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品化
icon
搜索文档
微短剧投资过亿意味着什么(艺海观澜)
人民日报· 2025-05-09 05:53
微短剧市场规模与投资趋势 - 微短剧产业2024年市场规模已超500亿元,预计将持续增长 [2] - 2024年12月微短剧用户规模达6.62亿人,成为最受欢迎的文艺类型之一 [2] - 单部微短剧投资从20万-60万跃升至千万级,近期《狮城山海》突破亿元大关 [1][2] 制作质量与行业升级 - 高投资推动微短剧呈现"长剧质感",制作精致度显著提升 [1] - 亿级投资已与头部长剧集及中等成本电影相当,标志行业质变 [1] - 工业化制作案例增多,如《家里家外》通过成本投入打造年代质感 [3] 市场驱动与创作平衡 - 流量吸引资金和人才涌入,形成推动行业迭代升级的正反馈循环 [2] - 行业共识从满足商业需求转向追求"产品"与"作品"的双重价值 [2] - 需警惕过度追求投资规模,保留小成本、短周期的独特优势 [3] 行业标杆与案例参考 - 电影《大决战》《流浪地球》印证高投入对内容质量的保障作用 [3] - 微短剧精品化应注重品类多样性,不以成本为唯一衡量标准 [3]
三七互娱(002555)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6 19:48
AI领域布局 - 公司是国内最早系统性布局人工智能技术的游戏企业之一,构建了以AI能力底座为核心、涵盖智能化产品层与业务应用层的AI架构,形成游戏研运全链路AI赋能体系 [3] - 发行环节,AI技术辅助生成的2D美术资产占比超80%;AI - 3D辅助资产生成占比超30%;2024年,公司游戏广告素材投放视频中,AI深度参与生成的视频占比超70%;AI客服、翻译、代码生成等文本类场景效果持续提升,AI投放和数据分析等综合类应用逐步落地 [3] 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 - 公司重视市值管理,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和内在价值,投资者交流形式和内容不断丰富,定期报告解读物料持续创新 [5] - 近三个会计年度累计现金分红金额达57.78亿元,近三次回购总金额超7亿元,2025年1月完成约1亿元的回购股份注销手续,目前股息率超6% [5] 海外市场策略 - 公司坚持“因地制宜”策略打开全球市场,针对不同海外市场特点,重点发行不同类型游戏,做定制化运营和推广,形成以SLG、MMORPG、卡牌、模拟经营品类为基石的产品矩阵 [7] 财务处理方式 - 互联网流量费在流量投放时计入销售费用;游戏版权金采用直线法在受益年限平均摊销;客户充值金额在充值时计入合同负债,实际消费时确认为营业收入 [8] 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43亿元,环比上升3.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亿元 [11] - 《时光大爆炸》跻身微信小游戏畅销榜第4名,《英雄没有闪》上线后冲进iOS畅销榜前五,4月登顶微信小游戏畅销榜 [11] 投资布局 - 围绕基座大模型、AIGC、AI应用、AI算力、XR和交互传感等领域投资布局,投资了智谱华章、百川智能等公司;布局AI + 算力产业链,投资了星空科技、此芯科技等企业 [12] - 关注机器人产业,投资布局机器人行业相关上下游,如AI + 硬件、AI大模型等领域,投资了灵宇宙、智谱AI等公司 [17] 游戏业务 - 2024年《寻道大千》《Puzzles & Survival》等多款游戏表现优异,为公司贡献收入和利润 [13] - 储备二十余款不同类型与题材的重点产品,聚焦MMORPG、SLG、卡牌、模拟经营等核心业务赛道 [16] 其他事项 - 公司中期现金分红规划需经5月12日的2024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再另行召开董事会方可实施 [6] - 截至目前,公司未收到中国证监会就立案调查事项的结论性意见或决定,各项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开展 [9] - 未来如有回购计划,公司将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4]
短剧,中国影视的王炸:AI时代,弯道超车好莱坞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4 21:16
短剧行业市场规模与用户规模 - 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达到505亿元 首次超过院线电影 [1] - 截至2024年12月短剧用户规模达到6.62亿 人均单日使用时长从90分钟增长至101分钟 已追平即时通信类应用 [3] - 短剧通过"碎片化时间占据+情感化内容供给"模式契合当代观众需求 强化陪伴属性 [3] 短剧内容发展趋势 - 短剧从娱乐消费品升级为社会情绪载体 爆款短剧《午后玫瑰》聚焦中年女性重返职场议题 实现内容与用户情感深度共振 [3] - 短剧正从早期爽文爽剧向更高品质更具内涵方向迈进 内容审美层次逐渐提升 [3] - 短剧能为更多创作者提供机会 构建更具包容性的影视行业人才成长体系 李若彤在剧中反响成功印证这一点 [3] AI技术对短剧行业的影响 - AI作为制作工具可平衡内容量产与精品化需求 破解传统影视生产中质量与效率矛盾 [4] - AI通过互动升级和个性化推荐机制重塑观剧体验 观众可与剧中人物对话甚至指导角色行为 [5] - AI能精准分析用户数据并得出用户画像 实时监测投放效果 有效降低投流成本 提高回报率 [5] - 80%制作公司因投流成本过高亏损 付费模式下投流支出常占总成本60%以上 [4] 短剧商业模式创新 - 免费模式通过广告变现(IAA) 在短剧中插入信息流广告贴片广告产品植入等方式获取广告分成 [6] - "短剧+"模式延伸为跨领域整合媒介工具 如与文旅推广结合或电商平台上线短剧板块 [6] - 短剧素材库出海基于版权分销 国内内容积压可通过二次创作输出到海外平台获取更多曝光流量 平均一个素材剪辑创作者月均5000元分销内容净收入 [7] 短剧全球化与文化输出 - 短剧全球化渗透更加"润物细无声" 通过刻画人类共通情感跨越文化差异 构建认知桥梁 [7] - 中国短剧模式在海外市场验证后 行业将从"文化输出者"进阶为"规则共建者" [7] - 短剧为中国影视全球化摸索出低成本高效率新路径 [7]
《好一个乖乖女》分账风波,是短剧行业商业模式的变化
36氪· 2025-04-30 15:22
实际上,围绕这部热播短剧的话题,远远不止柯淳,近日,当风起文化传媒公司(以下简称"当风起")创始人徐小鱼发布一则关于《好一个乖乖女》项目 分成争议的公开声明,声明显示,当风起作为《好一个乖乖女》的剧本创作方及项目联合出品方,负责《好一个乖乖女》项目的剧本创作和50%的制作成 本,合同约定成品短剧版权双方按发行收入的5:5比例分成,根据播出平台公告,该剧仅2月分账收入就已突破1000万元,但在4月14日"于今无量"公司提 供的的结算单中,编剧方公司分成金额仅418万元,较实际应得短缺近100万元。 今年春节期间,红果短剧有四部短剧站内观看量突破十亿,即《好一个乖乖女》和《老千》《咬清梨》《他偏要抢》,尽管剧集早已完结,但是戏里戏 外,关于其中一部作品《好一个乖乖女》的话题从未停止。 先是演员柯淳频繁登上热搜。柯淳在《好一个乖乖女》中分饰两角段休冥/段休止而走红,走红后柯淳更是登上了综艺《无限超越班》,在综艺里柯淳透 露,自己演短剧的日薪为2万元一天,随即登上话题热搜,"柯淳短剧日薪2万""柯淳无限超越班""柯淳直播被私生打电话"等话题都成为网友们的关注点。 01 很快于今无量发布声明对当风起所指出的关键问题进行 ...
三七互娱网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4-30 12:43
核心财务数据 - 2025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42.43亿元,环比上升3.45%,但同比下降10.67%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9亿元,同比下降10.87% [3] - 收入及利润下滑主因:新游戏《时光杂货店》《英雄没有闪》《时光大爆炸》处于推广初期,成熟期产品《寻道大千》《灵魂序章》流水自然回落 [3] 产品表现与储备 - 新游《时光大爆炸》跻身微信小游戏畅销榜第4名,《英雄没有闪》上线后进入iOS畅销榜前五并登顶微信小游戏畅销榜 [4] - 产品储备丰富,涵盖MMORPG、SLG、卡牌等品类,包括《斗罗大陆:猎魂世界》《赘婿》《代号MLK》等,多款已获国内版号 [4] - 持续运营《寻道大千》《斗罗大陆:魂师对决》《Puzzles & Survival》等长线产品 [4] 资产负债表变动 - 货币资金期末余额较期初上升12.12%,增加6.13亿元,因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增加 [6] -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上升47.50%,增加3.47亿元,主因新增预付分成及版权金,以及新游流量投放预付款增加 [6] - 递延所得税资产上升81.80%,增加0.37亿元,因新游推广初期发行主体阶段性亏损 [6] 现金流量表变动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50.20%,减少5.87亿元,因营业收入下降导致销售现金流入减少 [8] - 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56.88%,增加5.44亿元,因理财产品及定期存款净流入增加 [8]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119.59%,减少8.95亿元,因偿还银行借款增加 [9] 其他重要事项 - 完成回购股份注销,注销562.66万股,占总股本0.25%,总股本由22.18亿股降至22.12亿股 [10] - 第一季度报告未经审计 [12] - 董事会及监事会一致通过第一季度报告,确认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 [13][17]
消费参考丨与爱奇艺合作黄了后,红果牵手芒果TV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5 09:21
短剧行业合作 - 芒果TV与红果短剧达成深度合作 围绕成品短剧授权 IP联动开发及联合出品 短剧商业化三大方向展开 形成"内容+流量+商业化"全链条创新[1] - 双方推出"IP共培计划" 整合番茄小说与芒果TV的IP资源 联合头部制作方开发横竖屏精品微短剧[1] - 创新采用"双平台分账+联合运营"模式 设立"果果剧场"专区实现内容互通 突破传统短剧分销逻辑[2] 平台竞争动态 - 红果月活同比激增551%至1.58亿 芒果TV月活2.77亿 爱奇艺以3.54亿月活保持领先[6][7] - 爱奇艺曾与红果合作告吹 因红果被指要求排他协议 但未写入正式合同[3][4] - 此次芒果合作显示红果调整策略 采取更灵活合作姿态[5] 食品饮料行业 - 新乳业一季度营收26.25亿元(+0.42%) 净利润1.33亿元(+48.46%)[14] - 燕京啤酒一季度营收38.27亿元(+6.69%) 净利润1.65亿元(+61.10%)[15] - 欢乐家一季度营收4.49亿元(-18.52%) 净利润3425.33万元(-58.27%)[17] - 西王食品一季度营收10.4亿元(-19.92%) 净利润751.61万元(-85.22%)[18] 电商零售数据 - 京东外卖日单量突破1000万单 覆盖166个城市[25] - 闲鱼一季度国风谷子销量暴涨167% 国产IP交易额达日谷1.2倍 哪吒IP谷子销量激增2346.2%[26] 文娱产业动向 - 爱奇艺推出燎原计划 编剧通过剧本筛选可获最高10万/部采购费及5%净利润分红[33] - 新华网2024年营收21.42亿元(+2.88%) 净利润2.34亿元(-14.47%)[31][32] 时尚与美妆 - 阿迪达斯一季度全球营收61.53亿欧元(+13%) 营业利润6.1亿欧元 利润率提升至9.9%[28] - 珀莱雅一季度营收23.59亿元(+8.13%) 净利润3.9亿元(+28.87%)[29]
携程、新东方,突然出手!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3-25 22:53
行业现状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民宿市场规模达422.7亿元,行业融资规模44.9亿元创7年新高[18] - 民宿行业同质化竞争激烈,价格战导致平均房价502元/间夜(近5年新低),平均收益165.8元(近5年新低)[8] - 高端化趋势显著,每间夜超400元民宿需求占比达30.9%[14] - 45岁以上中老年旅游者2021年出游11.94亿人次,占国内旅游客源36.81%,养生度假需求突出[20] 企业动态与资本布局 - 携程通过A轮融资2626万元获得山海有野酒店集团67%股权,后者旗下拥有25家高端民宿[1][2] - 新东方投资西藏松赞绿谷文旅,持股12.4%,该品牌在滇藏线布局18家小众酒店[3][4] - 华住2018年以4.63亿元收购花间堂71.2%股权,后者门店从21家扩张至2024年超150家[25] 商业模式与挑战 - 中高端民宿单店投资高(如大乐之野中卫项目总投资1200万元),回本周期约4年[29] - 连锁酒店品牌亚朵平均入住率85%,开业6个月盈利,效率远超民宿[31] - 携程此前民宿品牌"花筑"和"度假农庄"因运营能力不足未能成功[30] 政策与市场机遇 - 国务院政策支持乡村民宿等旅游产品发展[20] - 民政部推动养老产业与文旅融合,释放康养消费潜力[22] - 民宿行业加速洗牌,专业化、资本化运作将成为未来方向[26]
机场越来越像奢侈品商场,“精品化”能否成为突破口?
虎嗅APP· 2025-03-23 18:11
文章核心观点 随着出境游与入境游的双向奔赴,机场零售业务开始向多元零售方向转变,机场正摆脱“中转站”角色,成为自带消费流量的商业空间,但机场零售转型和升级面临诸多挑战,不同机场应根据自身定位和客群制定招商标准,未来机场零售竞争不只是精品化这么简单 [2][14] 分组1:机场零售现状与消费人群 - 深圳第三家爱马仕门店选在宝安国际机场,该机场正升级改造零售业务,除爱马仕外,Louis Vuitton也在围挡,目前已有Gucci等品牌入驻 [1] - 去年深圳宝安机场客流量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成为内地第四个突破6000万量级的机场 [2] - 上海虹桥机场T2航站楼商业资源可与奢侈品商场媲美,“一线品牌大道”凑齐众多品牌,超70%店铺为品牌直营 [3] - 机场渠道是完美消费空间,疫情后吸引大量奢侈品品牌,除奢侈品外,精品护肤和运动品牌也陆续入驻 [5] - 机场店定价与城市零售店专柜无区别,商务人群是主要消费人群,部分奢侈品机场门店因“人少、货全”提升购物体验受青睐,一些机场店服务体验向SKP看齐 [5] - 不同人群在机场消费需求不同,商务人士会买伴手礼等,家庭旅客对送礼、电子产品等有需求,迪士尼在部分机场成常驻品牌 [6] 分组2:新加坡和香港机场模式及借鉴情况 - 全球靠“非航”业务盈利的机场是少数,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是典型案例,前者是“目的地化”模式,后者是“高端服务链”模式 [8] - 香港国际机场约59%收入来自非航空活动,奢侈品渗透率高,还在打造机场城;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非航收入占比接近60%,有很多游乐项目 [9] - 樟宜机场模式难直接复制,可借鉴流量池思维构建文旅消费场景;香港机场模式易本土化改造,但完全复制面临政策和市场“水土不服” [10] - 机场零售转型升级不易,受运营管理机制和市场信息影响,国内机场采取与市场化研究机构合作、与成熟机场协同等方式求变 [11][12] 分组3:机场转型发展方向 - 机场转型不只能走“精品化”道路,精品化不等于高端化,要创造场景破界,融合需求和商业模式,打造“旅行零售+公共服务区”概念 [14] - 不同机场根据地域、定位和客群有不同招商标准,国际性枢纽聚焦“国际视野”,区域性机场聚焦“本土流量” [14] - 机场成为打卡点和入境游火热带来新客群,未来机场零售竞争不只是精品化,机场要摆脱“中转站”角色,决定下一步发展方向 [14]
千亿短剧的十字路口:爱优腾迎战字节
雪豹财经社· 2025-03-06 00:26
行业格局与竞争态势 - 短剧市场规模达504亿,同比增长34.9%,首次超越电影票房,预计2025年超680亿,2027年破千亿 [6] - 微短剧用户规模6.62亿人,占网民总数59.7%,超过外卖、网文和网约车用户规模 [6] - 长视频平台剧集播放量同比下降10.1%,热播剧数量减少28.3%,短剧赛道确定性获巨头全数入局 [6][10] - 红果短剧月活1.5亿,同比增长551%,接近优酷水平,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38小时超越长视频平台 [9][10] 商业模式与盈利变化 - 免费短剧市场占比从11%攀升至60%,红果成为行业规则制定者 [10] - 付费短剧因投流成本高涨和盗版冲击衰落,头部充值金额从亿级降至千万级,80%短剧亏损 [8][9] - 短剧制作成本翻倍:古装剧从40万涨至80万,主演片酬从1000元/天升至2万元/天 [9] - 红果分账模式吸引制作方,保底制作费50-120万,爆款分账达400-500万,标杆案例单部盈利280万 [13][14] 平台策略与内容供给 - 红果采用"广撒网"策略,2024年与600余家机构合作,降低创作门槛以量取胜 [13][18] - 爱优腾转向精品化:腾讯将剧集预算10%-20%投短剧,优酷提升S/A级分账上限,爱奇艺分账比例超70% [15][16] - 2024年行业投流短剧超4.46万部,其中3.64万部为新剧,长视频平台上线量仅占少数(爱奇艺56部、腾讯202部) [10][11] - 独家协议成争夺焦点,红果通过流量倾斜绑定制作方,爱奇艺分账系数独家首播100% vs 非独家70% [4][16] 市场趋势与用户需求 - 短剧内容迭代极快,爆款题材以周为单位更迭,精品化标准尚未形成 [21] - 短剧用户偏好低成本、高频内容:25集短剧制作周期1个月,成本约1万元/分钟 [20] - 播放量分布高度集中:4.3%头部短剧占据40%市场份额,63%短剧播放量低于500万 [18] - 传统影视公司入局:华策、柠萌、新丽等与红果合作,于正800万投资短剧试水 [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