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电交易
搜索文档
内蒙古绿电跨区外送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注入绿色动能
新华网· 2025-07-31 08:53
内蒙古电力集团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绿电交易活力强劲。2021年8月,国家启动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后, 内蒙古电力集团开始优化市场机制。2022年,研究试点开展绿证、绿色电力交易可行性方案。2023年, 配合自治区起草完善《内蒙古电力市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方案》,持续配合国家能源局推进绿证全覆 盖。2024年2月,国家正式批复同意内蒙古电力市场组织开展绿色电力交易,政企协同制定出台《绿色 电力交易实施细则》。2024年3月,首月绿色电力交易成交量达87.8亿千瓦时,全年累计完成绿电结算 电量757亿千瓦时,规模、增速领跑全国各省级电力市场。 针对新能源建设要素约束趋紧、供需不协调、电网支撑调节能力有限等痛点,内蒙古电力集团下大力气 深化新能源领域改革,持续创新绿电交易机制,深挖送电潜力。 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电网风电、光伏新能源发电量7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新能源发电量居全国 省级电网第二位,发电量占比35.6%,同比增长9.3个百分点;±800千伏昭沂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配套新 能源累计上网电量76.63亿千瓦时,超过去年全年上网电量,同比增长119%,草原风光穿越1200千米, 直达山东负荷中心。 在全国跨经营 ...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来自福建省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7-30 08:18
能源结构转型 - 福建省构建"水核风光气储"多元供给体系 实现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7% 发电量占比53.6% [1][3] - 形成"622"能源结构:火电与核电构成60%稳定基座 水电与抽水蓄能提供20%调节弹性 风电光伏贡献20%绿色增量 [4] - 海上风电装机容量达381.8万千瓦 占总装机容量4.25% 风电利用小时数连续多年位列国家电网系统第一 [4] 发电设施建设 - 三峡集团福清海峡发电海域59台风机年发电量达12亿千瓦时 [1] - 水口水电站30年累计输送清洁电能1700亿千瓦时 占福建水电装机比重9.4% [2] - 漳州核电"华龙一号"单机组年发电量超100亿千瓦时 3号4号机组在建中 [3] - 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年供电3亿千瓦时 配套18兆瓦/36兆瓦时储能系统 [4] 电网系统优化 - 构建清洁能源大数据平台 实现风电光伏7天精准预测 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达95.8% [5] - 首创"风雷冰污涝"五防合一综合治理模式 台风"格美"灾后复电效率提升68.8% [11] - 水口电站机组增容改造增加21万千瓦装机容量 相当于新增中型水电站 [6] - 推行"百秒自愈"技术 城市核心区馈线自动化100%覆盖 实现故障秒级隔离 [11] 技术创新突破 - 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聚集产业链企业 年产值约60亿元 [9] - 自主研发6.7兆瓦至2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相继下线 [9] - 建成国内首套自主知识产权风电机组地面试验平台 [9] - 太阳海缆建设8条生产线 可生产750千伏及以下海底电缆 [10] 绿电交易体系 - 2024年成交绿电19.49亿千瓦时 绿证135万张 同比分别增长154%和495% [14] - 将补贴到期陆上风电和平价海上风电纳入绿电交易范围 [15] - 2024年从山西新疆购入绿电6060万千瓦时 2025年4月从黑龙江购入低谷绿电299.3万千瓦时 [15] - 创新推出"绿电贷""绿证贷"绿色金融产品 [15] 综合利用模式 - 开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双轨发展 在风机下方进行网箱养殖 [13] - 漳浦旧镇狮头光伏电站采用渔光互补模式 实现水下养鱼水上发电 [13] - 云霄县50千瓦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发电6.5万千瓦时 产生2.5万元收益 [14] - 湄洲岛多端互联低压柔性微电网实现77%用电清洁化 [7]
如何让绿电供得上、用得好 ——来自福建省的调查
经济日报· 2025-07-30 06:12
能源结构转型 - 福建省构建"水核风光气储"多元供给体系,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56.7%,发电量占比53.6% [1][4] - 从单一水电依赖转向多能互补,形成"622"结构:火电与核电占60%,水电与抽蓄占20%,风电光伏占20% [4][6] - 海上风电装机达381.8万千瓦,占总装机4.25%,利用小时数连续多年全国第一 [4] 清洁能源项目 - 三峡集团福清海峡59台风机年发电12亿千瓦时,漳州核电"华龙一号"单机组年发电超100亿千瓦时 [1][3] - 东山杏陈180兆瓦海上光伏项目年发电3亿千瓦时,配套18兆瓦/36兆瓦时储能系统 [4] - 水口水电站累计发电1700亿千瓦时,增容改造后新增21万千瓦装机 [2][6] 智慧电网技术 - 构建AI驱动的智慧调度系统,新能源功率预测精度达95.8%,实现100%消纳 [5] - 开发"三全"供电服务平台,故障定位响应达"分钟级",馈线自动化覆盖100% [6] - 布局10个微电网示范项目,如湄洲岛微电网实现77%用电清洁化,翔云镇台区光伏100%就地消纳 [6][7][8] 产业链创新 - 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聚集金风科技等企业,形成60亿元产值集群,下线全球最大26兆瓦风机 [9][10] - 东方电气建成国际领先的风机测试平台,太阳海缆公司具备750千伏海底电缆生产能力 [9][10] - 首创"风雷冰污涝"五防体系,台风灾后复电效率提升68.8% [11] 绿电经济模式 - 开展"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渔光互补"等综合开发,漳浦六鳌风电场试点深远海养殖 [13] - 2024年绿电交易量19.49亿千瓦时(+154%),绿证交易135万张(+495%) [14][15] - 创新"绿电贷""绿证贷"金融产品,跨省购入山西、新疆等地绿电6060万千瓦时 [15][16]
星展:升龙源电力(00916)目标至7.2港元 增长前景平淡 维持“持有”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7-29 16:44
评级与目标价调整 - 维持龙源电力H股"持有"评级 目标价由6.7港元上调至7.2港元 [1] - A股目标价由16.6元人民币上调至17.5元人民币 [1] 盈利预测 - 预期2025年盈利下滑约2% 2026年反弹7% [1] - 2025及2026年盈利预测上调3%至6% [1] 电价表现 - 今年首季风电电价同比下降1.6% 光伏电价保持相对稳定 [1] - 通过绿电交易、高电价地区战略性交易及提高长期合约售电比例缓解电价下行压力 [1] 装机容量规划 - 2024年预计新增5吉瓦装机容量 [1] - 2025年新增装机容量放缓至2.8吉瓦 [1] 发电量表现 - 上半年发电量同比增长12.5% 超预期 [1] - 全年发电量增长预测上调3.4个百分点至约12% [1] 战略调整 - 重点提升现有项目效益 优先开发高回报新项目 [1] - 以质量取代规模扩张的发展策略 [1]
6月风光新增装机回落,绿电有望迎来反转
国盛证券· 2025-07-27 18: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风光新增装机环比骤降,供给端新增压力缓解,绿电有望迎反转;6月全社会用电量增速5.4%,三产及居民用电持续高增 [7][11][13] - 建议重视电力板块配置,关注季度业绩具备弹性的火电板块、火电灵活性改造龙头、存量项目占比较高&短期收益确定性更优以及中长期更具降本增效优势绿电运营商、低估绿电板块、水核防御标的等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行业观点 - 6月风光新增装机回落,绿电有望迎来反转:6月太阳能发电和风电新增装机环比下滑,随着抢装潮过去,新能源新增装机规模有望理性回落,绿电电价风险逐步释出,绿电板块有望反转 [7][13] - 火电:煤价反弹至650元/吨 [12] - 水电:7月25日三峡入库流量同比下降21.67%,出库流量同比下降55.71% [30] - 绿电:硅料价格上升,主流硅片价格上升,本周硅料价格为42元/KG,较上周上升5元/KG,主流品种硅片价格为1.27元/PC,较上周上升0.10元/PC,长期来看光伏项目收益率有望进一步提升 [38] - 碳市场:交易价格较上周上升1.21%,本周周成交量149.01万吨,周成交额1.11亿元,最高成交价73.85元/吨,最低成交价72.92元/吨,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为73.70元/吨,大宗协议交易周成交量174.72万吨,周成交额1.22亿元,截至2025.7.25,累计成交量6.79亿吨,累计成交额466.41亿元 [48] 本周行情回顾 - 本周(7.21 - 7.25)上证指数报收3593.66点,上涨1.67%,沪深300指数报收4127.16点,上涨1.69%,中信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报收3015.64点,下跌0.03%,跑输沪深300指数1.72pct,位列30个中信一级板块涨跌幅榜第27位,电力及公用事业板块上市公司近半数上涨 [1][55] - 涨幅前五为大唐发电、川能动力、国投电力、龙源电力、宁波能源,涨幅分别为4.52%、4.37%、3.98%、3.55%、3.18%;跌幅前五为豫能控股、华银电力、乐山电力、西昌电力、建投能源,跌幅分别为12.56%、9.35%、8.27%、6.79%、4.77% [59] 行业资讯 行业要闻 - 国家能源局:2025年6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4%,1 - 6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62] - 中国核电成立新公司,拟出资50,000万元设立中核山东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持有100%股权 [63] - 国家能源局发布2025年1 - 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36.5亿千瓦,同比增长18.7% [64] - 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企业涉电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规范电力企业涉电应急预案管理工作 [64] - 国家能源局发布《浙江、河南、广东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的通知,探索开展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工作 [65] - 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初步设计完成,中核集团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 [65] 重点公司公告 - 华能国际: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同意公司在规定期限内发行不超过等值于1700亿元人民币的境内外债务融资工具,近日完成20亿元人民币的2025年度第六期超短期融资券发行 [67] - 深圳能源:全资子公司拟投资建设深能汕尾红海湾六海上风电项目,项目总投资789,703万元,公司拟增资 [67] - 乐山电力:报告期内完成发电量24,575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62%;完成售电量228,743万千瓦时,同比下降0.08%等,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5.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增加66.35% [67] - 天富能源:为全资子公司新疆天富天源燃气有限公司向招商银行办理业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担保金额为5,000万元 [67] - 湖南发展: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相关公司股权,同时募集配套资金,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和关联交易 [67]
广西需求驱动绿电市场快速增长 上半年交易量超百亿千瓦时
经济日报· 2025-07-27 06:26
绿电交易增长 - 广西绿电交易电量达104.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07% [1] - 新能源装机容量达5329万千瓦,同比增长70.7%,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8.5% [1] - 绿电平均交易价格同比下降27.15%,推动市场从"政策驱动"走向"需求驱动" [1] 新能源发展 - 广西新能源装机规模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43.5%,成为装机第一大电源 [1] - 新能源并网投产持续加快,是广西电力增量的主力 [1] 企业绿电消费 - 机械制造、铝业、钢铁等传统优势企业及外贸型企业对绿电消费热情高涨 [1] - 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消纳绿电2122.6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量8584吨 [2] - 绿电消费帮助企业提升品牌价值和国际竞争力 [1][2] 行业转型 - 绿电交易满足用户低碳转型、绿色用能需求 [1] - 绿电消费加速全区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 [1]
南方电网助力贵州新能源建设和产业发展 畅通绿电通道赋能千行百业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14
电网建设与新能源发展 - 贵州乌撒至奢香第二回500千伏线路工程投运后每年将输送绿电70亿千瓦时 [1] - "十四五"以来南方电网在贵州累计投资超400亿元用于电网建设 [1] - 截至今年6月贵州新能源装机容量达3158万千瓦 占比39.5%超越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 [1] - 贵州已形成"火水风光储"多能互补能源体系 [1] 技术创新与消纳能力 - 贵州电网自主开发自动电压控制技术实现新能源精准调控 [1] - 2023-2025年完成集中式新能源自动电压控制全覆盖 年减少弃电损失超1亿千瓦时 [2] - 新能源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 [2] 绿色电力应用场景 - 遵义供电局制定"电酿酒"行业标准 推动酱香白酒产业绿色转型 [3] - 都匀供电局研发"可移动式变压器"2.0版 支持山区"电制茶"发展 [3] 绿电交易市场 - 2024年1-5月贵州绿电交易电量达33.58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10.16% [4] - 绿电交易帮助企业应对碳关税 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4] - 贵州电网按月披露绿电供需信息 完善市场交易机制 [4]
电价下行,绿证暴涨,电力交易市场复杂多变
期货日报网· 2025-07-21 08:46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政策框架 -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136号文,对新能源参与现货市场和中长期市场的交易规则和价格机制作出规定[1] - 内蒙古蒙东、蒙西及新疆已率先发布实施方案,明确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市场,并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1] - 山东作为新能源大省,其征求意见稿提出新能源项目参与市场交易,但未区分集中式和分布式,政策指向对全国有重要影响[2] 地方政策差异与执行进展 - 蒙东方案区分存量与增量项目,通过市场交易形成价格,稳定增量项目收益预期[1] - 中东部省份对分布式新能源入市持谨慎态度,河北和山东地方政策未明确区分集中式与分布式[2] - 部分中东部省份在草案中考虑分布式特殊性,提出简化前置条件等方式[3] 市场交易机制调整 - 136号文推动现货市场与中长期市场"双轨并行",放宽现货限价,允许电价在工商业尖峰电价与新能源成本收益间浮动[3] - 缩短中长期交易周期至"周、多日、逐日",鼓励新能源企业与用户签订多年购电协议[3] - 推动绿电交易分离电能量与绿证价格,实现价值最大化[3] 绿证收益与供需变化 - 新政规定机制电量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发电企业面临机制补偿收入与绿证收入"二选一"[3] - 业内预计90%存量项目将进入机制电量,导致可流通绿证急剧减少[4] - 绿证价格从1月的2元/张涨至136号文发布后的8元/张以上[4] 行业影响与价格趋势 - 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攀升导致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明显下降,部分省份中长期价格触及基准价下浮20%的"地板价"[3] - 煤价下行等因素加剧电价下行预期,新能源发电企业将面临"阵痛期"[3] - 发电企业希望机制电价内分开电能量与绿证价格,促进绿电交易并规避执行问题[4][5]
对话电网专家:广东136号文配套细则解读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行业:电力行业,特别是新能源电力领域,涉及海上风电、其他风电和光伏等细分行业 公司:未提及具体公司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广东136号文与山东政策对比 - **共同点**:存量项目以及增量项目初期第一、二年要求衔接现有政策,参与市场比例沿用现有比例;执行期限方面,存量项目执行期限基本为生命周期,广东增量项目海上风电执行期限14年,其他新能源项目12年[2][3] - **不同点**:广东增量项目需申报比例计算参与竞价电量,且申报比例上限不超过90%;山东未明确单个主体上限比例;广东要求全电量参与日前申报出清结算,山东日前直接不参与;广东合约结算与山东以实时价格为参考价结算方式不同[4][13][18] 广东新能源增量项目规则 - **申报规则**:增量项目按申报比例乘装机和历史三年同类型半年利用小时数计算预测电量,再乘申报比例得出参与竞价电量,申报比例上限不超过90%[4] - **成交规则**:要么不中,中则按申报比例全额成交,稳定市场参与者心理预期[5] - **定价规则**:对增量项目定价规则有细微调整,较优惠;分布式增量项目投产时不满足“四可”要求,机制电量自动失效;提升了对项目“四可”要求,与经济利益挂钩,可能增加投资成本和被调控风险[6][7][8] - **结算规则**:月度结算按实际上网电量乘比例,扣除绿电交易部分,与上网电量乘机制电量比例取小;机制电量差价电费为量乘(机制电价 - 月度实时均价);场外补贴为机制定价减去实时价格的价差;厂内结算按传统合约差价、日前和实时差量公式计算,与山东不同[9][10][11][13][30] 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细则差异 - **日前申报**:广东要求全电量参与日前申报出清结算,山东不需要;广东有助于提升预测准确性和鼓励投资建储能,山东方案对新能源投资储能动力较小[13][14] - **合约参与**:广东机制电量覆盖部分不参与日前申报出清结算,不参与绿电和普通中长期合约,参与合约量为(实际发电量×(1 - 机制电量比例)),山东以实时价格为参考价进行合约结算[12][16][18] - **申报价格上下限**:广东现货电能量交易申报价格上下限有改动,新能源参与市场后相关考核有保留和取消情况;山东方案与广东不同[15][18] 区域市场情况 - **概念及与单一市场区别**:广东欲与周边五省建统一区域市场,单一市场以省间年度长协交易为主,区域市场各省关系更紧密,价格会趋同[21][22] - **市场计算及影响**:区域市场在统一现货竞价平台计算,结果供省内参考;考虑输电线路输送能力;目前广西价格可能低于年度长协,云南价格相对较高,价格受供需关系影响,与国网类似[23][25][26] 存量项目相关问题 - **机制电量和电价确定**:广东存量项目机制电量和电价参考相关文件,需衔接现有政策,可能区分不同主体确定比例,山东对老项目确定方式类似但可执行性更差[33][34][36][37] - **偏差结算和回收**:新能源电站厂内按传统公式结算,日前和实时偏差有收益回收机制,偏差回收有阈值,亏的可能性更大;新能源在日前实时偏差中可能因发电量大导致价格下降[30][40][41][44] 政策制定考虑因素 政策制定考虑新能源消纳问题,消纳问题大则政策优惠力度小,消纳问题小则适当给予优惠政策,如广东政策保障力度较强,给予较长执行期限[4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广东增量项目低值电量申报上限不超过90%,总量需求量将在6月份定价前公布,且低于90%[26][27] - 新能源定价分为海上风电、其他风电和光伏三类,实时加权均价参考同类型电源[31] - 申报价格上下限在实施方案中规定,目前网上无该方案,第一年定价上限一般用燃煤基准价,下限考虑先进电站固定投资成本[32] - 部分省份可能区分近海和深远海海风,有助于鼓励海风发展,可通过调整竞价需求量调节不同新能源发展[45][46][47] - 存量项目满足“四可”要求较难,对增量项目提要求相对容易[48]
“十四五”中国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4 18:26
碳中和政策进展 - "十四五"期间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5%以上 新增森林面积相当于陕西省面积 贡献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四分之一[4] -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 较"十三五"时期提升3个百分点 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二类水质标准[4] - 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越煤电 建成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 每3度电中有1度为绿电[4] - 钢材生产原料20%以上来自废钢循环利用 节能降碳成效显著[4] 零碳园区建设部署 - 三部门联合印发零碳园区建设通知 支持有条件地区建成零碳园区 推进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6] - 明确八项重点任务包括用能结构转型 节能降碳 产业结构调整 资源节约集约 基础设施升级 技术应用 能碳管理能力提升及改革创新[6] - 国家发改委统筹现有资金渠道支持建设 鼓励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券等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6] 绿电交易机制创新 - 三部门联合印发跨电网经营区绿电交易机制方案 规定发电企业需完成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及信息匹配[8] - 绿电交易采用集中竞价 挂牌和双边交易方式 实行电能量价格与绿证价格之和的"整体价格"申报模式[8] - 绿证核发由发电企业注册地交易机构汇总台账并向国家能源局申请 结算遵循绿电合同电量 用户用电量 可划转绿证量"三者取小"原则[8] 地方低碳实践 -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联合中国电力等资本投资上海"低碳生活新时尚实践区"项目 系上海市首批20个双碳试点示范项目之一[9] - 项目聚焦嘉兴路街道系统改造 覆盖低碳数字化 建筑绿色化 能源低碳化 绿色交通及垃圾处理多领域[9] 企业循环经济举措 - 隆基与墨西哥Rafiqui合作推动光伏组件回收 构建"源头回收-智能拆解-循环再生"三步回收体系[10] - 通过专属物流链运输废弃组件至回收中心 拆解铝边框 玻璃及电缆等部件 避免填埋污染[10] 行业标准制定突破 - 昶丰新材料牵头制定国内首个合成革生态分级标准 按环保性能细分为ENF E0 E1 E2四个等级[11] - 标准从甲醛 DMF VOCs 生物基含量等维度评价 填补行业环保评价空白[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