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激光
icon
搜索文档
SNEC光伏展总结及近期观点更新
2025-06-16 00:0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光伏行业、储能行业 - **公司**:晶科能源、隆基股份、协鑫光电、极电光能、海博思创、德业股份、固德威、艾罗能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爱旭、拉普拉斯、帝尔激光、海目星、英诺激光、晶盛机电、奥特维、宁夏小牛、先导智能、锐科激光、高策、美畅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光伏技术进展 - **BC技术**:预计2025年内15%的产品达成量产,隆基预计年底形成50吉瓦BC产能,主要为二代BC设备;BC技术组件功率高,溢价明显,部分出货量占比高企业二季度报表可能超预期;今年BC整体扩展乐观超六十几吉瓦,保守40 - 50吉瓦,相关设备订单增加[1][13][15][16] - **光伏银浆新技术**:银包铜和铜包银路线并行发展,晶科试跑银包铜,下半年效率或超传统方案,节拍和成本更优;铜包银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大规模导入,BC铜箔市场体量可达450吉瓦级别[1][4][5] -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组件效率提升、成本下降,但未达替代晶硅组件水平,多家企业启动巨瓦级量产线,产业化推进需3 - 5年[1][8][26] - **Topcon技术**:通过边缘钝化与激光减薄等提效,但面临成本和厂房改造空间挑战,2025年整体改造空间约100GW,存量产能改造比例有限[2] 储能市场情况 - **工商业储能**:海外需求爆发,欧洲市场需求同比增长63%,产品性价比高和盈利模式多元化是驱动因素,各环节企业推出相关产品,新产品盈利能力更高[9][10] - **海外户用储能**:2025年第二季度显著提升,欧洲补库、新兴市场需求增加,逆变器企业排产环比增速20% - 45%,100安时以内电芯涨价5% - 10%[2][11] - **国内大规模储能系统集成**:需求超预期,电芯环节容量提升、优胜劣汰,主流电池龙头推大容量电芯,中小企业掉队,项目经济性可观[2][12] 行业产能与市场情况 - **产能出清**:2024年行业自律效果显著,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一季度是产能出清重要阶段,需半年到一年完成[6][7] - **设备招标**:2025年第二季度光伏行业设备招标显著增长,隆基、平煤、英发、爱旭等有相关招标和改造[15] - **扩产趋势**:光伏行业整体扩产承压,今年预计下降50% - 70%,主要集中在BC及海外市场,BCC相关订单逆势增加[19] 投资建议 - 看好受益于海外户用和工商储需求增长的逆变器企业,推荐德业股份、固德威和艾罗能源 - 针对国内大规模存电芯优胜劣汰,推荐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14]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技术应用**:边缘计算和激光减薄技术可提升电池效率和功率,但结合有重叠效应,激光减薄在TOPCon领域发展慢;0BB技术有降本能力但推进慢;SMBB技术能兼容多种需求,具备降银能力[21][22][23] - **多分片技术**:对电池功率提升显著,但因成本问题未量产,Topcon使用管式设备制作会增加投资额[24] - **钨丝金刚线及冷拉技术**:钨丝金刚线渗透率超50%,预计年底达100%,高策和美畅垄断超80%市场份额,高策推广冷拉技术,渗透率约60%,全面采用净利率提升5 - 10个百分点[27] - **海外订单**:2025年1 - 5月中国头部电池设备企业90%订单来自海外,半数来自南亚地区[27]
一彬科技(001278) - 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612
2025-06-12 19:12
产品与业务布局 - 公司主要产品为内外饰塑料件、金属件、汽车电子件、新能源专用件及配套模具,适用于燃油车与新能源车 [1] - 公司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已与比亚迪、极氪汽车等客户达成合作,内饰件通用性及新能源专用件开发将为收入增长注入新动能 [4] 募投项目进展 - 2024 年公司取得新拍地块,将 45,239.95 万元用于投资建设“年产 900 万套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项目”,2 座厂房基本结顶,研发大楼在地基施工中 [1][2] 研发成果 - 截止 2024 年底,公司智能激光除草机已迭代到第二代样机,攻克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 2 项发明专利,后续将进行系列化研发 [3] 产业投资 - 公司通过产业基金定向投资法奥意威(苏州)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该公司主营全零部件自研协作机器人研发、制造及销售,产品应用场景广泛,行业空间大 [5]
维信诺(002387) - 2025年6月1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12 17:08
证券代码:002387 证券简称:维信诺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5 | |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 | --- | --- | | 投资者关系 |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 | 活动类别 |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其他(请文字说明其他活动内容) | | 活动参与人员 | 国海证券,中信建投资管 | | 时间 | 2025 年 6 月 11 日 | | 地点 | 北京环洋大厦 | | 形式 | 现场交流 | | 上市公司 接待人员 | 陈志坚 投资者关系经理 | | | 一、公司情况介绍 | | | 维信诺是全球领先的新型显示整体解决方案创新型供应 | | | 商,聚焦于新型显示业务,研发、生产和销售 小尺 AMOLED | | | 寸、中尺寸显示器件,以及 Micro-LED 显示屏,应用领域涵 | | | 盖智能手机、智能穿戴、平板、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超大 | | | 尺寸等方面,并开拓布局智慧家居、工控医疗和创新商用等领 | | 交流内容及 | 域的应用和服务。公司与荣耀、小米、OPPO、vivo、华米、 ...
计算机行业研究:激光雷达系列深度之五:AEBS新规催化标配预期,割草机+无人城配快速放量
国金证券· 2025-06-11 19: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重申激光雷达不仅是“智驾之眼”,更是未来有望覆盖所有广义机器人场景的“下一代通用传感器”,智能割草机市场百万颗级别的大单及 robovan 市场从 1 到 10 的快速上量趋势已印证该逻辑 [5] - 车规市场 AEBS 新规有望推动激光雷达标配,下沉化 + 高端化或牵引量价齐升;智能割草机市场 3D 感知趋势明确,成本优势 + 技术路线储备构筑竞争壁垒;无人城配车市场“载货版 L4”率先放量,有望再塑一个 ADAS 激光雷达市场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车规市场:AEBS 新规有望推动激光标配,下沉化 + 高端化或牵引量价齐升 - ≤L2 辅助驾驶:2025 年 2 月起草、4 月征求意见的新国标将 AEBS 由“推荐性国标”升级为“强制性国标”,覆盖范围、激活速度和误检 & 漏检等方面全面升级;全球欧、美、日均已强制要求安装 AEBS 系统;新国标下激光雷达在探测距离、精度、误响应控制上优势明显,标配车载激光雷达或提上日程 [11][12][13] - L3 有条件的自动驾驶:L3 系统需更周密安全冗余设计,海外已有成熟实践;国内车企 L3 落地布局提速,今年上半年密集公布进展,架构车型均标配 4 - 5 颗激光雷达;国内车厂提出智驾险解决方案应对责任转移问题 [24][28][29] - L4 自动驾驶:中美已在多地开展 Robotaxi 商业化运营,主流车型均采用融合激光雷达的感知方案,单车搭载 7 - 10 颗激光雷达;2025 年或为 Robotaxi 量产元年,中美主流厂商进展提速 [31][33] - 规模扩容:2022 - 2025 年搭载激光雷达车型销量激增、价格下沉;未来激光雷达发展将呈现下沉化、扩散化、高端化三大趋势 [34][39] 割草机市场:3D 感知趋势明确,成本优势 + 技术路线储备构筑竞争壁垒 - 价值:割草机从手推式转向智能化,激光雷达搭载率达 28%;传统“RTK/UWB + 视觉”感知方案存在局限性,激光雷达 3D 建模 + 主动避障可实现全天候精准作业,或为割草机器人感知“最优解” [38][41][45] - 空间:2024 年我国割草机出口总金额 24.7 亿美元,出口呈上升趋势;全球割草机销量超 1000 万台,中国出货量约 165 万台,渗透率至少超 17%;若割草机远期达智能化 80% + 激光雷达 80%渗透率,激光雷达 TAM 可跃升至 64 亿元 [56][62] - 格局: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密集签约智能割草机客户,订单量级突破百万颗;割草机激光雷达竞争壁垒在于“成本优势”与“多元技术路线储备”,头部厂商因车规市场规模效应和组件复用具备成本优势,且多元技术路线储备使其适配速度更快 [66][67][76] 无人城配车:“载货版 L4”率先放量,有望再塑一个 ADAS 激光雷达市场 - 价值:无人物流车单月成本降至 2000 元量级,单票成本降低 67%,且可 24 小时工作分时段服务不同客户,释放经济价值;主流厂商车型几乎标配多颗激光雷达,激光雷达赋能无人物流车应对复杂路况,未来伴随政策限速放宽有望成为标配 [79][80][84] - 空间:国内快递业务量增长快、快递员人数增长慢,主流厂商累计订单超 24000 台,预期未来大规模放量;若 1 万元单车价值量 + 400 万年化出货量,无人物流车激光雷达远期市场规模可达 400 亿元,有望再造一个 ADAS 激光雷达市场 [85][10][38] - 格局:头部激光雷达厂商密集绑定无人物流车客户,推进多场景合作落地;“换人”前提下成本仍是重要考量,车规级严苛要求或成未来进入壁垒 [24][39]
颠覆性技术,让芯片制造速度提高15倍!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6-10 09:18
核心观点 - Inversion Semiconductor提出基于激光尾场加速器(LWFA)的颠覆性光刻技术方案,其光源功率比ASML现有技术高33倍,芯片制造速度可提升15倍[4][12][24] - 该技术采用桌面级粒子加速器(比传统加速器小1000倍),输出功率达10千瓦,支持20nm至6.7nm波长范围,包括ASML当前使用的13.5nm EUV光[8][12][16] - 公司计划开发完整光刻系统与ASML直接竞争,但面临拍瓦级激光器的高成本、高功耗(比ASML高10倍)及生态系统构建等重大挑战[5][6][21][25] 技术原理 - LWFA技术利用飞秒级激光脉冲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产生加速电场,电子在厘米级距离内可获得千兆电子伏特(GeV)能量,加速场强达传统方法的100-1000倍[12] - 产生的辐射具有相干性、单色性和可调谐性,波长可短至6.7nm(当前工业未应用),为下一代光刻提供可能[12][16] 研发进展 - 已建立小型激光实验室开发激光稳定技术,并与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合作推进BELLA-LUX项目[14] - 近期目标为开发"星光"光源(1kW功率,20-6nm波长),应用于工业X射线成像和掩模检测,特斯拉等公司已表示兴趣[16] - 正在研发LITH-0光刻原型机,配备EUV反射镜系统,但量产时间未明确[16] 竞争与合作 - 需与ASML等现有厂商合作以兼容现有设备,但需开发新光束整形和计量系统,ASML可能缺乏合作意愿[22] - 若独立开发光刻系统,需构建全新生态系统(包括光刻胶、防护膜等),且缺乏晶圆厂设备量产经验[22][25] 技术挑战 - 拍瓦级激光系统体积庞大、维护复杂,稳定性与重复频率尚未验证[21] - 电子束在超过1GeV时存在能量分散和光束发散问题,影响光刻图案精度[21] - 短波长光学需全新反射镜设计,增加技术复杂度[21]
大咖分享(六)| 朱雄波总经理:可激光焊接尼龙材料的开发应用
DT新材料· 2025-06-09 23:33
激光焊接尼龙材料技术 - 激光焊接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装备及精密电子器件封装领域具有非接触、高效率、高精度及低热影响等优势 [2] - 透过率控制是关键挑战:过低透过率导致焊接强度不足,过高透过率需降低模温,影响材料力学性能并可能引发零件变形 [2] - 博材公司通过低粘度树脂基体和特殊结晶调控技术(如共聚尼龙改性和精选成核剂)优化玻纤取向工艺,将制件变形控制在0.25mm以下 [4] - 针对高透光需求,博材开发特种折射率匹配玻纤,折射率接近树脂基体,减少激光散射损失,1mm厚度材料透光率达65%-82% [5] - 严苛生产制程管控包括独特除湿干燥系统、加工温度控制(<125℃)、含水率控制及微量外脱模剂(约万分之三)使用,保障产品外观和尺寸精度 [5] 尼龙改性及高性能化加工技术研修班 - 研修班将于2025年7月4-5日在宁波举行,聚焦尼龙材料开发及工艺重点难点问题 [6][11] - 课程涵盖高温尼龙树脂特性及改性、助剂对玻璃纤维增强尼龙性能影响、高性能玻璃纤维应用、无卤阻燃剂进展、低场核磁技术、抗老化解决方案等 [7][8][9][10][11] - 讲师团队包括来自上海北冈新材料、泰山玻璃纤维、寅源新材料、克劳斯玛菲、利安隆新材料等企业的资深专家 [13][14][17][19][20][22][24][26][28][29][31] - 授课方式包括主题授课、案例分析及互动交流,结合企业实际生产问题展开讨论 [11] - 会议注册费4000元/人,老客户早鸟价3500元/人(优惠至6月15日) [33] 讲师背景与行业经验 - 朱俊(上海北冈新材料):15年高温尼龙及液晶高分子改性经验,曾任昆山富士康等企业高级技术经理 [13][14] - 王炎涛(泰山玻璃纤维):20年热塑类玻璃纤维产品开发经验,专注玻璃纤维及下游复合材料工艺 [19][20] - 赵国栋(寅源新材料):无卤阻燃剂研发专家,实现多项产品国产替代,发表多篇SCI/EI论文 [22] - 李鸣峰(克劳斯玛菲):22年橡塑材料加工经验,擅长高温尼龙共混改性及挤出工艺 [24] - 罗海(利安隆新材料):20年高分子材料助剂研发经验,曾任汽巴精化、巴斯夫技术职位 [31]
2025年中国固体激光器行业发展历程、产业链、市场规模、重点企业及未来展望:固体激光器性能持续提升,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至233亿元[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7 10:04
固体激光器行业概述 - 固体激光器利用固体材料作为工作物质,具有体积小、输出功率大(连续功率100瓦以上,脉冲峰值功率可达GW级)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 [1][4] - 根据增益介质可分为晶体激光器和玻璃激光器,根据工作方式可分为连续激光器和脉冲激光器 [4] - 与半导体激光器、光纤激光器相比,固体激光器在工业加工与科研领域具有高功率、高精度优势,但设备体积较大且效率较低(传统泵浦方式效率低于5%,LD泵浦可提升至20%) [6][7] 市场规模与政策支持 - 2024年中国固体激光器市场规模达232.8亿元,受益于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领域需求增长 [1][16] - 国家政策如《关于加快应急机器人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推动行业发展 [1][16] - 中国激光器整体市场规模从2019年702亿元增长至2024年145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5.69%,其中固体激光器占比16% [15] 产业链分析 - 上游核心材料激光晶体2023年市场规模15.2亿元,预计2029年达21.9亿元,主要用于高峰值功率、大脉冲能量激光装置 [13] - 中游为激光器制造,下游应用包括工业切割/焊接(占比51%)、医疗手术、科研及军事领域 [11][15] - 关键材料如激光晶体、光学镜片国产替代加速,区域产业集群(武汉、深圳)逐步形成 [26] 竞争格局与重点企业 - 行业呈现"头部技术引领+细分领域深耕"格局,锐科激光、杰普特主导高端市场,金运激光、德龙激光聚焦精密加工 [19] - 金运激光2024年固体激光产品收入1.33亿元(同比+9.02%),产品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21] - 德龙激光2024年激光器收入3881万元(同比-20%),受市场竞争加剧影响 [23] 技术发展趋势 - 向高功率(kW级)、高精度方向升级,超快激光(皮秒/飞秒)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成为研发重点 [9][29] - 应用场景拓展至新能源电池加工、光伏硅片切割及医疗牙科治疗 [25] - 绿色制造趋势推动能效提升(光纤激光器效率达20%-40%),冷却系统和光学涂层技术优化 [7][28]
量子“追光者”勇闯科研“无人区” 稳拿“必须指标”
环球网资讯· 2025-06-05 20:26
科研团队成就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主动光电技术青年团队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奖集体",团队平均年龄仅32岁 [1] - 团队在关键核心技术上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参与"嫦娥"揽月、"墨子"传信、"天问"探火、"天宫"巡天等项目 [1] - 张亮团队成功完成热气球量子密钥分配实验,克服零下10℃恶劣环境,创造抢修奇迹 [2] - 团队参与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工程项目,连续15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确保100%成功率 [2] 技术突破 - 张亮攻克空间光传输难题,完成精确跟踪控制子系统研制,难度被形容为"从万米高空飞行的飞机上连续将硬币投入地面旋转的储蓄罐" [1] - 团队研制量子光传输载荷,实现实时星地量子密钥分发 [3] - 在激光通信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深海远距离光子计数通信样机,实现深海数百米级高速数据传输 [3] - 主导研发卫星激光通信终端,实现星间数千公里级跨网通信 [3] 未来发展方向 - 团队正在研制中高轨量子卫星等后续工程任务,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 - "墨子号"目前只是科学实验卫星,离真正应用还有距离 [2] - 团队以空间量子技术为基础,推动跨域通信系统实用化进程 [3]
禾赛科技(A20721):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46%,激光雷达新产品、新客户持续突破
国信证券· 2025-06-05 19:4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4][6][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禾赛科技营收同比增长46%,新产品和新客户持续突破,毛利率同环比双升、费用率下降,ADAS业务发布新产品且在手订单充沛,机器人领域业务稳居头部供应商并加速渗透市场,维持盈利预测和优于大市评级 [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5.25亿元,同比增长46.3%,环比减少27.0%,净利润为 -0.18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为860万元 [2][7] - 产品收入5.1亿元,同比增长44.7%,环比减少27.2%,因中国需求旺盛使ADAS激光雷达产品销售收入增加;服务收入1460万元,同比增长139.3%,环比减少19.8%,因非经常性工程服务收入增加 [2] - 2025Q1激光雷达总出货量19.58万台,同比增长231.3%,环比减少11.8%;ADAS激光雷达出货量14.61万台,同比增长178.5%,环比减少24.4%;机器人领域激光雷达出货量4.97万台,同比增长649.1% [8] - 2025Q1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41.7%/-3.3%,同比变动 +3.0/+26.4pct,环比变动 +2.7/-23.8pct;三费率为54.8%,同比 -30.2pct,环比 -0.3pct [3][1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1.38/43.47/60.3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1.1%/38.5%/38.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4.98/8.68亿元 [4][33] ADAS业务 - 2025Q1发布新一代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AT1440、ETX和FTX,基于此发布面向L2到L4的激光雷达感知方案“千厘眼” [3][21][22] - 在国际市场与日本全球前五Tier1达成验证开发项目,正与欧洲和日本4家全球头部车企和Tier1合作推进5个项目,25Q1已有3个完成 [25] - 在国内与奇瑞iCAR、长城欧拉等达成合作,2025年5月理想MEGA及理想L系列全系标配禾赛ATL激光雷达,ATX已获12家主机厂多款量产车型定点,本季度交付近4万台 [26] 机器人领域业务 - 作为头部Robotaxi企业主激光雷达供应商,助力其出海,多家合作企业与Uber达成合作,标志行业迈向商业运营阶段 [28] - 2025Q1与可庭科技签署协议,未来12个月为其提供30万颗JT系列激光雷达,加速市场渗透 [4][32] 可比公司估值 | 公司代码 | 公司名称 | 投资评级 | 昨收盘(元人民币) | 总市值(亿元人民币) | 收入(亿元人民币)2024 | 收入(亿元人民币)2025E | 收入(亿元人民币)2026E | PS 2024 | PS 2025E | PS 2026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98.HK | 速腾聚创 | 优于大市 | 30.87 | 149.55 | 16.49 | 24.89 | 36.17 | 9.07 | 6.01 | 4.13 | | MBLY.O | Mobileye | 无评级 | 121.64 | 987.74 | 119.90 | 129.62 | 146.15 | 8.24 | 7.62 | 6.76 | | 9880.HK | 优必选 | 无评级 | 77.22 | 341.14 | 13.05 | 19.12 | 26.42 | 26.14 | 17.84 | 12.91 | | 003021.SZ | 兆威机电 | 无评级 | 104.31 | 250.56 | 15.25 | 18.65 | 23.24 | 16.43 | 13.43 | 10.78 | | 平均 | - | - | - | - | 41.17 | 48.07 | 57.99 | 14.97 | 11.23 | 8.65 | | HSAI.O | 禾赛科技 | 优于大市 | 146.07 | 191.59 | 20.77 | 31.38 | 43.47 | 9.22 | 6.11 | 4.41 | [36]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项目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877 | 2077 | 3138 | 4347 | 6037 | | 营业成本(百万元) | 1216 | 1193 | 1820 | 2565 | 3622 | | 销售费用(百万元) | 149 | 193 | 164 | 194 | 232 | | 管理费用(百万元) | 1119 | 1187 | 1103 | 1277 | 1522 | | 财务费用(百万元) | 197 | 196 | -14 | -25 | -41 | |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 | -476 | -102 | 221 | 498 | 868 | | 每股收益 | -3.63 | -0.78 | 1.68 | 3.80 | 6.62 | | ROE | -12% | -3% | 5% | 11% | 16% | | 毛利率 | 35% | 43% | 42% | 41% | 40% | | EBIT Margin | -32% | -24% | 2% | 7% | 11% | | 收入增长 | 56% | 11% | 51% | 39% | 39% | | 净利润增长率 | -- | -- | -316% | 126% | 74% | | 资产负债率 | 32% | 34% | 38% | 37% | 39% | | P/E | -40.3 | -187.2 | 86.8 | 38.4 | 22.1 | | P/B | 5.0 | 4.9 | 4.6 | 4.1 | 3.5 | | EV/EBITDA | -9 | -13 | 25 | 11 | 8 | [5][37]
全球音响巨头JBL剥离光学资产 光库科技出手收购
证券时报网· 2025-06-04 21:08
收购交易 - 光库科技拟以1700万美元+交割时净现金-交易费用为对价收购武汉捷普100%股权 [1] - 交易对手方捷普投资由Jabil Inc(NYSE:JBL)全资控股 JBL是全球音响龙头及苹果音频战略合作伙伴 [1] - 武汉捷普2024年营收2.41亿元 净利润651.64万元 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87.84万元 总资产2.94亿元 [1] 战略协同 - 武汉捷普具备完整光器件制造和封装能力 与公司在光模块领域有产品互补和战略协同性 [2] - 收购将优化客户结构 丰富产品线 扩大生产规模 增强整体竞争力 [2] - 交易价款1700万美元 使用自有资金支付 最终金额将根据净现金等指标调整 [2] 财务表现 - 公司2023年营收9.99亿元(同比+40%) 净利润6698万元(同比+12.32%) [2] - 2023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70% 主因市场拓展及并表拜安实业 [2] - 光通讯器件收入同比+60% 产销量翻倍 激光雷达相关产品增长168倍 [2] 技术布局 - 重点发展光纤激光器件 光通讯器件 铌酸锂调制器件及光子集成器件 [3] - 将开发集成多功能复合型元器件 提供高性价比光纤器件解决方案 [3] - 基于1550nm发射光源模块拓展激光雷达集成化模块业务 [3]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费用1.41亿元(同比+14.19%) [3] - 重点投入薄膜铌酸锂调制器芯片 激光雷达光源模块等新产品 [3] - 开发应用于FMCW激光雷达的窄线宽半导体激光器及集成光源模块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