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扩大内需
icon
搜索文档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锐财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9 06:36
4月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相关负责人重点介绍稳就业稳经 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回应外界关切。据了解,若干举措注重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注重增 强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将对经济形成有力支撑,能够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举措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发布会上介绍,若干举措具体包括五方面内容。 在支持就业方面,主要包括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加 强就业公共服务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稳定外贸发展方面,主要包括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扩大服务 产品"出海",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促进消费方面,主要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构建技能导向的 薪酬分配制度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积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主要包括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设立新型政策性金 融工具等几项具体举措。 在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等几项具体举措。 赵辰昕表示, ...
稳就业扩内需 政策“组合拳”将持续发力
南方都市报· 2025-04-29 06:17
政策组合拳核心内容 - 国家将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成熟一项出台一项 [1] - 政策组合拳突出精准施策特点 包括支持就业 稳定外贸 促进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等方向 [2]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和定向增发购车指标两项举措引发高度关注 [2] 就业支持措施 - 政策将创造可观就业岗位 一季度全国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 同比增加5万人 [4] -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等人工智能岗位需求同比增长超30% 显示新质生产力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 [4] 消费刺激政策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已拉动消费超7200亿元 购在中国等活动将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4] - 政策推动汽车 家电 3C 家装等产品以旧换新 刺激短期消费同时带动产业转型 [4] - 定向增发购车指标可满足重点群体需求 刺激汽车消费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3] 人口结构相关措施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旨在减轻家庭负担 提升生育积极性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3] - 创设专项再贷款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瞄准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长期消费趋势 [4] 外贸支持政策 - 针对外贸企业采取一业一策 一企一策方式加大支持力度 应对外部贸易环境变化 [2]
丰富政策工具 我国将推出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
证券时报· 2025-04-29 06:16
政策方向与战略定力 - 国家发展改革委强调将保持战略定力集中精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1] - 有关部门正研究丰富政策工具出台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与去年增量政策形成接续[1] - 后续政策将成熟一项出台一项涵盖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环境五方面[1] 消费提振措施 - 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前两批共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左右[2] - 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将作为既定政策在二季度落地[1] 投资扩张计划 - 国家层面将使用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1] - 工业软件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和社会领域投资[2] - 制定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300万以上人口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建设停车位[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资本金不足[2]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中国人民银行将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2] - 创设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2] 外贸企业支持政策 - 商务部出台"一揽子"政策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加快内外贸一体化[3] - 对受关税影响较大企业加大市场渠道国内消费财政金融服务保障四方面支持[3] - 推动政府增加财政投入金融机构增加信贷保险机构增加内贸险支持减免困难企业租金展位费流量费[3] 外汇储备管理 - 外汇储备以安全流动保值增值为目标投资组合分散化单一市场资产变动影响有限[3]
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注重增强获得感 因时因势再出稳就业稳经济新举措
经济日报· 2025-04-29 06:04
稳就业政策 - 鼓励企业积极稳定就业 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 扩大以工代赈等支持 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1] - 就业政策工具箱充足 在激励企业吸纳就业 支持企业稳岗扩岗 促进劳动者提升技能和就业创业等方面做了政策储备 [3] - 开展以就业为导向的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 构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支持劳动者提升技能 [5] 稳外贸发展 - 一业一策 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 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 扩大服务产品"出海" 鼓励外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1] - 外汇储备余额稳定在3.2万亿美元以上 经济基础坚实 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外汇市场有韧性 [2] 促消费措施 - 扩大服务消费 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 推动汽车消费扩容 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 [1] - 一季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6% 3月增长5.9%创去年以来月度最快增速 [2] - 前两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共下达超1600亿元 后续还有约1400亿元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3] - 指导限购城市针对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定向增发购车指标 [3] 扩大有效投资 - 完善消费基础设施 大力提振民间投资积极性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1] - 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 加快消费基础设施 社会领域投资 [4] - 制定充电设施"倍增"行动 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建设停车位 [4] - 力争6月底前下达2025年"两重"建设和中央预算内投资全部项目清单 [4] 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 - 持续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 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1] - 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 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4] 内需与循环体系 - 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大力提振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做强国内大循环 [3] - 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建设 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行动 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 [4] - 帮助外贸企业拓内销 加快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4]
我国将出台实施稳就业稳经济一揽子举措 根据形势变化及时出台增量储备政策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33
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框架 - 政策涵盖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扩大投资、营造环境五大方向 [2] - 支持就业措施包括稳定企业岗位、职业技能培训、扩大以工代赈规模 [2] - 外贸支持聚焦行业定制化政策、出口风险规避、服务产品出海及外资再投资 [2] - 消费促进涉及服务消费扩容、养老照护强化、汽车消费增量及薪酬制度改革 [2] - 投资领域将完善消费基建、提振民间投资、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 [2]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央行计划实施更积极宽松政策 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3] -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重点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发展 [1][4] - 金融机构被要求对暂时困难但产品有竞争力的外贸中小企业保障融资 [6] 消费刺激具体措施 - 二季度将落地1600亿元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 后续追加1400亿元 [4] - 汽车消费方面将定向增发限购城市指标 重点覆盖长期摇号及无车家庭 [1][4] - 以旧换新已拉动7200亿元销售额 涵盖汽车家电数码等12类产品 [5] - 商务部将推出扩围以旧换新、汽车流通改革、服务消费提质及全国促销活动 [4] 就业市场支持 - 一季度城镇新增就业308万人 失业率5.3%低于控制目标 [6] - 增量政策包括企业扩岗补贴、个人就业补贴、受影响企业失业保险返还比例提高 [6] - 创业担保贷款将重点覆盖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妇女等群体 [6] 外贸企业扶持 - 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 帮助开拓国际多元市场 [7] - 加强贸易金融支持保障 推动跨境电商创新发展 [7] - 政策工具箱将持续丰富 适时推出增量措施应对风险挑战 [7]
着力稳就业与稳预期,以高质量发展应对外部不确定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01:32
政策接续与增量储备 - 政策与去年9月增量政策、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今年3月全国两会部署形成接续 [1] - 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统筹国内经济与国际经贸斗争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1] - 存量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 增量储备政策为下半年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2] 稳就业与经济目标 - 将"稳就业"置于首要位置 应对美国关税政策对外贸部门的不确定影响 [1] - 2025年目标包括经济稳定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及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1] - 优先确保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3] 货币政策与金融支持 - 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 包括适时降准降息 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精准支持稳就业、稳增长领域 [2] -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 加力稳外贸、促消费、扩投资 [2] 内需与消费提振 - 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 提振消费 扩大有效投资 做强国内大循环 [2] - 建立育儿补贴制度 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 支持服务消费和养老产业 [3] - 扩大汽车消费为重点 解决限号、停车位及充电桩短缺问题 [3] 投资与产业升级 - 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 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1] - 扩围提质"两新"政策 加力实施"两重"建设 [2] - 服务业消费升级和产业智能化升级需要大批专业人才支持 [3] 劳动力市场与技能培训 - 加大康养托育、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领域的职业技能培训 [4] - 强化政策激励 提高企业和劳动者培训积极性 [4] - 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以适应经济结构转型需求 [4]
对话资深财政专家:如何解读一季度政治局会议?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行业 中国整体经济,包括消费、供给、金融、房地产、外贸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济形势判断** -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59%,经济取得“开门红”,但财政收入疲软,需关注财政支出问题[1][4] - 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中美贸易战对出口造成冲击,外需受挤压,影响可能延续至三季度[1][4] 2. **政府应对措施** - **多端发力促进经济发展**:从消费端提振消费服务,提高中低收入人群收入,取消消费领域限制性措施;从供给端帮扶困难企业,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从改革端深化改革建设统一大市场,加强服务业开放[6][7] - **实施积极宏观政策**:加快地方专项债券和超长期国债发行使用,兜牢基层“三保”底线,防范风险,确保资金流与工程进度相适应[1][7] - **货币政策调整**:预计降准或降息,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专项债券发行使用[3][17] - **解决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可能出台置换债券和贴息政策,建立有效监督机制,优先偿还企业账款,促进中小企业发展[3][20] 3. **财政政策具体措施** - **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将发行1.3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5000亿用于重大项目建设、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预计增加约5000亿推动重大工程建设和设备更新,促进消费[1][11][13] - **精准财政政策**:提高失业保险基金的稳岗返还比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扩大监控范围,为低收入和特困人群提供保障[1][14] - **设备更新和企业技术改造**:成为今年财政预算重点,扩展到非设备设施提级改造,推动企业技术升级[15] - **消费品以旧换新**:从去年8大类扩展至今年12类,可能增加基本民生类商品,住房以旧换新有望纳入[16] 4. **市场稳定情况** - **股市**:4月2日贸易战后股市一度下跌,中央汇金公司增持股份稳定市场,未来可能继续发挥作用[21] - **房地产市场**:需止跌回稳并持续稳定发展,目前地方政府通过保交楼、专项债券购买存量商品房和闲置土地实现,但存在问题,需创新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21][22] 5. **政策配合与影响** - **政策配合**: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财政政策配合形成流动性支持,建立房地产稳定基金等,促进消费、扩大投资内需和改善营商环境[23] - **货币政策影响**:一季度M2增速约7%,未来降准释放流动性,缓解消费压力,扩大投资内需,调整财政预算支出结构支持中低收入群体[24] - **财政刺激措施**:预计今年落地5000亿规模财政刺激措施,若达1万亿,2000 - 3000亿用于消费品以旧换新,促进外贸转内销,启动居民储蓄增加消费[25] 6. **消费促进措施** - **引导服务性消费**:政府通过直接投资补贴和创造便利性消费场景,如建设冰雪场地、举办消费节、资助护理机构等,拉动内需[28] - **提高居民边际消费倾向**:政府在投资端发力,创造服务性消费场景,如发展冰雪经济、露营经济、改善城乡物流体系等[29] - **提高消费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与优化营商环境结合,辅以公共投资创造服务场所,促进内需增长[3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虽有努力,但仍需加快发行使用,原计划三季度末发到90%的目标可能提前至二季度末完成[7][8] 2. 去年因地方政府还债压力大,上半年出现欠发工资等问题,今年提振消费需确保经常性支出对应消费品,加大两新一重建设资金支持力度[10] 3. 今年新型政策性开发工具可能提前一个季度发行和使用,用于投资、促消费和保供等领域,带有长期优惠性质,支持科技创新[19] 4. 财政赤字率提高对汇率有一定影响,但短期内影响间接,通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解决国内资金流动问题,保持汇率稳定[27]
稳就业稳经济工具箱上新 多项政策将在二季度落地
第一财经· 2025-04-28 21:58
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我国将加紧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 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不断完善稳就业稳经济的政策工具箱。此前4月18日的国务院常 务会议已经研究了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2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包括五 方面内容:支持就业、稳定外贸、促进消费、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营造稳定发展的良好环境。 赵辰昕表示,我国有丰富的政策储备和充分的政策空间,将加快实施稳就业稳经济若干举措,推动各项 政策尽快出台实施,更加注重提高政策落地效率和实施效果,确保直达群众和企业;加力推动既定政策 落地见效,包括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 基金等。这些政策大部分将在二季度落地,并不断强化政策取向一致性。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在发布会上回答第一财经记者提问时表示,为了应对新的困难和挑战,央行将 从持续加大金融资源要素投入、更有针对性地拓宽民营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更大力度推动完善民营企 业融资配套机制三个方面继续做好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工作。 发挥内需主动力作用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 ...
新华全媒+丨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 多部门详解五方面若干举措
新华网· 2025-04-28 21:28
稳就业政策 - 加快推出增量政策,对企业加大扩岗支持,对个人加大就业补贴支持,对受关税影响较大的企业提高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 [2] - 全面落实存量政策,加快兑现稳岗返还、担保贷款、就业补贴,延续实施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 [2] - 提高稳岗扩岗专项贷款额度,小微企业最高授信5000万元,个人最高授信1000万元 [2] - 下拨667亿元的中央就业补助资金,为政策实施提供保障 [2] - 推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加大对返乡农民工、新市民、高校毕业生、妇女等重点群体创业就业的支持力度 [2] 外贸支持措施 - 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出口企业规避风险 [3] - 推动"三增三减",增加财政资金投入、信贷支持、内贸险支持,减免困难企业房屋租金、展位费、流量费 [3] - 推动汽车、家电、3C、家装等外贸企业加入"以旧换新"支持范围 [3] - 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的承保规模和覆盖面,保障外贸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3] 促进消费举措 - 组织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在新车、二手车、报废车、汽车后市场等各环节创新 [4] - 优化汽车限购限行措施,定向增发购车指标给长期摇号家庭和无车家庭等重点群体 [4][5] - 下达今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前两批共1600亿元,后续还有1400亿元 [4] - 建立实施育儿补贴制度,创设专项再贷款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重点领域和养老产业发展的支持 [4] - 出台服务消费提质惠民行动2025年工作方案,优化离境退税政策,扩大入境消费 [5] 扩大有效投资 - 全社会设备存量资产净值约40万亿元,每年设备更新换代投资需求超过5万亿元 [5] -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 [5] - 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点能拉动万亿规模的投资需求 [5] - 将工业软件等更新升级纳入"两新"政策支持范围,加快消费基础设施、社会领域投资 [6] - 制定实施充电设施"倍增"行动,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城市建设停车位 [6] - 设立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解决项目建设资本金不足问题 [6]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 - 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 [7] - 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围绕稳就业、稳增长重点领域精准加力 [7] - 用好今年国家层面5万亿元投资资金,加快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 [7] - 推进人工智能与60个重点行业方向、700个基础场景深度融合 [6]
美国发动关税战的原因与我国如何应对
第一财经· 2025-04-28 19:53
美债—美元体系的内生矛盾 - 美债—美元体系的内生矛盾是"特里芬难题"的发展,即美国需输出美元满足全球贸易需求,导致国际收支长期逆差,同时需控制国债规模以保持财政可持续性 [2] - 美国通过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暂时解决了《布雷顿森林协定》中的"特里芬难题",但长期仍面临海外美元积存与国债规模控制的矛盾 [2] 美国关税战的逻辑与计算错误 - 美国关税战的逻辑起点是贸易逆差导致财政不可持续,目的是通过短期征收关税解决财政困难,长期促进制造业回流并提升居民储蓄率 [2] - 美国关税税率计算采用"10%"和"0.5乘以美国认定的该国综合关税率"中的较大值,但公式中的弹性取值错误,实际进口价格对关税的弹性约为0.95,而非美国政府假设的0.25 [3] - 美国关税公式高估所需关税税率约一倍,因实际进口需求弹性为-2.1,而美国政府假设为1 [4] - 美国关税公式实现贸易平衡的前提是其他国家不进行关税反制,但实际较多国家进行了反制 [4] 关税战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 进口价格上涨导致美国国内价格水平上升,耶鲁大学模型显示平均13.3%的关税将增加美国家庭2700美元成本,推高核心通胀1.7~2.1个百分点 [7] - 关税战导致双边贸易减少,对美出口国美元储备减少,同时加大美元和非美货币的脆弱性 [7] - 美债收益率连续上涨,动摇美元信用和储备地位,美国政府暂停部分加征关税并转为谈判 [7] 应对关税战的建议 - 加大财政对冲力度,短期增加赤字规模并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中长期增加民生和消费支出比重 [9] - 加大货币政策对冲力度,择机降准降息以提升出口竞争力并降低融资成本 [9] - 提升居民收入并建设有效内需市场,持续提振消费并提升实际购买力 [10] - 进一步开放包容,优化关税和补贴措施,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加快区域经济联盟建设 [10] - 加大创新支持力度,加快发展集成电路、医药健康、新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形成完备产业链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