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眼镜
icon
搜索文档
Meta新品眼镜卖断货,长盈精密借AI眼镜热潮开启发展新篇章
全景网· 2025-10-08 16:00
Meta Ray-Ban智能眼镜市场表现 - Meta 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线下零售店几乎全线售罄,11月前试戴预约排满,市场反应远超预期 [1] - 公司正紧急推进补货,并计划本月将销售点数量翻倍 [1] 长盈精密与Meta的合作关系 - 长盈精密已向Meta的AI眼镜提供结构件产品,并正在为其他头部品牌客户开发相关产品 [2] - 公司核心优势与Meta AI眼镜对硬件的精密结构、传感适配性及佩戴舒适性的高要求高度契合 [2] - 长盈精密具备从设计、模具开发到精密制造的全链条能力,在可穿戴设备轻量化结构和人体工学适配组件生产上有成熟技术积累 [2] - 为Meta AI眼镜提供关键结构件产品,将进一步扩大公司订单规模,成为未来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2] 智能眼镜行业前景 - IDC数据显示,智能眼镜品类2025年出货量将激增247.5% [3] - 到2029年,整个市场硬件出货量有望达到4310万台,复合年增长率高达31.8% [3] - Meta在该市场占据60.6%的份额,是绝对的行业龙头 [3] - 作为Meta核心供应商,长盈精密将直接享受头部客户的市场红利,产能利用率和营收规模有望同步提升 [3] 技术合作与升级机遇 - 与Meta合作可使长盈精密深度参与技术研发,了解行业前沿需求,推动在精密传感集成、轻量化材料应用、低功耗结构设计等领域的技术突破 [4] - 华鑫证券指出,未来AI模型将可直接通过语言指令执行任务,AI眼镜有望成为核心个人随身硬件,对硬件智能化、集成化提出更高要求 [4] - 这种需求驱动研发的模式,将帮助公司在AI硬件技术迭代中保持领先,为承接更复杂订单和拓展高附加值业务奠定基础 [4] 长盈精密的客户拓展与增长动能 - 除Meta外,苹果计划未来12-16个月推出无显示屏智能眼镜,亚马逊正研发两款AR眼镜,行业巨头纷纷入局 [5] - 凭借与Meta合作积累的技术经验和量产能力,长盈精密有望在其他巨头供应链竞争中占据优势,拓展客户矩阵 [5] - 长盈精密曾是苹果Vision Pro的最大价值量中国供应商,与苹果公司有深厚合作基础 [5] - Meta智能眼镜热销为长盈精密带来明确短期订单增量,长期受益于智能眼镜市场高增长红利、巨头持续入局及AI技术驱动的硬件需求升级 [5] - 公司凭借与Meta、苹果等头部企业深度绑定,成功卡位智能眼镜高景气赛道,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5]
爆苹果首款Apple Glass定档2026年发布
环球网资讯· 2025-10-06 12:59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0月6日消息,据多家外媒报道,苹果公司正全面调整其可穿戴设备战略,将 资源集中投入智能眼镜赛道。知情人士透露,苹果计划于2026年底发布首款无显示屏智能眼镜"Apple Glass",并于2027年正式上市销售,直接与Meta旗下的Ray-Ban智能眼镜展开竞争。 值得关注的是,爆料还称,苹果正为该产品开发专用低功耗芯片,基于Apple Watch技术架构优化,以 支持设备独立运行AI任务。同时,苹果或借鉴"就近计算"模式,允许眼镜通过iPhone完成复杂运算,进 一步减轻设备重量。 此外,其第二代产品计划于2028年后推出,将集成单侧AR显示屏,支持空间视频录制及全息信息叠加 功能。这一路径与Meta的Ray-Ban Display智能眼镜形成直接竞争,后者已通过波导显示技术实现轻量化 AR体验。 而Meta Ray-Ban智能眼镜自2023年推出以来,凭借12MP摄像头、5麦克风阵列、定向音频及实时翻译功 能,迅速占据时尚科技市场。其第二代产品电池续航提升至6小时,并新增运动版型号,起售价299美 元。 此次调整被视为苹果CEO蒂姆·库克任期内的关键决策。自2023年 ...
中科蓝讯跌2.00%,成交额3.75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4360.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30 10:05
股价与交易表现 - 9月30日盘中股价下跌2.00%,报收151.09元/股,总市值182.21亿元 [1] - 当日成交金额为3.75亿元,换手率达到5.54%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6.67%,近20日及近60日分别上涨34.11%和49.42% [2] - 今年以来2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9月23日)龙虎榜净买入额为-3813.97万元 [2] 资金流向 - 9月30日主力资金净流出4360.67万元 [1] - 特大单买入2838.68万元(占比7.57%),卖出5024.86万元(占比13.41%) [1] - 大单买入1.08亿元(占比28.83%),卖出1.30亿元(占比34.63%) [1]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全称为深圳市中科蓝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19日,于2022年7月15日上市 [2] - 主营业务为无线音频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芯片销售收入占总营收的99.83% [2] - 所属申万行业为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概念板块包括智能音箱、智能穿戴、无线耳机等 [2] 股东与股本结构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31万户,较上期减少12.56%,人均流通股3381股,较上期增加15.12%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40亿元 [3] 财务业绩 - 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8.12亿元,同比增长2.63% [2] - 2025年1-6月实现归母净利润1.31亿元,同比减少2.61% [2] 机构持仓变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A为第一大流通股东,持股147.45万股,较上期增加27.20万股 [4] -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14.23万股,较上期增加10.56万股 [4] - 易方达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银华心怡灵活配置混合A、民生加银持续成长混合A为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持股55.84万股,较上期减少21.73万股 [4] - 银华数字经济股票发起式A、鹏华创新未来混合(LO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4]
鸿利智汇涨2.03%,成交额1.20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13.6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9 11:31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29日盘中股价上涨2.03%至7.54元/股 成交额1.20亿元 换手率2.29% 总市值53.38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13.67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42.09万元 大单净买入871.59万元 [1] - 年内股价微涨0.87% 近5日下跌5.63% 近20日上涨7.56% 近60日上涨13.73% [1] 公司基本面 - 股东户数2.77万户 较上期增加0.63% 人均流通股25,488股 较上期减少0.63%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4亿元 同比增长6.45% 归母净利润1556.73万元 同比大幅减少80.44%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4.04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8141.35万元 [3] 业务结构与行业属性 - LED封装板块贡献74.36%主营业务收入 汽车照明产品占比21.72% 其他业务占3.92% [1] - 公司属于电子-光学光电子-LED行业 概念板块涵盖LED、植物照明、智能眼镜、MLED及汽车电子 [1] 机构持仓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列第五大流通股东 持股799.70万股 较上期增持109.21万股 [3]
中科蓝讯跌2.01%,成交额2.0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901.0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6 10:04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6日盘中下跌2.01%至141.12元/股 成交2.04亿元 换手率3.24% 总市值170.19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901.03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372.59万元 大单净卖出528.44万元 [1] - 年内涨幅8.97% 近5日涨21.11% 近20日涨15.69% 近60日涨40.98% [1] - 年内2次登龙虎榜 最近9月23日净卖出3813.97万元 买入总额2.16亿元(占比10.8%) 卖出总额2.54亿元(占比12.7%) [1] 资金流向与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1.31万户 较上期减少12.56% 人均流通股3381股 较上期增加15.12% [2] - 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多只公募基金 包括信澳新能源产业股票A(增持27.20万股至147.45万股) 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增持10.56万股至114.23万股) [4] - 新进股东包括易方达战略新兴产业股票A(84.60万股) 银华心怡灵活配置混合A(56.66万股) 民生加银持续成长混合A(55.56万股) [4]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减持21.73万股至55.84万股 银华数字经济股票等退出十大股东 [4]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12亿元 同比增长2.63% 归母净利润1.31亿元 同比减少2.6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3.40亿元 [3]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芯片销售占比99.83% 工具及其他占比0.17% [1] 行业属性与业务范围 - 所属申万行业:电子-半导体-数字芯片设计 [2] - 概念板块覆盖智能眼镜 智能音箱 智能穿戴 无线耳机 智能手表等 [2] - 公司专注于无线音频芯片的研发、设计与销售 [1]
四点半观市 | 机构:A股市场上行推动居民部门大类资产配置调整
上海证券报· 2025-09-24 18:4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9月24日,中证转债指数收涨1.3%,报476.83点。 【机构观点】 9月24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83%,深证成指涨1.80%,创业板指涨 2.28%,科创50指数涨3.49%,北证50指数涨2.03%。沪深北三市全天成交23471亿元,较上日缩量1713 亿元。全市场超4400只个股上涨,近90股涨停。 9月24日,日经225指数收涨0.3%,报45630.31点;韩国综合指数收跌0.4%,报3472.14点。 9月24日日间盘,国内商品期货主力合约多数收涨,其中玻璃主力合约领涨。 9月24日,国债期货各主力合约收跌。华泰期货发布研究报告认为,受股市强势行情带动,风险偏好回 升对债市形成压制,同时美联储继续降息预期保持、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上升增加了外资流入的不确定 性。整体看,债市在稳增长与宽松预期间震荡运行。 9月24日,ETF收盘涨跌不一,半导体设备ETF(159516)涨9.55%,半导体设备ETF基金(159327)涨 9.40%。 9月24日,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发表中国股票策略称,A股市场上行已开始推动居民部门 大类资产配置调 ...
花旗:2026年—智能眼镜的“普及转折点”?
美股IPO· 2025-09-24 15:19
报告指出,市场对Meta AI眼镜的策略正变得愈发乐观。这一判断基于与Meta前AR/VR产品管理高级总监Erick Tseng的交流,以及Meta合作伙伴 EssilorLuxottica的产能扩张计划。据披露,EssilorLuxottica正准备到2026年底将Meta眼镜的年产能提升至1000万副,以应对预期的需求增长。 报告将智能眼镜的潜在普及曲线与智能手表和无线耳机的爆发式增长进行类比,暗示其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复制类似的成功轨迹。数据显示,Ray-Ban Meta智能眼镜在2025年上半年的销量增长了三倍。 花旗认为,Meta在智能眼镜领域的长期布局正进入关键收获期,预测智能眼镜可能在未来12-24个月内走向主流,并可能在2026年达到一个关键的引爆 点。Meta Ray-Ban智能眼镜在2025年上半年销量增长了3倍,并准备在2026年底前实现年产1000万副眼镜的产能。 根据花旗银行9月23日最新研究报告,在AI功能的驱动下,Meta Platforms的智能眼镜产品正迈向一个关键的商业化阶段,并有望在2026年迎来大众市 场普及的"引爆点"。这份报告认为,Meta在这一新兴领域已建立起数年的先 ...
智能眼镜再度提速,两大巨头10月同日开启新品发售,苹果也在探索新品
选股宝· 2025-09-24 11:47
行业产品发布动态 - 三星计划于10月21-22日发布Project Moohan头显 配备高通骁龙XR2+Gen 2芯片 16GB内存及3800ppi OLEDoS型Micro OLED微显示器[1] - Meta推出运动员专用智能眼镜Oakley Meta Vanguard 采用风镜式流线设计 集成开放式扬声器与抗风噪麦克风 防护等级达IP67 起售价499美元[1] - Meta形成覆盖不同价位与消费场景的智能眼镜产品矩阵 包括运动垂直场景的Oakley Meta Vanguard和具备显示手势交互功能的Ray-Ban Display[2] 技术发展与市场预测 - 苹果未来12-16个月内拟推出四款头显产品 包括无屏智能眼镜和AR眼镜 其中AR版本需多年开发周期[3] - Meta战略性保留2款已完成开发的AI眼镜产品 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推出[3] - 智能眼镜芯片成本未来三年内显著下降 2025年全球AI带拍摄眼镜销量预计达1450万台(中国150万台) 2025-2029年复合增长率超50% 2029年销量或达6000万副[3] 产业链与市场表现 - 全球AI眼镜市场持续扩容 国内处于百镜大战初期 小米AI眼镜部分参数指标超越竞品[3] - 2024年8月VR&AR概念板块异动 龙头创维数字半个月累计涨幅近70%[4] - 创维数字(000810 SZ)股价表现显示 2025年00月22日收盘价14 49元 单日涨幅1 33%[5]
大行报告|美银:全球智能眼镜竞赛已加速,中国牢牢占领制造中心地位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21:32
核心观点 - 智能眼镜行业正迎来爆发临界点 预计2025-2030年全球出货量复合年增长率达40% 其中2025-2027年AI眼镜主导增长 2028年起AR眼镜成为核心驱动力[1][2] - 中国在全球智能眼镜供应链中占据关键地位 掌控超80%核心环节 包括摄像头模组 光波导 微机电系统和整机组装等关键领域[1][3] - 美银报告将歌尔股份 水晶光电 舜宇光学列为核心受益标的 并基于供应链地位和技术壁垒给出买入评级及目标价位[1][6][7][10] 行业增长阶段 - 第一阶段(2025-2027年):AI眼镜领跑增长 无显示屏设计技术成熟度高且成本可控 主要应用于语音交互和环境感知等轻量化场景 预计出货量年均增速达25%[2] - 第二阶段(2028年起):AR眼镜接棒主导 随着显示技术和光学方案成本下降 将切入导航和工业辅助等复杂场景 预计出货量年均增速高达101%[2] - 2027年前后有望迎来出货量翻倍拐点 主要受消费电子换机周期和企业级应用落地推动[2] 供应链格局 - 中国供应商覆盖摄像头 光波导 微机电系统和电池等关键领域 其中摄像头模组(舜宇光学) 光学镀膜(水晶光电)和整机组装(歌尔股份)的全球市占率均超50%[3] - 全球主要制造基地集中于中国如山东潍坊和广东深圳 但电子制造服务企业正将部分非核心组装环节向越南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转移[4] - 核心零部件生产仍保留在中国 形成中国主导 区域分工的供应链特征[3][4] 技术竞争焦点 - 行业核心竞争集中于两大技术方向:药物递送效率如AR眼镜的光学透过率和AI眼镜的语音识别准确率 以及用户适配性如轻量化设计和续航时长[5] - 具备核心技术专利的企业将建立差异化壁垒 如水晶光电的光波导片透过率达92%高于行业平均85%的水平[7] 重点公司分析 - 歌尔股份:全球第一大智能眼镜组装商 占Meta和索尼等头部客户组装订单比重超70% 具备声学模组等核心零部件自研能力 目标价42元人民币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34倍[6] - 水晶光电:AR眼镜光波导片核心供应商 采用纳米压印和镀膜工艺 产品透过率达92% 同时布局3D感知镜头和潜望式镜头 目标价30元人民币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7倍[7] - 舜宇光学:智能眼镜核心摄像头模组供应商全球市占率超60% 同时切入光波导领域 汽车ADAS摄像头业务提供技术协同 目标价104港元基于2026年预期市盈率25倍[10]
Meta CTO打脸扎克伯格:首秀翻车全因致命bug,AI智商捉急、语音交互全面崩盘
AI前线· 2025-09-23 14:37
编译 | 核子可乐、Tina "糟糕的规划、设置和测试!Meta 的 CTO 赚的钱太高了,这和他的技能、管理能力完全不符。"有网友这样评论。也有人讽刺道:"这个演示成功地表明了这项技术尚未成熟。这可不是蓝屏死机。" 就在上周的 Meta Connect 开发者大会上,Meta 发布了三款全新智能眼镜,但本该展示"未来体验"的现场演示却屡屡翻车。 扎克伯格在舞台上没能接通 CTO Andrew Bosworth 的 WhatsApp 视频通话,只能尴尬地放弃演示。另一场演示中,美食博主 Jack Mancuso 戴着 Ray-Ban Meta 眼镜反复追问"我首先该做什么?",AI 却始终给不出正确的食谱答案,最终演示被迫中止。最后扎克伯格只能苦 笑着说:"讽刺的是,你花了几年研发技术,结果当天却栽在 Wi-Fi 上。" 不过,Bosworth 随后在 Instagram 上火速澄清,否认了小扎的说法。他坦言,这不是 Wi-Fi 的问题,也不是场地的原因,而是 Meta 自己的设置和失误。 小扎:"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今年夏天,Meta 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对智能眼镜的未来做出了雄心勃勃的宣言,他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