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监管
icon
搜索文档
通州区市场监管局推31件实事,打造副中心“暖商”新生态
新京报· 2025-06-19 13:21
营商环境优化措施 - 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制定《2025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打造"北京服务"工作方案的通知》,细化31项任务举措,推动副中心营商环境提升[1] - 方案从六个维度推动准入提速、监管提效、服务升温,包括规范便捷制度环境、平等有序市场环境等[1] - 企业设立登记全面实现"一日办结",外资企业全程网办同步提速,为重点企业开通"绿色通道"提供全链条服务[1] - 食品经营许可进一步扩大免现场核查范围,年内持续推进许可"瘦身"[1] 智慧监管与执法创新 - 试点推行大型游乐设施"一台一码"智慧监管,完善"扫码检查"全链条工作机制[1][2] - 非现场监管实施范围扩大,非现场检查占比将达50%以上[2] - 依托"风险+信用"分级分类模型,"无事不扰"白名单企业扩容至全区企业总数10%以上[2] - 推行"首违不罚"柔性执法,运用提醒告诫等方式防止"小过重罚",实行行政处罚决定书和信用修复提示函"两书送达"[2] 企业服务与支持 - 深化"知识产权管家"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1] - 加大企业参与质量奖申报服务指导力度,鼓励认证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认证服务[2] - 深化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服务,为"走出去"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2] - 深化京津冀区域协作,推进营业执照异地办理、发放和领取,提升跨省迁移、注销便利度[2]
强化数字赋能 提升监管效能 ——塔城地、市市监局举办扫码监管工作专项培训会
中国食品网· 2025-06-13 11:51
智慧监管新模式 - 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推行"塔通办涉企检查码"智慧监管新模式,组织30余名一线执法人员参加专项培训会,培训内容包括模拟场景扫码检查实操演练和现场指导 [1] - "塔通办涉企检查码"为辖区企业生成唯一二维码,关联企业基本信息、信用状况、历史检查记录等数据,企业可张贴于经营场所作为检查入口凭证 [1] - 该模式旨在提升执法人员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现场检查的能力与效率,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涉企检查行为、减轻企业负担 [1] 企业反馈与成效 - 企业负责人反馈该模式减少了多头重复检查,整合各部门检查需求,避免对同一企业短期内频繁检查 [1] - 新模式规范了检查行为,杜绝随意检查、选择性执法,保障企业合法权益 [1] - 该措施减轻了企业负担,压缩迎检时间和成本,让企业安心经营 [1] 实施进展与规划 - 塔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辖区内共有企业3100余家,目前已发放企业检查码1000余家 [2] - 下一步将继续为企业发放"塔通办涉企检查码",并持续深化扫码检查技术应用,提升监管效能和服务水平 [2] - 目标是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提供有力支撑 [2] 模式特点与意义 - "塔通办涉企检查码"模式以数字赋能、信用筑基、企业为本为核心,通过技术手段重塑监管流程 [2] - 该模式既约束行政裁量权,又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是优化营商环境的"监管侧"重要改革 [2] - 成功关键在于制度刚性(扫码必检)与数据智能(统筹分析)的双重保障,为构建"服务型监管"提供可复制样板 [2]
进出区总货值达60多亿元
广州日报· 2025-06-06 04:16
珠海高栏港综合保税区运营成果 - 封关运作两周年进出区总货值达60多亿元,成为珠江口西岸外向型经济增长新引擎 [1] - 园区内企业典型代表为"两头在外"加工贸易模式(原料进口、成品出口),对通关时效和成本高度敏感 [1] - 海关创新实施"卡口登记货物简化进出区"模式,大幅精简境内入区货物申报要素 [1] 迈仕渡集成电路公司案例 - 采用无尘生产车间进行晶圆加工,通过研磨、切割、封装等工序生产集成电路产品 [1] - 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是吸引企业入驻的关键因素 [1] - 海关指派业务骨干全程指导申报,有效提高企业申报效率 [1] 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案例 - 生产光伏组件具有体积大、货值高的特点 [2] - 海关"一票多车"申报模式使企业仅需3辆货车分批次运输,节省物流成本8万多元(相当于车队半年燃油费) [2] 园区智慧监管体系 - "智能卡口"监管系统实现车辆分级管理,无异常车辆数秒自动验放 [2] - 仓储管理系统实现海关与企业数据实时联网,提升监管精准度和服务响应速度 [2] - 智慧化手段共同优化整体通关环境 [2]
武汉黄陂:科技赋能物流监管,筑牢卷烟市场安全防线
行业监管模式创新 - 黄陂区烟草专卖局推行"智慧监管+精准打击"治理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物流单号、收货地址、商品类型等关键要素精准锁定可疑包裹 [1] - 整合无人机巡查、路面设卡等手段构建"天上监测、路面巡查、线上筛查"立体化监管网络 [1] - 近期查获若干箱涉嫌非法运输的卷烟涉及多个知名品牌 [1] 跨部门协同机制 - 稽查大队与邮政、公安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联合研判、协同处置"工作机制 [1] - 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强化案件线索互通共享与联合督办 [1] - 通过跨区域线索联动摧毁跨省非法运输网络 [1] 执法行动成效 - 累计检查多家物流企业、多台次运输车辆并立案查处数起涉烟案件 [1] - 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遏制非法卷烟流通态势 [1] 未来监管方向 - 重点加强偏远乡村物流站点常态化巡查力度 [2] - 结合普法宣传进站点活动提升从业者合规意识 [2] - 计划进一步拓展监管覆盖范围与治理深度 [2]
额敏县积极推动“扫码检查”授码工作 开启智慧监管新征程
中国食品网· 2025-05-30 18:50
市场监管创新 - 额敏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扫码检查"授码暨"名特优新"个体工商户授牌活动 全县300多名企业负责人及个体工商户参加活动 [1] - 向5名个体工商户授予"名特优新"牌匾 按行业领域向200家企业授予"扫码检查"码 [1] - "扫码检查"机制依托大数据 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 实现企业电子证照 信用记录等信息一键调取 [1] 扫码检查机制 - "扫码检查"可查看监督检查内容及企业线上整改反馈 实现"一次扫码 全程透明" [2] - 新疆维之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代表表示扫码可知晓检查标准 留痕机制促使企业主动规范购销流程 [2] - 新疆鼎华盛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代表点赞"数据跑路"模式 扫码检查减少迎检成本 [2] 市场发展现状 - 额敏县市场主体突破1 4万户 传统检查模式效率低下且耗费人力物力 [1] - 全县1200家企业将因"扫码检查"工作而受益 [1] - 扫码检查是推动市场监管工作迈向数字化 智能化的关键一步 [1] 政企协同 - 额敏县市监局要求树立全县"一盘棋"思维 通过政企凝聚共识 协同发力 [2] - 目标实现"企业轻装上阵 监管提质增效"的双赢局面 [2] - 扫码检查是市场监管领域深化改革 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 [1]
陕西监管局深入榆林机场开展夏季安全运行专项督导检查
中国民航网· 2025-05-23 11:17
针对发现的问题,检查组现场出具《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要求责任部门在72小时内完成障碍灯检修 及塔吊限高标识补设工作。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记者路泞 通讯员许健豪、张琰 报道:随着立夏节气后陕西地区气候模式 的显著转变,榆林等地已进入强对流天气高发期。为筑牢夏季安全生产防线,陕西监管局于近日组建由 航务、场务、空管等专业领域专家构成的专项检查组,对榆林榆阳机场开展为期 3 天的全流程安全督导 检查,重点聚焦三大核心管理模块的风险防控实效。 在飞行区场地管理检查中,检查组采用"人工巡检+仪器检测"双轨模式:一方面徒步巡查跑道及滑行道 全区域,使用道面状况检测仪对每平方米道面进行抗滑值测定,发现西跑道南端3处接缝填封料老化问 题;另一方面通过智能排水监测系统后台数据,对东联络道北侧排水沟淤积情况进行现场开挖验证。在 专用设备管理环节,除常规查验场务车辆保养台账外,特别对登机廊桥的应急解锁装置进行功能性测 试,模拟停电状态下廊桥与航空器的快速分离操作,实测解锁时间较行业标准缩短12秒。 净空管理督导采用"三维立体管控"核查机制:地面巡查组运用激光测距仪对机场周边15公里范围内的高 层建筑进行限高复核;空中视 ...
市民点外卖 网上“云监工”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21 05:30
行业合作与数字化监管 - 中国电信广东公司与美团联合推出广州市外卖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实现外卖餐饮智慧监管[1]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电信运营商与网络订餐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餐饮后厨监管难题[1] - 美团APP新增"明厨亮灶"模块,消费者可实时观看商家后厨直播画面[1] 消费者影响与商户效益 - 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后,消费者信任度显著提升,投诉率下降23%[1] - 参与项目的商家订单量平均增长5%以上[1] - 消费者可通过手机实时查看食品制作全流程,实现"云监工"模式[1] 技术支持与商户扶持 - 广东电信推出集实时监控、智能分析功能于一体的中小餐饮商户客户端[1] - 美团提供一系列惠企措施,包括设立专区、技术保障、补贴和流量激励,助力商家"零成本"接入系统[1] - 广州市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推动外卖餐饮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1] 监管模式创新 - 该举措推进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的跨越式转变[2] - 构建"政府监管+商户自律+平台赋能+公众监督"的社会共治智慧监管模式[2] - 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监管,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1]
有后厨直播 外卖安心吃 广州推进外卖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 市民可手机实时查看食品制作过程
广州日报· 2025-05-18 04:07
行业监管升级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中国电信广东公司和美团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标志着外卖餐饮智慧监管新篇章开启[1] - 政策明确要求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通过数字化手段破解后厨监管难题[2] - 构建"政府监管+商户自律+平台赋能+公众监督"的社会共治智慧监管模式,实现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的跨越式转变[2] 消费者体验提升 - 消费者可通过美团APP实时查看参与项目商家的后厨直播画面,实现"云监工"[2] - "明厨亮灶"模块让外卖点餐过程透明化,提升食品安全信任度[2] 企业合作与支持 - 广东电信推出集实时监控和智能分析功能于一体的中小餐饮商户客户端,简化流程并规范服务[2] - 美团推出惠企措施包括设立专区、技术保障、补贴和流量激励,助力商家"零成本"接入系统[2] - 美团已推动3万家门店开通直播,计划未来拓展至10万家[2] 行业协同发展 - 市、区市场监管部门全面发动外卖餐饮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实现线上线下智慧监管[3] - 广州市食品安全协会倡议更多企业参与,共同提升行业食品安全水平[3] - 鼓励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形成社会共治格局,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3]
“云监工”后厨做菜,外卖餐饮“互联网+明厨亮灶”落地广州
南方都市报· 2025-05-17 19:16
战略合作背景与政策驱动 - 广东电信与美团达成战略合作 共同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在广州落地 这是全国首个此类合作项目 [1] - 合作基于2023年3月19日中办、国办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的意见》 该文件明确提出八大协同监管机制 重点强调网络订餐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督 [1] - 政策直接要求推动平台和商户实行"互联网+明厨亮灶" 为本次合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 [1] 技术实现与商户支持 - 广东电信与美团已完成平台对接 商户只需输入经营信息 相关视频可一键推送至美团"明厨亮灶"专区 [1] - 广东电信推出"掌上明厨"小程序 支持政策宣传下发 AI技术辅助商铺进行经营管理和后厨监管 [2] - 广东电信成立专项运营中心 提供24小时内上门安装服务 并通过AI技术实现从用户报障向主动监测的转变 [3] - 美团推出明厨亮灶专区 提供技术保障 补贴和流量激励等措施 助力商家"零成本"接入系统 [3] 消费者体验与市场反馈 - 消费者可通过美团APP实时查看商家后厨直播画面 实现"云监工"效果 [2] - 数据显示上线后消费者信任度显著提升 投诉率下降23% 订单量平均增长5%以上 [2] - 该模式让消费者点外卖时能清楚看到厨师操作 类似在餐厅选座体验 [2] 行业影响与监管升级 - 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 该举措将推动传统监管向智慧监管跨越式转变 [3] - 加快构建"政府监管+商户自律+平台赋能+公众监督"的社会共治智慧监管模式 [3] - 广州市食品安全协会发出行业倡议 号召更多企业参与 鼓励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 [4] - 目标是形成社会共治格局 促进外卖餐饮行业健康高质量发展 [4]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春雷行动”筑牢安全防线 护航高质量发展成效显着
中国食品网· 2025-05-16 10:10
专项整治行动概述 - 镇原县市场监管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春雷行动"专项整治,聚焦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等六大民生重点领域 [1] - 通过优化执法流程、强化局所联动与股队协同,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市场安全防护网 [1] - 行动目标是打造安全放心、规范有序的市场消费环境 [1] 智慧监管体系建设 - 依托"1+19"智慧监管体系,实现全县235所中小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智慧监管全覆盖 [1] - 累计开展食品快检211批次,查处违法案件6起 [1] - 药品领域实现智慧监管平台100%入驻授权,查办"两品一械"案件11件,罚没款2.61万元 [1] - 特种设备建立三级责任体系覆盖78.1%使用单位,提前预警140台临检设备,隐患整改率达100% [1] 农村市场监管 - 针对农村市场开展"清源固本"行动,打造规范化示范经营店10家 [1] - 查缴问题食品7公斤 [1] 农资市场监管 - 在春耕备耕关键期开展"护农保耕"专项行动,重点监管化肥、农膜等大宗农资商品 [2] - 建立"源头管控+流通追溯+终端抽查"三位一体监管模式,实现农资产品全链条监管 [2] - 累计抽检40批次,查处不合格化肥1973袋,移送涉刑案件1起 [2] 知识产权保护 - 查处商标侵权案件2起 [2] - 构建"线上+线下"立体维权网络,24小时受理处置投诉举报461件,挽回经济损失7.28万元 [2] - 开展"清网扫雷"行动,下架问题产品3958包,整改违规商户23家 [2] 执法方式创新 - 全面推行"服务型执法",运用柔性执法手段处置案件96起,占比达89% [2] - 累计减免罚金39万元 [2] - 建立"监管+服务"工作机制,指导100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完善安全管理体系 [2] 后续工作计划 - 建立55项重点任务整改台账 [3] - 开展执法人员全员轮训 [3] - 推动监管模式向"预防为主"转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