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

搜索文档
数字金融建设新风向:由“数字化”迈向“数智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4-29 04:33
◎记者 温婷 2024年是金融业做好"五篇大文章"的首个完整年度,金融机构深挖"数字金融"护城河,由"数字 化"向"数智化"转型。 数字金融建设,呈现出技术赋能由表及里、投资布局软硬结合、大模型应用全面开花的新局面。记者梳 理金融机构财报发现,2024年,各大金融机构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和人才储备,数字金融建设转向更重视 投入产出比的"深水区"。在自上而下的统筹规划下,更多大型机构逐渐打破机制制约,搭建起了更符合 数字金融建设需求的组织架构。 更为可喜的是,数字金融建设的土壤正在持续激发机构的创新活力,使得不同机构得以选择更适合自身 发展的差异化、特色化的数字金融之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科技投入更趋务实 各大银行都在2024年年报中"数说"了数字金融建设的最新进展。 年报显示,2024年国有六大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共计1254.59亿元,较2023年增长2.15%。但从收入占比来 看,除交通银行外,其他五家均低于4%。且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科技投入双双出现同比微降的局面。 科技投入增幅最大的为邮储银行,2024年信息科技投入达到122.96亿元,同比增长9.03%,占营业收入 的3.53%。 将统计范围扩大至目前披 ...
平安健康险发布首份可持续发展报告
证券日报网· 2025-04-28 20:54
可持续发展报告发布 - 平安健康险发布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 首次系统性展现公司在可持续保险保障 负责任投资 社会公益 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实践和成效 [1] - 2024年可持续保险原保费收入13039亿元 负责任投资规模超44亿元 公益捐赠支出超2636万元 [1] 五篇大文章实践 - 科技金融方面 引导金融资源流向高技术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家重大科技创新领域 开发团体医疗保险 团体疾病保险 团体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 [2] - 绿色金融方面 负责任投资规模达4449亿元 绿色投资约781亿元 [2] - 普惠金融方面 持续丰富普惠金融产品供给 扩大保障范围 关注少儿 慢病等群体的健康保障需求 [2] - 养老金融方面 开发适老保险产品 配套建立各环节服务体系 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量 [2] - 数字金融方面 加快提升科技能力 推进数字化转型 提供更便捷 高效 安全的金融保险服务 [2] 健康中国战略实施 - 深化"健康保险+医健服务"战略 从传统保险的"事后补偿"向"事中事前"的健康管理服务延伸 [2] - 探索"医险融合"模式 推动保险从单一的疾病支出保障向"主动管理+健康服务+保险保障"模式跃迁 [3] 社会责任履行 - 依托健康保障及医疗健康服务资源优势 在医疗健康帮扶 乡村振兴及社会志愿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 [3]
贵阳银行2024年年报发布: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持续打造特色化经营优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8 20:50
财务表现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49.31亿元、归母净利润51.64亿元,年末资产总额达7,056.69亿元,较年初增加176.01亿元 [1] - 贷款总额3,391.42亿元、存款总额4,192.0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66%、4.74% [1] - 不良贷款率1.58%,同比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57.07%,同比上升12.57个百分点;拨贷比4.05%,同比上升0.15个百分点 [3] 战略定位与地方经济支持 - 贵阳贵安"强省会"领域贷款余额1,640.21亿元,较年初增加154.05亿元,"富矿精开"资源禀赋产业贷款增速超8% [2] - "四化"领域贷款余额1,608.48亿元,较年初增加47.09亿元 [2] - 全年支持企业发行短融、中票、PPN等产品融资70.3亿元,同比增长80.26%,累计落地ABS服务71.58亿元 [3] 零售业务发展 - 储蓄存款余额2,145.42亿元,同比增长13.14%,占存款总额比例51.18%,同比上升3.80个百分点 [4] - 管理零售客户总资产(AUM)余额2,719.61亿元,同比增长10.28%,个人全量客户数达1,275.19万户,同比增加21.31万户 [5] - 零售贷款(不含信用卡)余额436.14亿元,同比增加14.69亿元,"爽快贷"余额40.31亿元,较年初增长79% [5] 普惠与特色金融 - 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86.06亿元,较年初增长18.11%,支持超1万户农户 [5] - 小微企业贷款(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2,082.28亿元,同比增长5.34%,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96.32亿元,同比增长8.37% [7] - 绿色贷款余额330.95亿元,较年初增长5.60%,全年发放绿色贷款84.51亿元,发行绿色金融债30亿元 [6] 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 信息科技直接费用投入3.3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5%,信息科技人员占比4.9% [8] - 手机银行交易额2,288亿元,线上支付业务累计交易笔数3.29亿笔 [8] - 养老客群AUM值增长201.34亿元,"爽爽银发课堂"累计开课463期,注册会员3万余名 [7] 行业地位与品牌影响 -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4全球银行1000强排名"中名列第205位,中国银行业100强排名第37名 [1] - 构建"投行+商行+交易银行"转型模式,成为贵州省唯一具备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一般类主承销商资质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 [3]
沧州银行:从政策赋能到生态共建 共绘数字金融新图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5:25
金融数字化转型背景 - 金融行业作为数据密集型行业正站在数字化转型潮头,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加速金融服务创新成为行业命题 [1] -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提升,"十四五"规划明确要求加快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2] - 公司2022年启动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零售、对公、运营转型开辟区域金融新赛道 [2] 科技能力建设 - 公司实施"1234"数字化战略:以建设一流信息化体系为目标,通过科技+数据双轮驱动,分三步走赋能四大业务领域 [3] - 新一代分布式核心系统投用,单日交易量突破百万笔,批处理时间从1小时缩短至20分钟,实现全面国产化 [3] - 与阿里云合作搭建私有云平台,开发测试环境部署时间从数天缩短至10分钟,完成DeepSeek模型私有化部署 [4] 场景应用与产品创新 - 搭建54个智慧政务场景,推出市民E贷、信易贷、企易贷等产品,普惠网贷累计放款超40亿元覆盖5000余小微企业 [5] - "企易贷"最高授信300万元,实现线上自助申请和随借随还 [5] - 智慧社区平台整合20种便民服务功能,打通党建、志愿者管理等线上渠道 [6][7] 生态战略与实施路径 - 采用"传统业务+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策略,同步推进网点智能化改造与数字化能力提升 [8] - 通过组织、数据、生态三融合打通行内数据源,将金融服务嵌入高频场景 [8] - 未来计划将数智化技术优势转化为场景渗透力,最终升维至生态构建力 [9]
5月正式投运,广州也有中国太平金融大厦了丨解码金融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8 15:10
广州中国太平金融大厦项目概况 - 广州中国太平金融大厦将于2024年5月正式投入运营,是太平产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打造的系列写字楼品牌之一 [1] - 大厦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核心位置,属于金融方城四栋230米超高层建筑之一,采用双大堂设计、楼层净高3.1米、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 [1][4] - 项目自持物业标准高于市场水平,自用面积1.2万平方米,可出租出售面积10.5万平方米 [1][4] 中国太平集团背景 - 中国太平保险集团为金融央企,总资产1.61万亿元,管理资产2.4万亿元,业务覆盖保险、资管、不动产投资及医疗健康产业 [3] - 集团通过太平人寿、太平财险、太平养老联合体于2018年5月竞得金融城地块,2020年4月启动建设 [3] - 已在全国十余个城市建立"中国太平金融大厦"品牌,每座大厦落地后带动驻地单位及战略合作伙伴进驻 [7] 金融城区域发展 - 广州金融业2024年增加值达3049亿元,占GDP比重9.8%,成为全国第四个突破3000亿元的金融中心城市 [4] - 金融城起步区已吸引14家金融机构总部,包括农业银行、广州金控等,并集聚中旭未来、猎聘等数字科技企业 [7] - 区域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核心引擎,推动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 [4] 大厦运营策略 - 招商聚焦金融科技、世界500强及高新技术龙头企业,计划开展数字金融、科技保险等创新业务合作 [4] - 提供智能化管理系统(智慧门禁、派梯等)、530个停车位及24小时直饮水等高端配套 [6] - 物业管理全自营,建立金融物业专属服务体系,包括免租期、企业社群等增值服务 [6][7] 建筑设计特色 - 外立面融入满洲窗、骑楼等岭南元素,以"太平树"logo为设计灵感体现递进式结构 [6] - 双层挑空观景大堂兼具商务洽谈、艺术会展功能,室内采用艺术灯光与自然采光结合 [6] - 获得绿色建筑认证,强调资源循环利用与智能化运营 [6] 区域经济影响 - 项目将强化金融城"金融+科技"产业集聚效应,通过人才、技术、资本联动提升集群竞争力 [7] - 作为中国太平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的"桥头堡",助力广州产业升级与国际金融枢纽建设 [8]
数字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陆控股推动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4-28 13:31
数字金融与小微企业服务 - 数字金融以其便捷性、高效性和普惠性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公司作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赋能机构,通过技术创新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数字融资服务能力 [1] - 小微企业面临融资难问题,传统金融机构贷款存在准入门槛高、流程复杂、等待时间长等痛点,公司推出"行云2 0"AI智能贷款解决方案,运用12大核心技术应用提供智能高效融资服务 [1] "行云2 0"技术方案 - 方案实现零文字输入和AI面对面服务,中大额小微借款申请时长减少20分钟,95%用户可在1 3小时内获得借款 [2] - 智能资金引擎促成公司与85家金融机构合作,提供海量融资产品并实现精准匹配和定制化方案 [2] - 方案将消费者保护融入借款全流程,保障客户知情权和借款安全性 [2] 数字化经营赋能 - 公司推出"陆慧融生意通"等数字化经营平台,形成小微客户经营赋能矩阵,通过"线上工具+线下顾问"模式解决小微群体经营短板 [3] - 采用"普惠金融+乡村多维振兴"模式,累计协助超300位农村合作社带头人及农创者获得资金1 33亿元,覆盖14省40县域,带动超10,000人 [3] 行业认可与影响 - 公司荣获"最佳数字金融机构"奖项,市场认可其数字融资服务能力及小微服务质效优化成果 [3]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不仅提供融资解决方案,更赋能小微企业经营,为行业树立标杆并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4]
已发放股票回购增持贷款142亿元!北京披露这项工具运用成绩单
北京商报· 2025-04-27 22:57
金融数据表现 - 3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长8.4%,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4%,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64万亿元,同比多增近5500亿元 [3] - 一季度社会融资增量累计15.18万亿元,北京市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425.5亿元,高于去年同期2712.3亿元 [3] - 3月末北京市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1%,两年几何平均增速8.7%,比年初增加4499.7亿元 [3] 信贷结构优化 - 3月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400.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加额的30.6%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明显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 [3] - 住户贷款余额同比增长5%,增速比去年末高1.3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38.6亿元,同比多增341.2亿元 [4] - 企(事)业单位贷款余额同比增长6.9%,增速比去年末高1.5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4078.4亿元,同比多增1394.6亿元 [4] 贷款利率下降 - 3月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9%,同比下降21个基点 [5] - 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63%,同比下降34个基点 [5] 金融"五篇大文章"进展 - 科技金融方面,累计支持银行投放符合再贷款支持条件的贷款597亿元 [6] - 绿色金融方面,全市绿色贷款余额2.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1400.3亿元 [6] - 养老金融方面,北京地区银行网点适老化改造完成率近99% [6] 重点领域信贷支持 - 3月末文化产业贷款余额2013亿元,同比增长12.3% [7] - 旅游产业贷款余额3080亿元,环比再创新高 [7]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5万亿元,同比增长12.4% [7] - 涉农贷款余额6083亿元,同比增长9.8% [7] - 创业担保贷款余额126亿元,同比增长71% [7] 股票回购增持贷款 - 各银行已与93家上市公司或其主要股东达成合作意向,总金额186.5亿元,累计发放贷款54笔,总金额142亿元 [8] - 工商银行北京市分行已公告10单回购增持业务,实际投放金额超过100亿元 [9] - 中信银行北京分行最快2周内实现从贷款承诺公告到首笔增持回购交易 [9]
一季度北京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426亿元,高于上年同期,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7 20:31
金融总量与信贷结构 - 北京地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8425.5亿元,同比增加2712.3亿元,处于历史较高水平 [3] - 3月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1400.3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加额的30.6% [3] - 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2.4%,显著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 [3] -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4% [3] - 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2%,一季度增加497.7亿元,同比多增193.2亿元 [3] 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 3月北京地区金融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49%,同比下降21个基点 [4] - 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2.63%,同比下降34个基点 [4] 科技金融进展 - 制定涵盖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领域的科技金融服务效果评估方案 [5] - 打造中关村科技金融服务品牌,举办"大讲堂""金融汇""金融沙龙"等活动 [5] 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 - 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京绿融""京绿通"等加大对绿色低碳领域的信贷支持 [6] - 一季度通过银企对接系统推动银行走访企业8000余次,覆盖5700户企业 [6] - 围绕现代物流、合成生物、现代种业、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6] 养老金融与数字金融 - 银行网点适老化改造完成率近99% [6] - 北京中关村银行、北京银行率先接入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6] - 累计通过资金流平台支持贷款24.8亿元,拓展新能源、科技创新、绿色制造等场景 [6]
天阳科技:2024年实现净利润7750万元 近三年研发总投入近10亿元
中证网· 2025-04-27 19:0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66亿元,归母净利润7750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3亿元 [1] - 信贷业务相关收入近5亿元,年内新增信贷相关项目超20个 [1] - 研发投入3.27亿元,投入研发率18.53%,人工智能领域收入近七千万元 [2] - 近三年研发投入总计近10亿元,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例逐年快速上升 [2] 业务发展 - 公司聚焦银行关键业务领域(信用卡、信贷管理、金融市场等)和关键业务环节(营销、数据、风险、获客、运营管理等) [1] - 在信用卡领域完成CreditX数字零售产品、OmniAcq全链路支付中台、CreditX SaaS化方案等三大核心产品技术体系升级 [1] - 与SS&C Algo软件达成独家战略合作协议,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阳信创版本,成为Algo全线软件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代理商和独家服务商 [2] - 聚焦数字金融、新零售金融、金融算力、金融大模型等业务领域的研发 [2] 战略合作与研发 - 公司与湖南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建设金融超算联合创新中心,成立"湖南大学-天阳科技数智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 [2] - 持续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加大在金融领域应用端、场景端和行业端的应用研发 [3] - 积极投身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助力公司在产品线、行业实现扩张 [3] 技术突破 - 信用卡领域的技术升级标志着公司在金融科技基础设施领域的突破性进展 [1] - 在信贷业务的应用和天阳数字化信贷平台技术的大模型应用方面聚力突围 [2]
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支持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即将举行
齐鲁晚报网· 2025-04-27 14:45
紧扣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金融改革新方向,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将围绕青岛市谋划推进的"10+1"创新 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国际航运中心等重点领域,上合示范区、 青岛自贸区、青岛都市圈、胶东经济圈等重点区域精准发力,持续注入金融活水,推动资金链与创新 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金融资源与项目需求精准匹配,助力青岛市将产业"规划图"变成"施工图", 为推动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 协同赋能 打造集团作战新范式 2025年4月28日,"金融赋能新经济,融资融智创未来"交通银行青岛分行支持青岛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 将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青岛市政府相关领导、200余家青岛市优质企业受邀参加,共同擘画产融 结合新蓝图。 精准施策 构建产融共生新生态 依托交通银行的集团全牌照优势,青岛分行将与交银金租、交银投资等子公司,以及境外分行协同联 动,争取更多金融资源向青岛倾斜聚集,通过"商行+投行"、"表内+表外"、"境内+境外"的金融资源联 动互补,为客户提供全链条、全周期和全方位的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方案。 科技引领 开启数字金融新篇章 未来,交通银行青岛分行将深入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