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科技投资
icon
搜索文档
从投行精英到硬科技创业者:杨旭的跨界方法论
36氪· 2025-05-28 17:27
职业发展轨迹 - 杨旭毕业于剑桥大学后进入摩根大通从事投资与财务分析工作 [1] - 2019年加入纽约证券交易所担任中国区负责人,将纽交所中国市场份额从22%提升至90% [1] - 协助30余家亚太企业登陆资本市场,累计融资金额超过170亿美元 [1] - 转型私募股权投资后主导消费科技板块,参与多个标志性项目 [1] - 2024年创立Buttonwood Capital并完成8000万美元首期基金募集 [2] 投资与创业动态 - 主导对物理仿真平台Flexcompute的5300万美元投资 [2] - 成为Flexcompute联合创始人兼总裁,与Cadence、NVIDIA建立深度合作 [2] - 投资理念强调技术价值转化能力与战略节奏把控 [3] 行业认知与方法论 - 投行经历建立系统性行业认知与严谨财务分析框架 [3] - 纽交所时期形成对高成长科技企业的深刻理解 [3] - 科技企业竞争力来源于技术价值转化与战略节奏把控 [5] - 科技公司需通过产品打磨、成本优化实现技术到价值的闭环 [5] 市场拓展策略 - 通过主动出击赢得客户信任,例如为争取15分钟对话等待8小时 [4] - 协助企业制定上市策略、匹配CFO并建立全球投资人联系 [5] - 将上市视为企业全球化、品牌塑造与治理优化的重要节点 [5] 跨界思维与实践 - 从文科背景转向算法与物理方程主导的仿真行业 [6] - 学习飞行并研究湍流模型、麦克斯韦方程等物理理论 [6] - 强调底层逻辑的稳定性,如百年物理方程对AI硬科技的推动 [7]
英华号周播报|中国4月黄金进口猛增73%!黄金概念基金怎么选?
中国基金报· 2025-05-28 17:07
黄金投资 - 华安基金举办2025黄金投资高端峰会 探讨新周期下的黄金投资机遇 [1] - 中国4月黄金进口同比猛增73% 显示市场对黄金的强劲需求 [1] - 九泰基金探讨黄金概念基金的选择策略 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1] 基金经理动态 - 嘉实基金王贵重一季度管理规模达110.76亿元 环比大增30.31亿元 成为新晋"百亿"基金经理 [2] - 王贵重主要聚焦科技股方向 包括智能汽车、消费电子、半导体等 同时布局港股科技股 [3] - 王贵重在一季度对半导体高阶制程、港股互联网、车及智驾产业链、内容及衍生品产业链做了重点布局 [3] 科技投资 - 科技投资应选好公司并以合理估值买入 长期持有跟随企业成长 [4] - 机器人格斗赛成为技术"秀场" 显示科技圈的创新活力 [5] - 华夏基金探讨信用债ETF的配置价值 应对定期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的挑战 [1] 市场配置策略 - 前海联合基金认为"成长+红利"哑铃型配置的主线行情有望持续 [1] - 相聚资本探讨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可能性 为投资者提供新思路 [1] 企业出海与高端制造 - 兴业基金邹慧认为中国企业出海的优势非常明显 [1] - 鹏华基金探讨全球变局下的高端制造突围战 为投资者解析行业趋势 [1] 市场活动 - 深交所举办深市公司2024年度集体业绩说明会 聚焦并购重组机会 [1] - 中国基金报举办科技投资直播 探讨普通人如何做好科技投资 [1]
诺安基金“一司一省一高校”投教活动走进广西财经学院
中国经济网· 2025-04-23 16:54
2025年4月22日,诺安基金积极响应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一司一省一高校"专项活动号召,成功举 办了走进广西财经学院的投资教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丰富在校学生的金融知识体系,促进科技 投资理念的普及。 活动开始时,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投资系系主任发表讲话,强调了科技进步对投资领域的深远 影响。他指出,作为未来财富管理的重要力量,高校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金融知识与投资理 念,以应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诺安基金配置规划师丁乐作为主讲嘉宾。丁乐讲师以专题分享和趣味互动相结合的 方式,深入探讨了2025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机会与实践。他结合DeepSeek、宇树科技等热点案例, 详细分析了中国科技迅猛发展背景下算力的提升、国产替代的趋势,以及AI技术在机器人、自动驾 驶、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为在场师生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科技投资知识普及。 广西财经学院金融与保险学院投资系系主任发表讲话 现场近170名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不仅分享了个人对于金融与投资的看法,还针对科技投资、基金定 投、理财配置等问题提出了疑问。丁乐讲师逐一解答了这些问题,并给出了专业的建议和见解。 未来,诺安基 ...
两天两个IPO,身后VC大赚了
投资界· 2025-03-25 10:48
核心观点 - 丰年资本在15个月内连续收获4个科技IPO 总回报超50亿元 重仓策略成效显著 [3][10][13] - 投资策略聚焦细分赛道龙头 通过深度管理赋能助力企业从1到100成长 [10][11][13] - 半导体国产化趋势下 矽电股份和胜科纳米分别成为探针台和芯片检测领域隐形冠军 [5][6][7] 公司表现 矽电股份 - 中国大陆最大探针台设备商 12英寸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 2019-2023年市场份额从13%提升至25 7% [5] - 2003年成立 2012年突破12英寸设备技术 打破海外垄断 客户覆盖中芯国际等头部晶圆厂 [6] - 丰年资本2019年投资9000万元 持股7 9% IPO首日涨幅超240% 持股市值超5亿元 [3][10] 胜科纳米 - 半导体第三方检测龙头 国内市占率4 23% 失效分析细分领域市占率7 86% 2023年相关收入3 26亿元 [7] - 2004年新加坡创立 2012年进入中国 目前拥有7家实验室 服务国内外半导体巨头 [7] - 丰年资本持股7 1% 为最大机构股东 科创板上市首日涨幅超200% [3][10] 投资方法论 - 重仓策略:单项目投资额近9000万元 持股比例普遍超7% [3][10] - 管理赋能:派驻产业专家小组 半年内帮助矽电股份产能提升100% 空间利用率提升50% [11] - 赛道选择:专注半导体设备/材料等硬科技领域 投资时点多在国产替代关键窗口期 [10][13] 行业趋势 - 半导体检测分析需求激增 源于制造过程低容错率特性 [10] - 12英寸晶圆产线加速建设 带动探针台等核心设备国产替代 [5][6] - 第三方检测实验室模式兴起 满足产业链专业化分工需求 [7]
恒生科技基金哪家强?丨智氪
36氪· 2025-03-12 21:44
市场对离岸中国科技资产的偏好变化 - 春节以来宏观政策发力、消费数据回暖及DeepSeek爆火推动资本市场重新审视中国资产投资机会 [2] - 2025年市场更看好离岸中国资产 恒生科技指数2月至今累计涨幅26% 年初至今34% 去年9月以来反弹71% 显著跑赢A股主要指数及纳斯达克 [2] - 港股具备更大估值修复空间 恒生科技指数具有更高科技/AI含量 成为资金配置重点方向 [3] ETF资金流向反映的结构性变化 - 2月以来ETF资金从被动防御转向主动进攻 宽基ETF份额净减少764亿份 主题及行业ETF分别增长144亿份和79亿份 [7] - 机器人/人工智能主题ETF份额较2月初增长82%和41% 证券公司、800消费、电力指数挂钩ETF份额显著增加 [8] - 跨境ETF中港股偏好提升 份额增长前10均为港股指数产品 港股通互联网ETF、港股创新药ETF、港股科技50ETF份额分别增长113.8亿份、42.8亿份、42.5亿份 [10][12] - 科技主题结构性特征明显 份额增长前10的跨境ETF中5只与港股科技指数挂钩 港股通互联网ETF前五大重仓股科技含量更高 [10] 恒生科技指数的核心特征 - 指数由30家香港上市科技企业组成 代表中国质量最好的科技龙头 被誉为"港版纳斯达克" [15] - 采用流通市值加权 单股权重上限8% 外国公司上限4% 仅ASMPT一家外国公司 权重分布均匀降低个股风险 [15] - 行业覆盖多品类零售、信息技术、电脑、汽车、半导体、电子元器件、软件等 分布均衡 [16] - 成分股包括阿里、腾讯、美团、理想汽车、小鹏汽车、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小米、金蝶等 覆盖互联网、新能源车、半导体、消费电子、软件多元领域 [18] - 相比港股通互联网指数 覆盖未纳入港股通但科技含量高的标的 整体覆盖更全面 [19] 境内恒生科技ETF产品选择 - 境内共有10只恒生科技ETF 规模最大为华夏恒生科技ETF(229.8亿元) 华泰柏瑞恒生科技ETF(199.9亿元) 易方达恒生科技ETF(74.5亿元) [23][24] - 近一年回报率在65.3%-67.7%之间 华夏、摩根、广发产品表现前三 [24] - 总费用率最低为汇添富(0.25%) 最高为嘉实(1.24%) 华泰柏瑞因挂钩香港ETF存在双重收费 [24] - 综合业绩、流动性、成本 易方达和汇添富产品表现突出 [25] 香港恒生科技ETF产品选择 - 港股通纳入5只香港上市ETF 规模最大为南方恒生科技ETF(450亿元) 贝莱德安硕恒生科技ETF(152亿元) [26][27] - 近一年收益率安硕恒生科技ETF最高(65%) 华夏恒生科技ETF次之(64.5%) 南方恒生科技ETF最低(63.7%) [28] - 总费用率最低为安硕产品 最高为南方产品 [29] - 综合流动性、费用率、业绩 安硕恒生科技ETF为最佳选择 [29] 场外恒生科技挂钩基金选择 - 共有29只场外基金 包括8只指数基金和21只ETF联接基金 [31] - A类份额规模最大为天弘恒生科技指数A(45.1亿元) 近一年收益率天弘(79.2%)、华夏(78.2%)、华安(77.9%)领先 [34] - C类份额规模最大为天弘恒生科技指数C(48.9亿元) 近一年收益率天弘(78.2%)、建信(77.8%)、华夏(77.7%)领先 [38] - 特殊I/F类份额销售服务费低至0.1% 华安和广发产品折后仅0.01% [39] - 资金量小且持有期短投资者建议选择C类或I/F类 资金量大且持有期长投资者建议选择A类 [40] 综合配置建议 - 资金量大且投资经验丰富者优先选择香港本土发行ETF 规避QDII汇率及时差风险 [43] - 资金量不足50万但需流动性者选择境内发行ETF [44] - 无流动性要求者选择场外基金 根据资金规模和持有期限匹配A/C/I/F类份额 [44]
新一轮科技行情,为何嘉实基金多只权益产品脱颖而出?
券商中国· 2025-02-26 20:22
核心观点 - DeepSeek引爆"AI+"投资浪潮,中国资本市场科技成长相关行业强势崛起 [1] - 嘉实基金在科技投资领域表现亮眼,多只主被动权益基金近半年净值增长显著超越业绩基准 [2][3] - 公司科技投资方法论成熟,围绕能源、信息、生命三大线索,聚焦五大方向,采用六大维度精选个股 [4] - 投研体系持续升级,已完成28个一级子行业和112个二级子行业知识库图谱构建 [4] - 科技主题产品线完备,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汽车等领域,股票持仓市值超2100亿元 [5] - 建立了与科技投资相契合的评审与风控体系,全流程管控投资风险 [5] - 提供全周期科技投资服务,通过投资者教育和实操策略优化客户体验 [6] 嘉实基金科技投资表现 - 嘉实科技创新近半年净值增长68.71%,同期业绩基准32.37% [3] - 嘉实文体娱乐A近半年净值增长69.46%,C类69.16%,同期业绩基准42.99% [3] - 嘉实前沿科技沪港深股票A类近半年净值增长60.73%,C类59.68%,同期业绩基准18.72% [3] - 嘉实信息产业股票近半年净值增长75.55%,同期业绩基准57.91% [3] - 嘉实制造升级股票近半年净值增长84.88%,同期业绩基准58.72% [3] - 嘉实前沿创新近半年业绩增长62.85%,同期业绩基准20.89% [3] 科技投资方法论 - 围绕能源、信息、生命三大关键线索展开研究 [4] - 采用方向、节奏、公司、估值四大步骤 [4] - 聚焦人工智能、半导体、新能源、互联网、创新药五大方向 [4] - 参照空间、竞争、盈利模式、管理层、成长性、市场预期六大维度精选个股 [4] 投研体系建设 - 已完成28个一级子行业和112个二级子行业知识库图谱构建 [4] - 将个人研究方法论系统化梳理提炼,实现研究能力沉淀和传承 [4] - 持续加强投研团队人才梯队构建与协同合作 [4] - 利用人工智能优化投资决策流程 [4] 产品布局 - 搭建完备的主动和被动产品货架 [5] - 重点投向科技+制造、人工智能、新能源、信息安全、智能汽车、机器人等领域 [5] - 截至2024年底,在制造业、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持仓市值超2100亿元 [5] 风控体系 - 股票投资决策委员会和风险控制委员会提供持续指导 [5] - 全面评估投资过程中的各项风险 [5] - 投前深度调研,投中动态识别,投后密切跟踪 [5] 投资者服务 - 采用适当逆向操作控制波动,提升夏普比率 [6] - 搭建"多维一体"投资者教育阵地 [6] - 通过"嘉实微笑定投"等策略平滑短期波动 [6] - 提供全周期服务和陪伴,优化投资体验 [6]
倒计时3天,2025投资界百人会
投资界· 2025-02-25 15:36
活动概述 - 活动名称为“投资界百人论坛2025” 由中国三亚举办 时间为2025年2月28日 [1] - 主办方为清科创业 活动包含主题演讲、行业讨论等环节 [16] 出席嘉宾 - 嘉宾来自多个知名投资机构 包括弘毅投资、峰瑞资本、蓝驰创投、啟赋资本等 [1][3][4] - 部分嘉宾职务包括总裁、创始合伙人、管理合伙人等 [1][3][4] 活动议程 上午环节 - 09:30-09:35为主持人开场 [16] - 09:35-09:50为主办方致辞 主题为“创业投资就是要充满Passion” [16] - 09:50-10:50为“投资界说”环节 主题为“2025 创投有话说” [16] - 10:50-11:50讨论VC/PE行业从“胜者为王”到“剩者为王”的转变 [16] 下午环节 - 13:30-14:30讨论AI行业发展趋势 主题为“AI浪潮 一浪接一浪” [16] - 14:30-15:30聚焦科技投资 主题为“科技投资浪淘金” [16] - 15:30-16:30探讨医疗投资 主题为“医疗投资 逆流而上” [16] - 16:30-17:30分析VC/PE的流动性问题 主题为“VC/PE的流动性生存之路” [16] 其他信息 - 活动前一日(2月27日)设有“浪里个浪”交流晚宴 [15] - 活动地点为三亚亚龙湾万豪度假酒店 [20]
黑石宣布人事变动
投资界· 2025-01-16 15:37
高层变动。 作者 I 王露 报道 I 投资界PEdaily 据彭博社报道,黑石出现重大人事变动—— 被视为黑石"三号位"的J os e ph Ba r a tt a升任黑石全球私募股权策略主管,执掌约 2 1 0 0亿 美元(约合人民币1 . 5万亿元)的资产。黑石核心资产旗舰基金日常管理由Ma rti n Br a n d 负责。此外,黑石CFO Mi c ha e l Cha e升任公司副董事长。 追溯三位高管的职业生涯,在投资并购业务上颇有建树,操刀多笔备受瞩目的交易,给 业内留下深刻印象。2 0 2 5年刚刚开始,黑石来势汹汹。 黑石提拔三名老将 他们是谁? 先来详细看看黑石最新人事任命—— 这三员大将来头不小,背景均与黑石私募股权业务有关,且都在黑石工作超过2 0年时 间。 现年54岁的Ba r a tt a,被视为董事长苏世民、总裁J ona t ha n Gr a y之后的黑石"三号位", 掌舵黑石私募股权业务多年。 加入黑石之前,他曾在摩根士丹利的并购部门工作。1998年,他来到黑石,挑起私募股 权业务的大梁。彼时,黑石的这项业务尚处于起势阶段,Ba r a tt a坦承正是看准了巨大的 增长 ...
先知先觉李嘉诚,后知后觉王健林,不知不觉许家印
商业洞察· 2024-11-02 17:37
李嘉诚抛售房产事件分析 - 李嘉诚在北京朝阳区东四环以7.6万/㎡特价抛售房产,较备案价9万+/㎡打7.6折,推出50套特价房[3][4] - 2023年其在北京、香港、东莞分别以7.6折、7折、5折促销,部分项目表面亏损但实际利润率仍超40倍[5][8] - 香港项目通过"撤辣"政策加速去化,抓住房价下行前窗口期完成套现[7] 李嘉诚商业策略演变 - 1950年代以塑料花产业起家,1958年长江塑料厂营收超1000万港元,净利100万港元[12][15] - 1972年长江实业上市,物业面积5年内从35万平方呎扩张至1020万平方呎,完成向地产转型[17][18] - 改革开放后北上开发东方广场,内地资产占比达25%[19][20] 囤地开发模式揭秘 - 典型操作路径:低价拿地(部分项目楼面价仅1750元/㎡)→故意拖延开发(最长28年周期)→配套成熟后高价抛售[23][24][27] - 北京逸翠园项目一期9000元/㎡开盘,二期达10万/㎡,部分地块利润率高达57倍[29][30] - 通过控股公司股权转让替代直接土地交易,规避闲置土地回收风险[24] 资产配置战略调整 - 2013年起累计套现内地资产超2000亿元,资产负债率保持20%以下,净负债率不足2%[34][37] - 转战英国控制1/4电力分销、30%天然气供应、7%供水及40%电信市场[38] - 2020年启动英国资产出售,精准避开2022年俄乌冲突引发的欧洲监管风险[40][41] 行业周期判断逻辑 - 2015年主动错过内地"涨价去库存"行情,避免后续房企高杠杆陷阱[35][36] - 预判金融地产模式见顶,半年减持邮储银行2.8亿股[9][10] - 当前转向科技领域布局,符合经济转型趋势[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