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搜索文档
云南能投:云南电价改革,增量项目运营存不确定性
搜狐财经· 2025-08-28 21:17
公司公告内容 - 云南能投发布股价异动公告 [1] - 公告提及新能源增量项目运营存在不确定性 [1] 政策变化影响 - 云南省多部门联合印发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 [1] - 新规要求增量项目机制电价通过竞价方式形成 [1] - 电价政策变动对公司新能源增量项目未来运营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1]
二连板云南能投:增量项目机制电价需通过竞价形成 对公司项目未来运营存在一定不确定性
证券时报网· 2025-08-28 20:39
公司动态 - 云南能投发布股票交易异动公告 披露云南省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对公司新能源增量项目运营存在不确定性 [1] - 公司新能源增量项目需通过竞价形成机制电价 实施时间为2025年6月1日起全容量并网的项目 [1] 行业政策 - 云南省发改委、能源局及国家能源局云南监管办公室联合印发《云南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 [1] - 增量新能源项目电价形成机制改为市场化竞价模式 不再采用固定电价机制 [1]
国网湖北电力、电规总院专家解读湖北省136号文落地实施方案
中国电力报· 2025-08-28 15:31
文章核心观点 - 湖北省通过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构建四大支点破解入市难题 推动新能源从规模扩张向质效跃升转变 [2] 市场机制设计 - 建立差价结算机制 当市场交易价格低于机制电价时给予差价补偿 高于时扣除差价 形成多退少补模式 [3] - 构建四维价值体系:现货市场发现价格+中长期合约锁定电量+机制电量兜底保障+绿证体现环境权益 [3] - 现货市场放宽价格上下限 中长期市场缩短交易周期提升交易频次 绿电市场要求电能量和环境价值单独体现 [4] 存量项目处理 - 存量集中式项目机制电价维持0.4161元/千瓦时 延续煤电基准价水平 [5] - 集中式项目机制电量不超过上网电量12.5% 结合60%中长期合约电量和8%技术达标奖励电量 实现80%收益保障 [5] - 分布式项目机制电量覆盖比例上限80% 通过20%电量市场暴露培育市场竞争意识 [5] 增量项目竞争 - 新增项目通过招标竞价机制确定结算机制 机制电价上限考虑合理成本收益和绿色价值 下限参照最先进电站度电成本 [6] - 通过价格信号筛选先进高效项目 避免无序发展或收益无法保障 [6] 分布式能源创新 - 创新聚合竞价方式 允许投产间隔不超过1年的分布式项目以聚合形式参与市场 推动42万户分布式项目入市 [7] - 对增量分布式项目设立自发自用率奖励机制 连续两年超全省均值10个百分点可增加1年执行期限 最多2年 [7] 系统支撑要求 - 增量集中式项目和10千伏及以上分布式项目需具备AGC功能 10千伏以下项目需满足可观可测可调可控技术要求 [8] - 建立技术指标达标激励约束机制 对未达标项目扣减当月结算机制电量比例10个百分点 [8]
湖北“136号文”: 存量0.4161元/kWh , 电量12.5%~100%,增量执行期12年!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8-28 13:43
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 省内所有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通过市场交易形成电价 集中式新能源报量报价参与市场 分布式新能源可单体或聚合参与中长期和现货市场 [3][10][11] - 未报量报价参与市场的新能源接受现货市场同类项目月度分时点实时加权平均价格 2025年12月31日前分布式新能源接受月度全时点实时加权平均价格 [3][11] - 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源电量执行跨省跨区送电相关政策 [3][11] 存量项目机制执行 - 存量项目由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确定并备案 定期在国网新能源云平台和网上国网公布 [3][12][13] - 机制电量比例上限集中式新能源12.5% 分布式新能源80% 光伏扶贫项目100% 各项目每年可自主确定执行比例但不高于上一年 [3][13] - 机制电价统一为0.4161元/千瓦时 执行起始月份2025年10月 执行至投产满20年或达到全生命周期合理利用小时数(风电36000小时 光伏22000小时) [3][4][13] 增量项目竞价机制 - 2025年6月1日起投产的增量项目每年动态调整全省增量新能源项目纳入机制电量的总规模 [5][13][14] - 单个增量项目通过竞价确定是否进入机制执行范围 竞价工作由省发改委牵头 省能源局和华中能源监管局参与组织 国网湖北电力具体实施 每年底前组织一次 [6][14][15] - 初期分风电和光伏两类竞价 综合考虑合理成本收益 绿色价值 电力市场供需形势 用户电价承受能力等因素确定竞价上限和下限 [6][14][15] 增量项目执行期限 - 入选的增量项目机制电价执行期限暂定12年 [6][16] - 分布式项目投产后连续两个自然年自发自用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以上 执行期限可增加1年 最多不超过2年 [6][16] - 入选时已投产项目以入选时间为执行起始时间 未投产项目以申报投产时间为起始时间 实际投产晚于申报超过6个月则取消入选结果并取消投资方三年竞价资格 [6][16] 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 - 科学确定辅助服务市场需求 合理设置有偿辅助服务品种 明确辅助服务计价等市场规则 [7][18] - 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期间 符合要求的调频和备用辅助服务费用暂按60%计入系统运行费并由工商业用户分摊 剩余部分由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分担 [7][18] 相关配套机制 - 优化代理购电电量采购机制 适时调整煤电容量电价标准 研究完善发电侧容量补偿机制 [8][18] - 新能源因自身报价高 未申报或申报量不足等因素未上网电量 不纳入新能源利用率统计与考核 [8][18] - 参与差价结算的电量不重复获得绿证收益 新能源项目原购售电合同价格条款对照本政策执行 [8][18]
300274,拟10派9.5元;000722,拟重大资产重组
中国证券报· 2025-08-26 08:5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提出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不断完善扩内需政策举措 支持企业加快技术和产品创新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1] - 上海市六部门联合印发通知 调减住房限购 优化住房公积金 优化个人住房信贷以及完善个人住房房产税等政策 自8月26日起施行 [2] - 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公开征求意见 所有风电 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2] - 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预计于8月26日24时下调 机构预测下调幅度远超50元/吨 [2] 公司财务表现 - 阳光电源上半年营业收入435.33亿元 同比增长40.34% 净利润77.35亿元 同比增长55.97% 拟每10股派现9.5元 [4] - 新易盛上半年营业收入104.37亿元 同比增长282.64% 净利润39.42亿元 同比增长355.68% [4] - 高德红外上半年营业收入19.34亿元 同比增长68.24% 净利润1.81亿元 同比增长906.85% [4] - 启明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3.3亿元 同比增长6.51% 净利润1418.81万元 同比增长2568.5% [3] - 拓维信息上半年营业收入13.06亿元 同比下降24.42% 净利润7880.59万元 同比增长2262.83% [3] - 游族网络上半年营业收入6.88亿元 同比下降1.93% 净利润5015.53万元 同比增长989.31% [4] - 宗申动力上半年营业收入66.55亿元 同比增长40.29% 净利润5.06亿元 同比增长79.37% [5] - 中国化学上半年营业收入904.22亿元 同比减少0.21% 净利润31.02亿元 同比增长9.26% 拟每10股派现1元 [5] - 天孚通信上半年营业收入24.56亿元 同比增长57.84% 净利润8.99亿元 同比增长37.46% 拟每10股派现5元 [4] - 小方制药上半年营业收入2.7亿元 同比增长3.06% 净利润1.21亿元 同比增长1.69% 拟每10股派现7元 [4] 公司战略与资本运作 - 湖南发展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水电资产 交易金额15.12亿元 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7] - 珠海冠宇计划投资约20亿元建设新型锂电池生产项目 建设周期12个月 [5] - 国安达拟以1.037亿元增资参股公司科卫泰 持股比例由19.81%增至51.02% 布局低空经济产业 [6] - 北京君正拟发行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 已通过董事会审议 [6] - ST亚联撤销其他风险警示 股票简称变更为"亚联发展" 日涨跌幅限制由5%变为10% [6] - 晶升股份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北京为准智能科技控股权 股票自8月26日起停牌不超过10个交易日 [5] 市场观点 -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银行板块仍在经历价值重估过程 银行股对机构投资者的投资价值有望持续提升 [9]
中天科技(600522):业绩符合预期,新能源与海洋业务双轮驱动
招商证券· 2025-08-26 07:30
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 核心观点 - 公司是国内光纤通信和海缆领域龙头企业,在光通信、新能源、电力、海缆等细分领域具有领先地位 [2] - 公司实现从"产品供应商"向"系统集成服务商"转型,成为全球领先的能源网络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 [2] - 海缆有望成为未来几年新增长驱动力 [2] - 预计2025-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6亿元/39.59亿元/44.82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21%/16%/13% [2] - 对应PE分别为15.8X/13.7X/12.1X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36.00亿元,同比增长10.19%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68亿元,同比增长7.38% [1] -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4.68亿元,同比增长10.58% [1] - 2025Q2实现营业收入138.44亿元,同比增长5.08% [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55.15亿元/615.25亿元/670.81亿元,同比增长16%/11%/9% [3]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4.26亿元/39.59亿元/44.82亿元,同比增长21%/16%/13% [3]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0元/1.16元/1.31元 [3] 新能源业务 - 国家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光伏抢装潮 [7] - 2025年上半年新增装机达212.21GW,同比增长107% [7] - 5月单月新增装机92.92GW,创历史新高 [7] - 电网投资力度显著,行业逐步从政策依赖转向市场化运营 [7] 海洋业务 - 全球海缆需求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 [7] - 依托交直流海缆技术优势实现市场突破 [7] - 相继中标南方电网阳江三山岛±500kV直流海缆、中广核阳江帆石二500kV交流海缆等标志性项目 [7] - 在欧洲市场实现高压陆缆首单供货突破 [7] - 加速全球产能布局,筹建沙特生产基地 [7] - 依托5家境外工厂实现本土及周边市场全覆盖 [7] - 境外收入达40.31亿元,同比增长4.33% [7] - 截至2025年中,公司能源网络领域在手订单约306亿元,其中海洋系列约133亿元,电网建设约155亿元 [7] 产业链布局 - 联合金风科技、海力风电打造"中天31"自升式起重平台与"中天39"浮式起重船两艘国际先进海工船舶 [7] - 覆盖海上升压站建设、风机安装、风电场运维及海洋油气开发等全链条作业能力 [7] - 显著增强深远海施工竞争力 [7] - 依托动态海缆、水下湿式连接器等国际领先技术 [7] - 巩固在海洋工程总承包领域的龙头地位 [7] - 强化"海缆-施工-运维"全产业链协同优势 [7] 基础数据 - 总股本3413百万股 [4] - 总市值541亿元 [4] - 每股净资产10.4元 [4] - ROE(TTM)8.3% [4] - 资产负债率40.3% [4] - 主要股东中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22.68% [4] 股价表现 - 1个月绝对表现8%,相对表现2% [6] - 6个月绝对表现13%,相对表现3% [6] - 12个月绝对表现19%,相对表现-13% [6]
《贵州省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试行)》公开征求意见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7:53
人民财讯8月25日电,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开征求《贵州省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实施方案(试行)》意见,其中提出,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所有风电、 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 源电量,上网电价和交易机制按照国家跨省跨区送电相关政策执行。 ...
贵州:所有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 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第一财经· 2025-08-25 17:33
新能源上网电价改革 - 贵州省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实施方案公开征求意见 [1] - 集中式光伏、集中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等所有风电、太阳能发电项目上网电量全部进入电力市场 [1] - 新能源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 [1] 跨省跨区交易机制 - 参与跨省跨区交易的新能源电量上网电价和交易机制按照国家跨省跨区送电相关政策执行 [1]
新筑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3 00:12
核心观点 - 公司正在推进重大资产重组,拟退出磁浮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收购四川蜀道清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60%股权,未来将专注于清洁能源发电业务领域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7.53%至7.04亿元,主要因轨道交通车辆销售减少所致,但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改善62.91%,亏损收窄至-6771万元 [2] - 光伏发电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8.06%至3.84亿元,占比提升至54.59%,成为主要收入来源,而轨道交通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降84.64% [1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704,203,312.38元,同比下降37.53%,主要系轨道交通车辆销售减少所致 [2][16] - 营业成本416,182,792.21元,同比下降49.31%,同样因轨道交通业务收缩 [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710,195.21元,同比改善62.91%,亏损收窄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133.46%,主要因货款回收同比增加 [16] - 总资产14,147,895,118.18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95% [2] 业务结构 - 机械制造业收入3.20亿元,同比下降60.11%,占比降至45.41% [16] - 光伏发电业务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18.06%,占比提升至54.59% [16] - 分产品看:轨道交通业务收入8870万元(-84.64%),桥梁功能部件1.97亿元(+1.48%),光伏发电3.84亿元(+18.12%) [16] - 分地区看:西南片区收入4.96亿元(-44.52%)仍为主力,海外片区1473万元(-33.28%) [16] 行业动态 - 轨道交通行业: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国内地58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12,381.48公里,上半年新增220.70公里,同比增长26.64公里,但城轨审批门槛提升导致投资放缓 [3] - 光伏发电行业: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2.7%,2025年1-6月光伏新增装机容量达212.2GW,同比增长107% [3] - 政策环境:国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市场,上网电价由市场形成,带来电价波动不确定性 [3] 产能与项目进展 - 晟天新能源已在全国投资建设22座光伏电站,总装机规模1958.52MW(含在建),其中运营电站1245.03MW [3] - 稳步推进雅江500MW项目转商运,新取得新龙县色戈20万千瓦光伏储能项目接入系统批复,乡城正斗40万千瓦光伏项目开展招标采购 [3] - 公司在建工程减少1.07亿元,主要因甘孜州雅江县红星"1+N"II标段光伏项目部分转入固定资产 [17] 技术优势 - 桥梁功能部件拥有CRCC认证产品品种最齐全、产品链最完整,通过欧盟CE认证,应用于国内绝大部分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世界级桥梁工程 [11] - 内嵌式中低速磁浮系统具备全系统集成和全周期服务能力,满足不同敷设方式、速度等级、运量和造价的个性化需求 [15] - 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与西南交通大学等合作共建"综合交通运输智能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多个技术创新平台 [13] 战略调整 - 通过重大资产重组退出磁浮与桥梁功能部件业务,收购清洁能源资产,优化产业布局 [3] - 报告期内转让川发兴能60%股权,确认投资收益3841.28万元 [20] - 新设鸿鹄新材,进行业务分拆 [20] 子公司表现 - 晟天新能源总资产84.72亿元,净资产23.58亿元,报告期营业收入3.84亿元,净利润9686.64万元 [20] - 长客新筑(轨道交通车辆)总资产2.08亿元,净资产9476.57万元,报告期营业收入1112.20万元,净利润-3165.02万元 [20] - 川发磁浮(磁浮研发制造)总资产1.03亿元,净资产-6319.85万元,报告期净利润-7226.85万元 [20]
调研速递|天顺风能接受宝盈基金等50家机构调研 上半年营收21.9亿
新浪财经· 2025-08-22 22:16
核心观点 - 公司坚定推进双轮驱动战略 深化战略转型与全球化布局 海工装备制造板块优化全球产能 零碳实业板块在风电资源开发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 [2] - 2025上半年集团营收21.9亿同比下降3.1% 扣非归母净利润5183万同比下降77.8% [2] - 海工项目三季度进入集中交付期 国内外市场同步拓展 产能利用率受项目开工节奏影响 [3][4] - 陆上塔架业务毛利率因产能利用率下降及固定成本较高而承压 二季度已完成战略调整 [5] - 风电项目开发稳步推进 已获取1180MW指标 其中700MW已开工 预计四季度起陆续并网 [2]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收21.9亿元同比下降3.1% 扣非归母净利润5183万元同比下降77.8% [2] - 分业务收入:海工2.1亿 塔筒8.1亿 叶片3.6亿 发电6.9亿 [2] - 陆上塔架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较多 主因产能利用率下降及固定成本较高 [5] 海工业务进展 - 广东青州五、七及帆石一项目预计三季度全部完成交付 [3] - 下半年主要交付项目包括国电投海洋牧场、华润苍南升压站、华电丹东大单桩等 [3] - 海工基地名义产能与实际产能关系:50万吨名义产能对应年交付量约30-35万吨(设计产能的70%-80%) [3] - 射阳基地定位以大单桩为主 船舶分段为辅 承接江苏及山东等地项目 [4] - 欧洲市场主流产品为单管桩和导管架 未来深远海项目将推动漂浮式基础发展 [4] 产能布局与市场拓展 - 国内海工订单以江苏、广东为重点拓展区域 其他沿海省份为辅 [3] - 德国基地积极拓展欧洲大型单管桩市场 [3] - 通州湾、揭阳、阳江基地依托优质港口条件开拓海外导管架市场 [3] - 广东阳江基地进入投产冲刺阶段 射阳二期扩建启动 德国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2] 零碳业务与风电开发 - 已获取1180MW风电项目指标 其中已核准860MW 已开工700MW [2] - 预计2025年四季度并网200MW 其余项目2026年一季度陆续并网 [2] - 与大唐合作100MW风电项目已进入施工阶段 [2] - 绿电交易探索取得进展 自营电站并网容量增长提升财务韧性 [2] - 新获取电站指标集中在湖北、河南、广西等中南部省份 [6] 战略调整与业务优化 - 陆上装备业务自2024年起主动收缩 2025年二季度基本完成战略调整 [5] - 公司将持续深耕零碳业务 已在绿证交易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5] - 未来风电开发模式试点合作开发 深化与大唐等企业合作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