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演唱会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抖音2025暑期城市文旅数据报告:跟着演唱会去旅行成新风尚,北京、上海、成都、南宁、南京成五大“演唱会之城”
江南时报· 2025-09-05 13:47
暑期文旅消费整体表现 - 抖音平台酒旅团购订单量和销售额均同比增长46% [1] - 滨海游和小城游需求旺盛 秦皇岛 威海 日照 承德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城市酒旅订单量环比增长超100% [1][20] - 上海 北京 杭州 郑州 成都 西安 重庆 秦皇岛 青岛 南京入选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1] 住宿业务增长显著 - 酒店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71% 销售额环比增长82% [5][21] - 平台推出日历房团购 直播特惠通兑券 品牌会员体验券包等创新产品 [5][21] - 常州因体育赛事带动周末酒店订单量同比暴增17倍 [7][28] 景区旅游持续升温 - 景点团购订单量环比增长41% 销售额环比增长55% [5][23] - 开封万岁山武侠城 北京环球度假区 南京牛首山等景区受欢迎 [5][24][26] - 非遗游相关内容同比增长121% 相关酒旅订单量环比增长327% [15][43] 体育赛事经济效应 - 苏超 汉超等赛事话题曝光超300亿次 [11][27] - 苏超带动江苏消费77亿元 同比增长48% [7][12] - 赛事联动景区消费 中华麋鹿园消费增长96% 中华恐龙园增长88% [9][11] 演唱会带动消费热潮 - 邓紫棋 五月天 张韶涵等演唱会最受欢迎 [12][30] - 北京 上海 成都 南宁 南京成为五大演唱会之城 [12][36][38] - 宣售一体模式成效显著 五月天北京站带动1.3万订单 华晨宇沈阳站推动当地消费增长20% [42] 区域特色活动成效 - 北京夏日美食节带动订单量增40% 销售额增80% [46] - 湖州暑期酒旅订单量同比增长122% [50] - 山海经过的夏天活动带动81亿元避暑经济 [53] - 烟火城市系列推动区域消费 成都销售破6亿元 重庆夜间交易额增257% [55] 平台保障措施 - 推出确认后无房必赔 入住不满意退等保障条款 [16][58] - 提供不可抗力保障和7×24小时服务 [16][62][64] - 通过免费升房 赠送早餐等方式提升消费体验 [16]
2025年上半年 杭州全域旅游人数全省第一
每日商报· 2025-09-04 07:08
旅游经济总体表现 - 2025年1月至6月杭州全域旅游客流量达11865.2万人次,同比增长9.3% [1] - 同期旅游综合收入为1706.4亿元,同比增长10.6% [1] - 省外游客接待量达3686.2万人次,同比增长16%,主要客源地包括江苏、上海、安徽,合计占比约31.4% [1] 区域旅游市场分析 - 上城区、萧山区、西湖区游客接待量居全市前三,分别为3582.5万人次、3141.7万人次、2757.7万人次 [1] - 淳安县、桐庐县、余杭区客流量增幅均超过15%,显示乡村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1] 演艺经济与演唱会市场 - 杭州演唱会经济指数排名从2019年全国第17位跃升至2025年第3位 [1] - 上半年举办大型演唱会及音乐会53场,观演总人数85万人次,票房收入7.65亿元 [2] - 演唱会活动带动文旅综合消费超过45亿元,省外观众占比高达65% [2] - Ed Sheeran演唱会作为中国唯一一站,吸引大量国际观众,境外购票用户占比2.5% [2] - 五月天25周年巡回演唱会(杭州站)以近24万观演人次创下场馆新纪录 [2] 入境旅游市场发展 - 上半年杭州住宿单位接待入境过夜游客61.6万人次,同比增长19.4%,居全省第一 [3] - 通过过境免签政策升级、支付体验优化及推出“五大新跃升”计划等措施推动入境游市场升温 [3] - 计划构建全链条、多维度、智能化服务体系以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3]
哈尔滨市上半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2%
新浪财经· 2025-09-03 12:46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哈尔滨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10.6亿元 同比增长5.2%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1]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品类从12类扩展至29类 新增空气净化器等品类 3C数码产品首次纳入国补范围 [3] - 政策覆盖195家车企、417家家电及数码企业、846家门店 线上平台同步开展活动 [3] - 消费者通过政府补贴和商家优惠可节省大额开支 例如家电消费节省比例达42.5%(4万元计划支出实际支付2.4万元) [1][3] 汽车消费市场 - 新能源车购车热潮涌现 消费者通过置换补贴和商家优惠单辆车节省超万元(案例中17万元新车节省1万余元) [3] 节日经济效应 - 春节期间苏宁易购哈尔滨门店客流同比增长300% [3] - 亚冬会契机带动消费热点营造 [3] 演唱会经济拉动 - 五月天演唱会三场吸引观众10.5万人次 其中省外观众占比60% 直接带动消费2亿元 [3] - 歌迷优惠联盟活动吸引81家商家参与 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全链条优惠 [3] 首店经济发展 - 小米、京东、华为等头部品牌在哈尔滨开设首店或体验店 [4] - 京东七鲜美食MALL全国首店、飞鹤牧场全周期乳品体验馆全国首店、大白兔东北三省首店、Teenie weenie东北首店、泡泡玛特黑龙江木纹S级首店、阿迪达斯黑龙江直营旗舰首店集中落户中央大街 [4]
暑期文旅关键词:赛事经济、演唱会经济和亲子游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20:32
暑期文旅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国内暑期旅游市场热度持续 文旅消费表现超预期[2] - 文旅消费是中国服务消费增长最活跃的领域[2] 热门旅游目的地 - 暑期热门旅游城市Top10为南京 成都 西安 北京 上海 重庆 长沙 广州 洛阳 昆明[2] - 北京位列暑期境内亲子游目的地TOP1[6] 文体活动对文旅消费的拉动作用 - 95.9%的苏超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门票之外的延伸消费[3] - 北京上半年大型演出活动达102场 票房收入15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约13%和35%[4] - 五月天鸟巢演唱会连续13场吸引观众73万人次[4] - 时代少年团上海站演唱会线上直播吸引2.8亿用户观看[5] 亲子游市场表现 - 全国亲子酒店预订量同比猛涨80%[6] - 多地带有水上乐园的酒店预订量是去年的10倍还多[6] - 北京定制游订单量同比增长超2倍[7] 文旅供给创新举措 - 三星堆博物馆推出夜场参观举措 入馆时间17:00 闭馆时间20:00[7] - 国内多家博物馆推出夜游举措[7] - 城市服务消费供给越来越丰富多元 包含文博游 打卡游 度假游等细分市场[2]
专访澳门休旅协会长黄辉:演唱会经济助推澳门转型“演艺之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19:27
澳门演艺之都战略定位 - 澳门特区政府在2023年11月首次提出建设演艺之都的发展方向 并在2024年持续推动大型节庆品牌盛事 [1] - 演艺娱乐元素是休闲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提升澳门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 - 通过发展演艺产业降低博彩经济比重 推动澳门向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转型 [4] 演唱会经济拉动效应 - 澳门演唱会经济拉动效应达到1:7水平 即1000澳门元门票可带动7000-8000澳门元综合消费 [2][6][7] - 热门演出门票价格在1000至3000澳门元之间 VIP门票可达上万澳门元 [7] - 相比内地1:5的拉动比例 澳门因住宿需求和消费结构差异具有更高乘数效应 [7] 基础设施建设进展 - 澳门户外表演区将于2025年6月投入运营 可容纳约5万名观众 [1] - 澳门酒店设施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配套服务能保障主办方成本控制和观众体验 [8] - 目前演出场地以露天为主 可能受天气和配套设施影响需要逐步改善 [11] 典型案例与市场反响 - 2023年张学友演唱会吸引内地 香港及东南亚上千名粉丝 形成旅游产品组合 [5] - 2024年刀郎演唱会实现门票售罄 并带动酒店 车辆 餐厅全方位消费增长 [5] - 多个电视台跨年晚会选择在澳门举办 已形成特定消费印象 [13] 差异化竞争优势 - 澳门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独特城市气质 能提升演唱会附加值和吸引力 [8] - 完善的酒店 交通 餐饮 旅游配套服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 [8][9] - 可结合世界遗产 美食文化等元素提供独特娱乐体验 [12] 行业发展挑战与应对 - 需优化交通疏导措施 解决短时间内大量人流聚集问题 [10][12] - 需要特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包括出入境便利和旅客服务安排 [9][11] - 应建立专门统计机制衡量演唱会经济效益 进行客群差异化分析 [7] 市场拓展策略 - 通过预留票额设计旅游产品 拓展东南亚等国际旅客市场 [1][5] - 针对大湾区旅客优化交通便利性 针对远程旅客延长停留时间 [12] - 吸引内地综艺节目 国家级表演等多元演艺活动落地 [14]
消费市场活力足|哈市上半年社零总额同比增长5.2%
搜狐财经· 2025-09-02 08:34
消费市场总体表现 - 哈尔滨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210.6亿元 同比增长5.2% 增速较上年同期提升2.1个百分点 [1] 以旧换新政策实施 - 家电以旧换新政策覆盖品类由12类扩展至29类 新增空气净化器等品类 3C数码产品纳入国补范围 [3] - 政策覆盖汽车、家电及数码等多品类 全市195家车企、417家家电及数码企业、846家门店参与 [3] - 消费者通过政府补贴和商家优惠可实现大幅节省 例如某消费者在家电更新中节省1.7万元(原预算4万元) [3] 汽车消费表现 - 新能源车消费活跃 某消费者购买17万元新车通过置换补贴和优惠节省超1万元 [3] 节日经济带动效应 - 春节期间黑龙江苏宁易购门店客流同比增长300% [4] - 亚冬会契机推动消费热点形成 [4] 演唱会经济贡献 - 五月天演唱会三场吸引观众10.5万人次 其中省外观众占比60% 直接带动消费约2亿元 [4] - 歌迷优惠联盟活动吸引81家商家参与 提供住宿、餐饮、购物全链条优惠 [4] 首店经济发展 - 小米、京东、华为等头部品牌在哈尔滨开设首店或体验店 [6] - 京东旗下七鲜美食MALL全国首店落户哈尔滨革新市场 [6] - 中央大街吸引飞鹤牧场全国首家全周期乳品体验馆、大白兔东北三省首家旗舰店、Teenie weenie东北首家熊偶投放店、泡泡玛特黑龙江首家木纹S级门店、阿迪达斯黑龙江首家直营旗舰店等品牌首店 [6]
暑运收官!济南西青岛西日照威海等车站创下旅客发送量历史纪录
齐鲁晚报· 2025-09-01 15:26
核心数据表现 - 暑运期间发送旅客4751.8万人次 日均76.6万人次 同比增长6.4% [1] - 8月16日单日发送旅客95.6万人次 创暑运单日最高纪录 [1] - 济南西站 日照站 青岛西站 威海站旅客发送量创历史新纪录 [1] 运能优化措施 - 周末最高加开列车33.5对 包括7对夜间高铁 [4] - 对48对动车组列车实施重联扩编运行 [4] - 对17.5对普速列车加挂车厢1808辆次 [4] - 动态增开青岛北至威海C9661次临客及青岛北至滕州普速临客 [4] 特色运输服务 - 开行"好客山东·齐鲁1号"系列主题旅游列车 融合非遗文化及地方特色 [4] - 针对演唱会 啤酒节等场景开行歌迷专列 演唱会专列及啤酒节专线 [4] - 开行10列"齐鲁之星"银发旅游专列 设计多条适老旅游线路 [5] - 首次开行"青烟威半岛环行"列车C6491/4 C6493/2次 [4] 货运保障成效 - 煤炭发送量同比增长32% 发挥平原 东平等储煤基地作用 [9] - 粮食发送量同比增长5% 化肥发送量同比增长21% [9] - 国内班列货物发送量同比增长3.6倍 推进多式联运班列开行 [9] - 与港口 地方铁路联合设计铁路主导的物流总包方案 [9] 服务升级举措 - 优化12306学生预约购票及宠物托运功能 [8] - 济南站 济南西站加开学生专用售票窗口及动态增开安检通道 [8] - 青岛北站实现高铁地铁免安检换乘 [8] - 淄博站 曲阜东站组织青年志愿服务 临沂站强化市内交通接驳 [8] - 泰山站提供重点旅客绿色通道及专人引导服务 [8] - 济南 青岛客运段实施大件行李粘贴便利贴防错拿措施 [8] 基础设施与应急管理 - 利用无人机 卫星遥感强化防洪重点处所监测 [9] - 落实雨量警戒制度及汛期行车安全措施 [9] - 动态掌握天气变化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9] - 做好旅客疏导 车票退改签及应急供餐供水保障 [9]
鹿晗、杨宗纬先后遭遇惊险时刻,演唱会安全事故频发谁之过?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10:17
演唱会安全事故频发 - 鹿晗在深圳演唱会因升降台未及时复位后退时差点踩空 工作人员迅速托住小腿避免坠落[1] - 杨宗纬在西宁演唱会后退踩空从约2米高台面跌落 头部着地短暂昏迷 表情痛苦无法直腰 由救护车紧急送医[2][5] - 陈奕迅在北京演唱会因表演投入后退踩空台阶重重摔倒 舞台台阶设计密集易磕碰 激光笔照射干扰艺人注意力[13] 历史舞台事故案例 - 林俊杰香港演唱会伴舞未察觉升降台下降踏空跌入台底 艺人中断演唱上前搀扶[14] - 华晨宇福州演唱会中央升降台突发故障被迫长时间滞留台上[14] - 郭富城台北小巨蛋演唱会未留意身后舞台机关摔落进洞内[14] - 张卫健澳门演唱会彩排时连人带钢琴坠地 工作人员迅速救助[14][17] - 周杰伦天津演唱会设备故障能量球未打开被卡近20分钟[16] - 张杰苏州站升降台故障坠落后背重摔手上鲜血直流[16] 高风险演出安排问题 - 刘德华香港演唱会助跑滑跪时踉跄跌倒身体险些从3米高台摔下头部悬空[16] - 刘德华深圳站意外踩空摔倒手部擦伤仍坚持演出[16] - 刘德华上海站滑跪动作太靠近高台边缘引发观众惊呼[16] 行业安全隐忧与反思 - 演出市场繁荣背后安全隐患浮出水面 舞台硬件隐患和高强度高密度演出安排存在风险[13][16] - 观众呼吁回归音乐本质筑牢安全防线 质疑舞台设计复杂性 机械装置调试充分性 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和应急专业性[19] - 建议在T台狭窄或边缘区域铺设防护垫防止踩空 安排保镖或工作人员在侧及时提醒[5]
上海:超30万人次打卡时代少年团演唱会 徐家汇商圈总营收超1.45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5 18:37
演唱会经济效应 - 时代少年团上海演唱会四场演出吸引超30万人次观演和消费 [1] - 上海徐汇商场开设四场免费转播活动 每场参与人数近1000人 [1] - 上海体育场周边酒店总营收环比增长75% [1] 商圈消费表现 - 徐家汇商圈累计客流量达200万人次 [1] - 徐家汇商圈总营收超1.45亿元 [1]
线下演出旺季,撑起八大衍生消费场景
36氪· 2025-08-25 12:07
线下演出市场总体表现 - 线下演出市场持续火爆 演唱会、音乐节、话剧等各类演出数量呈井喷态势[1] - 2025年7月演出市场总票房超34亿元 同比增长近60% 直追电影市场规模[2] - 观演人群对线下演出体验的需求升级解锁了越来越多细分消费市场 成为激活消费的新动能[1] 摆摊经济 - 演唱会期间场馆周边形成摆摊经济 单场热门演出可吸引数万人参与 创造两个明显消费高峰时段[2] - 摆摊启动成本较低 回报周期极短 单场演出就能看到实际收益[2] - 摊主聚焦观众即时需求 夏季提供冰镇饮品、便携小吃、折叠坐垫等实用物品[4] - 结合演出主题设计应援扇、迷你手幅等特色商品 增强参与感和仪式感 社交媒体分享日入四位数的摆摊经历[4] 商场歌友会 - 商圈通过策划歌友会、签售会等粉丝活动将偶像流量转化为实际客流与销售额[6] - 采取低门槛策略联动商户推出粉丝专属套餐或折扣 通过赠送明星周边礼增加会员转化[9] - 粉丝活动能在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精准客流 增强商业体年轻化与时尚感标签[9] 约妆服务 - 演唱会约妆服务成为粉丝情感表达的综合体验 用应援色打造眼妆、脸部贴纸等形成"社交货币"[11] - 需求高度集中在演出前2-3小时 化妆师需在短时间内完成高密度服务[13] - 线上平台展示妆容案例、标注价格、预留预约通道 实现供需高效匹配[11] 约拍跟拍 - 催生专业摄影器材租赁市场 花几百元租赁设备可获得远超手机拍摄的效果[14] - 启动门槛较低 有摄影基础者购买二手设备即可接单 时间灵活成本压力小[16] - 服务改变观演方式 让记录演出现场成为难忘经历 提升观演体验[16] 住宿市场 - 跨区域观演人群集中涌入 61.3%的额外消费集中在住宿上[17] - 演唱会期间场馆周边3公里内酒店出现3-5倍价格上浮 基础房型在演出前一个半月被订空[19] - 酒店通过打造演唱会主题场景、提供穿梭巴士和应援礼品等特色服务提升吸引力[17] 餐饮消费 - 演出散场前后几小时形成用餐高峰 场馆周边餐饮店铺用餐人数比平时多好几倍[21] - 餐饮商家优化流程推出线上点单、精简菜单 或直接在场馆外设点招揽客人[21] - 演出后"宵夜"环节满足情感需求 餐厅加入艺人形象产品、应援主题装修等元素[23] 明星周边 - 周边产品从单一纪念意义升级为消费+体验双重载体 重塑演唱会盈利结构[24] - 实体快闪店加入等身立牌、主题打卡墙等互动场景 将购物过程变成粉丝聚会[24] - "限时限量"策略强化稀缺感 刺激粉丝集中消费 通过社交平台扩散热度[24] 演出+文旅融合 -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成为新旅行动机 演出门票比景点门票更能决定目的地选择[27] - 多地政府通过演艺活动吸引游客 如包头演唱会凭票根可免费游览四大景点[29] - 刀郎武汉演唱会带动武汉体育中心周边酒店预订环比增长4倍 周杰伦三亚演唱会带动综合消费超11亿元[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