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收益
搜索文档
 只要不开票,收入就不报税?
 蓝色柳林财税室· 2025-10-14 22:17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来源:河池税务 来源广西税务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温馨提醒:蓝色柳林财税室为非官方平台,是由编者以学习笔记形式建立的平台,所有笔记写作记录的文章及转发的法律法规仅供读者学习 参考之用,并非实际办税费的标准,欢迎交流学习,共同分享学习经验成果。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A类)》 (A200000) 增加附报事项项目 | 报 事 项 名 称 | 221 | 已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单位:元) | 事项1 □职工薪酬 | | --- | --- | --- | --- | | 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应付职工薪酬(单位:元) | 事项2 □出口方式 (复选:发生了自营出口业务\发生了委托出口业务\承担了代理出口业务> | | | | 事项3 | | | | 在"优惠及附报事项有关信息"部分增加"职工薪 酬"和"出口方式"项目,发生相关事项的纳税人应准 确填报有关情况。除上述事项外,由纳税人根据《企业 所得税申报事项目录》补充填报。 调整"预缴税款计算部分"相关项目 | | | | 预缴税款计算 | | --- | -- ...
 新华保险(601336):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增公告点评:投资收益持续向好,利润增长提速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0-14 21:54
 投资评级与目标 - 对新华保险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6] - 目标价格为77.49元,对应2025年P/EV为0.85倍 [6][13]   核心观点与业绩摘要 - 新华保险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299.86-341.22亿元,同比增长45%-65%,较2025年半年度33.5%的利润增长进一步提速 [13]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51.87-193.23亿元,同比增长58%-101% [13] - 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投资收益持续同比高增,预计资产和负债共振将推动盈利持续改善 [2][13] - 上调2025-2027年每股收益预测至12.50元、12.99元、13.18元 [13]   财务表现与预测 - 营业收入:2024年为132,555百万元(同比增长85%),预计2025年将达到173,350百万元(同比增长31%)[4] - 归母净利润:2024年为26,229百万元(同比增长201%),预计2025年将达到38,992百万元(同比增长49%)[4] - 净资产收益率:2024年为27%,预计2025年将提升至35% [4] - 新业务价值: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同比增长52.8%(非可比口径)[13]   投资收益分析 - 投资收益持续向好,2025年前三季度在2024年同期高增长基础上继续同比大幅增长 [13] - 驱动因素包括:2025年前三季度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截至2025年9月末沪深300指数较年初上涨17.9%(2024年同期为17.1%),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上涨17.9%(2024年同期为16.1%);上证指数较年初上涨15.8%(2024年同期为12.2%),其中第三季度单季上涨12.7%(2024年同期为12.4%)[13] - 公司持续优化资产配置结构,2025年上半年核心权益(股票+基金)配置占比达18.6%,领先上市同业 [13]   业务增长动力 - 新业务价值预计延续增长,需求侧受“831”预定利率下调前客户集中购买储蓄险产品推动,供给侧受公司积极的业务策略推动 [13] - 个险渠道人力规模整体稳定,合格率、绩优率及人均产能持续改善;银保渠道通过积极拓展银行合作推动新单增长 [13]
 新华保险(601336):2025Q3业绩预增:受益于投资收益提升,Q3单季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8%-101%
 东吴证券· 2025-10-14 17:04
 投资评级与核心观点 - 报告对新华保险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 - 核心观点:新华保险2025年第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国内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带来的投资收益提升,同时新业务价值(NBV)预计延续较快增长势头,当前估值处于低位 [1][7]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预增 - 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预计为300亿元至341亿元,同比增加93亿元至134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7] - 以此推算,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约152-193亿元,同比增长58%-101% [7] - 业绩增长主因是国内资本市场回稳向好,投资收益同比大幅增长 [7] - 第三季度公司对杭州银行派驻董事,相关投资预计以长期股权投资形式入账,可能对当期损益产生一次性利好影响 [7]   行业比较与驱动因素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万得全A指数累计上涨19.5%,优于上年同期的17.7%,科技成长风格行情提振保险资金相关持仓收益 [7]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险企股票及权益基金规模同比大幅增加,增速分别为:中国平安(+75.9%)、中国人寿(+35.7%)、中国人保(+32.1%)、中国太保(+25.4%)、新华保险(+22.6%)[7][8] - 各险企股票投资中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占比较高,股价浮盈直接计入当期利润,2025年上半年新华保险该占比为81.2%,在上市险企中最高 [7][11]   新业务价值(NBV)展望 - 2025年上半年上市险企NBV同比增速为:人保寿险(+71.7%)、新华保险(+58.4%)、中国平安(+39.8%)、中国太保(+32.3%)、中国人寿(+20.3%)[7] - 预计第三季度在预定利率下调前客户需求旺盛,推动新单保费阶段性高增长,将带动NBV延续较快增长势头 [7]   盈利预测与估值 - 报告上调新华保险盈利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调整为387亿元、402亿元、418亿元(前值分别为313亿元、325亿元、337亿元)[1][7] - 营业收入预测2025-2027年分别为1483.03亿元、1542.62亿元、1606.53亿元 [1] - 当前市值对应2025年预测市盈率(P/E)为5.01倍,预测市净率(P/B)为2.17倍,预测股价对内含价值比(P/EV)为0.69倍,报告认为估值仍处低位 [1][7][12] - 每股收益(EPS)预测2025-2027年分别为12.41元、12.89元、13.41元 [13]
 穗恒运A: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87.83%~180.38%
 新浪财经· 2025-10-14 16:47
穗恒运A10月14日公告,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3.45亿元到5.15亿元,同比增长87.83%到 180.38%。本报告期公司经营业绩同向上升,主要原因为:(1)汕头光伏项目投产、气电项目上网电价上 升以及燃煤价格同比下降综合使得发电业务经营效益上升;(2)投资收益同比上升的影响。 ...
 银行内部流出的4笔账,看完才知道全款买房多亏
 搜狐财经· 2025-10-04 18:49
 文章核心观点 - 银行内部分析指出,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全款买房相较于贷款可能产生隐性亏损,主要源于流动性丧失、通货膨胀侵蚀购买力以及放弃潜在投资收益三个方面 [1][3][5]   流动性分析 - 全款购房会将大部分积蓄一次性套牢,导致应对突发状况的应急资金严重不足,可能被迫借用高成本贷款,例如年利率5.8%的消费贷,产生额外利息支出 [3] - 采用贷款方式购房,例如支付30%首付(44.4万),可保留大部分资金(102.6万)用于应急储备和装修,符合央行建议的保留3-6个月生活费(以月花5000元计,需3万)作为应急资金的原则 [3] - 全款购房者因资金锁死,在急需用钱时可能需承担高息贷款或低价变现理财产品的损失,其成本可能超过贷款利息 [3]   通货膨胀影响 - 长期通货膨胀侵蚀货币购买力,过去10年CPI年均涨幅约2%,按此计算,现在的100元在30年后购买力仅相当于现在的55元左右 [4] - 贷款购房者通过分期还款,可利用未来价值较低的钱偿还当前价值较高的债务,例如30年贷款月供4500元,在2%通胀下30年后实际购买力仅相当于现在的2475元 [4] - 全款购房相当于在当前一次性支付了具有高购买力的资金,放弃了资金随时间推移而自然贬值的特性 [4]   投资机会成本 - 贷款购房所保留的剩余资金可通过低风险投资产生收益,例如将100万存入年利率2.6%的国有大行大额存单,年利息收入可达2.6万,部分覆盖年利率3.2%的贷款所产生的约3.32万年利息,差额仅为0.72万 [6] - 若使用年利率2.6%的公积金贷款,其年利息约2.7万,几乎可被大额存单的利息收入完全覆盖 [6] - 若有长期投资渠道,如定投指数基金(参考沪深300指数过去10年年化收益约6.5%),100万本金按6%年化收益计算,10年后可增值至179万,20年后可达321万,收益远超全款所享受的折扣 [6] - 银行内部建议,若剩余资金能找到年化收益率不低于贷款年利率的投资机会,则应选择贷款购房 [7]
 一块人民币换0.14美元,出国和网购会怎么被影响
 搜狐财经· 2025-10-04 13:03
 汇率对个人消费的影响 -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1元兑换0.1405美元,直接影响出国旅游消费,例如一双50美元的鞋换算后约为350元人民币,与国内300元的价格形成对比 [1] - 在海外网站网购时,汇率变化影响消费者对价格的感知,汇率折算后价格与国内相近或更低会显著刺激购物欲望 [3] - 汇率波动影响日常生活预算规划,例如出国留学的生活费和学费,几个小数点的变化可能导致预算计划完全不同 [5]   汇率对个人理财与财富管理的影响 - 汇率变动直接影响外币存款和美元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人民币升值或贬值关乎个人财富的实际购买力 [3] - 汇率作为衡量国内外购买力的工具,帮助个人进行消费决策和财富价值评估,理解汇率等同于理解自身财富价值 [3][5] - 汇率将国内外价格和生活体验连接起来,是个人管理财富、进行规划和消费决策的重要桥梁 [7]   汇率在个人经济生活中的角色 - 汇率不仅是金融数字,更是个人进行跨境交易、旅游和网购时切身感受经济全球化的工具 [7] - 汇率让冰冷的货币数字具有温度,通过对比物价和影响消费决策,使人体会到每一分钱的价值 [5][7] - 理解并利用汇率是一种生活智慧,它让人意识到经济与生活的紧密关联,并影响日常的理财和消费逻辑 [7]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2941亿美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9-30 21:23
 国际收支总体状况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常账户顺差达2941亿美元,处于合理均衡区间 [1] - 同期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为2776亿美元,其中金融账户逆差为2775亿美元 [1] - 2025年一季度经常账户顺差延续2024年下半年高位运行态势,二季度顺差环比收窄22% [1]   货物贸易表现 - 国际收支口径货物贸易出口同比增长7%,结构向优向新 [1] - 货物贸易顺差为4567亿美元,但二季度受进口增长推动,顺差环比收窄8% [1]   服务贸易表现 - 服务贸易收入和支出同比分别增长13%和2%,逆差1064亿美元,同比收窄13% [2] - 跨境旅行收入同比增长42%,外籍人员来华旅行热度提升 [2] - 跨境旅行支出同比增长5%,居民出境旅游、留学总体平稳 [2] - 计算机信息服务、商业服务收入合计同比增长9%,相关领域国际竞争力增强 [2]   投资收益状况 - 中国对外投资收益、外资在华投资收益同比分别增长13%和7% [2] - 投资收益逆差为713亿美元,同比收窄3% [2]
 长江电力20250923
 2025-09-24 17:35
**行业与公司**   长江电力(水电行业)[1]  **核心观点与论据**   **发展模式与规模**   - 水电装机容量约7200万千瓦 采用外延扩张模式 由集团承担电站建设 运营后注入上市公司 规避建设期不确定性[3]   - 非收购年份现金流充裕 分红比例显著高于其他水电公司[3]    **盈利稳定性机制**   - 通过六大水库联合调度和投资收益平滑业绩 应对来水波动导致的收入波动[2][5]   - 参股水电公司并适时兑现投资收益 共享参股主体利润成长效益[5]   - 参股投资收益预计每年达3.5-4亿元[4]    **财务优势与ROE表现**   - ROE长期稳定且处于行业前列 最差年份保持15%以上 好年份达15-16%[6]   - 发电竞价和单位装置利用小时数优势保障盈利能力[6]   - 折旧费用逐年降低 2026-2036年累计折旧减少10亿元 年均贡献约2亿元[10]   - 利息费用显著下滑 2023-2024年减少14亿元 2025年上半年减少8亿元 未来每年至少降低5亿元[11]   - 折旧、利息及投资收益合计每年贡献9-12亿元成长性[4][10][11]    **电价与定价机制**   - 历史平均电竞价高于雅砻江等公司且更稳定[7]   - 雅砻江新投产项目因高建设成本需高电价对冲[8]   - 电站定价分三部分:乌白和向西不参与市场化交易 俱乐部和白鹤滩部分执行固定电价[9]   - 受市场化交易定价影响的电量占比仅17-18% 低于公开披露的30%[9]    **分红与股东回报**   - 分红承诺延续至2030年 维持70%高比例分红[15]   - 历史分红稳定 十三五期间每股分红不低于0.65元(实际最差0.68元) 十四五期间承诺比例70%(实际最低71%)[13]   - 集团累计增持超40亿元 体现市值呵护[15]    **未来成长性与市场表现**   - 潜在增量包括联合调度金沙江与雅砻江、开发储能及风光一体化资产、基础扩建改造[12]   - EPS成长底线3-4% 乐观情况5-6% 叠加3-5%股息率[12]   - 2025年股息率预计3.5% 2026年有望升至3.6-3.7%[16]   - 当前PE约20倍 低于过去两年21-22倍 绝对收益属性突出[16]    **其他重要内容**   - 2020-2022年收入逐年下滑 2023年小幅修复[5]   - 2025年息差处于历史高位[14]   - 外资通过沪深港通进入对估值形成加持(2017年)[14]
 北大教育基金会秘书长李宇宁:中国高校基金会资产规模潜力巨大,未来或可达万亿级
 新浪基金· 2025-09-22 15:09
MACD金叉信号形成,这些股涨势不错! 责任编辑:江钰涵 李宇宁提到,目前中国高校基金会约有800家,总资产规模约900亿元人民币,与美国大学基金会约9000 亿美元的规模相比差距显著,但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展望未来,中国高校基金会管理的资 产规模有望达到万亿人民币级别。 他以北大基金会为例,揭示了增长模式的转变:过去几年,年均约12.8亿的总收入中,有约3.4亿来自投 资收益,占比超过四分之一。这与耶鲁、哈佛等顶级大学基金会(约2/3资产增长来自投资)的模式趋 同,凸显了投资收入对于基金会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仅靠捐赠收入减去必要支出,基金会 本金将难以增长。 此外,李宇宁还指出了一个独特的"中国制度红利":相较于美国要求投资收益必须回归特定捐赠项目的 会计制度,中国目前允许基金会账上存留的资金进行投资,且投资收益可作为基金会的自有资产,这在 很大程度上激励和便利了高校基金会进行投资运作,为资产管理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专题:"投资·向善"——复旦管院·兴动ESG大讲堂暨高校基金会慈善资产管理研讨会 9月22日,"投资·向善"复旦管院·兴动ESG大讲堂暨高校基金会慈善资产管理研讨会举 ...
 投资收益锐减66%拖累业绩 江西银行上半年营收降近两成
 犀牛财经· 2025-09-22 14:4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6.04亿元,同比下降19.91% [2][3]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58亿元,同比下降10.53% [2][3] - 利息净收入37.77亿元,同比下降5.27% [3][5]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46亿元,同比增长5.27% [3][5] - 投资收益4.6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65.88% [5] - 营业支出135.71亿元,同比下降3.81% [3] - 资产减值损失27.73亿元,同比下降24.52% [3][8]   资产负债 - 资产总额5802.9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16% [3]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3649.03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3.39% [3] - 吸收存款总额3967.7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49% [3] - 金融投资余额1580.14亿元,较2024年上半年末减少63.77亿元 [7]   投资结构变化 - 基金投资金额184.30亿元,同比减少37.79% [6] - 债券投资金额1270.08亿元,同比增长8.98% [6] - 投资收益下降主要受市场利率和资产价值波动影响 [6]   资产质量 - 不良贷款率2.36%,较2024年末上升0.21个百分点 [8] - 不良贷款余额86.1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10.29亿元 [8] - 逾期贷款余额131.71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31.89亿元 [8] - 拨备覆盖率154.85%,较2024年末下降5.2个百分点 [8] - 3个月以内逾期贷款48.37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6.94亿元 [8] - 1-3年逾期贷款48.19亿元,较2024年末增加22.87亿元 [8]   贷款分类表现 - 个人不良贷款23.52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8.13% [8] - 个人不良贷款率2.97%,较2024年末上升0.54个百分点 [8] - 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19.07%,较2024年末上升1.26个百分点 [9]   监管合规 - 2025年4月因违规处置不良贷款被罚款40万元 [9] - 2023年5月因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违规代持债券被通报批评 [12][13] - 2025年5月主承销商评级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评为D类 [10][11] - D类评级主要因业务能力较弱、展业不积极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