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赌

搜索文档
又一上市公司“卖壳”终止!海王生物2024年巨亏11亿,把交易压垮了?
梧桐树下V· 2025-06-08 20:39
文/梧桐兄弟 2025年6月6日,海王生物(000078)披露《关于终止控制权变更及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公告》,海王生物控股权"卖壳"终止了。 近日,公司、海王集团及丝纺集团签署了《<关于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之合作协议书>解除协议》,丝纺集团与海王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张思民先 生、张锋先生、王菲女士签署了《<关于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及<关于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之表决权放弃协议>解除协 议》,公司本次控制权变更事项终止。 一、原计划7.67亿"卖壳"、定增14.8亿 海王生物控制权变更公告可追溯至2024年1月。 | 项目 | 2024 年度 | 2023 年度 | | --- | --- | --- | | 一、营业总收入 | 30,317,288,483.53 | 36,418,770,306.16 | | 三、营业利润(亏损以"一"号填列) | -1,062,937,900.31 | -1,468,029,919.75 | 2024年1月13日,海王生物、公司控股股东深圳海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王集团")及广东省丝绸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丝纺 ...
*ST太和: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关于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的进展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05 21:14
证券代码:605081 证券简称:*ST 太和 公告编号:2025-038 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股东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的进展公告 本公司董事会及全体董事保证本公告内容不存在任何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 或者重大遗漏,并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重要内容提示 称"华翀基金")与何文辉先生之间的合同纠纷,华翀基金向上海市静安区人民 法院提起诉讼,并提起财产保全申请,何文辉先生所持公司的 4,721,218 股股份 于 2023 年 5 月 19 日被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司法冻结。华翀基金要求何文辉先 生按照《上海华翀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关于上海太和水环境科技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之 2018 年度业绩补偿安排协议》 (以下简称"业绩补偿协议") 的约定履行相应的给付义务。 具 体 内 容 详 见 公 司 于 2023 年 6 月 26 日 刊 登 在 上 海 证 券 交 易 所 网 站 (www.sse.com.cn)以及公司指定披露的媒体上的《上海太和水科技发展股份有 限公司关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所持部分股份被司法冻结的公告》 (2023-033)。 二、股份被冻结/ ...
纳睿雷达拟3.7亿元收购MCU企业天津希格玛100%股权
巨潮资讯· 2025-06-04 23:11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计划以3.7亿元收购天津希格玛微电子100%股权,其中50%以股份支付(1.85亿元,每股42.93元,发行431万股),50%以现金支付 [1] - 标的公司评估值为3.71亿元,评估增值率达421.40% [1] - 交易市盈率14.23倍,显著低于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69.62倍(芯朋微、思特威-W等) [1] 交易双方业务协同性 - 公司是国内全极化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领军企业,产品应用于气象探测、水利测雨等领域,并拓展至民用航空、海洋监测等新场景 [1] - 标的公司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专注光电传感器、MCU芯片等ASIC研发,拥有ADC/DAC技术知识产权矩阵 [2] - 收购旨在实现相控阵雷达产业链纵向整合,从"部件级集成"升级至"芯片级协同",提升雷达产品技术自主可控性 [2] 标的公司财务表现与对赌条款 - 2023-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23亿元,净利润422万元、1238.8万元 [2]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2200万元、2500万元、3100万元,三年累计7800万元 [2] - 2025年承诺净利润同比2024年需增长约78% [2] 行业竞争与交易潜在风险 - 半导体行业竞争加剧,国内设计企业数量激增,业绩承诺兑现存在市场疑虑 [3] - 收购前标的公司多名股东退出,包括科大讯飞背景的讯飞海河基金 [3]
当王健林,失去「五百个小目标」
搜狐财经· 2025-06-04 17:00
万达集团资产出售 - 万达集团以近500亿元价格打包出售48座万达广场给太盟投资集团联合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等设立的合营企业 [2] - 出售核心资产背后是公司日益增大的债务压力 王健林被冻结股权累计达4.9亿元 [2] - 2023年起累计变现超600亿元 包括出售北京万达投资49%股权(22.62亿元)、英国圣汐国际(1.6亿英镑)、万达酒店管理公司(24.97亿元)等 [20][7][20] 万达商管债务状况 - 截至2024年6月末 大连万达商管有息负债1375.61亿元 其中一年内到期302.69亿元 [22] - 账面货币资金115.77亿元 流动负债1159.67亿元 资金缺口超过10倍 [22] - 全国开业513座万达广场(含轻资产) 商业运营总面积7090万平方米 市场估值超8000亿元 [22] 战略投资者动态 - 腾讯2018年联合三家企业投资340亿元为万达对赌协议"买单" 2023年再次通过儒意影视收购万达资产 [5][7] - 京东两次参与万达投资 看重其线下流量和商业场景价值 [7][9] - 阳光人寿近两年收购至少6座万达广场 看重6%-8%的年回报率 [8][9] 昔日盟友追债情况 - 永辉超市提起仲裁追讨38.59亿元 涉及万达商管1.43%股权交易 [14] - 苏宁易购要求万达支付50.41亿元股份回购款 [14] - 融创中国追讨95亿元股份回购款 三家追债总额近184亿元 [17] 万达商业发展历程 - 2015年启动第四次转型 转向服务业为主的轻资产模式 当年收入2901.6亿元(同比+19.1%) [25] - 2016年签订A股上市对赌协议 后因政策变化导致计划失败 [3] - 2021年珠海万达商管签订新对赌协议 要求2023年底前完成港股上市 [6]
手回集团较招股价跌近三成
南方都市报· 2025-06-04 07:11
上市进程与股价表现 - 手回集团历经三次递表、两次折戟后于5月30日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并完成IPO,发行2435.84万股新股,发售价8.08港元/股(发行区间上限),募资总额1.97亿港元 [2] - 上市首日股价破发,开盘价7.50港元/股(较发行价跌7%),收盘报6.61港元/股(跌幅18.19%),市值15亿港元,随后两个交易日继续下跌至5.71港元/股(较发行价累计跌近30%),总市值缩水至13亿港元 [2] 业务结构与市场份额 - 旗下拥有三大平台:"小雨伞"(C端直销,2024年收入占比21.3%)、"咔嚓保"(代理人分销,收入占比15.9%)、"牛保100"(B端合作,收入占比62.8%),B端渠道贡献超六成收入 [3][4] - 2023年在中国线上长期人身险市场份额达7.3%,位列行业第二 [3] - 收入结构单一,99%以上依赖保险交易佣金,技术服务收入不足1% [6] 财务数据与行业影响 - 营收波动显著:2022年8.06亿元→2023年16.34亿元(同比+102.7%)→2024年13.87亿元(同比-15.1%) [5] - 净利润由2022年盈利1.31亿元转为2023年亏损3.56亿元、2024年亏损1.36亿元,两年累计亏损4.92亿元 [5] - "报行合一"政策导致长期寿险首年佣金率从2022年34.6%降至2024年21.5%,长期寿险收入占比从50%降至33.8%,短期险种占比提升至22.2%但佣金率更低 [5] 募资用途与对赌压力 - 募资约60%用于优化销售网络与研发,其余补充流动性及并购,但研发投入占比从2022年6.6%降至2024年3.7% [7] - A轮至C轮投资者协议包含撤资权条款,若未在2025年9月30日或首次递表后18个月内上市,需按本金+利息或150%本金等条件回购股份,2024年末现金储备仅1.13亿元 [7] 公司治理与行业挑战 - 2020年管理层内讧事件曝光治理风险,创始人徐瀚控诉CEO光耀"篡权"后离职创立竞品,光耀现持股29.68% [8] - 子公司曾因返利、违规销售等被罚,2020年小雨伞保险被罚12万元,2023年创信保险销售被罚5万元 [8] - 面临蚂蚁保、腾讯微保等流量巨头挤压,以及保险公司"去中介化"趋势 [9]
比恒大更惨?王健林3年还债6000亿,如今再卖48座万达广场
搜狐财经· 2025-06-03 21:26
万达集团资产出售 - 2017年出售70多家酒店和13个文旅项目以缓解债务压力[10] - 2024年初出售5家万达广场,5月底计划出售48家万达广场[13] - 48家万达广场交易由太盟投资集团主导,该机构累计向万达注资780亿元[13][15] 公司债务与资金压力 - 万达集团总债务规模达6000亿元,需持续出售资产偿还[10][22] - 2023年万达商管继续出售资产但仍未完全解决债务问题[20] - 租金收入因电商冲击和实体店客流下降而大幅减少[20] 上市计划与对赌协议 - 2014年万达上市后因估值争议主动退市,签订2018年A股上市对赌协议[3][5] - 2016-2017年房地产行业调控导致上市计划失败[5][7] - 多次上市申请失败导致对赌协议债务持续累积[9] 资产处置特点 - 出售资产多为万达广场等重资产项目,转向轻资产模式[12] - 部分交易含核心项目,且存在低价出售情况[15][18] - 收购方如融创、富力在2017年交易后仍面临运营负担[16] 行业环境变化 - 房地产行业2016-2017年面临严格调控,影响上市进程[5] - 电商崛起导致实体商业租金收入下降[20] - 万达广场作为商业综合体受宏观经济和消费模式转变冲击[12][20]
对赌回购的人间真实
母基金研究中心· 2025-06-02 16:36
一级市场回购机制分析 (一)回购条款的运作机制 - 一级市场基金存续期通常为7-8年,GP通常在基金到期前1-2年(如第6年)要求项目方回购投资款以确保LP资金回收[3] - 上市周期较长(申报到完全退出需2年以上),若GP预判项目无法在基金到期前上市(如2027年到期的基金需2025年完成申报),会提前1.5年启动回购流程[4][5][6] - 实际执行中7年期基金可能仅投资4年即要求回购,剩余3年用于协议谈判和诉讼执行[7] (二)创始人接受回购的动因 - 部分回购条款具有强制性:机构在投决后临时增加回购条件,创始人因现金流压力被迫接受[8][9] - 技术背景创始人易受投资人误导:投资人以"老股转让退出"或"公司资产为限"等话术弱化回购风险认知[10][11] - 市场环境倒逼:一级市场90%以上基金要求对赌回购,优质创始人谈判空间有限[12][13] (三)回购条款的利益博弈 - GP通过提高利率补偿投资周期缩短:原6-8%的回购利率升至10-12%以维持7年期的IRR目标[15][16] - 附加条件转嫁成本:包括强制返投(1亿投资需落地1.5-2亿)、FA协议佣金、税务筹划等衍生条款[17][18] - 条款设计本质是LP资金周期(7年)与硬科技企业成长周期(10年+)的错配[20][21] (四)行业结构性矛盾 - 银行信贷缺位加剧融资依赖:研发型硬科技企业缺乏抵押物,无法获得雪中送炭式贷款[21] - IPO收紧放大退出压力:二级市场疲软与上市门槛提高形成恶性循环,倒逼GP滥用回购条款[22] - 行业成熟度不足:GP/LP/项目方三方认知差异显著,执行过回购的参与方与未经历者存在立场割裂[24] 行业活动动态 - 母基金研究中心启动2025专项榜单评选,拟于7月发布私募股权行业优秀机构及人才榜单[29][33]
绝不卖国!王健林又卖家产还债,71岁骨瘦如柴,唯有一点让人诟病
搜狐财经· 2025-06-01 12:25
"我们家什么都能卖,就是不卖国!" 听到花花公子王思聪说这句话,大家或许还会感到诧异。 网友印象中,一个整日与花边新闻相伴的纨绔,也能说出这样振奋人心的话?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如今的万达集团,真的是变天了。 曾几何时,万达这两个字在很多人的眼中,就是财富的象征。 如果你问万达最辉煌的时候,那应该是在2015年。 前一年,万达在王健林的管理之下,开始了第四次的转型,从房地产行业转向了服务业。 那个时候,很多传统型企业都还未从上至下贯彻"服务型"理念,再加上王健林凭借他敏锐的嗅觉、独特的眼光,提前预见了房地产行业的危机。 于是,他开始不只是将注意力放在而是采取多元化布局。 影视、体育、文旅等行业均有涉猎,当时还有人笑称万达就是"东方的迪士尼"。 在王健林的长远布局之下,万达集团旗下的各类产业迅速发展了起来。 2015年,他2600亿财富成为全球华人首富;2016年,他入选《时代周刊》最具影响力人物。 也正是这一年,他说出了那句,至今还被国人们拿来调侃的霸气发言: "先定一个小目标,赚他一个亿。" 提到王思聪,一定有不少人立即眉头紧皱。 这些年来,他仗着父亲打下的江山,挥霍无度,做了许多糟心事,即便大家都知道 ...
准备搞股权投资,得先把这55个问题理清楚
梧桐树下V· 2025-06-01 09:34
《私募股权投资手册》核心内容 - 全书约11万字,划分为五大章节,涵盖从尽职调查到对赌与回购的全流程实务操作 [3][6] - 采用"理论+案例"模式,尤其注重通过实操案例解析复杂条款和争议问题 [10][19] 章节内容分解 第一章 尽职调查 - 提出业务尽调"四核"框架:业务和产品、细分行业、研发实力、核心竞争力 [6] - 财务尽调采用"五定"方法,法律尽调覆盖"六维"评估体系 [6] - 引用浑水公司"七板斧"尽调法,包括查阅资料/关联方核查/实地调研等8项标准化流程 [8] 第二章 风险防控 - 系统梳理三类业务风险、四类财务风险及十类法律风险 [10] - 通过四个典型案例解析商业逻辑的自洽性验证(局限性/真实性/合法性) [10] - 股东核查重点包括:子公司股权调整/利益输送/突击入股等IPO问询高频问题 [12] 第三章 投资协议条款 - 详解8大类30个关键条款,含估值调整/反稀释/强制出售权等核心机制 [13][15] - 示范条款显示:估值调整可设置弹性业绩下调幅度以平衡短期与长期利益 [13] 第四章 对赌条款设计 - 从对赌主体/条件/回购期限等六个维度构建合规框架 [15] - 结合证监会《首发问答》明确对赌协议清理的四大豁免条件 [18] - 特别提示上市前需约定投资人特殊权利的中止/恢复条款 [18] 第五章 对赌争议处理 - 解析七类典型争议,包括现金补偿与股权回购的裁判取舍标准 [19] - 通过艾力斯(688578)等科创板案例说明法院对"恶意促成回购"的认定逻辑 [18][19] 配套资源 - 附赠线上课程《基金退出阶段常见纠纷》及定制笔记本 [22][23]
万达广场,王健林的套现中心
搜狐财经· 2025-05-30 13:36
作者丨铁手 编辑丨坚果 封面来源丨Unsplash " 近两年,但凡关于万达以及王健林的消息,几乎都不是什么好消息,近日,王健林再因出售48座万达广场而冲上热搜第一,引发了网友热议。 网友粗略算了一笔账,有消息称此笔交易总规模或达500亿元,相当于一座万达广场只售10亿元,假如按平方测算,甚至比周边住宅楼还便宜。 难怪网友戏称,"这哪是卖资产?分明是打骨折"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王健林这些年变卖了这么多资产还债,也算是一条汉子,至少"有债肯还"。 从2017年万达商管意气风发地筹备上市,到如今万达集团"卖楼还债"的狼狈,尽管王健林已经走过了风光与坎坷,但这场"断臂求生"的大戏,还远未到终 章。 1 王健林再割心头肉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信息显示,太盟珠海、高和丰德、腾讯控股、京东潘达、阳光人寿保险,将直接或通过其各自关联方,共同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 达商管48家目标公司的100%股权。 | O | 请输入要查询的内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ll l 政务 | ♡ 服务 | ⇌ 互动 | 8= 专题 | 命 首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