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数智技术
icon
搜索文档
AI算法、3D建模……感受衣食住行的“科技密码” 服贸会“解锁”生活新体验
央视网· 2025-09-11 15:39
智能穿戴技术 - AI算法3D建模实现线上量体裁衣 通过虚拟试衣镜站姿动作获取13项身体数据包括腰围和胸围 [3] - 设备连接手机应用与生产企业 实现消费者居家服装私人订制 减少买家秀与卖家秀差异 [3] 智慧食品安全监管 - 5G+AI系统实时监控食品操作间 自动识别未佩戴工作服或口罩 吸烟等违规场景并预警 [5] - 摄像头识别违规行为后自动上传系统报警 支持监管方即时介入处理 [5] 智能建筑施工 - 机器人全链条智能施工队涵盖涂料喷涂 墙面打磨 地面整平及安全监督等功能 [7] - 机器人自动避障并识别施工区域 根据工程图自动施工 误差小且节省人工与材料 [7] 低空经济与智慧出行 - 无人驾驶航空器获全国首批载人运营合格证 标志中国低空经济进入载人时代 [9] - 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额达17756亿元(1-7月) 同比增长6.8% [9] - 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进出口额6268亿元(1-7月) 同比增长12.6% [9]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外资委主席兼秘书长庞广廉:能源转型是石化行业降低碳排放的必由之路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06 23:03
行业地位与市场规模 -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品市场 2022年化工产值达2.4万亿欧元 占全球市场份额44% 超过欧盟、美国和日韩总和[3] 碳排放现状与转型目标 - 中国绿色能源碳强度接近80克/千瓦时 高于全球平均60克/千瓦时的水平[3] - 2050年煤炭在一次能源中占比需降至10%以上 2060年进一步降至5%以下[3] - 能源转型是石化行业降低碳排放的必由之路 未来主要能源将转向氢能和核能[3] 十四五规划发展方向 - 化工新材料被确定为"十五五"期间石化高质量发展核心方向[1][3] - 重大生产力布局优化是重要支撑 辽宁面临重大发展机遇[3] - 需通过体制机制保障推进转型 包括制定系列布局优化措施[1][3] 体制机制保障措施 - 加强资金统筹规划 探索政府资金支持新方式 构建"实验室研究-工程化开发-中试验证-项目建设-性能评价-用户反馈"创新机制[3] - 完善项目投资引导 控制高端产品规模增速 避免产能集中建设 对细分领域"隐形冠军"给予政策倾斜[4] - 推动产品应用市场建设 鼓励首批次应用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优化进出口关税及贸易政策[4] - 促进交流合作 加强内外产业协同 推动优质企业"走出去" 共建国际化研发孵化平台[5] 活动背景 - 数智融合驱动能源转型发展交流活动于沈阳举办 由中国经济信息社主办 探讨数智技术驱动能源系统全链条数字化智能化发展[5]
河南金山化工集团携手华为,共绘化工行业数智化发展新蓝图!
搜狐财经· 2025-09-06 11:12
战略合作内容 - 河南金山化工集团与华为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聚焦化工行业数字化转型 通过数智技术赋能传统产业升级 共同打造行业智能化标杆 [1] - 合作涵盖企业数字化顶层设计 工业大模型开发 智能化数据中心建设 生产工艺优化及智慧工厂建设等多个维度 [3] - 六联制碱智慧工厂项目成为重点示范工程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与智能化 提升运营效率并降低能耗 [3] 公司业务地位 - 公司是中国联碱工艺领域领军企业 依托舞阳县盐化工园区资源优势 形成盐化工 碱化工一体化产业格局 [3] - 纯碱及氯化铵产量位居全球前列 产品覆盖国内外市场 是行业公认的技术创新标杆 [3] 合作影响与规划 - 推动数智技术深度融入生产 销售 财务 物流等核心业务环节 [3] - 通过联合研发 人才培养等方式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智能解决方案 [3] - 助力化工行业向绿色 高效 可持续方向转型 [3]
湖北5.8万家工业企业上云 占总数近六成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政策与规划 - 湖北省出台《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湖北省数字经济促进办法》等系列规划方案 构建产业数字化发展政策蓝图 [1] -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处于由扩量到提质转变的关键时期 [1] 工业领域数字化进展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69.7% 居全国第7位 [1] -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90.7% 较十四五初期提升17个百分点 居全国第6位 [1][2] - 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3A级评定企业113家 较十四五初期净增超100家 排名全国第二 [2] - 入选国家5G工厂名录55家 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3家 均排名全国第四 [2] - 上云工业企业达5.8万家 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近58% [1] 农业领域数字化应用 - 建设2个基于北斗的综合集成型智慧农场和18个基于北斗的智能农机应用示范基地 [1] - 打造天空地一体化全数字化无人农场 应用规模居中部第一全国前列 [1] - 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 22个试点县农村电商覆盖90%以上行政村 [2] 服务业数字化推进 - 围绕大宗商品 汽车 纺织 医药 光电子等重点领域搭建供应链平台 [2] - 累计服务20多万家中小企业 成交额达2000多亿元 [2] - 发放惠购湖北消费券5.5亿元 直接拉动消费超120亿元 [2] 中小企业支持措施 - 在全国率先实现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全覆盖 [1] - 每年为中小企业发放5000万元上云服务券 引导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2]
永福股份(300712.SZ):目前未从事固态电池的研发与生产
格隆汇· 2025-09-04 21:12
业务定位 - 公司未从事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 [1] - 公司可提供涵盖固态电池、磷酸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超级电容、飞轮储能、氢储能等多种技术路线的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 [1] 储能业务核心板块 - 储能全场景解决方案覆盖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等应用场景 [1] - 解决方案提供集中式、分散式、集散式、交流直挂、直流直挂五代拓扑技术等多样化技术路线 [1] - 构网型解决方案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1] - 数字储能产品深度融合电力监控、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前沿数智技术 [1] - 数字储能产品构建数智化监控系统、电力大数据平台、虚拟电厂平台三大产品体系 [1] - 数字储能产品覆盖新能源、储能、电网及源网荷储一体化全场景智慧解决方案与创新产品 [1] 研发方向 - 公司将持续研发创新以保持储能技术方案和产品的先进性 [1] - 研发目标为满足客户更高需求 [1]
面向数智时代构建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
环球网资讯· 2025-08-29 21:49
数智技术对出版业的影响 -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正在改变出版业的价值链与生态系统 [2]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解放知识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版权等伦理隐忧 [2] - AR、VR、MR等技术应用增强了出版物的沉浸感与交互性 [2] - 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效率与精准度 [2] - 技术变革推动传统编辑出版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沉浸式、规模化升级转型 [2] - 数智技术深度赋能出版行业,重塑行业生态,渗透到内容创作、选题策划、营销发行等全流程 [3] 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以出版强国建设服务国家文化发展的时代使命 [2] - 数智时代的出版实践变革亟须系统化理论回应,亟须提炼经验、总结规律、升华理念 [3] - 出版物是人类思想知识的重要载体,承担知识传播、文化传承、价值引领等关键功能 [3] - 出版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海量数据资源库和传播工程,为构建自主知识体系提供保障 [3] 构建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点任务 - 学科体系方面需积极拓展出版学的跨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与文学、法学、教育学、计算机科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4] - 学术体系方面需聚焦出版的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化本土理论创新,形成能够阐释实践并引导行业发展的原创成果 [4] - 话语体系方面需打造出版学领域的标识性概念,推动融合出版、智能出版等概念发展,加强研究成果孵化和对外传播 [5] 方法路径与辩证关系 - 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出版深度融合研究和主题出版研究 [7] - 在移动化、视听化、社交化等发展趋势下推动优质选题资源开发和精准传播 [7] - 拓展出版学科边界,夯实基础理论研究,探寻技术变迁对出版业态的深刻影响 [7] - 加强对出版技术应用中的伦理规范与风险防控机制研究,包括数字版权保护、数据真实性、信息安全等问题 [7] - 深化产学研协同共建,推动出版学界与业界在资源共享、队伍建设与教学改革方面协作 [8] - 加强数字出版资源库建设,提升知识获取与整合效率,在出版领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8]
数智赋能 绿色低碳---2024长三角绿色转型发展论坛顺利召开
观察者网· 2025-08-29 21:21
论坛背景与主题 - 2024年12月18日在上海召开长三角绿色转型发展论坛 主题为"数智赋能 绿色低碳" 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 [1] - 论坛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 多家政府机构和研究机构联合主办 旨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6] - 活动包括讲坛宣讲 探讨交流 难点问诊和需求对接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葛东波出席并致辞 [1] 政府战略与行动方案 - 上海市推出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2024-2027年) 以重大应用场景为牵引 技术突破为内核 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 [2] - 方案重点培育绿色低碳产业 形成新质生产力 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 - 市经信委开展三方面实践:推动技术创新应用 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长三角产业生态协同 [2] 技术创新与应用方向 -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 大模型 大数据 物联网等数智技术在工业 能源 交通 循环经济等领域的创新应用 [2] - 数字技术应用于设计 研发 生产 采购 仓储 营销 业财等业务环节 推进生产全流程数字化 [1] - 分论坛探讨数字技术 智能系统 绿色金融平台挖掘绿色数据要素潜能的技术路径 [4] 企业实践与案例分享 - 联通数科构建园区绿色大脑 打造零碳园区总体方案 为长三角绿色转型提供支撑 [3] - 公司以碳治理 碳减排 碳增值为路径 通过碳感知 碳中台 碳应用三大层次解决碳数据和排放问题 [3] - 论坛分享人工智能 金融科技 数字孪生 大数据等技术在绿色低碳产业的应用创新 [4] 产业协同与发展生态 - 实施创新平台共建 先进制造升级 文旅新经济培育 新型服务赋能四项行动 [2] - 联合三省一市推进长三角产业集群绿色转型融合发展 [2] - 论坛吸引近200位嘉宾 包括长三角地区政府机构 科研院所和企业代表 [5] 成果输出与行业影响 - 组织《绿色长三角 低碳向未来》联合倡议活动 赠送《城市绿色转型发展--"双碳"战略和上海选择》专著 [6] - 经信智声论坛具有开放性 普及性 公益性 多元化特点 助推产业和信息化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6]
“数据筑基 具身向新” “2025数博会·DATA 之夜”举行
中国新闻网· 2025-08-29 14:24
活动概况 - 2025数博会DATA之夜活动于8月28日晚在贵阳举行,聚焦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1] - 活动由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组委会指导,人民网与贵州大数据集团联合主办[1] - 活动通过思想碰撞、跨界对话、沉浸体验等形式展示具身智能产业前沿[1] 技术展示 - 现场展示人形机器人灵活穿梭、四足机器人平地奔跑、机器狗交流对话、智能电动汽车随乐起舞等具身智能设备[1] - 创新推出王阳明数字人围绕具身智能进行思辨对话,数字人白泽亮相并解锁贵州"新地图"[3] 行业交流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江小涓和北京大学教授梅宏等专家发表主旨演讲,剖析数智技术发展趋势与产业变革方向[1] - 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具身智能、数智技术与产业破局展开多维度讨论,分享数智生态建设实践经验与创新成果[1] 产业合作 - 人民网与贵州大数据集团进行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在大数据领域开展深度合作推动产业创新发展[3] - 发布《数据智能生态共建倡议》,旨在凝聚行业力量共同打造开放、共享、创新的数据智能生态[3] 文化融合 - 活动创新融合展示贵阳精品咖啡、特色精酿啤酒、茶酒调饮及侗族大歌等贵州特色餐饮美食与文化元素[5] - 展示贵州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四大文化工程(红色文化、阳明文化、民族文化、屯堡文化)以及贵阳"咖啡之城"等亮点成果[5]
融合创新 构建数字出版新图景——写在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开幕之际
河南日报· 2025-08-28 07:39
行业发展趋势 - 数字技术推动出版行业创新 电子书 有声书 数据库及沉浸式书本剧等新型阅读产品持续涌现[1] - 数智技术助力传统文化进行年轻态表达 为文明赓续提供更多可能性[1] - 数字阅读引领新风尚 阅读形式从纸质书扩展到电脑 手机 电子阅读器等多元平台[4] 重要行业活动 - 第十五届中国国际数字出版博览会于8月28日至31日在郑州举办 设置六大展区包括中央部委所属出版单位 地方出版单位 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数字出版国际合作 数字出版互动体验及书香河南全民阅读展区[1] - 活动期间举办1场主论坛 4场分论坛和150多场现场活动[1] - 数博会与书香河南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同期举办 实现数字出版与全民阅读的深度融合[4] 区域发展动态 - 河南加快出版深度融合发展 重点建设中原数字出版基地 动漫产业园及华中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洛阳分园区[2] - 大力培育融合出版示范企业 重点扶持中原出版传媒集团 郑州大学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单位[2] - 打造中国手工创意产业数字服务平台 中小学劳动教育手工非遗传承出版融合平台 华夏手造手工创意产业数字服务平台等重点项目[3] 技术创新应用 - 中州古籍出版社推出AR绘本《西游记:中国神怪图鉴》并打造XR沉浸式体验活动 探索出版+科技新路径[2] - 大会展示XR沉浸式电影《了不起的甲骨文·王子的荣耀》 提供身临其境的殷商文化体验[5] - 《玄奘全集》数据库实现全文检索功能 展现数据智能化便利性[5] - 微缩文物博物馆通过裸眼技术实现文物复活视觉效果[5] 行业影响意义 - 数智技术为传统出版业注入新活力 使古老文化融入日常生活[4] - 数字出版与全民阅读融合促进阅读方式多元化 扩大阅读群体与场景[4] - 推动随时随地随心阅读成为可能 加速全民阅读现实化进程[5]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专家谈)
人民日报· 2025-08-22 06:13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就业工作的新定位和新使命 需把握数字时代经济发展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机遇与挑战 [2] - 变乱交织的国际环境导致世界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增强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地缘政治冲突加剧使全球贸易格局更加碎片化 [3] - 国内新旧增长动能转换加剧结构性失业矛盾 新兴产业催生知识密集型岗位但劳动者技能匹配不足 [4] - 数智技术应用对传统就业岗位产生冲击 人工智能替代低技能岗位同时催生远程工作等新就业形态 [5][6] 就业市场现状与政策成效 - 2024年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95万人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8% 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0%与去年同期持平 [3] - 结构性矛盾表现为"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制造业和家政服务业长期面临用工荒 [4] - 稳就业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包括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吸纳就业补贴和重点群体税收优惠等措施 [8] 重点领域就业促进措施 - 支持经营主体稳岗扩岗 建立援企稳岗常态化机制 特别针对受美国加征关税影响的出口企业 [8] - 打造就业友好型产业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新兴产业 增强就业吸纳效应 [9] - 发展新就业形态 平台经济和零工经济成为就业新蓄水池 需解决社保覆盖率和收入波动问题 [10] - 推动就业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机衔接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与就业扩容提质相协调 [12] 人力资源发展与技能提升 - 构建匹配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本积累体系 发挥链主企业在数智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关键作用 [14] - 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建立多元化培训经费投入机制 [14] - 优化劳动者职业发展环境 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14] 政策协同与制度保障 - 强化就业政策与区域政策协同联动 引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高质量岗位 [12] - 完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体系 建立与劳动强度匹配的收入分配机制 [13] -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和农民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支持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