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国际双循环

搜索文档
读懂民企组团入琼的三重机遇
海南日报· 2025-08-31 08:35
国家战略机遇 - 海南自贸港是重大国家战略 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开放形态 为民营企业提供长期确定性投资机会 [1] - 海南是中国内地唯一自由贸易港 拥有全球最大面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交汇点的独特竞争优势 [1] - 全岛封关运作后将实施更优惠政策 零关税商品范围扩大至6600个税目 占比达74% 较封关前提高53个百分点 [2] 产业投资机遇 - 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4532"格局:四大主导产业补链延链 "五向图强"打造新质生产力实践地 离岛免税/医疗/教育三篇消费文章 建设人才和技术创新双岛 [6] - 新能源领域多个项目落地 包括吉利控股新能源专用车 创维集团光伏组件出口基地和储能示范项目 明阳集团海洋能源和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3][4] - 低空经济应用持续拓展 亿航智能在物流/观光/交通等场景布局 [4] 企业合作机遇 - 龙头企业扎堆投资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为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创造协同机会 [7] - 海南发展基础相对薄弱但后发优势明显 为企业提供更大发展空间和增长曲线机会 [8] - 民营企业代表现场交流频繁 新东方俞敏洪等企业领袖直接建立合作联系 [6]
【大宗周刊】瑞茂通集团优化全球战略布局,打造绿色再生铜产业链
期货日报· 2025-08-31 07:57
瑞茂通集团再生铜业务 - 公司在泰国春武里府工业区投建再生铜加工基地 通过破碎 分选 净化 烘干等工艺将含杂废铜转化为合格再生铜原料 产品最终应用于风电设备 新能源汽车 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 [1] - 公司打造"国际采购—海外加工—国内销售"的跨国运营模式 2024年再生铜进口与转口业务总量近5万吨 贸易金额突破4.7亿美元 [1] - 公司组建资深专家团队 所有成员拥有十年以上从业经验 掌握废铜品质判定标准与杂质分离技术 构建业内领先的原料评估体系 [4] 中国铜产业供需格局 - 中国铜年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55%以上 自2007年起消费规模连续18年居世界首位 但已探明铜矿储量仅占全球总量4% 原料自给率长期维持12%-15% 2024年精炼铜进口依存度高达83.7% [2] - 再生铜生产能耗仅为原生铜20% 碳排放减少65% 根据规划 到2025年再生铜产量目标设定为400万吨 再生金属产量占比提升至30% [4][5] - 国家调整废铜进口政策 将符合标准的再生铜原料视为可自由进口商品并享受零关税待遇 [2] 全球铜资源竞争与政策环境 - 智利 秘鲁等主要铜矿供应国频繁遭遇停电 地震等突发事件导致产量大幅波动 美国关税政策导致精铜流向北美 国际供应收紧 [3] - 欧盟计划在10月前出台本土再生金属供应链保护政策 预计对全球废金属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4] - 2025年3月"大力推广再生材料使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打造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成为行业发展目标 [3] 天然气交易创新 - 天津国际油气交易中心推出"PNG舟周购"常态化竞拍活动 首场活动中竞得资源客户可在次日至8月31日前提货 满足未来10日增量用气调配需求 [8][9] - 该模式聚合分散的增量气源需求进行市场化竞拍 帮助客户以更合理价格获得管道气资源 降低采购成本 [8] - 这是交易中心首次上线管道天然气资源竞拍业务 未来将引入更多油气品种 [9] 电力期货发展动态 - 广期所积极研究电力期货 探索推出更多新能源期货品种 致力于打造连接电力产业与期货市场的高效桥梁 [11][12] - 2025年1-7月全国电力市场交易电量达3.59万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3.2% 占全社会用电量61.2% 自2025年6月1日起新建新能源发电项目全面参与市场交易 [13] - 电力期货可帮助新能源企业锁定远期收益 2024年山东电力现货市场有973小时出现负电价 浙江市场出现过0.2元/千瓦时极端低价 [13]
走向“通江达海”的更远方——从《蜀道新歌》说开去(一)
四川日报· 2025-08-29 15:52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 - 成渝铁路通车时速40公里提升至成渝中线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 旅行时间从13小时缩短至1小时 [1] - 新成昆铁路线核心站点与中老班列节点在攀枝花相交 形成南下东盟北上欧洲的国际铁路通道 [6] - 成都双国际机场构建11小时"亚欧空中货运走廊"和5小时"亚太空中货运圈" 上半年航空旅客吞吐量全国第3 货运吞吐量全国第5 [6] 物流与贸易网络优化 - 动力锂电池试运专列大幅降低运输周期和成本 四川时代新能源锂电池年出口量达10-20万吨 [7] - TCL科技集团在川建立国内最大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基地 持续扩大产能并加速布局研发中心 [7] - 2024年四川外贸规模稳居万亿元台阶 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8] 产业升级与投资集聚 - 海外订单推动企业通过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占领市场 倒逼产业提档升级 [8] - 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数量、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及外国使领馆数量均居中西部第一 [8] - 第12届世界运动会创造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赛事历史 推动入境游和离境退税等国际消费 [8] 区域开放战略定位 - 四川定位为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国际竞争新基地 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3][8] - 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构建西拓、南进、东接、北融的开放体系 [3][9] - 具备欧亚大陆几何中心区位优势 拥有战略腹地政策及完备产业链支撑 [4]
多领域“硬核”数据传递积极信号 印证经济韧性强、活力足
央视网· 2025-08-29 11:26
物流行业运行态势 - 前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01.9万亿元 同比增长5.2% [2][4] - 物流业总收入8.2万亿元 同比增长4.9% [13] - 中西部地区物流增长动能增强 西部业务总量指数52.3% 中部50.9% 分别高于全国水平1.8和0.4个百分点 [13][15] - 国际物流成为新增长点 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38.8万吨 同比增长21.5% [17]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2% 家电及通讯器材类受"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快速增长 [4] 通信基础设施发展 -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6.86亿户 千兆宽带用户占比达三分之一 [7] - 5G基站占移动基站总数36% 5G用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超六成 [7] 数据产业发展格局 - 数据产业规模超5.8万亿元 2025-2030年年均增长率预计保持15%以上 [10][8] - 东部地区数据产业规模占全国69.7% 达40819亿元 [18][20] - 中部地区规模10075.6亿元占比17.2% 西部地区7699亿元占比13.1% [20] - 长三角产业聚集效应突出 聚集数据企业超10万家 产业规模占全国22.6% [20] 消费与电商表现 - 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 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 [15] - 县乡消费潜能持续激发 电商物流呈现多元化发展特征 [15]
促成15个项目,广东·宁夏经贸对接交流活动举行
搜狐财经· 2025-08-29 01:22
2025年8月28日,第七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在宁夏银川国际会展中心开幕。为推动粤宁两地商务交流与合作,助力广东企业开拓国内市场,促进广东 外贸优品转内销,广东省商务厅组织45家企业及机构共68人组成广东经贸代表团参加该展会。 28日下午,"粤贸全国-广东·宁夏经贸对接交流活动"在银川阅海逸衡酒店举行。交流活动上,广东宁夏总商会、广州通航、宁夏供销电商、国瓷永丰源、宁 夏全通枸杞、东莞创美、银川高新区、徐闻诺香园、银川中关村创新中心、广东汀大生物、韶关安东尼澳共11家企业及单位接续上台发言和推介,围绕低空 经济、供应链优化、非遗消费、科技创新、特色农产品互销互通等话题,发掘了众多合作新抓手,开拓了广阔的共赢新空间。 广东特装展区内,科技浪潮和智能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积安健康智能按摩器械、子谷科技无人机、戴科科技机器狗、美的智能扫地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正进行 专业演示与观众互动,引得参观者频频举起手机拍摄,咨询合作。 广东老字号同样焕发新彩,国瓷永丰源携"夫人瓷·西湖蓝""海上明珠"等服务过国家外交宴会20余次的经典款产品亮相,以当代审美重构传统瓷艺;潮州枫 溪辉合陶瓷手拉朱泥壶、化州统橘化橘红产品、杨航食品手工 ...
今年前7个月中国物流业总收入同比增长4.9%
中国新闻网· 2025-08-28 21:02
行业整体表现 - 1-7月物流业总收入达8.2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9% [1] - 1-7月物流业景气指数平均为50.5点 7月业务总量指数为50.5% 保持扩张态势 [1] - 7月物流企业新订单指数达52.5% 显示企业经营回暖 [1] 区域发展格局 - 中西部地区物流需求增长动能持续增强 [1] - 东部地区指数为50.3% 保持稳健增长 [1] - 区域协调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1] 细分领域表现 - 电商快递业持续高景气运行 [1] - 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同比增长21.5% [1] - 国际铁路联运保持高速增长 [1] - 县乡消费潜能持续激发 民生消费物流保障有效 [2] 结构性特征 - 新业态与国际物流成为突出增长点 [1] - 跨境电商需求带动国际物流发展 [1] - 多元化外贸政策促进国际物流增长 [1] - 物流行业内生动力较强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进展 [1]
今年前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超200万亿元 市场规模稳定增长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8-28 16:21
物流总额与需求结构 - 1-7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201.9万亿元,同比增长5.2% [1][2][4] - 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7%,35个行业物流需求实现增长,增长面超85% [4] - 高端制造业、绿色低碳领域物流需求增长强劲 [1][4] 细分领域物流表现 - 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6.2%,"以旧换新"政策带动家电、通信器材类物流需求快速增长 [6] - 进口物流延续改善,机床进口物流量保持18%以上高速增长,7月集成电路等高科技产品进口物流量同比增长超10% [8] - 国际物流成为新增长点,1-7月国际航线货邮运输量38.8万吨,同比增长21.5% [15] 区域与业态发展格局 - 中西部地区物流增长动能增强,7月西部业务总量指数52.3%、中部50.9%,分别高于全国水平1.8和0.4个百分点 [13][15] - 电商物流持续高景气,1-7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个百分点 [15] - 跨境电商、低空物流等新业态呈现显著优于整体水平的发展势头 [15][22] 行业收入与效益改善 - 1-7月物流业总收入8.2万亿元,同比增长4.9% [11][13] - 重点调查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8%,每百元物流业务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下降0.2元 [20] - 重点物流企业收入利润率为3.4%,较上半年提高0.3个百分点,业务活动预期指数维持55.6%的较高水平 [22] 价格与运力动态 - 7月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月均值1305.40点,环比上涨2.2%,公路物流运价环比回落 [20] - 邮政快递行业业务收入及单量均增长,但单票平均价格同比下降7% [20]
珠海经济特区45岁生日 不收“礼”收“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7 00:17
产业新赛道布局 - 珠海瞄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产业风口,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超200亿元,引育超40家大模型企业[2] - 低空经济领域集聚中航通飞、航宇微、南航通航等代表企业,推动出台低空交通管理条例并上线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调运营平台[2] - 海洋经济领域系统部署"海上新基建",谋划"4+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2] 区域协同发展 - 珠海肩负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使命,需深化制度型开放突破税收、通关、金融等领域壁垒[6] - 通过"澳门-珠海"强强联合形成区域增长极,需与深圳构建产学研产业链共同体[7] - 数字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25%,重点发展金融服务、供应链管理及新一代信息技术跨境交付能力[8] 产业升级路径 - 产业结构呈现"新、轻、强"特征,历史包袱小且韧性好,适应科技创新变革需求[2] - 需推动产业集聚化发展,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基地形成集群效应,完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平台[4] - 强化都市核心区建设,集聚科创资源打造珠西科学城核心区,加快新场景应用推广[4] 创新生态构建 - 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在产业新蓝海探索中塑造竞争力[3] - 通过民间产业联盟、政府合作、协同立法三种路径推动跨区域协同创新[7] - 发展消费新业态,面向港澳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和会展资源对接机制[8]
创源股份2025年半年报:营收净利双增,跨境电商与IP潮玩成增长引擎
证券时报网· 2025-08-26 22:54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96亿元 同比增长19.81% [1] - 净利润6514.68万元 同比增长30.4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979.17万元 同比增长32.97% [1] - 跨境电商业务同比提升59.03% 带动毛利率与净利润同步增长 [1] 产能布局与战略 - 业务覆盖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全供应链 聚焦文教休闲、运动健身及生活家居三大领域 [2] - 依托宁波、安徽、越南三大生产基地及睿特菲、禾源纺织两大子公司构建协同体系 [2] - 越南创源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19亿元 较2024年同期增长63.31% [2] - 计划通过新加坡创源强化东南亚战略布局 拟增加注资用于东南亚生产基地建设 [2] IP与潮玩业务发展 - 完成与知名IP"我是不白吃"战略合作 首款联名产品于2025年8月正式上市 [3] - 该IP为央视新闻党史内容唯一合作动画IP 公司是其首次外部授权的生产商 [3] - 2025年全球潮流玩具市场规模预计达520亿美元 中国市场规模预计达877亿元 [3] - 国内现存潮玩相关企业超2.62万家 IP经济指数2025年以来上涨27.64% [3] 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 成立产品研究院 组建涵盖平面设计、结构工程、AI研发的专业团队 [4] - 重点围绕"IP+文创+科技"模式开发文创产品矩阵 优化产品智能模块 [4] - 聚焦语音交互、感知等核心功能升级 计划构建多元化IP矩阵 [4] - GPT-5或推动AI应用落地 游戏、国漫IP领域景气度提升 [4] 市场表现与行业趋势 - 公司股价2025年以来涨幅超140% 总市值近62亿元 [3] - "谷子经济"在悦己需求与国产IP崛起驱动下快速发展 国产IP加速拓展海外市场 [2] - Z世代消费群体推动潮玩行业从"小众收藏"向"大众情感消费"转型 [3]
珠海经济特区45岁生日,不收“礼”收“策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6 22:17
产业新赛道布局 - 珠海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赛道,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超200亿元,已引育超40家大模型企业[2] - 低空经济领域集聚中航通飞、航宇微、南航通航等代表企业,推动出台全国首部低空交通管理条例并上线空域协调运营服务平台[2] - 海洋经济领域系统部署"海上新基建",规划"4+3+1"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和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2] - 专家建议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三大新赛道,通过探索产业新蓝海和完善成果转化全链条塑造竞争力[2][3] 区域协同发展战略 - 珠海承担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和先行区使命,需深化制度型开放突破税收、通关、金融等壁垒,并拓展文旅体产业链合作[6] - 澳珠极点成为区域重要增长极,需深化与澳门强强联合,同时通过民间产业联盟、政府合作、协同立法三种路径加强与深圳协同创新[7] - 联动港澳打造消费热点,面向港澳游客开发红色游、海岛游、中医药康养游等精品线路,建立旅游通票联票机制[8] - 发挥澳门中葡平台和香港金融中心优势,依托珠海区位资源服务一带一路和双循环战略[6][7] 城市功能定位升级 - 将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功能,综合优势转化为国内外创新网络节点功能,良治善治优势转化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新质效[1] - 产业结构具备更"新"更"轻"更"强"特点,历史包袱小且韧性好,能较好适应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趋势[2] - 需做强做精由高新区、香洲城区和西部中心区组成的都市核心区,把握科创资源回流趋势并加快新场景应用[4] - 数字服务贸易占服务贸易总额比重达25%,需巩固金融服务、专业服务等特色外包,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跨境交付能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