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辅助驾驶

搜索文档
至境首款车型L7将于9月亮相,别克迈入智电转型新阶段
中国经济网· 2025-08-29 22:50
品牌与产品发布 - 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携三款先导概念车亮相成都车展 涵盖轿车、SUV和MPV车型 [1] - 三款概念车基于"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打造 是量产车型的预演 [1] - 未来8个月内公司将推出5款基于"逍遥"架构的全新新能源车型 [1] 技术平台与架构 - "逍遥"超级融合整车架构支持辅助驾驶系统"逍遥智行" 致力于实现"有路就能开"的出行体验 [1] - 架构采用高通最新一代SA8775P芯片 提升智能座舱硬件配置和交互体验 [3][4] - 底盘域引入多腔空气弹簧、路面预瞄和电控RTD减振器等先进科技 推动进入智能底盘2.0时代 [4] 增程技术优势 - 至境轿车展现公司在增程技术上的积累 采用"真龙"增程技术 [2] - "真龙"增程技术提供满电亏电一条龙、亏电无感知的千里电感体验 [3] - 公司早在2010年通过雪佛兰Volt推出全球首款增程式电动车 并引入中国 [2] 智能驾驶系统 - "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首发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基于端到端强化学习 [3] - 系统提供无断点城市NOA和业内首批不停车一键泊入全场景辅助驾驶功能 [3] - 依托泛亚汽车技术中心28年整车动态控制和底盘调校经验开发 [3] 产品规划与定位 - 智能豪华轿车至境L7将于9月正式亮相 定位重新定义新时代豪华轿车标准 [3] - 至境MPV预告百万级超豪华新能源MPV"世家"将很快推向市场 [2] - 至境SUV彰显通用汽车作为SUV品类开创者90年来的传承 [2] 研发能力与合作 - 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拥有28年中国路况研发积淀 打造最适合中国复杂路况的底盘性能 [4] - 公司与Momenta等行业顶级合作伙伴深度协同开发辅助驾驶系统 [3] - 技术迭代预留智能底盘3.0发展空间 [4]
全新岚图知音上市:搭载乾崑智驾ADS 4及鸿蒙座舱5
环球网资讯· 2025-08-29 17:56
岚图知音产品发布 - 2026款岚图知音正式上市 定位家用纯电SUV 是岚图与华为深度协同13个月的重磅成果[1] - 车型首次配齐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全家桶 搭载800V+5C超级快充 得房率达90.8%[1] - 预售价22万元起 正式售价调整为20.29万元起 较预售价有所降低[8] 华为乾崑智驾系统技术特性 - 华为乾崑智驾ADS 4采用WEWA架构 端到端时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重刹率降低30%[3][4] - 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实现全时速 全方向 全目标 全天候 全场景五维安全目标[3] - 车位到车位P2P2.0支持高速公路ETC通行 泊车代驾辅助VPD 2.0实现地下停车场跨层通行与代客充电功能[3][4] - 全国支持车位到车位功能停车场达50万个 支持泊车代驾辅助VPD停车场达10万个[3] - 华为乾崑ADS搭载量突破100万 覆盖11家车企28款车型[8] 鸿蒙智能座舱功能 - 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提供简洁流畅交互界面与多设备互联能力 支持导航 音乐 视频 日历等上车一碰流转[5] - 超级桌面2.0可调用车机硬件与中控屏摄像头实现应用跨屏 语音助手支持连续指令与上下文理解[5] 车辆设计与空间配置 - 外观采用星际流影侧身与Z字型曲面设计 风阻较低 烈焰灯组由132个发光单元组成[6] - 车身得房率达86.7% 主驾座椅配备12向电动调节与通风加热按摩功能 副驾座椅配备8向电动调节与15.05英寸OLED曲边滑移屏[6] - 后排配备可调节靠背与宝宝守护功能[6] 三电系统与续航性能 - 搭载109kWh超大电池包 纯电续航达901km[6] - 采用全域800V高压碳化硅平台 CLTC工况效率达92.5%[6] - 5C超级快充技术支持充电15分钟补能515km[6] 行业合作与战略定位 - 华为乾崑智驾ADS 4成为车企打造高端化 差异化产品的战略必需品[8] - 中国汽车电动化渗透率50%用时10年 辅助驾驶渗透率提升仅用时5年[8] - 华为乾崑朋友圈将持续扩容 赋能更多车企[8]
美银证券:升地平线机器人-W(09660)目标价至11.1港元 重申“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29 17:53
地平线机器人-W投资评级与业务前景 - 美银证券将公司目标价从9.3港元提升至11.1港元并重申买入评级 [1] - 公司预计2026年J6P芯片出货量从2025年4万件增至43万件 同比增长975% [1] - 管理层预计2026财年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在国内汽车OEM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 [1] 地平线机器人财务预测与市场进展 - 美银证券将公司2026-2027财年收入预测上调3-5% [1] - 公司有望从至少4-5家汽车制造商获得高端HSD解决方案设计订单 [1] - 新车型设计订单进展顺利推动2026财年起大规模出货 [1] 食品饮料ETF市场表现 - 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近五日涨幅2.51% [2] - 基金最新份额达69.3亿份 单日增加9750万份 [2] - 市盈率为21.23倍 资金净流入2262.3万元 [2]
小鹏汽车携AI科技全明星阵容亮相成都车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9 14:22
产品与技术展示 - 公司以"AI改变世界"为主题参展 展示全新小鹏P7 小鹏G7 2025款小鹏X9 小鹏MONA M03及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等产品线 [1] - 展台设置技术展示区 重点介绍图灵AI智驾 图灵AI芯片 枪击电池包和5C超充等核心技术 [1] - 全新小鹏P7搭载三颗图灵AI芯片 算力达2250TOPS 支持本地VLA+VLM大模型运行 [11] - 新车采用中置电驱布局 前后配重50:50 配备双腔空簧和智能可变阻尼减振器 [11] - 首次搭载"858"高性能电池包 基于800V平台和5C超充 支持10分钟补能525km CLTC续航820km [12] - 全球首发湿滑路面AES功能 可应对0.2-0.4低附着力路面 在80-130km/h实现紧急转向避让 [13] - 完成24小时极限耐力测试累计行驶3961公里 在浙江赛道以1分38秒767成为50万以内最快纯电轿跑 [13] 财务与运营表现 - 第二季度营收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3% 交付量103,181辆 同比增长241.6% [4] - 公司毛利率提升至17.3% 现金储备增至475.7亿元 [4] - 研发支出22.1亿元 支持产品和技术持续升级 [4] - 小鹏MONA M03上市一周年累计交付超16万台 连续11个月交付破万 [4] - 2025年1-7月海外交付21,701台 同比增长174% 业务覆盖46个国家和地区 [18] 产品交付与市场表现 - 全新小鹏P7上市7分钟订单突破10000台 在成都春熙路举办首批交付仪式 [3][7] - 小鹏G6和G9多次在国内细分市场夺冠 小鹏X9连续两个月成为高端纯电MPV销量第一 [4] - 小鹏G7上市后交付超万台 连续4周获得同级销量第一 [6] - 成都新能源渗透率达47.1% 为车企提供增长空间 [18] 战略合作与全球化 - 与大众集团技术战略合作再次升级 联合开发电子电气架构将用于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多类车型平台 [6] - 印尼本土生产的小鹏X9正式交付 标志全球本地化生产战略全面启动 [18] - 公司目标成为全球AI汽车公司 加速全球化布局 [18] 未来产品规划 - 计划从9月起月交付稳定超过4万辆 [6] - 四季度将推出鲲鹏超级电动首款车型小鹏X9 开启"一车双能"产品周期 [6] - 小鹏G7 VLA大模型正在测试 预计很快推送上车 [6] - 未来所有新Ultra车型将标配三颗图灵芯片 [13]
理想25Q2电话会议问答完整文字版
理想TOP2· 2025-08-29 00:01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增程车型通过智能辅助驾驶巩固基本盘 9月增程全系AD Max车型升级VLA智能辅助驾驶 新版模型参数规模达40亿 较之前端到端模型提升超10倍[1] - VLA智能辅助驾驶在行车端显著优化平顺性和舒适性 泊车端远程召唤和自动泊车功能获高度认可[1][2] - 纯电产品线形成梯次发力格局 MEGA月销稳定在3000台以上 L8产能爬坡推进 9月底累计交付8000-10000台 9月发布L6瞄准年轻用户需求[2] - 自研芯片于年初完成流片 正在进行车载测试 预计明年部署在旗舰车型 项目周期三年 运行大语言模型性能达2倍 视觉模型性能达3倍[4][5] - 芯片采用创新数据流架构 由自研编译器调度 软硬件协同设计 实现更高并行度和运行效率[5] - 2026年目标在整车产品力和人工智能体系化能力上超过2022年L9领先程度 加速技术平台和产品更新迭代速度[9] 销售与渠道策略 - 营销端强调区域化 总部直管23个区域 北方区域聚焦增程车型推广冬季续航优势 南方区域侧重纯电车型节能空间智能卖点[2][3] - 搭建精细化数字化营销平台 优化客群定位、线索获取、商机转化全链条[3] - 优化一二三线城市门店组合 调整门店选址 平衡商场店和中心店比例 商场店高获客 中心店高转化[3] - 采用繁星店轻量化模式加快四五线城市覆盖 投资少周期短 提升品牌曝光度挖掘下沉市场潜力[3] - 销售体系8月优化 新增销售运营和市场营销部门 重组门店选址团队 强化培训学院和交付团队[6] - 锚定一线销售专家三大需求:行业竞争力收入、成长路径、效率提升 建立双通道晋升体系 扁平化决策[6][7] 新车与出海规划 - L8采用极致单品策略 减少SKU数量 回归理想ONE和L9时代单配置打法[9] - L6定位中大型5座纯电SUV 拥有独特外观设计、领先空间舒适性、超长续航及高续航达成率 搭载VLA智能辅助驾驶[10] - 2025年为海外元年 研发侧建立德国和美国研发中心 销售侧搭建海外销售售后服务体系 主攻中东中亚欧洲市场[10][11] - 产品规划三阶段:2020-2024年聚焦国内和增程产品 2025-2027年扩展海外和纯电产品 2027年后推进L4自动驾驶和新形态智能体产品[10] 自动驾驶与超充网络 - 智能驾驶团队人事变动属行业正常现象 新负责人更年轻且具国际化技术视野 团队架构清晰人才储备充足[12][13] - VLA Preview已在L8交付 9月向所有AD Max用户推送完整版 11月有重要版本上车[13] - 超充网络具备"多快好省"特点:自建超充桩数量车企第一 特斯拉压制比超1.5:1 10分钟补能500公里 车桩协同智能体验 专享优惠电价[14] - 2C/4C桩已开放给其他品牌 但理想车主体验最优 因充电需车端终端一体化协同[14][15] - VLA是通往L3-L5级自动驾驶清晰路径 通过人类数据训练和世界模型强化训练 预计未来两年达人类驾驶安全十倍以上[16][17] - 模型规模需扩大 端到端13亿参数模型仍不足 需更强算力支持 预测L4级自动驾驶2027年实现[17] 财务与运营 - 第二季度经营性现金流为负主因支付去年11月至今年2月应付账款 付款周期从4个月缩短至60天[12] - 第三季度营运资本压力增大 现金流出更多 预计第四季度销量提升可改善现金流状况[12]
理想汽车高管解读Q2财报:将通过辅助驾驶的深度焕新强化产品竞争力
新浪科技· 2025-08-28 22:46
销量目标达成策略 - 通过智能辅助驾驶深度焕新强化增程车型竞争力 巩固基本盘[1] - 纯电产品线形成梯次发力格局 理想MEGA月销稳定在3000台以上 理想i8九月底目标累计交付8000至10000台 九月将发布面向年轻用户的走量主力车型i6[3] - 采用区域化营销策略 北方区域聚焦增程车型推广冬季续航优势 南方区域侧重纯电车型节能空间智能卖点[3] - 优化一二三线城市门店组合与选址 平衡商场店高获客和中心店高转化能力 形成闭环提升线下运营效率[4] - 通过繁星店轻量化模式快速覆盖四五线城市 增加门店密度挖掘下沉市场潜力[4][5] - 搭建精细化数字化营销平台 优化客群定位线索获取商机转化全链条 精准判断线上营销投入有效性[3] 自研芯片与智能驾驶进展 - 九月增程全系AD Max车型升级VLA智能辅助驾驶 参数规模达40亿 较前代端到端模型提升超10倍[2] - VLA实现行车端平顺性舒适性显著优化 泊车端远程召唤与自动泊车功能获用户高度认可[2] - 已搭建支撑强化学习的仿真环境 依托世界模型实现场景数据重建生成 推动VLA模型快速迭代保持行业领先[2] - VLA架构契合人类智能进化逻辑 获更多同行认可加入研发阵营[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增程技术作为行业引领者 以智能辅助驾驶巩固基本盘[1] - 纯电车型形成梯次发力格局 理想i8试驾反馈良好正推进产能爬坡[3] - 理想i6设计兼顾舒适运动与空间体验 精准匹配年轻用户需求[3]
全新岚图知音上市:全系标配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5,售价20.29万元起
新浪科技· 2025-08-28 22:23
智能化方面,全新岚图知音首批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的纯电SUV。智驾 版本为当前法规框架下体现华为最高智驾辅助驾驶能力的ADS Max超阶版,拥有192线激光雷达、29颗 传感器、3颗4D毫米波雷达,以及城区NCA、车位到车位、全场景等智能辅助功能。在技术架构上,华 为乾崑智驾 ADS 4升级了WEWA架构,端到端时延降低50%。在功能体验上,由192线激光雷达领衔的 29颗高性能智慧传感器,对复杂场景的理解能力更强,车位到车位2.0智能升级,支持高速ETC,将城 市道路、高速公路与泊车场景无缝衔接。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拥有22项高阶主动安全功能,其AEB 功能可在130km/h的时速下实现主动刹停。拥有包含循迹倒车、AVP代客泊车在内的全场景泊车辅助系 统;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带来更流畅的车机体验,超级桌面2.0让手机上超5万个App无缝上车,导 航、音乐等任务可在手机与车机间自由流转。语音助手支持多指令连续对话、多音区控制识别。 全新岚图知音搭载12层云感零压座椅,实现了全系四座标配通风、加热及前排SPA级8点按摩,副驾配 备了零重力座椅; ...
华为智能汽车杀入15万元以下市场
36氪· 2025-08-28 18:58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价格下沉策略 - 华为与上汽合作的尚界品牌车型预售价16.98万元 置换补贴后实际价格低于15万元 标志华为智驾方案进入15万-20万元主流价格区间 [1] - 此前华为智驾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 包括岚图梦想家(35.99万-38.99万元) 问界M9(46.98万-56.98万元) 阿维塔12(30万元级) [1] -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透露 在35万元以上车型中 搭载华为智驾的"界"品牌市场份额达到50% [1] 市场结构变化与增量机会 - 中国乘用车市场10万-20万元价格区间占比52.3% 是市场最坚实基本盘 年销量超千万辆 [9] - 20万元以上车型市场份额从2023年32.3%降至2025年1-7月28.3% 增长停滞 [9] - 10万-20万元区间成为智能系统搭载增速最快细分市场 存在大量未搭载智能系统的车型 [12] 技术成本与商业模式创新 - 华为智驾规模效应显现:截至2025年7月 搭载乾崑智驾车辆超100万辆 激光雷达发货量突破100万台 [13] - 提供五大核心技术产品组合:乾崑智驾 鸿蒙座舱 乾崑车控 乾崑车云 乾崑车载光 [13] - 合作模式分为四类:部件供应商 单智(智驾或座舱二选一) 双智(智驾+座舱) 全栈解决方案 [13]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华为从"30万以下赔本"转变为积极拓展15万元以下市场 宝骏新车型计划搭载华为方案 定价约15万元 [3] - 博世中国区总裁公开表示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仅有华为和宁德时代具备定价权 其他供应商陷入价格战 [1] - 策略调整基于规模效应和商业模式灵活性 目标捕捉主流市场增量而非放弃高端市场 [14]
何小鹏回应:与特斯拉市值差50倍合理吗?劝雷军造车是“害”他吗?
36氪· 2025-08-28 17:43
产品战略与定位 - 新P7全系标配Ultra配置 定位为品牌图腾产品 强调简单纯粹和尖端特性[3] - 新P7驾控体验突出 试驾中驾驶比例最高 具备肾上腺素分泌级别的操控加速感[5] - 销量目标设定为纯电动轿车市场前三 产能准备按前三标准推进 重点在于三个月后销量稳定性[4][13] - 产品定义侧重颜值与科技属性 MONA 03在价格区间具备断档领先的智能辅助驾驶能力[15] 技术研发与投入 - VLA(视觉语言行动)技术仅小鹏实现真正落地 需多维非结构化数据建模 年投入约50亿元[16][18] - VLA与VLM(视觉语言模型)协同发展 VLA为快模型(小脑) VLM为慢模型(大脑) 年底将形成双模型共识[20][22] - 端到端方案为二维结构化逻辑 VLA要求体验提升10倍才达标 技术分化将导致明年阵营重组[18][19][22] - GPU总量超3万个 混合使用英伟达与国产芯片 云端与本地端推理算力大幅提升[24] 成本结构与盈利展望 - 新能源汽车三电系统占成本40%-50% 传统10万台年销量盈利模型不适用[7] - 软硬全栈自研与跨域融合构成差异化优势 预计一至两年内收回历史亏损[10] - 五年后汽车公司将厚积薄发 实现高盈利 现阶段积累研发制造与质量能力[7][10] 市场竞争与估值 - 与特斯拉产品相似但市值差50倍 中国科技公司估值普遍为美国同行的1/7[26] - Robotaxi计划半年内上线 预计将改变市场价值认知[26] - 硬件叠加软件的实体科技公司具备规模效应 挑战高于纯软件企业[27] 技术演进路径 - 智能驾驶从单体智能向2026年群体智能演进 当前布局已延伸至2027-2028年规划[10] - VLM增强隐私保护 数据可完全不上网 保障网络异常或公司退出后的车辆正常运行[24][25] - 技术投入需长期基础性投入 短期取巧方案无法持续领先[22] 产能与供应链 - 模块化提升产能能力 后续造车企业产能准备更充分[4] - 一代P7销量约20万辆 模具与研发费用通过互联网式一次性摊销[7] 产品差异化逻辑 - 电车与油车成本结构差异 SUV因风阻与质量导致电池成本增加[11] - 同平台车型定价差异源于产品定位而非成本倒挂[11] 行业生态认知 - 造车被形容为永不停止的马拉松 需应对全方位竞争 与互联网行业天然壁垒形成对比[30][32] - 小米造车具备互联网软硬件基因 与智能汽车高度关联[35]
33.5万元起!全新坦克500正式上市,预售订单已达3.6万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8 15:13
产品发布与配置 - 长城汽车于8月27日推出全新坦克500 共4款车型 分为燃油、Hi4-T、Hi4-Z三种动力 售价区间为33.5万至37.5万元 [1] - 新车智能化全面升级 配备27个传感器感知系统(含1颗激光雷达、3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和11个高清摄像头) 搭载英伟达Orin-X芯片及第三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Coffee Pilot Ultra [1] - 新车型支持无图全场景NOA、跨层记忆泊车及自动泊车功能 [1] 品牌发展与销量表现 - 坦克品牌为长城汽车2021年推出的越野车品牌 首款车型坦克300曾获单月销量超万辆的市场表现 [2] - 品牌2021年销量8.5万辆 2022年同比增长46.4%至12.4万辆 2023年同比增长31.2%至16.3万辆 2024年同比增长42.1%至23.1万辆 [2] - 2025年上半年品牌销量同比下降10.67%至10.4万辆 增长出现放缓 [2] - 全新坦克500上市后两小时锁单量达12257辆 累计预售订单已达3.6万辆 [2] 产品战略与技术布局 - 品牌在坦克300后陆续推出坦克400、坦克500、坦克700等高端硬派越野车 并逐步实现新能源化 [2] - 2025年上半年推出坦克500 Hi4-Z、坦克400汽油版与柴油版、全新坦克300 Hi4-T等多款新车型 下半年计划继续推出新车 [2] - Hi4-T/Hi4-Z混动技术已搭载于坦克系列车型 [2] 市场竞争环境 - 越野细分市场竞争激烈 坦克系列需应对传统燃油越野车及新能源越野车型的双重竞争 [3] - 主要竞品包括比亚迪方程豹豹5、豹868及深蓝G3185等车型 在新能源技术、智能化配置及市场定价方面形成压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