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关于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的复函
国家能源局· 2025-07-11 17:42
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批复 - 原则同意《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电力交易机制方案》并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3] - 该机制是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的标志性举措 旨在打破市场分割和地区封锁 在全国范围内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3] - 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需深化合作 充分发挥该机制作用 促进电力市场互联互通 提升网间通道利用效率 [3] 实施时间表 - 要求在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实现电力资源优化配置 更好支撑电力保供 [3] - 年底前需统一市场规则 交易品种和交易时序 实现跨电网交易常态化开市 [3] 主体责任落实 - 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需落实主体责任 持续完善跨电网交易规则 [3] - 需强化技术平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互认 尽快实现电力市场成员"一地注册 全国共享" [3] - 需完善跨省跨区应急调度价格机制和结算管理 加强信息披露和报送 做好应急预案 [3] 政策指导与配套 - 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家能源局将持续强化对跨电网常态化交易的指导 [4] - 将健全配套政策 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进一步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4]
中电联:预计2025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超6万亿千瓦时
新华财经· 2025-07-11 17:33
电力市场交易规模与增长 - 1-5月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达2 45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 7%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1 8% 预计全年超6万亿千瓦时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约2/3 占全国售电量比重约3/4 [1] - 省间电力现货市场累计交易电量超880亿千瓦时 其中清洁能源电量占比达44% [1] - 甘肃 青海 内蒙古风光绿电直送广东预计成交电量7800万千瓦时 [2] 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进展 - 2024年山西 广东 山东 甘肃4个省级现货市场及省间现货市场转为正式运行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完成首次全月结算试运行 全国30个地区开展现货市场运行实践 [1] - 2025年上半年蒙西 湖北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 全国6个省级现货市场正式运行 19个省级现货市场开展试运行 [2] - 国网 南网建立"多电网协同 多交易中心联动"机制 实现跨经营区绿电交易 [2] 电力市场规则体系完善 - 形成以《电力市场运营基本规则》为基础 中长期 现货和辅助服务三大规则为主干 注册 计量 信息披露规则为支撑的"1+6"基本规则体系 [2] - 内蒙古(蒙东 蒙西) 新疆已正式下发省级细则 山东 广东下发征求意见稿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进入实质化推动阶段 [3] 新能源市场化交易推进 - 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建立可持续发展价格结算机制 区分存量和增量分类施策 [2] - 省间电力现货市场清洁能源电量交易占比达44% [1] 电力交易人才建设 - 首次编制出版《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教材(电力交易员)》 填补职业教材空白 [3] - 5月在全国11个考点组织电力交易员职业能力水平评价统一考试 职业认证进入新阶段 [3]
中电联: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至6%
证券日报· 2025-07-11 00:09
电力供需形势 - 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计呈现总体平衡态势 [1] - "十四五"期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均高于不变价GDP增速 电力弹性系数保持在1 2左右 [1] - 2018年至2024年互联网和相关数据服务业用电量年均增长19 2% [1] 电力消费现状 - 2024年前5个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966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 4% [1] - 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达37266亿千瓦时 [1] - 2月份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当月同比增速均在4%以上 [1] 产业结构与用电特征 - 第二产业前5个月用电量2591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 2% [2] -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3 3% 超过制造业整体水平 [2] - 汽车制造 通用设备制造 专用设备制造 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速均超4 5% [2] - 5月份外贸出口相关消费品制造业(除纺织业)用电量增速回升 [2] 未来预测 - 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5%至6% [2] 电力市场建设 - 全国已有6个省级现货市场正式运行 19个省级现货市场开展试运行 [2]
中电联预计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6%
第一财经· 2025-07-10 13:50
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 - 2025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预计同比增长5%~6% [1] - 2025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预计总体平衡 迎峰度夏高峰期部分省级电网供应偏紧但可通过增购外电等措施缓解 [1] - 1~5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97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4% 近几个月当月同比增速均在4%以上 [1] - 1~5月第一产业用电量54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6% 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升级推动增长 [2] - 1~5月第二产业用电量2.5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2.2% 高技术及装备制造业用电量增长3.3% 其中汽车制造等细分行业保持4.5%以上增长 [2] - 1~5月第三产业用电量7406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6.8%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增长13.8% 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用电量增长26.2% [2] - "十四五"以来电力弹性系数保持在1.2左右 反映电力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 [3]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 2025年目标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国家能源局提出"六抓六推进"重点任务 [4] - 1~5月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2.45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7% 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61.8% 预计全年超6万亿千瓦时 [4] - 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全面提速 跨经营区交易取得关键性突破 区域电力市场建设迈上新台阶 [4] - 需完善电力市场规则体系 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机制 由市场决定的电力价格形成机制 [4] - 深化电价改革需体现电能量、调节、容量、环境等多维价值 完善跨省跨区送电市场价格形成机制 [5] 煤电容量电价政策 - 2024年全国煤电机组容量电费950亿元 平均回收固定成本92元/千瓦·年 [6] - 容量电价政策推动煤电转型升级 稳定收益预期 激励顶峰发电 促进新能源发展 [6] - 建议加快落实成本回收比例 明确跨省跨区送电机组容量电费分摊方式 研究容量市场建设试点 [6] - 建议2026年进一步提高容量成本回收比例 完善跨省跨区送电配套煤机容量电价执行机制 [7]
电改巨轮即将启航 面对险滩要有预案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44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启动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即将启动 旨在实现"双碳"目标和能源高效配置 中国电力系统正经历深刻变革 [1] - 电力"电商时代"来临 资源将全国性流动 可能引发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电力资源的"虹吸"效应 触及市场效率与区域公平矛盾 [1] - 新能源项目告别"计划电"确定性 全生命周期电量与价格在波动市场中难以预测 投资决策风险加大 [1] 市场参与者应对策略 - 企业需提升市场适应力 驾驭价格波动 有色企业可调整生产至低价时段 数据中心可挖掘分时电价降本空间 光伏企业需学习在价格波动中捕捉利润 [1] - 企业亟需从被动接受者转型为策略性参与者 拥抱不确定性 精算市场脉搏 [1] 制度构建与监管要求 - 需激活多元市场主体 释放更多用户进入现货市场 激发市场活力 [2] - 需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规则机制 监管必须强化 确保信息披露及时准确 防止市场扭曲 [2] - 新能源开发模式 政府和电网引导规划方式需与电力市场价格实现进一步联动 [2] 行业转型关键要素 - 电力市场转型考验制度设计智慧与各方参与者格局 需筑牢公平底线 提升市场智慧 激活多元协同 秉持长远眼光 [2] - 在降电价 增消纳整体趋势下 新能源玩家应成为降低全社会用电成本的"耐心资本" [2]
行业规则颠覆性重构 电力市场“电商时代”进入倒计时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25
电力市场化改革进展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覆盖五省区,22万市场注册主体参与,日均交易量38亿度,超过英法德三国用电总和[2] - 电价实现实时波动,呈现"高峰高价、低谷低价"特点,产业链条正在重塑[2] - 国家电网披露1-6月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57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7%,特高压直流交易电量29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4%,省间清洁能源交易电量351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1%[4] - 国家电网计划年内基本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2029年全面建成[4] 新能源发展现状 - 截至2024年底新能源装机超14亿千瓦,首次超过火电成为第一大电源类型,提前6年完成原定2030年目标[6] - 华银电力投资约13.98亿元建设风电项目,此前还计划投资15.57亿元建设光伏项目[6] - 新能源入市后价格普遍下行,甘肃河西地区光伏项目有五成报出地板价每度电仅4分钱[8] - 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不稳定性需要储能系统协调运行,储能系统建设和电网改造升级保持高景气[6] 火电转型趋势 - 我国在建最大火电厂浙江北仑电厂8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7] - 火电从主力电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变,华能国际2024年调峰辅助服务电费净收入21.65亿元[7] - 火电企业盈利模式从单纯卖电转向电量、容量电价、辅助服务多维盈利[7] 用电侧变化 - 有色行业央企测试将生产线挪至低价时段,预计用电成本下降10%以上[3] - 数据中心年耗电量约20亿千瓦时,现货模式下每度电下降1分钱可带来数千万成本节约[3] - 川渝地区"十四五"前三年用电量年均增长8.4%,预计2030年将超过9000亿千瓦时[10] 虚拟电厂发展 - 虚拟电厂作为新型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苏州太湖新城能源中心通过参与辅助服务市场每年获数十万元收益[11] - 数据中心向"类虚拟电厂"功能拓展,世纪互联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提升绿电消纳比例[12] - A股市场虚拟电厂概念公司超过110家,智能微电网相关政策有望在下半年推出[12][13] 区域电力市场建设 - 湖北电力现货市场2025年6月底前转入正式运行,浙江2025年底前,安徽、陕西2026年上半年[9] - 福建、四川等地2025年底前启动现货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9] - 四川省首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220千伏永定桥储能电站提前并网投产[10]
公用事业行业双周报(2025、6、20-2025、7、3):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20250704
东莞证券· 2025-07-04 17:1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截至7月3日近两周申万公用事业指数上涨1.0%跑输沪深300指数2.2个百分点,年初至今下跌0.02%跑输沪深300指数0.9个百分点 [6][13] - 近两周申万公用事业指数子板块涨多跌少,5个子板块上涨,2个子板块下跌;年初至今也是涨多跌少,4个子板块上涨,3个子板块下跌 [15] - 申万公用事业指数包含的131家上市公司中,近两周99家股价上涨,31家下跌;年初至今部分公司涨幅或跌幅较大 [17][18]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标志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6][42] - 火电方面今年动力煤平均价格同比下行,建议关注华电国际、国电电力;燃气方面我国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有序推进,建议关注新奥股份、九丰能源、新天然气 [6][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截至7月3日近两周申万公用事业指数上涨1.0%跑输沪深300指数2.2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第28名;年初至今下跌0.02%跑输沪深300指数0.9个百分点,在31个申万行业中排第23名 [6][13] - 近两周申万公用事业指数子板块涨多跌少,热力服务、光伏发电等5个子板块上涨,水力发电、燃气2个子板块下跌;年初至今也是涨多跌少,热力服务、火力发电等4个子板块上涨,燃气、光伏发电等3个子板块下跌 [15] - 申万公用事业指数包含的131家上市公司中,近两周99家股价上涨,华银电力、华电辽能等涨幅靠前;31家下跌,首华燃气、万憬能源等跌幅较大;年初至今部分公司涨幅或跌幅较大 [17][18] 行业估值情况 - 截至7月3日申万公用事业板块市盈率估值为18.5倍;子板块中光伏发电板块747.3倍,热力服务板块33.9倍等 [20] - 各板块当前估值距近一年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有不同幅度差距 [21] 行业数据跟踪 - 截至7月3日近两周陕西榆林动力块煤(Q6000)坑口价均值为596元/吨,环比增长2.4%;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平仓价均值为613元/吨,环比增长0.4% [32] - 截至7月3日近两周秦皇岛港煤炭库存均值为572万吨,环比下降7.0%;截至6月27日今年以来秦皇岛港动力煤(Q5500)综合交易价均值为683元/吨,同比下降7.2% [33] 重要公司公告 - 7月3日中国核电公告上半年累计商运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同比增长 [40] - 7月3日长源电力公告6月发电量情况,火电、水电、新能源发电量有不同变化 [40] - 7月3日龙源电力公告6月按合并报表口径发电量同比增长 [40] - 7月4日南网能源公告建筑节能业务情况及新开拓领域 [40] - 7月4日江苏国信公告电厂机组投产计划 [40] 重点行业资讯 - 6月19日银川市印发碳足迹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助力“双碳”目标 [40] - 6月26日《零碳智慧变电站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发布 [40] - 6月28日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交易范围覆盖五省区,注册主体超22万个 [44] - 7月3日四川省印发方案推动储能电池技术创新 [40][44] - 7月4日国务院新闻发布会提及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 [40][44] 行业周观点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标志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6][42] - 火电方面今年动力煤平均价格同比下行,建议关注华电国际、国电电力;燃气方面我国天然气上下游价格联动有序推进,建议关注新奥股份、九丰能源、新天然气 [6][42]
中新社丨全球最大“电力超市”到来 中国统一电力市场渐近
国家能源局· 2025-07-04 14:48
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 中国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于2025年6月底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从短期交易升级为每日不间断交易,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 [1] - 该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统一出清电力现货市场,转为连续结算后预计日均交易规模达38亿千瓦时,超过英国、法国、德国用电量总和 [1] - 市场规则由统一规则取代省级政府制定,促进电力资源跨省流动,价格随供需波动呈现高峰高价、低谷低价、紧缺区域高价、富余区域低价的特点 [1] 价格机制与跨省电力调配 - 价格"指挥棒"效应显现,海南与广东联络线在试运行期间日均交互送电近1000兆瓦时,夜间广东送电海南,中午海南光伏大发时反向送电 [2] - 跨省交易打破省份壁垒,通过统一市场规则实现大范围资源配置,优化区域间电力供需平衡 [1][2] 新能源消纳与电力系统转型 - 统一电力市场解决西部地区新能源大基地风光消纳困难问题,促进新能源全国范围内合理流动 [3] - 南方电网区域利用各省区供需时段差异,2024年11月全网新能源利用率达99.21% [3] -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目标为适应新能源随机性与波动性,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3]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规划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关键一步,具有标杆意义 [3][4] - 《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发展规划蓝皮书》提出2025年初步建成全国统一市场,2029年全面建成,实现规则、监管、设施统一 [3] 市场机制设计与实践验证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实现市场准入畅通、规则一致、设施联通和监管协同,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全过程验证 [4] - 该市场为跨地区资源配置型市场,机制设计克服复杂矛盾,具备操作性和科学性 [4]
人民日报丨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 跨省区买卖电力可随时进行
国家能源局· 2025-06-30 12:18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范围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等地,市场注册主体数量超22万 个。转为连续结算后,预计日均交易规模达到38亿千瓦时;"高峰高价、低谷低价",市场将释放更 真实、更连续的价格信号,提升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率。 (转自《人民日报》) 28日,经过35个月的前期准备和12轮的短期试运行测试,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 运行阶段。从之前按周、按月等短期开展交易变成可以每天不间断交易,双方根据需求随时跨省区 买卖电力。这是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的重要标志性成果。 根据相关规划,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初步建成,电力市场顶层设计基本完善,实现全国基 础性交易规则和技术标准基本规范统一。 (丁怡婷)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连续结算 贵州全面迈入“现货时代”
搜狐财经· 2025-06-30 00:45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连续结算试运行启动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正式转入连续结算试运行阶段 从短期按周/月交易升级为每日不间断交易 预计日均交易规模达38亿度 [2] - 该市场是国内首个多省区、全主体参与、统一出清的现货市场 覆盖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区 实现电力现货市场全覆盖 [2][4] - 市场注册主体超22万个 涵盖煤电、核电、新能源等全部发电类型及用户主体 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超70% [3] 市场运行机制与技术创新 - 采用自主研发的"天权"求解器 支撑超6000个模型节点和120万项出清变量的高效计算 实现跨省区多类型能源同台竞价 [4] - 现货市场作为电力市场核心引擎 通过实时价格信号反映电力时空价值 传统计划电价模式被突破 [4] - 试运行首日831家电厂和700多家用户参与 申报电量22亿千瓦时 其中501家新能源场站加入交易 [3] 市场规模与行业影响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规模超过英国、法国、德国三国总和 成为全球最大"电力超市" [4] - 贵州作为"西电东送"重要基地 通过现货市场建设融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 贡献区域能源优化配置经验 [5] - 计划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 2030年基本建成 当前进展为重要标志性成果 [2] 市场主体参与动态 - 集中式新能源场站基本实现电力现货交易全覆盖 新能源参与度显著提升 [3] - 连续结算试运行推动市场从"计划与市场双轨并行"转向"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实质性跨越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