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U芯片

搜索文档
MCU芯片概念涨1.18%,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8-07 16:49
MCU芯片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8月7日收盘,MCU芯片概念板块上涨1.18%,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7位,板块内46只个股上涨 [1] - 富满微涨停(20%),好上好涨停,南芯科技、航天智装、士兰微涨幅居前,分别上涨9.10%、7.21%、5.40% [1] - 乐鑫科技、复旦微电、泰晶科技跌幅居前,分别下跌2.24%、2.13%、1.56% [1] 资金流向 - MCU芯片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入9.52亿元,37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只个股净流入超5000万元 [2] - 士兰微主力资金净流入3.75亿元居首,好上好、富满微、北京君正分别净流入2.64亿元、2.35亿元、6753.08万元 [2] - 富满微、好上好、必易微主力资金净流入率居前,分别为22.39%、17.79%、11.58% [3] 个股资金流入榜 - 士兰微:涨幅5.40%,换手率7.48%,主力资金净流入3.75亿元,净流入率10.96% [3] - 好上好:涨停(9.99%),换手率31.08%,主力资金净流入2.64亿元,净流入率17.79% [3] - 富满微:涨停(20.00%),换手率12.61%,主力资金净流入2.35亿元,净流入率22.39% [3] - 北京君正:涨幅1.18%,换手率4.36%,主力资金净流入6753.08万元,净流入率5.36% [3] 个股资金流出榜 - 乐鑫科技:跌幅2.24%,主力资金净流出4353.20万元,净流出率7.66% [6] - 全志科技:跌幅0.05%,主力资金净流出6006.27万元,净流出率4.09% [6] - 紫光国微:跌幅0.26%,主力资金净流出7411.00万元,净流出率2.40% [7] - 美的集团:跌幅0.31%,主力资金净流出7408.83万元,净流出率5.09% [6]
重组导致意法半导体(STM.US)巨额亏损 但业绩展望燃起MCU复苏预期
智通财经· 2025-07-24 15:29
意法半导体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 - 公司Q2营业亏损1.33亿美元,远低于华尔街预期的营业利润5620万美元,主要受1.9亿美元重组及减值费用拖累,剔除后营业利润为5700万美元 [1][3] - Q2总营收27.6亿美元,环比增长10%,超出公司初步目标,显示MCU市场需求复苏迹象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54亿美元,同比下滑50%,自由现金流为负1.52亿美元,连续12个月自由现金流降至1.42亿美元(上年同期13.84亿美元) [2] 业务部门表现 - APMS部门营收15.8亿美元,同比下降17.4%,环比增长7.8% [2] - MDRF部门营收11.83亿美元,同比下滑10.1%,环比增长13% [2] - 其他部门营收300万美元,同比持平 [2] 行业竞争格局 - 公司在全球MCU市场位居第一梯队,STM32系列为32位MCU标杆产品,与恩智浦、英飞凌等前五大厂商合计占据80%市场份额 [4] - 产品覆盖消费电子、汽车、工业等领域,为特斯拉提供电源芯片,为iPhone供应eSIM模块芯片 [1] 市场动态与展望 - 车规级MCU需求持续疲软,汽车芯片库存去化未结束,拖累意法半导体、德州仪器等厂商业绩 [5][7] - 公司预计Q3营收将达31.7亿美元(环比+15%),高于市场预期的31亿美元,管理层认为MCU复苏周期临近 [3][8] - 行业预测MCU库存或在2025Q2见底,下半年开启"量增价稳"复苏,但全面回暖需等待车规MCU库存清理完成 [8][9] 全球半导体行业预测 - WSTS预计2026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达7607亿美元,同比增长8.5%,存储芯片(+16.2%)、逻辑芯片(+7.3%)和模拟芯片(+4.8%)为主要增长驱动 [10][12] - 亚太地区2026年市场规模预计402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8.5%,美洲市场增速将从2025年的18%放缓至9.6% [10]
芯片巨头财报季开场即哑火 模拟霸主德州仪器(TXN.US)“关税虚火”遭戳破
智通财经网· 2025-07-23 08:21
公司业绩与市场反应 - 德州仪器第三季度营收预期为44.5亿至48亿美元,低于部分分析师预期的48亿美元上限,导致股价盘后下跌超11% [1] - 第三季度每股利润预计约1.48美元,略低于分析师平均预期 [1] - 第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16%至44.5亿美元,每股利润1.41美元同比增长16%,均超华尔街预期 [8] - 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激增25%至15.63亿美元 [8] - 中国市场第二季度营收意外增长32%,但管理层认为表现"有些过热" [7] 行业地位与产品布局 - 公司是全球最大模拟芯片制造商,市占率19%-20%,MCU领域全球前五 [6] - 产品线覆盖超4万款嵌入式器件和8万余款模拟、电源、信号链与MCU产品 [6] - 模拟芯片在电动汽车中发挥关键作用,包括电源管理、电池管理等 [5] - MCU产品在低功耗与工业实时控制领域市占领先 [5] - 公司拥有半导体领域最广泛的终端产品线和客户群,覆盖汽车、工业等所有终端市场 [6][8] 需求前景与行业趋势 - 管理层对除汽车外的所有细分市场需求持长期乐观态度 [7] - 汽车芯片需求自2022年末持续疲软,主要因库存过剩和电动汽车需求萎靡 [7] - 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增长11.2%至7009亿美元,2026年再增长8.5%至7607亿美元 [14][15] - 存储芯片预计将引领增长,逻辑和模拟芯片也将大幅贡献 [15] - 模拟芯片需求有望在2025-2026年进入强劲复苏曲线 [11] 产能与竞争环境 - 公司在中国面临本土芯片厂商的激烈竞争,约20%营收来自中国市场 [9] - 正在美国达拉斯、犹他州和中国等地加速建设新工厂 [9] - 产能扩张导致现金流和盈利能力暂时承压 [9] - 特朗普关税政策导致第二季度初期需求激增,但订单水平已回落至正常范围 [2] 行业影响与市场指标 - 公司业绩被视为半导体需求晴雨表,销量变化预示下游行业景气度 [6] - 业绩不及预期带动英伟达、博通、AMD等芯片公司股价盘后走弱 [1] - 芯片板块是TMT领域最拥挤的投资标的,英伟达、博通等为最受欢迎做多标的 [11] - 公司业绩对费城半导体指数和标普500指数的走势具有重要影响 [10]
汽车早餐 | 赛力斯汽车完成50亿元战略增资;广州市“久摇不中”直接领取号牌;6月前三周全国乘用车零售同比增长24%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26 10:59
中匈汽车产业合作 - 中匈两国签署《关于成立中匈汽车产业合作工作组意向书》,重点加强汽车产业合作、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2] 国内汽车市场动态 - 北京市6月26日将配置1万个普通小客车指标(家庭和个人9600个,单位400个),家庭和个人申请人同池摇号,家庭有效编码563334个,个人2568088个,单位41142家 [3] - 广州市实施"久摇不中"申请人直接领取号牌政策,放宽购车限制并增加指标,深圳市优化摇号规则保障"久摇不中"人群需求 [4] - 6月1-22日全国乘用车零售126.9万辆(同比+24%),新能源零售69.1万辆(同比+38%),渗透率54.5%,年初至今累计新能源零售504.9万辆(同比+35%) [5] 欧洲汽车市场 - 欧洲5月汽车销量111万辆(同比+1.9%),欧盟注册量92.7万辆(同比+1.6%),特斯拉欧盟注册量连续五个月下跌(同比-40.5%) [6] 汽车技术合作与投资 - 11家德国汽车企业签署备忘录联合开发开源软件,计划2026年完成自动驾驶平台量产软件开发套件 [7] - 博世计划2027年底前在AI领域投资超25亿欧元 [8][9] 车企动态 - 日产预计2025年二季度营业亏损2000亿日元(上年同期盈利9亿日元),此前宣布全球裁员2万人并关闭7家工厂 [10] - 广汽集团申请专利提升车辆与停车场通信稳定性 [11] - 赛力斯汽车完成50亿元战略增资,引入工银金融等投资者 [12] - 小鹏汽车计划2025年进入60多国,建设超300家海外网点,目标2027年海外销量占比50% [13] - 特斯拉中国大陆首个电网侧储能电站一期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规模300MWh,整体规划达GWh级别 [14] 汽车芯片 - 四维图新子公司杰发科技SoC芯片出货量达9000万套片,MCU芯片出货量突破7000万颗,产品线覆盖全车规级需求 [15]
【芯海科技(688595.SH)】下游需求回暖,出货量逐步提升——跟踪报告之四(刘凯/黄筱茜)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24 21:28
公司概况 - 芯海科技是一家集感知、计算、控制、连接于一体的全信号链芯片设计企业,专注于高精度ADC、高性能MCU、测量算法、物联网一站式解决方案以及AI的研发与设计 [3] - 公司自2019年起从传统的中低端消费电子向汽车电子、计算机与通信、手机、BMS、工业控制等高端领域转型 [3] - 2022年底开始,公司相关产品开始陆续推出,并在手机、PC、无人机等领域的头部客户取得突破 [3]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实现营收7.02亿元,同比增长62.22% [4] - 2025Q1实现营收1.58亿元,同比增长4.66% [4] - 模拟信号链产品2024年实现营收1.81亿元,同比增长137.11% [5] - MCU芯片2024年实现营收3.26亿元,同比增长67.63% [6] 产品发展 模拟信号链产品 - BMS全年销售量增长迅速,较上年销售额增长达319.56% [5] - 单节BMS保持稳定出货,多节BMS在大客户中实现了大规模上量 [5] - 马达驱动芯片实现量产突破 [5] - 适用于无人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领域的2-5节BMS产品已经在各领域头部客户端实现批量出货 [5] - 首款车规级BMS AFE芯片即将发布 [5] - 截至24年末,公司BMS系列产品累计出货量已超过10,000万颗 [5] - 车规级高精度ADC已在头部客户端实现量产 [5] MCU芯片产品 - 实现了以EC为核心,覆盖PD、HapticPad、USB 3.0 HUB、BMS的横向产品布局 [6] - EC、HUB产品在头部客户的出货量实现了高增长 [6] - PD电源产品出货量较上年增长达90% [6] - 截至2024年末,公司EC累计出货量近1,000万颗 [6] - 荣耀首款AI PC MagicBook Pro 16搭载了高性能EC芯片 [6] - USB 3.0 HUB产品已在客户端实现量产 [6] - 应用于台式计算机的第一代Super IO产品已经导入客户端 [6] 市场拓展 - 下游客户需求回暖,传统业务产品出货量稳步回升 [4] - 新产品逐步上市,尤其是多节BMS产品、应用于计算机周边的PD、EC、Hub等系列产品被业内头部客户大量采用 [4]
四维图新:SoC芯片出货量已达9000万套片
快讯· 2025-06-24 18:21
公司产品进展 - 旗下杰发科技SoC芯片出货量已达9000万套片 [1] - MCU芯片出货量突破7000万颗 [1] - SoC和MCU两大产品线全部通过车规认证并稳定量产多代 [1] 产品布局战略 - 重点布局AC780x系列、AC784x系列、AC787x系列以及MCU+等系列产品 [1] - 在MCU芯片领域已打造初、中、高阶完整产品矩阵 [1] - 持续构建丰富生态系统并实施全产业链国产化布局 [1] - 产品设计满足未来新型E/E架构发展趋势 [1]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616
国海证券· 2025-06-16 09:32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多个行业和公司研究,包括量子之歌进军潮玩领域、兆易创新在半导体存储和MCU领域发展、机器人行业政策与企业进展、光伏等新能源行业动态、金融市场数据及地缘冲突对油市和化工行业的影响等,各行业均有不同的发展趋势和投资机会[2]。 各报告总结 量子之歌收购Letsvan,进军潮玩领域 - 量子之歌2025Q1营收5.7亿元,同比降39.6%,但净利润同比增181.2%,积极转型,收购Letsvan切入潮玩市场[3] - Letsvan旗下IP储备丰富,核心IP销售增长好,线下渠道铺设多且在推进IP出海[6] 乘AI端侧时代东风,国产存储龙头多条线蓄势待发——兆易创新 - 兆易创新深耕存储与MCU领域多年,产品品类不断拓宽,2024年Serial NOR Flash市占率全球第二[9] - 存储芯片市场规模有望增长,NOR Flash、DRAM、MCU、模拟等业务兆易创新均有布局且发展良好,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净利润增长[10][16] 国内养老机器人试点政策落地,Skild AI获英伟达等融资加持 - 本周养老机器人行业政策落地、产品发布、技术突破、企业融资等进展不断,机器人产业或迎“ChatGPT时刻”[17] - 维持人形机器人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关注相关核心部件和企业[28] 光伏贱金属替代趋势强化,分布式储能需求增长明确 - 光伏展会看好贱金属替代等新技术,需求侧组件价格或阴跌;风电海洋强国战略提升,海缆管桩交付旺季相关公司业绩有望兑现;储能大储和分布式需求共振;锂电固态电池产业化路径明晰[30][35] - 各细分领域均给出相关关注标的建议[30][34][35] 财政发力支撑总量,M1增速回升 - 5月社融新增由政府债券主导,M1增速从低位反弹但后续动能待察,存款结构分化,信贷表现受化债影响,居民信贷修复持续性待观察[40][41] “狮子的力量”撼动油市,地缘溢价能撑多久 - 以色列空袭伊朗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中断担忧,短期若冲突升级原油供给或降,还可能威胁运输线路安全;全球原油供需双弱,油价或围绕67美元中枢震荡[44][45] 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打造世界级智算中心——海光信息 - 海光信息拟换股吸收合并中科曙光,交易将在多维度提升存续公司实力,助力打造世界级智算中心,中科曙光业务价值将提升[46][49][51] - 维持海光信息“买入”评级[52] 动力煤产区供应收紧、静待旺季需求回升 - 动力煤生产与进口稳中有降,港口库存去化,水电挤压减弱预期下关注煤价企稳回升;炼焦煤和焦炭供需偏宽松,价格上方有压力或震荡偏弱[53][54] - 维持煤炭开采行业“推荐”评级,给出相关关注标的[55] 特斯拉Robotaxi商业化时刻将至 - 特斯拉Robotaxi优势多,商业化三要素完善,市场规模有望加速提升,2025年运营数据亮眼,头部企业加速投放[57][58][61] - 维持计算机行业“推荐”评级,给出相关个股建议[62] 以色列伊朗冲突对化工行业的影响,铬盐值得重点关注 - 冲突对化工行业需求端、供给端、成本有影响,铬盐逻辑加强,磷矿石供需紧张价值有望重估,化工行业关注低成本扩张、景气度提升、新材料、高股息四大机会[64][65][67]
【太平洋科技-每日观点&资讯】(2025-06-16)
远峰电子· 2025-06-15 21:12
行情速递 - 主板领涨个股包括海能达(+10.03%)、元隆雅图(+10.02%)、吉大正元(+10.02%)、旭光电子(+5.32%)、巨人网络(+3.90%) [1] - 创业板领涨个股包括正元智慧(+20.03%)、澄天伟业(+20.00%)、博创科技(+7.02%) [1] - 科创板领涨个股包括金橙子(+20.01%)、中科飞测(+6.23%)、慧辰股份(+5.60%) [1] - 活跃子行业包括SW军工电子Ⅲ(+1.74%)、SW半导体设备(+1.63%) [1] 国内新闻 - 芯聚能自主碳化硅主驱芯片模块实现规模化生产,标志着公司在车规级功率半导体领域完成全链条自主化 [1] - 奥芯半导体FC-BGA高阶封装IC基板项目正式开业,年产能达3600万颗封装基板,年产值超20亿元,满产后有望突破30亿元 [1] - 晶通科技首批2.5D/3D高阶封装设备入驻厂区,包括日本Tazmo激光解键合设备、东台镭射钻孔机等11台设备,将在未来2至3周内分批次进厂 [1] - 杰发科技芯片累计出货量超3亿颗,其中SoC芯片近9000万套片,MCU芯片超7000万颗,模拟IP自研率达100%,数字IP自研率超90% [1] 公司公告 - 希荻微持股5%以上股东重庆唯纯减持前持有37,878,116股,占公司总股本的9.23% [2] - 戈碧迦以总股本144,630,000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0.976630元人民币现金 [2] - 国子软件以股权登记日应分配股数90,527,725股为基数,每10股转增4股并派发现金红利1.8元 [2] - 安硕信息获得政府补助642.0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42.55% [2] 海外新闻 - 全球三大DRAM原厂确定从DDR4转向先进制程产品,美光已通知客户DDR4将停产,预计未来2~3季陆续停止出货 [3] - 东进半导体与德国默克公司签署许可协议,允许其实施自主研发的螺双芴基OLED材料专利 [3] - 美光宣布在美国的投资从1250亿美元扩大至2000亿美元,包括额外250亿美元内存制造投资和500亿美元研发投资,计划在博伊西加建晶圆厂和HBM封装设施 [3] - 三季度服务器DDR5产品价格预计较二季度微幅增长,四季度随着原厂产能爬坡和良率提升,供应端将集中释放产能 [3]
四维图新:杰发科技模拟IP自研率已达100% 数字IP自研率超90%
巨潮资讯· 2025-06-14 09:16
公司概况 - 杰发科技成立于2013年,前身为联发科汽车电子事业部,2017年被四维图新收购 [1] - 公司聚焦汽车车规级芯片研发,联发科骨干人员和研发团队仍是研发支柱 [1] - 当前拥有四大产品线:SoC芯片(座舱类、车联网、IVI等)、MCU芯片、胎压监测传感器专用芯片、功率放大器芯片 [1] 产品与技术 - 芯片累计出货量超3亿颗,其中SoC芯片近9000万套片,MCU芯片超7000万颗 [1] - 首款基于ARM Cortex-R52内核的多核高主频MCU芯片AC7870于2023年4月点亮 [1] - 模拟IP自研率达100%,数字IP自研率超90%,推进设计、封测、晶圆制造全链条国产化 [1] - 所有产品线均通过车规认证,每条产品线至少完成两代以上量产迭代 [2] - SoC芯片已历经五代,从2014年AC8225量产至今 [2] - MCU芯片领域:2018年首颗32位车规级MCU量产,2022年发布满足ASIL-B标准的AC7840x [2] - MCU芯片累计出货量突破2.5亿颗,全球超8000万辆车使用其芯片 [2] 市场与客户 - 车载信息娱乐系统在国内后装市场领先,前装市场获部分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OEM认可 [1] - 芯片产品覆盖国内外主流整车厂与一级供应商 [2] - Tier1客户包括霍尼韦尔、宁德时代、联合电子等 [2] - 终端客户包括广汽、理想汽车、小鹏汽车、吉利、宝马、沃尔沃等 [2]
中颖电子易主:致能工电溢价20%收购 武岳峰资本幕后操盘
巨潮资讯· 2025-06-11 10:13
股权转让交易 - 威朗国际向致能工电转让31,718,000股(占总股本8 31%)Win Channel向致能工电转让16,767,396股(占总股本5 89%)合计转让48,485,396股(14 20%股权)[1] - 交易价格25 677元/股(较市价溢价约20%)总对价12 45亿元(威朗国际获8 14亿元 Win Channel获4 31亿元)[1] - 威朗国际将剩余31,392,176股(9 20%股权)的表决权委托给致能工电 委托期24个月[2] 控制权变更 - 交易完成后致能工电直接持有中颖电子14 20%股份 通过表决权委托控制9 20%股权 合计控制23 40%股权(79,877,572股 剔除回购股份后占比23 53%)[2] - 中颖电子控股股东变更为致能工电 但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无实际控制人"状态[2] 收购方背景 - 致能工电是一家以市场化机制运营的中国高端智能工业电子产业平台 专注于工业及汽车芯片领域的产业布局与生态建设[2] - 致能工电控股股东致能合伙的出资方包括上海科创投资集团引导基金 武岳峰科创以及徐州市政府出资平台等政府背景机构[2] - 致能工电实际由国内半导体行业头部投资机构武岳峰资本主导运营[4] 交易特点与战略意义 - 中颖电子停牌前市值达73亿元 12 45亿元收购14 2%股权的交易溢价20% 显著区别于常见的低市值控制权交易案例[4] - 中颖电子核心价值在于"工业+消费级"MCU芯片业务持续贡献稳定收益(2024年预计10亿元收入+1亿元利润)[4] - 致能工电通过此次反向收购获取优质上市平台 并与中颖电子业务形成互补(工业+消费+汽车) 强化半导体产业全领域竞争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