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发展
搜索文档
四川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代永波:乘势而上 谱写四川民营经济腾飞新篇章
中国发展网· 2025-05-22 16:03
民营经济发展态势 - 一季度四川省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8425.6亿元,同比增长5.6%,增速高于全省经济水平 [1] - 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达18149家,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比重93% [3] - 2024年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超20%(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核技术应用等),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4% [4] 政策支持与战略机遇 - 国家战略叠加释放红利:"一带一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等政策交汇 [2] - 省级专项支持:成立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及营商环境优化处 [2] - 千亿级"基金雁阵"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推动产学研合作(共建高水平科研院校、产业创新中心) [3] 产业优势与创新布局 - 四川省拥有41个工业门类,3个万亿级产业集群(电子信息、能源化工、食品轻纺),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 - 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205个,国家大科学装置10个(全国第3),西部唯一国家实验室 [2] - 支持民营企业培育未来产业: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00家 [4] 企业转型与竞争力提升 - 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大技改投入 [5] - 引导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经营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5] - 民营企业承担国省重大科技攻关任务,整合高校及企业实验室资源输出专利技术 [3] 市场环境与内需激发 - 深化"五个专项治理"(市场准入门槛、拖欠账款、产权侵害等),破除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 [6] - 基础设施REITs常态化发行,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优先选择民营企业参与 [7] -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民营经济促进法,四川省推动地方立法保护民营企业权益 [7]
周红波主持召开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会议
南京日报· 2025-05-21 09:43
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 - 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传达省有关会议要求研究部署今年工作要点 [1] - 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重要指示的内在要求 [1] -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和辐射带动力的战略机遇 [1] - 需在国家战略中找准定位和坐标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多作贡献 [1] 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转型 - 以"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为牵引抓好中央和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2] - 将系统保护和有机修复结合加快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2] - 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推动长江南京段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量变向质变跃升 [2] 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 -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推动长三角区域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培育 [2] - 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提升在区域版图中的辐射力和贡献度 [2]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 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经贸往来拓展国际合作推动人文交流 [2] - 不断扩大合作共赢面 [2] 领导小组工作重点 - 着力推动重大规划谋篇布局重要政策落地实施重点任务攻坚突破 [2] - 促进各成员单位合力推动工作落实取得务实成效 [2]
中外记者走进重庆 探访长江经济带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5-19 23:41
白酒行业 - 江小白生产基地展示白酒酿造技艺,吸引40余名中外记者参观[1][3] - 公司酒类产品已销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3] - 年轻消费者更倾向低度、果味酒类产品,公司推动白酒"老味新生"及果酒利口化、时尚化、国际化[3] - 伊拉克记者评价青梅酒味道好,生产线白酒闻起来自然纯净且价格实惠[3] - 英国记者评价白酒口感烈但不辣嗓[3] 环保能源行业 - 重庆三峰百果园环保发电有限公司展示生活垃圾"变废为电"技术[5] - 公司日均处理生活垃圾4500吨,每日可产出250万度电[5] - 澳大利亚记者关注中国大城市对玻璃等可回收物的处理及利用情况[5] 活动背景 - 活动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40余名中外记者参与[1][5] - 采访团后续将参观重庆内陆国际物流枢纽展示中心、长安汽车全球研发中心等地[5]
国产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刀盘下井,海太长江隧道建设加速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5-14 17:10
5月11日,随着履带吊缓缓下沉,重达482吨、相当100头非洲象总重量的刀盘与机身精准对接,海 太长江隧道左线盾构机刀盘顺利吊装下井,标志着国产自主研制的最大直径盾构机"沧渊号"重大部件基 本组装完成,并将进入整机调试阶段,标志着海太长江隧道工程建设已迈出关键一步。 海太长江隧道工程位于江苏省长江入海口,北起南通市海门区,南至苏州太仓市,线路全长39.07 公里,其中:盾构隧道长9327米,最高水压达0.75兆帕,最大埋深约75米,具有"长、大、高、深"特 点,是迄今为止世界最长公路水下盾构隧道。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将常压换刀功能的软土刀盘与梯度分布合金刀具相结合,构成"超硬龙齿矩 阵",能在石英砂含量约65%的地层中实现长距离掘进,大大减少掘进过程中的停机换刀时间,掘进效 率大幅提升。 海太长江隧道是我国《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重点工程,也是江苏"十四 五"重点推进的过江通道项目,计划于2028年基本建成。建成后,可以有效分流苏通长江大桥流量,对 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国家战略,优化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提升过江交通支 撑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沿江城市群跨江融合发 ...
四川塑造厚植发展新优势(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人民日报· 2025-05-02 05:51
四川的战略地位与发展优势 - 四川作为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具有独特重要地位,所在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西部人口最密集、产业基础最雄厚、创新能力最强、市场空间最广阔的区域[1] - 2024年四川经济总量超6.4万亿元,2025年一季度经济总量超1.5万亿元,同比增长5.5%[1]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从2019年6.3%提升至2024年6.5%以上[5]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 川渝两地统一用电领域40项差异性政策,推动用电业务跨省域"一窗受理、一站办理、一体服务",川渝通办事项扩展至355项[4] - 成渝地区已聚集生物医药相关企业6700户,产业总规模突破6500亿元,共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特色消费品四大万亿元级产业集群[5] - 2025年计划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项目320个,总投资约3.7万亿元,年度预计投资4414.5亿元,其中协同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项目131个,年度投资1173.6亿元[5]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 四川培育自贡无人机等23个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成都生物医药等3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7] - 计划实施产业新赛道争先竞速行动,布局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7] - 2024年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0.2%[9]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 东方电机有限公司通过虚拟装配技术使水电设备装配效率提升4倍[9] - 2024年四川建成智能工厂270余家、数字化车间1200余个[9] - 持续推动制造业"智改数转"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开展工业节能降碳行动[9] 对外开放与通道建设 - 2024年四川进出口总额增长9.4%,重回万亿元台阶[13] - 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开通国际及地区客货运航线85条,实现五大洲全覆盖,成都国际班列通达46个国家[12] - 四川自贸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实施"即到即入"新模式,货物通行时间缩短4/5以上[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