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战略自主
icon
搜索文档
上海外国语大学忻华:彼此认知存落差,美欧关系如何重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2:50
美欧贸易谈判现状 - 欧盟争取在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原则性双边贸易协议 目前双方仍在继续接触 欧盟致力于达成有利于欧盟企业、消费者和全球经济的协议 [1] - 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50%关税 汽车领域25%关税 其他商品10%基准关税 特朗普威胁若谈判无突破将对欧盟商品征收50%关税 [1] - 欧盟决定对210亿欧元进口美国产品加征最高50%关税 但报复措施推迟至7月14日生效 [1] 美欧关系重构 - 美国政治领导层对欧盟战略认知发生深刻变化 欧洲政治精英仍对美国心存幻想 双方认知落差导致谈判难以推进 [2] - 特朗普政府认为欧盟架构导致美国对欧巨额贸易逆差 需打击欧洲一体化 欧洲在战略安全上依赖美国却让美承担巨额支出 [2] - 欧盟认为特朗普政策破坏欧洲经济政治稳定 需对美国"去风险" 需联合其他经济体反制美国 加强欧洲"战略自主" [3] 欧盟内部意见分歧 - 德国和意大利可接受10%基准税率以稳住局面 法国等国家认为10%基准税率不可接受 但马克龙可能改变想法 [5] - 欧盟有意在购买美国农产品、武器和液化天然气方面让步 推动工业产品互免关税 美国要求欧盟在"非关税壁垒"方面让步 [5] - 欧盟认为美国涉及监管和税收事务自主权的要求几乎没有谈判余地 [5] 美欧技术与产业竞争 - 美欧各自采取"泛安全化"产业战略和干预主义宏观经济政策 互相防范竞争 [9] - 美国扶持钢铁、造船等传统产业和核能、无人机等尖端产业 欧洲对标美国保护和更新钢铁、汽车等传统产业 扶持AI、量子计算等新兴前沿产业 [9] - 欧洲强化对美国巨型数字平台公司的监管 [9] 贸易与投资政策 - 美国以畸高关税实施贸易保护 2025年4月威胁对欧盟征收50%关税 推动投资审查"国家安全化" [9] - 欧洲采用"贸易防御工具" 更新出口管制和投资审查政策 构建排除美国的新兴自贸架构 [10] - 2025年初与墨西哥和拉美"南方共同市场"建立自贸架构 考虑加入CPTPP [10] 供应链安全 - 美国致力于构建关键矿产供应链 2025年与乌克兰、刚果(金)和澳印日三国达成协议 [11] - 欧洲以《欧洲竞争力指南》为纲要 将供应链安全视作经济安全重要领域 对非洲关键矿产国家进行经济外交 [11] 欧洲战略自主 - 欧洲出台更强有力产业政策 提升技术与产业竞争力 减少对美国市场依赖 增强供应链"韧性" [12] - 欧盟和法德等国出台战略文件 依靠自身力量整军经武 提升军事工业实力和军队装备技术水平 [12]
两天倒计时!特朗普封关前夜,印度突然出手,美国战略或遭重创?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45
全球关税冲突 - 特朗普政府宣布对全球165国加征最高70%关税,7月9日前不达成协议则8月1日实施[3] - 日本、欧盟、越南、印度等新兴市场被推到谈判桌前,集体陷入焦虑[5] - 关税战已从利益之争演变为底线较量,美国试图收割盟友但遭遇强硬抵抗[7] 印度强硬立场 - 印度明确将农业和乳制品列为"不可逾越的红线",农业占GDP16%并养活5.8亿农村人口[10] - 印度年产牛奶2.21亿吨全球第一,涉及8000万散户奶农,开放市场将导致家庭农场崩盘[12] - 美国要求印度零关税开放转基因玉米、大豆等农产品,触及印度文化信仰底线[13][15] 印度战略转变 - 印度过去五年主动给美国商品降关税并采购武器石油,但未获得核心技术转让承诺[17] - 印度制造业竞争力弱反而形成"免伤甲",14亿人口市场提供战略纵深抵抗外部压力[21][22] - 印度开始在多边舞台推动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挑战美元霸权根基[29] 地缘政治影响 - 印度受中美贸易战平等协议启发,决心在博弈中不输气势[27] - 印度明确不再做大国棋子,要追求战略自主和大国地位[33] - 印度的反抗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削弱美国盟友体系和印太战略[35] 产业数据 - 印度农业占GDP16%,涉及5.8亿农村人口,其中82%为耕地不足2公顷的小农[10] - 印度牛奶产量2.21亿吨全球第一,8000万奶农平均每人仅养2-3头牛[12] - 美国牧场规模达数百头牛,若开放市场将摧毁印度家庭农场体系[12]
王毅表态之际,70岁的默克尔,送给欧盟一个忠告,美国彻底急了
搜狐财经· 2025-07-07 15:58
中欧关系发展 - 王毅外长与欧盟高级代表举行战略对话 会谈内容涉及双边关系定位和全球治理合作等多个层面 被视为观察中欧关系走向的重要风向标 [1] - 中方在战略对话中系统阐述对欧政策立场 强调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试图消除欧盟决策层对"中国威胁论"的疑虑 [3] - 中欧日均贸易额超过27亿美元 中国连续多年保持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 紧密的经济联系成为双方关系的压舱石 [3] 欧盟对华政策分歧 - 欧盟委员会倾向于采取更强硬的对华立场 在经贸领域推动"去风险"战略 德国作为欧盟经济引擎态度尤为关键 [3] - 默克尔要求欧盟不应盲目追随美国对华施压 而应基于自身利益制定独立对华政策 反映出欧洲政治精英对跨大西洋关系的重新思考 [3] - 欧盟27个成员国的不同利益诉求使得难以形成统一对华战略 默克尔讲话能否转化为实际行动有待观察 [7] 欧美贸易摩擦 - 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征收关税高达50% 汽车关税维持在25% 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损害欧洲企业利益并暴露欧美利益分歧 [3] - 默克尔警告若欧盟在关税问题上退让将助长美国贸易霸凌行径 呼吁欧盟团结一致采取反制措施 [1][3] 中欧全球治理合作 - 气候变化 生物多样性保护 世贸组织改革等全球性议题需要中欧携手应对 王毅提出加强多边框架下的协调配合 [5] - 中欧在全球治理领域的合作需求成为关系重要纽带 为化解分歧提供动力 [5] 欧洲战略自主趋势 - 法国总统马克龙呼吁建立"欧洲军"减少对美国军事依赖 德国工业界反思过度依赖美国市场的风险 [5] - 默克尔强调欧盟需要制定独立对华政策 实质是要求欧盟在国际事务中摆脱美国操控实现战略自主 [5] - 随着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 欧洲寻求战略自主的趋势将不可阻挡 [7] 跨大西洋关系变化 - 美国在北约军费分摊 气候变化等问题上的单边主义做法引发欧洲不满 欧盟认为美国将欧洲视为地缘政治棋子而非平等伙伴 [5] - 默克尔表态折射出欧洲对美欧关系重新定位的思考 呼吁欧洲摆脱对美国过度依赖 [5]
外交部介绍王毅访欧情况:中欧建交50年之际加强战略合作正当时
快讯· 2025-07-07 15:27
中欧战略合作 - 王毅外长强调中德、中法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需加强战略沟通协作 共同践行多边主义 反对单边霸凌和阵营对抗 [1] - 双方需落实元首共识 增进理解互信 保持开放合作 加强人文交流 妥善处理矛盾分歧 [1] - 2024年正值中欧建交50周年 当前形势下加强战略合作具有特殊意义 [1] 欧盟对华关系 - 中方希望法德作为欧盟核心大国带动欧盟实现战略自主 树立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 [1] - 中欧需共同妥善处理经贸分歧 促进双边关系持续发展 [1] - 合作重点包括为全球局势注入确定性和可预测性 [1] 注:原文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数据 因此未提取财务指标及商业影响分析
2国交锋升级,白兰地和钢铁全中招!欧盟诬陷援俄,中方果断还击
搜狐财经· 2025-07-06 09:29
中欧贸易摩擦升级 - 中国商务部宣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征收27.7%至34.9%的反倾销税,期限五年 [3] - 中方要求取消原定7月下旬举行的中欧领导人会晤第二天议程 [3] - 中国已对欧盟的不锈钢钢坯及热轧板/卷加征五年反倾销税 [7] 欧盟对华政策反复 - 欧盟曾声明"与中国脱钩不可行、不可取,甚至是不实际",后又指责中国"把稀土问题武器化" [3] -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批评中方对稀土等关键物资采取"单边且经常不很透明"的出口管制 [5] -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并持续炒作"中国援俄"论调 [3] 中国立场与应对 - 中国外长王毅强调中国加强稀土出口管控符合国际惯例和自身利益 [3] - 中国重申为欧洲企业设立"快速通道"的诚意 [3] - 中国坚持劝和促谈,不向冲突方提供致命性武器,严格管控两用物项 [6] 战略格局变化 - 欧盟试图利用中国技术作为与美国的谈判筹码 [7] - 在美国"美国优先"的战略下,欧盟难以得到实质性让步 [7] - 欧盟继续挑衅中国可能陷入两面不讨好的境地 [7]
稀土首战告捷!王毅连访欧洲3国送出警告,中方反制已锁定30国!
搜狐财经· 2025-07-05 03:17
中美贸易关系 - 中美表面"休战"但美国正通过全球供应链孤立中国 包括放宽部分出口限制并施压中国加速稀土出口 [3] - 美国试图在美欧、美日韩谈判中引入条款 要求同步收紧对华高科技设备出口 特别是半导体制造工具 [6] - 中国通过稀土供应短缺已对美国军工产业造成影响 洛马公司推迟导弹交付 五角大楼库存告急 [10] 中欧贸易博弈 - 美国对欧盟发出"最后通牒" 要求7月9日前达成关税协议 否则欧盟商品将面临最高50%惩罚性关税 [5] - 中国对欧盟27国和英国不锈钢产品维持43%关税 韩国部分企业税率达103.1% 印尼税率为20.2% [10] - 欧盟是中国电动汽车最大出口市场 德国每年向中国出口近千亿欧元机械和化工产品 [9][11] 全球产业链影响 - 美国与越南达成"分层关税协议" 越南出口的中国零部件税率飙升至40% 打击中国转口产业链 [5] - 中国精准反制近期对华强硬国家 韩国加强半导体出口管制 印尼背离中国矿业政策 [10] - "去风险"政策若沦为保护主义工具 将加剧欧洲通货膨胀和产业空心化 [11] 半导体行业 - 美国试图强迫欧盟、日韩同步收紧对华半导体制造工具出口 封锁中国产业升级空间 [6] - 美国施压欧洲在半导体设备出口和关键行业投资审查方面对华采取强硬立场 [9]
中国断供稀土!欧盟对华不满,最难熬的德企:还不如中国一个省
搜狐财经· 2025-07-04 23:35
中欧稀土贸易争端 - 欧盟在战略对话中强硬要求中国解除稀土出口管制,否则威胁取消高层会晤 [3][15] - 稀土是高端产业的核心资源,欧洲依赖稀土的企业陷入困境,如欧盟首家汽车电池工厂CEO称"欧盟不如申请成为中国一个省" [5][7][8] - 中国建立"稀土关键技术人员名录"制度限制技术外流,并对欧盟不锈钢钢坯等产品加征五年反倾销税 [17][19] 欧盟面临的稀土困境 - 德国汽车工业因稀土供应不稳定导致产能下降,供应链中断,工人面临失业风险 [19][21] - 欧盟内部协调失效,美欧同盟在利益分配上矛盾凸显,如德国请求法国放松对华技术管制遭拒 [23][25] - 欧盟投入17亿欧元推动《关键原材料法案》,但预计2030年稀土自给率仅15% [27][29] 全球稀土替代方案现状 - 印度"国家关键矿产计划"产能不足中国十分之一 [31] - 澳大利亚稀土项目因缺乏中国萃取技术延期至2030年,成本超预算三倍 [33] - 美国本土稀土成本达3.8万美元/吨,远高于中国的1.2万美元/吨 [33] 中国的稀土管控策略 - 推出"稀土磁铁全流程追溯系统",实现从开采到使用的全程监控 [37][39] - 实施差别化供应:保障宝马、奔驰等友好企业,限制参与制裁的企业 [41][43] - 将稀土提炼技术列入禁止出口清单,管控核心专家和技术骨干 [43] 全球稀土格局演变 - 中国通过加工技术主导全球稀土产业链,尽管矿藏储量占比不高 [52][53] - 西方国家曾因环保和成本问题放弃开采,导致当前对中国稀土的深度依赖 [53] - 日本尝试投资海外稀土厂绕开中国,美国受制于高成本,均未实现有效替代 [57][58]
最终对决将开启,马克龙向美国放狠话,王毅将访欧,这是要变天了?
搜狐财经· 2025-07-02 14:34
欧美贸易争端 - 法国总统马克龙抨击美国关税政策,称其为"勒索工具",矛头直指美国即将对欧盟商品全面加征50%惩罚性关税的威胁[1][3] - 马克龙提出"零关税对零关税"方案作为欧洲反击核心策略,警告若美国维持10%基准关税,欧洲将启动"完全对等"反制措施,可能涉及空客飞机、法国红酒和奢侈品行业[3] - 2024年欧盟对美贸易逆差扩大至1580亿美元,航空航天与数字服务领域失衡尤为严重[3] - 欧盟正酝酿对价值950亿欧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并考虑在数字税、公共采购领域实施限制措施[3] - 欧盟已批准对美国煤炭、农产品、化工产品等关键行业实施精准打击,但将原定210亿欧元规模的报复性关税推迟至7月14日实施[3] 贸易战对行业影响 - 美国政策导致欧盟钢铁产能利用率下降18%,汽车出口额同比缩减23亿欧元[4] - 若贸易战全面爆发,欧美GDP增速将分别下滑0.8和1.2个百分点[4] - 过去半年超过25%的荷兰投资者因美国政策不可预测性减持美股[4] - 贸易争端已蔓延至科技与金融领域,美国司法部调查欧洲金融机构,五角大楼暂停与德国军工企业联合研发项目[3] - 欧盟正制定针对谷歌、亚马逊的数字税方案,预计每年可增加28亿欧元财政收入[3] 中欧经贸关系 -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欧洲期间将举行第十三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第八轮中德战略对话及中法外长会谈[1][4] - 欧方在经贸领域举措显示其对华有所需求但试图通过各种杠杆实现欧洲利益最大化[6] - 中欧之间存在电动汽车反补贴税、白兰地反倾销调查等摩擦,但近期已就重启价格承诺谈判达成共识[7] - 中方提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理念与欧盟"战略自主"目标存在契合点,有望深化绿色技术、数字经济领域合作[7] - 王毅访问带来投资协定执行路线图与绿色技术合作框架,而非贸易报复清单[9] 欧盟内部战略分歧 - 马克龙2月试图引导美国调转矛头指向中国,但2月底又公开呼吁"美国应该向中国加税"[6]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G7峰会渲染"中国经济威胁",鼓励特朗普联手应对中国[6] - 德国总理默茨支持对美强硬贸易立场,表态若欧美谈判破裂将启动全方位防御机制[6] - 欧盟面临战略困境,既想维护经济主权又不愿完全倒向中美任何一方[6]
国金地缘政治周观察:当前美国和各个国家贸易谈判进展
国金证券· 2025-06-30 21:46
美国贸易谈判整体情况 - 美方对达成协议急切,因7月9日谈判截止日临近、特朗普面临经济政治压力、7月4日“独立日”需政治成果宣传[2][16][17] - 若7月9日未达成协议,可能全面延期、延期一批加征一批或全面恢复对等关税,最后一种可能性低[2][18] 中美贸易谈判 - 6月27日贸易博弈有重大转折,双方确认框架细节,取消部分限制措施,协议或涉“稀土政策调整”[1][19] - 撤销措施或包括5月以来美国增加的《通用禁令》、限制EDA等出口,涉及拜登时期半导体设备禁令可能性低[19] - 后续关系阶段性缓和,美国取消“20%芬太尼关税”及特朗普访华是关键变量[20] 美欧贸易谈判 - 美国对欧盟钢铝、汽车、其他商品分别征50%、25%、10%关税,若7月9日前无突破将对所有商品征50%,欧盟曾决定对美210亿欧元进口产品加征至多50%关税[21] - 双方进入实质性协议文本讨论阶段,欧盟层面倾向达成协议,但成员国内部立场分歧大[21][22] - 可能在7月9日前后达成“参考英美模式”联合声明,先解决10%基准关税问题[23] 美日贸易谈判 - 美日谈判未突破,核心障碍是美国对日汽车征25%关税,其他商品征24%对等关税,仅暂停到7月9日[24] - 日本未达成协议因关税担忧、防务分歧、首相支持率问题,谈判回旋余地小[25] - 临近截止日,日本可能在农业和半导体领域妥协,美国可能在汽车关税让步[25] 美国与其他国家谈判 - 印度立场强硬,希望美国保证协定后不加征额外关税;加拿大因数字税问题谈判终止;越南进展较快,但美越在“减少对中国依赖”有分歧[27] 其他地缘事件 - 关注特朗普政府301与232调查进展,涉及中国多个行业及美国多种产品[28][29] - 伊以停火协议可能破裂,铀浓缩及核武器制造问题是核心,美以采取军事行动概率高[31][32] - 北约决定2035年前将各国年度国防开支提高至GDP的5%,成员国态度分化,此举有短期对美谈判和长期“战略自主”考量[33][34] 风险提示 - 以伊局势反复,美国再次袭击伊朗核设施;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反复;美国与其他国家谈判顺利并增加针对中国商品条款[6][56]
三连喊话无回应,欧盟稀土断供危机逼近!中方这步棋让G7气氛凝固
搜狐财经· 2025-06-30 02:02
欧盟对华施压策略 - 欧盟近期在G7峰会、驻华大使表态和北约秘书长言论三方面对华施压,但未取得实质效果 [1] - 欧盟试图通过渲染"稀土威胁论"和"企业恐慌"来施压中国,但中国掌控全球90%稀土永磁材料,使欧盟处于被动 [3][4] - 北约秘书长在台湾问题上的挑衅言论逻辑混乱,暴露了欧洲政客在中美之间的分裂立场 [6]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采取"以静制动"策略,通过外交部三点建议和外交访问精准打击欧盟战略软肋 [7] - 中国外长与欧洲主要领导人展开深度对话,有效瓦解欧盟的"统一战线"企图 [7] - 中国提出相互尊重核心利益、坚持伙伴定位、践行多边主义三点建议,直指欧盟对华政策矛盾 [10] 欧盟战略困境 - 欧盟陷入既要应对美国压力又想在中国问题上表忠心的两难境地 [9] - 欧盟对俄制裁导致能源危机,对华"去风险"政策引发产业恐慌 [9] - 欧盟在战略自主性上存在严重缺陷,过度依赖美国使其难以成为独立棋手 [9][12] 稀土行业格局 - 中国控制全球90%的稀土永磁材料供应,在新能源车电机和风力发电磁铁等领域占据主导地位 [3] - 欧盟工业界对稀土断供风险高度担忧,特别是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3][4] - 欧盟在稀土问题上既依赖中国供应,又试图通过政治施压改变现状,陷入战略矛盾 [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