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

搜索文档
湖南年产5万吨合成生物制造新材料项目开工!以芦苇、秸秆为原料生产可降解高分子材料
synbio新材料· 2025-05-22 17:05
湖南安乡县生态芦苇合成生物制造项目 - 湖南常德安乡县生态芦苇合成生物制造年产5万吨新材料项目正式开工 标志着该县在非粮原料合成生物制造新兴产业迈出重要一步 [1] - 项目由湖南安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导 主要产品为纤维素聚乳酸 采用合成生物学方法将芦苇中的纤维素降解为糖类并转化为可降解高分子塑料 [3] - 该技术生产的聚乳酸产品可广泛应用于体育休闲 3C电子 生物塑料 医疗器械等领域 相比粮食基产品具有成本和环保优势 [3] - 安乡县拥有2万多亩芦苇资源 已引进上海汉禾生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合作伙伴 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3] 生物基材料技术发展 - 生物基原料分为粮食基和非粮基两大类 芦苇 秸秆等非粮原料是生物制造的理想选择 [3] - 纤维素聚乳酸塑料废弃后6到12个月可完全降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具有显著环保特性 [3] - 行业近期动态显示生物制造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包括重组蛛丝蛋白制造 生物基高温聚酰胺生产等创新项目 [6] - 资本市场对合成生物领域持续关注 多家企业完成数千万元级别融资 显示行业热度 [6]
金达威(002626) - 002626金达威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2
2025-05-22 16:42
公司经营情况 - 辅酶Q10原料生产线完成1.5倍扩产改造,新增大发酵罐试车成功,产销两旺 [2] - 维生素A受市场波动影响价格回落 [2] - DHA产品通过技术升级和市场推广提升竞争力 [2] - 虾青素、维生素K2等其他原料产品向好 [3] - 保健食品成品业务国内市场拓展良好 [3] - 境外子公司VitaBest工厂软胶囊生产线预计下半年投产 [3] - Zipfizz功能性饮料将增加4种新口味产品,推出“YOU”系列即饮新产品 [3] 产品情况 - 公司无麦角硫因原料产品,旗下美国品牌多特倍斯推出该产品并在国内跨境电商平台销售 [3] - 公司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技术,用于辅酶Q10、NMN等多数原料产品规模化生产,还布局虾青素、藻油EPA等新产品 [3] 关税影响 - 辅酶Q10、维生素A、维生素D3及维生素K2出口美国关税税率为20%,公司通过提价或下游客户负担抵消影响,维生素产品美国销售占比小,影响有限 [3] 营销策略 - 公司根据行业特性、市场需求、自身品牌定位及资源整合能力,制定产品策略、保障供应链、利用数据驱动,打造大单品或爆款产品 [3]
创新药出海欧美获利空间大!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指数低开高走,过去5个交易日日均成交额达8.22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0:26
国产创新药出海动力 - 欧美市场高支付能力与创新药溢价空间构成国产创新药出海直接动力 例如百济神州泽布替尼美国定价约6.3万元/瓶而国内医保定价仅为1912元/瓶 中美售价相差超30倍 [1] - 2025年一季度泽布替尼在美国销售额达5.63亿美元 同比增长60% 印证闯关欧美发达市场等于手握全球通行证的商业逻辑 [1] - 国产创新药出海进程加速 License-out交易额从2020年110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1-10月511亿美元 显示中国药企在全球创新药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2]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创新药指数2月21日市盈率为64倍 5月22日最新市盈率仅为25倍 不足两个月前的一半 当前布局性价比突出 [1] - 5月22日港股创新药板块开盘下跌后快速反弹 成分股中金斯瑞生物科技涨超5% 远大医药、亚盛医药-B、荣昌生物涨超3% 东阳光长江药业、中国生物制药涨超1% [1]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过去10个交易日资金净流入2.5亿元 市场热度较高 [1] 创新药ETF特点 - 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创新药企业权重90%为全市场医药主题类指数中最高 有望把握AI赋能创新药研发、国产创新药出海、商业健康保险逐步完善的创新药利好浪潮 [1] - 创新药ETF(159992)跟踪创新药指数 布局创新药产业链龙头企业 既汇聚全球CXO龙头企业又包含国内仿创药企龙头 有望同时受益于AI赋能创新药、国产创新药出海、针对高价创新药的医保丙类目录出台等 [2] 行业发展趋势 - NewCo模式兴起推动药企融资能力、风险分散和商业化效率 为Biotech公司提供更多元化合作路径 [2] - 创新技术如脑机接口、合成生物学和AI医疗广泛应用 显著提升药物研发效率和成功率 [2] - 头部港股创新药公司如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营收和净利润均呈现稳步增长 板块整体市盈率和市净率处于较低水平 具备较高安全边际 [2]
专家报告:我国生物基材料发展现状及高质量发展路径(附37页PPT)
材料汇· 2025-05-21 23:41
生物基材料全球发展趋势 - 全球生物基塑料产能将从2022年220万吨增至2027年630万吨,年均增速23% [8][9] - 2022年产能结构中生物可降解占比51.5%,非生物可降解48.5% [8] - 中国现有生物基材料产能约1100万吨(不含生物燃料),产量700万吨,产值超1500亿元 [9] - 国际化工巨头如巴斯夫、杜邦、科思创加速布局生物基材料领域 [9] 政策支持与产业布局 - 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均出台推动生物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 [10] - 经合组织预测未来10年20%以上石化产品可被生物基替代 [13] - 欧盟预测2030年6-12%化工原料和30-60%精细化学品将采用生物基制备 [13] 生物基化学品发展现状 有机酸领域 - 中国柠檬酸产能240万吨/年占全球70%,出口量超80% [17] - 乳酸产能85万吨/年占全球60% [17] - 衣康酸产能10万吨/年全球领先 [17] - 维生素C产能占全球95%以上 [17] 氨基酸领域 - 中国为全球最大氨基酸生产国,2023年出口占比:谷氨酸32%、赖氨酸35%、苏氨酸68% [25] - 华恒生物L-丙氨酸产品全球市占率超70% [25] 基础化学品 - 生物乙醇全球以第1代(玉米/小麦)和第1.5代(甘蔗)为主,中国玉米发酵占比64% [26] - 1,3-丙二醇80%用于生产PTT聚酯,美国杜邦垄断技术 [31] - 1,4-丁二醇主要用于PTMEG、PBT等产品,生物法占比仍低 [32] 生物基树脂发展 聚乳酸(PLA) - 全球产能85万吨/年,中国占65%(55万吨) [49] - 主要采用两步法聚合工艺,技术难点在丙交酯合成与纯化 [48] - 行业开工率仅25%,医用高端领域依赖进口 [49] 生物基尼龙 - 全球需求增速预计达30% [53] - 生物基PA11/PA1010比石油基PA6/PA66熔点低30-60℃,吸水率仅0.1-0.4% [54] - PA4为目前唯一可生物降解的尼龙品种 [54]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 - 全球产能约3.8万吨,中国占1.5万吨 [56] - 市场价格5万元/吨,是聚烯烃的5-10倍 [56] - 加工窗口窄(5-10℃),处于产业化初期 [56] 非粮原料开发利用 秸秆资源 - 2022年中国秸秆理论资源量9.77亿吨,可收集7.37亿吨 [79] - 原料化利用价格400-600元/吨,但占比不足1% [77] - 纤维素含量30-40%,半纤维素15-30%,木质素15-20% [80] 木薯产业 - 全球产量3.3亿吨,非洲占64.7% [85] - 中国进口依赖度86%,2023年进口890万吨 [85] - 广西占国内70%种植量,淀粉含量最高达80% [88] 甘蔗资源 - 全球产量19亿吨,巴西、印度、中国、泰国为主 [91] - 中国产量1.1亿吨,广西、云南、广东占95% [91] - 国内生产成本380元/吨,显著高于巴西(145元/吨) [92] 技术发展路径 酶制剂开发 - 诺维信和杜邦占据全球70%酶制剂市场 [92] - 秸秆糖化过程中酶成本占比达30-50% [93] - 需开发非粮原料专用酶如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94] 工程菌种 - 中国菌种知识产权占比低于5% [97] - 需开发五碳糖/六碳糖共利用菌株 [97] - 重点突破乙二醇、己二酸等产品的工程菌 [97] 分离纯化技术 - 分离成本占生产过程30% [96] - 膜分离法需解决膜污染问题 [100] - 原位分离技术可提高发酵产量 [104]
海正药业全产业链布局完善 未来以差异化战略实现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5-21 15:29
公司战略 - 公司差异化战略重心为合成生物学(医美、大健康)和高端制造(复杂制剂、国家级工业制造平台布局) [1] - 通过布局细分领域逐步积累差异化优势 [1] - 拥有3000亩工业产能生产能力 可在人药、动物药、国内业务、国际业务及创新业务等多方面布局 [3] 生产基地与产能 - 富阳园区占地1500余亩 涵盖原料药、制剂、生物药生产基地 包括杭州工厂、瀚晖制药工厂、博之锐生物等子公司 [1] - 建有台州、富阳、南通三大生产基地 具有发酵17000立方、合成2300立方生产能力 [2] - 富阳基地原料药区块含2个生产事业部、1个技术部与17条独立生产线 坚持"管道化、密闭化、连续化、自动化"生产理念 [2] 原料药业务 - 拥有百余个原料药品种 覆盖广泛疾病领域 [2] - 深化发酵半合成特色技术平台 创建合成生物学、酶工程、微生物代谢工程等多学科工程技术平台 [2] - 以医美、工业原料CMO业务为突破口 建立医美平台和大健康平台 [2] - 富阳基地已承接硕腾、柯迪华等国际巨头CMO订单 推进依维莫司等新产品注册 [2] 制剂业务 - 率先实现注射剂出口美国市场 保持国际领先GMP水平 [3] - 瀚晖制药独创"三严四化"质量管理模式 完成5款境外原研产品技术转移(玫满、多达一、特治星等) [3] - 瀚晖工厂是国家短缺药和小品种生产基地 解决多个短缺药品种临床供应问题 [3] 动物药业务 - 海正动保拥有云南生物疫苗基地与富阳化药基地 覆盖猪、反刍、宠物三大类产品群 [3] - 拥有15个国家二类新兽药证书、20个在研产品、60余个批准文号、10余个单品销售超千万产品 [3] - 海乐妙为首个销售额破亿国产驱虫药 海乐旺登陆越南市场 推出首款国产猫三联疫苗海妙哆 [3]
凯赛生物:山西年产5000吨生物基高温聚酰胺生产线已建成;合肥Bio-PPA CFRT生产基地已开工建设
synbio新材料· 2025-05-21 14:41
凯赛生物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项目 - 山西合成生物产业园项目总投资规模为800亿元,其中一期投资450亿元,二期投资350亿元 [2] - 核心项目包括240万吨玉米深加工项目、500万吨/年生物发酵液项目、50万吨生物基戊二胺项目、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和8万吨生物基长链二元酸项目 [2] - 项目达产后产值将达千亿元以上,被认为是"合成生物学史上最大的项目" [2] - 年产90万吨生物基聚酰胺项目延期至2025年12月31日,但年产5000吨生物基高温聚酰胺生产线已建成 [1][3] - 公司计划于2024年底先行建成部分产能 [3] 凯赛生物合肥生产基地项目 - 公司与合肥市政府、招商局创科集团签署三方战略合作协议,打造合成生物材料产业集群 [4] - 招商凯赛(合肥)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已注册设立,项目建设加速进行中 [4] - 合肥项目包括BioPA-CFRT生产设施,标志着公司生物基材料产业链生态的搭建落地 [4] - 公司致力于将生物基聚酰胺及其复合材料打造成为双碳时代的生物基基石材料 [4] 其他行业动态 - 肆芃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6] - 微构工场与安琪酵母合作的全国首条万吨级合成生物PHA生产线土建竣工交付 [6]
合成生物中试平台的建设
synbio新材料· 2025-05-21 14:41
行业概述 - 合成生物学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近年受到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广泛关注,多地政府将其写入工作报告[1] - 该领域被视为理解生命的新钥匙和颠覆性技术,对推动中国生物经济由大转强具有战略意义[15] - 产业发展面临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品价值体现、市场推广等挑战[15] 展会信息 - SynBio China第三届博览会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苏州举办,规模超20000人,包含7个子会议覆盖食品大健康、蛋白制造、功能护肤等细分领域[3] - 同期举办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预计吸引20000人、450家参展企业,设置4个专业展馆[36] - 主办方synbio深波致力于打造产学研交流平台,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15] 技术应用方向 **食品健康领域** - 开发"食药同源"功能性原料、HMOs天然产物、老年靶向食品等[9] - 微生物蛋白技术推动粮食增长,包括菌丝体发酵、气体发酵蛋白等技术突破[10] - 新蛋白应用覆盖零食、宠物食品、代糖甜蛋白、母乳替代品等领域[12] **美妆医疗领域** - 重组胶原蛋白、麦角硫因等生物合成成分在护肤领域应用[13] - 医美方向聚焦聚乳酸填充剂、外泌体原料、再生医美产品等临床创新[16] **产业赋能** - 中试平台建设、发酵纯化解决方案、自动化应用、高通量反应器等制造环节技术[6] - AI加速健康食品创新,与合成生物学结合驱动食品添加剂突破[9][12] 产业生态建设 - 设立新锐项目路演专场,面向初创企业、孵化项目、底层技术企业等四类参与者[18][22] - 往期活动显示行业活跃度:2023-2024年已在杭州、苏州、深圳等地举办超15场大型会议[48][49][50] - 支持单位涵盖新农食、新美护、新材料等产业链关键环节[4]
广济药业(000952) - 000952广济药业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0
2025-05-20 18:32
会议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业绩说明会 [2] - 参与人员为通过价值在线以网络方式参与的广大投资者 [2] - 时间为2025年5月20日15:00 - 16:00 [2] - 地点为价值在线(www.ir - online.cn) [2]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有董事长胡立刚、总经理龚铖、董事会秘书郑彬、财务总监熊毅、独立董事郭炜 [2] 业务发展相关 - 公司如有除医药以外项目收购重组等应披露重大事项,将依规及时披露 [2] - 人乳寡糖项目与江南大学合作,正积极推进,力争产品获批上市 [2] - 利用生物发酵产业化优势,采取自主研发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合作模式,推动合成生物学项目产业化落地 [2] - 公司重视创新科技在生命健康领域发展应用,目前未使用AI进行药物研究,未来会持续关注 [3] 业绩与经营指标 - 2024年度公司产品出口占营业收入39.15%,美国市场占公司出口销售收入约35% [2] - 截至2025年3月,营收指标略低于时序,净利润指标亏损未达时序,同比减亏28.20%,后续将围绕战略目标争取完成经营指标 [2][3] 市场认证与推广 - 核黄素、核黄素磷酸钠产品已取得欧盟1831注册批件,获欧盟正式授权,已销往欧盟市场 [3] 绿色发展 -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践行绿色办公与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向绿色发展模式转型,广济药业及孟州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3] 独立董事职责 - 独立董事依法履行职权,参与重大决策,监督管理层,向经营管理层提战略制定、业务发展等建议助力公司发展 [3]
时隔半年再获融资!上海交大科技成果转化代表企业「肆芃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synbio新材料· 2025-05-20 16:27
融资动态 - 肆芃科技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由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投资 熙桥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资金将用于加速生物基材料商业化及三代碳源生物制造平台建设 [1] - 2024年10月公司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 由国投创合领投、如皋科创投跟投 资金用于加强生物制造产品量产及商业化推广 [1] 公司背景 - 肆芃科技成立于2022年 专注于材料合成生物学领域 创始团队拥有20余年行业经验 完成多项"卡脖子"技术突破并实现龙头企业核心产品开发 [1] - 公司为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代表企业 具备多个生物制造产品产业化放大成功经历 [1] 技术平台 - 智能生物制造平台打破海外技术垄断 完成多个生物基多元醇/酸量产验证 产品发酵浓度和成本达国际领先水平 [1] - 高性能材料应用开发平台具备优异的多场景应用能力 产品已进入国内外知名企业供应链 [2] 碳源技术突破 - 2024年4月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 推进以甲醇为原料的生物基材料单体产业化 [2] - 布局三代碳源利用技术(甲醇/二氧化碳) 突破粮食碳源依赖 显著降低生物制造成本 [2] 投资方观点 - 上海国投孚腾资本看好公司技术积累和产业化能力 认为其非粮生物智造管线契合"双碳"理念 [4] - 公司管理团队强调生物制造将突破地理资源约束 通过菌株迭代和工艺优化建立市场优势 [4] 投资机构背景 - 上海国投孚腾资本成立于2022年 注册资本1亿元 管理规模约300亿人民币 投资超100亿人民币 股东包括临港集团、上汽集团等产业龙头 [5] - 熙桥资本为医疗健康/硬科技领域精品投行 提供股权融资、并购等财务顾问服务 [6] 行业动态 - 生物基材料为万亿级市场 技术突破将推动行业弯道超车 [9] - 合成生物学在重组蛋白、新皮革材料等领域取得商业化进展 [9]
第三届中国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博览会,8月苏州启幕,免费报名参会!
synbio新材料· 2025-05-20 16:27
合成生物学行业动态 - 合成生物学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受到政产学研用金各方广泛关注和重点支持,多地政府将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写进工作报告 [1] - 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家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 - 合成生物学被视为理解生命的新钥匙、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对于推动我国生物经济由大转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5] SynBio China博览会概况 - 第三届中国合成生物学"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博览会将于2025年8月1-2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B馆举办 [3] - 展会规模预计20000+人次,同期举办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 [3][36] - 博览会包含7个子会议,涵盖合成生物学在食品大健康、蛋白生物制造、功能护肤、医疗美容等领域的应用 [3] 会议主题与内容 - 食品大健康领域:聚焦"食药同源"功能性原料、健康食品创新、精准营养3.0、生物活性分子规模智造等话题 [9] - 蛋白技术领域:涵盖气体发酵蛋白技术、菌丝体发酵技术、微生物蛋白等创新技术 [10] - 功效护肤领域:探讨重组胶原蛋白、生物合成大分子、麦角硫因等活性成分的开发与应用 [13] - 医疗美容领域:关注重组胶原蛋白临床研究、聚乳酸类填充剂、外泌体原料等创新成果 [16] 行业发展挑战与机遇 - 产业发展面临规模化生产实现、产品价值体现、市场推广、核心竞争力突破等新挑战 [15] - 行业致力于打造产学研交流平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落地,推动生物经济快速增长 [15] 配套活动与参与方式 - 设置新锐项目路演专场,为合成生物学初创企业、待孵化项目、应用型企业提供展示平台 [18][22] - 开放现场展位,面向合成生物学相关企业、研发机构、配套设备供应商等 [37] - 提供免费观众票,预计第七届CMC-China博览会规模达20000人,450家参展企业 [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