容第三方干涉
经济日报· 2025-08-18 05:55
国际经贸合作政治化 - 美国政府施压意大利对中资持股比例设限 并曾对意大利轮胎企业发出"安全警告" 声称其中国技术存在风险 可能限制在美销售 [1] - 美方通过政治干预和舆论施压破坏正常市场合作 旨在遏制他国发展 这种做法违背市场经济原则 扰乱全球供应链稳定性 [1] 中国对外经贸合作成果 - 中国企业投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使其成为地中海最繁忙港口之一 在塞尔维亚帮助钢铁厂复产 带动经济复苏和就业增长 [2] - 中国在非洲和东南亚承建铁路、公路、电站等基础设施 显著改善当地交通和能源条件 促进地区互联互通 [2] - 中国对外合作带来资金、技术及可持续发展机遇 国际社会普遍认可其积极影响 [2] 国际经贸合作原则 - 经贸合作应基于市场规则和当事国自主决策 第三方无权干涉 美方将经济问题政治化 剥夺他国自主权 迫使选边站队 [1] - 中国主张合作应公开透明、平等协商 秉持不干涉内政原则 与意大利等国合作均遵循此理念 [2] - 信用是国际经贸基石 国家应坚持独立立场 基于事实和本国利益决策 否则将削弱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2] 全球化与多边合作 - 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 多边合作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正道 国际社会需加强团结 反对保护主义 [3] - 应共同维护公平、透明、非歧视的国际经贸环境 抵制霸权行径 [3]
先见之明!特朗普没想到,印度“去美国化”,俄罗斯意外躺赢,
搜狐财经· 2025-08-17 10:35
美印贸易关系恶化 - 美国对印度输美商品关税提高至50% 远高于越南和马来西亚等国家[1] - 印度出口商面临严重冲击 法里达集团60%业务依赖美国市场 1.14亿美元项目被冻结 影响两万多名工人就业[1] - 企业考虑将生产基地转移至越南和孟加拉国以规避高额关税[10] 印度企业及消费者反应 - 印度民间发起抵制美国品牌运动 包括麦当劳、星巴克和可口可乐等知名企业[3] - 消费者转向本土品牌 超市将可口可乐产品调整至角落位置[3] - 电视媒体公开批评美国政策 强调印度五千多年历史文明[3] 印度政府战略调整 - 暂停美国武器采购计划 强化与俄罗斯军事合作[5] - 莫迪政府参加上合峰会 这是其多年来首次访华[5][7] - 印度国家安全顾问访问莫斯科 邀请普京访印并继续能源合作[5] 能源贸易格局变化 - 印度拒绝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认为属于正常商业行为[5] - 俄罗斯石油因价格优势和运输便利成为印度重要能源来源[5] - 据彭博社测算 若印度停止购买俄油将导致GDP增速下降1.5个百分点[5] 地缘政治关系重组 - 美国与巴基斯坦加强合作 给予19%关税优惠并将俾路支解放武装列为恐怖组织[3] - 印度通过上合组织框架深化与中俄合作 形成多边合作机制[7][8] - 专家分析印度采取"左右逢源"策略 避免在美中之间选边站队[8]
全球今后10年2成食物靠进口,中国依赖水平高
日经中文网· 2025-08-16 08:34
全球农产品贸易趋势 - 未来10年全球卡路里消费的22%将依赖国际贸易 [2][6] - 主要农产品贸易量占产量比重从2000年的16%上升至2022-2024年的23% [4] - 食物净出口地区与净进口地区的差距将进一步扩大 [6][8] 中国农产品进口情况 - 中国2022-2024年平均净进口额达982亿美元 为10年前的3 2倍 [2][6] - 小麦进口量年增18% 玉米增30% 牛肉增25% 猪肉增10% [6] - 饮食结构从谷物向肉类转变 但口粮自给政策未达预期 [6] - 2034年中国小麦/玉米/大豆进口量预计负增长 净进口额仅降7% [7] 其他主要国家贸易表现 - 巴西2022-2024年平均净出口额703亿美元 为10年前2倍 [6] - 美国同期净出口额454亿美元 增长22% 2034年预计维持现状 [6][8] - 日本净进口额263亿美元 与10年前持平 西欧国家减少42% [6] - 澳大利亚等大洋洲地区2034年净出口额预计增8% [6][8] 新兴需求驱动地区 - 印度2034年小麦/大米消费量将比2022-2024年均值增19% [8] - 非洲同期主食消费量将增29% 成为新消费增长极 [8] - 需求增长区与主产区地理距离扩大 需强化多边贸易体系 [8] 贸易环境风险 - 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导致中国转移谷物采购来源 破坏现有贸易网络 [8]
美财长G7会推对华200%关税,盟友集体沉默!欧洲选择让美国懵了
搜狐财经· 2025-08-16 07:31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的国际反应 - 美国财政部长在G7峰会提议对中国加征200%次级关税,但未获盟友响应 [1] - 美国共和党参议员提出对与俄能源交易国的输美商品征收至少500%关税,主要针对中国 [3] 中国的反制措施 - 中国对美国加征245%关税的关键领域商品(如电动汽车、半导体)实施反制,包括对美农产品、汽车加征125%关税 [5] - 中国实施稀土出口管制,并将16家美国企业列入管制清单 [5] - 日本、加拿大、欧盟因跟风美国而受到中方制裁 [5] 欧洲与中国的经济依存关系 - 欧盟工业品进口超60%来自中国,断供将加剧欧洲通胀问题 [7] - 德国汽车、法国空客、日本半导体等核心产业与中国供应链深度绑定 [7] - 特朗普宣布对欧盟商品统一征收30%关税,引发德国车企和法国政府强烈反对 [8] 欧洲对美国政策的抵制 - 德国工业联合会警告关税战将推高成本、威胁就业,削弱欧美竞争力 [10] - 德国经济部长呼吁美国"务实谈判",反映欧洲对美国政策的不满 [10] - 西班牙与华为签署百万欧元订单,马克龙承诺深化中欧合作,欧盟宣传"中欧建交50周年" [12] 多极化趋势下的经济理性 - 欧洲理事会主席指出关税推高通胀并阻碍增长,强调建立全球贸易伙伴关系 [12] - 经济学家分析显示,美国加征关税的自损程度远超欧元区 [15] - G7国家的沉默被视为对单边主义的抵制,经济理性逐渐压倒政治讹诈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