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机器视觉
icon
搜索文档
快讯|冀北地区首次应用四足式机器人开展电缆隧道巡检,荷兰AMOLF研究所推出新型软体机器人,小鹏汽车公布足式机器人步态控制专利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5-14 11:47
海康机器人新品发布 - 海康机器人在深圳推出工业相机、2.5D视觉、3D视觉等多款机器视觉新品及解决方案,覆盖汽车、3C等工业制造领域,可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1] - 公司业务涵盖机器视觉等多领域,已服务超1.5万家客户,是国内头部供应商 [1] 四足机器人电缆隧道巡检应用 - 冀北地区首次在唐山110千伏甄北隧道投用四足式巡检机器人,具备全地形作业能力,支持双模巡检、跨越障碍、攀爬斜坡等功能 [4] - 机器人搭载多维感知系统,检测精度高,可自动切换应急灭火模式,降低人员风险 [4] - 国网唐山供电公司正构建新运检模式以保障电网安全 [4] Piaggio Fast Forward推出星球大战主题机器人 - 公司发布《星球大战》主题载货机器人G1T4-M1N1,售价2875美元(较标准版贵400美元),续航21英里,载重20磅 [7] - 机器人配备摄像头、传感器及定制音效,支持避障、自主跟随,灯光显示电池状态,部分功能可通过Mygita应用调节 [7] 荷兰AMOLF研究所软体机器人技术 - 研究所设计新型两足/四足软体机器人,腿部由弹性体管组成,通过空气泵驱动产生振荡运动,速度达每秒30个身长 [10] - 机器人可自动同步腿部动作,适应障碍物、游泳步态,技术未来或应用于微型机器人、外骨骼及恶劣环境机械 [10] 小鹏汽车足式机器人专利 - 公司公布"足式机器人的步态控制方法"专利,通过延迟触地控制周期使机器人适应崎岖地形 [13] - 2024年研发投入64.6亿元,新增授权专利574项,2025年计划与小鹏汇天共同投入95亿元用于研发 [13] 行业企业名录 - 工业机器人领域包括埃斯顿自动化、埃夫特机器人等12家企业 [18] - 服务与特种机器人领域涵盖亿嘉和、普渡机器人等7家企业 [18] - 医疗机器人领域涉及元化智能、天智航等12家企业 [18] - 人形机器人领域包含优必选科技、宇树等20家企业 [18] - 核心零部件企业包括绿的谐波、因时机器人等22家企业 [20]
唐源电气: 成都唐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摊薄即期回报及采取填补措施和相关主体承诺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12 20:47
核心观点 - 公司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4,311.6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增至18,683.61万股,测算显示可能摊薄即期每股收益(基本每股收益从0.51元降至0.49元,净利润持平假设下)[2][3] - 募投项目聚焦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及AI大模型研发产业化,旨在强化技术先发优势和市场竞争力[5][6] - 公司已具备人员、技术及市场储备支撑募投项目,核心团队拥有30年行业经验,技术覆盖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关键领域[7][8] 发行财务影响 - **假设1(净利润持平)**:发行后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49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7.22%降至6.37%[2][3] - **假设2(净利润增10%)**:基本每股收益增至0.5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提升至6.99%[3] - **假设3(净利润减10%)**:基本每股收益降至0.45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下滑至5.75%[3] 募投项目规划 - **项目内容**:包括轨道交通智能运维机器人研发、AI大模型研发产业化、营销服务体系升级及补充流动资金[5][6] - **业务关联**:机器人项目延伸现有机器视觉产品线,AI大模型项目升级传统大数据管控系统[5][6] - **技术基础**:已建成轨道交通检测实验室、云平台及大数据中心,拥有多项机器人相关专利及软著[8] 公司资源储备 - **团队**:核心管理层深耕行业超10年,董事长陈唐龙具30年轨道交通技术研发经验[7] - **技术**:掌握机器视觉、数字孪生等核心技术,获院士工作站及省市级技术中心认定[8] - **客户**:覆盖国铁集团、中国中车等央企及30个省份地铁运营商[9] 填补回报措施 - **资金管理**:严格执行专户存储制度,强化募集资金使用监管[9] - **项目推进**:加速募投项目建设以尽早实现预期效益[10] - **分红机制**:完善利润分配政策,保障股东投资回报[11] 相关主体承诺 - **董事及高管**:承诺不损害公司利益,薪酬与填补回报措施挂钩[12] - **控股股东**:承诺不干预经营,若违反将承担法律责任[12]
【私募调研记录】趣时资产调研欧陆通、弘景光电
证券之星· 2025-05-12 08:07
欧陆通调研纪要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7.98亿元同比增长32.32%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36.92% [1] - 2025年一季度营收8.88亿元同比增长27.65% [1] - 电源适配器业务营收16.73亿元同比增长4.96%数据中心电源业务营收14.59亿元同比增长79.95%其他电源业务营收6.49亿元同比增长48.71% [1] - 数据中心电源产品涵盖800W以下800-2000W2000W以上全功率段客户包括浪潮信息富士康等 [1] - 全球产能布局境内有深圳东莞赣州苏州境外有越南墨西哥 [1] - 未来将推进全国产化服务器电源项目拓展海外市场电源适配器业务将扩充品类开拓智能家居无人机等新场景 [1] - 2025及2026年营收增长率触发值分别为52%72%目标值分别为65%90% [1] 弘景光电调研纪要 - 2025年一季度全景/运动相机业务和新业务增速较高但毛利率因摄像模组新品芯片成本高且良率未达预期而下降 [2] - 智能汽车业务客户包括德赛西威保隆科技等终端车企有奇瑞吉利小鹏等 [2] - 全景相机摄像模组具超高清超广角大光圈特性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和制程工艺 [2] - 与影石创新保持稳定合作2022年签署战略协议未来合作将继续深化 [2] - 智能家居业务主要销往东南亚厂商美国关税影响有限预计2028年全球市场规模达2316亿美元 [2] - AI眼镜镜头研发项目进入产品验证阶段机器视觉领域部分项目进入小批量阶段 [2] - 未来将践行"3+N"产品战略拓展人工智能硬件机器视觉等领域 [2] 趣时资产机构信息 - 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实缴注册资本1000万元2016年4月完成基金业协会备案 [3] - 90%以上员工拥有国内外知名院校硕士以上学历核心团队源于上投摩根基金平均从业经验十年 [3] - 创始人章秀奇为公募专户知名基金经理多次获得"基金金鼎奖" [3] - 公司获2017年度好买财富股票策略十大新锐私募2017年度私募排排网股票策略收益率全国十强2018英华奖中国私募成长奖等 [3]
弘景光电(301479) - 2025年5月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9 19:08
业务营收与利润 - 2025年一季度全景/运动相机业务和新业务增速较高,其他业务也有较好增长 [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下降,因摄像模组毛利率降低,新品芯片成本占比高且良率未达预期,后续将提高产品一次性良率提升综合毛利率 [1] 业务客户与供应 - 智能汽车产品主要供给德赛西威、保隆科技、豪恩科技等Tier 1厂商,终端客户主要为奇瑞、吉利、小鹏等 [1] - 2015年与影石创新建立合作,2022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预计未来合作继续深化 [2] 业务特点与优势 - 全景相机摄像模组具有超高清、超广角、大光圈等特性,公司较早进入该细分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和制程工艺,有完备产线,与头部客户长期合作,有竞争优势 [2] 业务影响与展望 - 智能家居产品主要销往东南亚厂商,美国关税政策对其直接影响有限 [2] - 智能家居业务是核心业务之一,公司将提升客户处份额和市场占有率,Statista预测2028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2316亿美元,2024 - 2028年复合增长率10.69% [2][3] 业务拓展情况 - AI眼镜镜头轻薄化、微型化和广角,部分研发项目进入产品验证阶段,部分初步落地 [3] - 产品可应用于机器视觉领域,部分项目进入小批量阶段,部分初步落地 [4] 公司发展战略 - 践行“3 + N”产品战略,提升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业务市场份额,拓展人工智能硬件、机器视觉、工业检测与医疗等新兴领域 [4]
弘景光电20250508
2025-05-08 23:31
纪要涉及的公司 弘景光电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经营战略**:践行“3+N”战略,以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全景运动相机为核心业务,向人工智能硬件、机器人视觉、工业检测与医疗等新兴领域拓展;研发投入 80%资源倾斜现有三大领域,20%投入新兴领域[2][6] 2. **2024 年经营情况**:实现营业收入 100.000917856 亿元,同比增长 41.24%;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 1.6522 亿元,同比增长 41.9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 1.6441 亿元,同比增长 43.85%;取得境内专利 291 项,其中发明专利 128 项,实用新型专利 163 项,PCT 专利 3 项;导入 6 条全新自动化生产线,MES 系统正式投入运行[3] 3. **业务合作** - 与得利影视保持长期战略合作,在全景运动相机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最新款影石 X5 产品发布表现良好[2][6] - 与西安饮食建立战略合作,提供全景运动相机,拓展会议系统等其他产品领域,将保持重要供应商地位并拓宽光电品类[2][9] - 与传音等新客户在 AI 眼镜领域展开合作[4][20] 4. **毛利率情况** - 2024 年车用镜头毛利率同比下降 2.77%,原因是智能汽车客户要求降价;2025 年客户压价压力仍在,公司采取提升产量、投入自动化设备等措施维持 2024 年毛利率水平,并引入增长较好的细分品类和新客户[2][8] - 一季度毛利率波动因摄像模组新品芯片成本占比高且良率未达预期,公司将提高良品率提升综合毛利率,更关注营业额和利润绝对额增长[4][14] 5. **产能扩建**:IPO 模组产能扩建项目总投入 2.89 亿元,第一个光学镜头及模组产能扩建项目投资进度 31.63%,预期新增产能约 3500 万颗精密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进度 52.52%,围绕“3+N”战略研发投入[2][13] 6. **市场前景与布局** - AI 眼镜市场前景广阔,公司有技术储备,重点布局该产业,采用指定核心零件研发和代工公司自行寻找标准件制造两种模式开拓市场[14][21] - 全景运动相机业务增速与公司整体增速接近,汽车和“N”部分业务增速较大,智能家居因季节性因素总体增速不大[18][1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全景相机从客户下订单到交付,公司掌握行业规律与客户沟通,募集资金扩充产能应对临时加单[10] 2. 全景运动相机和运动相机有共通性和技术差异,公司在两领域有领先核心技术,玻璃非球面镜片完成技术储备并扩充产能[10] 3. 公司产品出口至东南亚代工厂零关税,在美国 90 天关税返还期内未受影响,未来关注政策变化并做好应对准备[17] 4. AI 眼镜中摄像头价值量因配备数量而异,摄像头数量可能增加但价格下降,光学镜头价格下降幅度小于感光芯片,短期内毛利率波动大,两三年才能稳定[22] 5. 公司在机器视觉领域部分项目已进入小批量阶段,初步实现落地[27] 6. 公司与德赛、华勤等产业股东基于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产业生态进步[30] 7. 公司与影视行业有历史合作基础,能参与产品迭代创新并保持领先合作地位[31] 8. 公司专注影视创新相关全景运动相机,对 VR/AR 头显产品暂未考虑更多布局,可按需提供定制支持[32]
中机认检:与AI机器人企业微链道爱战略合作 推进AI与机器视觉在检测认证领域应用
快讯· 2025-05-07 13:41
战略合作 - 中机认检与微链道爱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双方将在人工智能与机器视觉技术在检测认证领域的应用上展开深度合作 [1] - 合作内容包括共同打造"检测+AI"一体化解决方案 中机认检提供客户资源及行业应用场景 微链道爱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支撑 [1] - 重点开发面向制造业、汽车、工程机械等领域的智能化检测、质量管控等新增业务 [1] 技术合作 - 中机认检提供检测装备与验证能力 微链道爱输出工业机器视觉与AI视觉技术 [1] - 双方将构建"检测+AI"服务闭环 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共同探索智能化检测技术标准化路径 联合参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1]
AI前沿,一场跨界融合悄然发生
新华日报· 2025-05-07 07:39
人才流动趋势 - 华为云助理首席数据科学家徐科等8位科技巨头人才全职加入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平均年龄不足35岁 [1] - 引进人才来自华为、腾讯、阿里、苹果、字节跳动等企业,集中在机器视觉与模式识别、生成式人工智能等前沿方向 [1][3] - 8位人才均具备高学历、高产出的特征,并拥有AI产业前沿的实战经验,主导过战略级产品或技术方案 [2] 企业研发特点 - 腾讯优图实验室专家研究员邰颖带领团队研发虚拟背景、数智人、AI人脸融合特效等产品,发表50余篇顶级会议论文 [1] - 阿里巴巴"阿里星"刘佳恒带领团队从事大模型训练工作,该方向要求极高算力成本,能为商家降本增效 [2] - 苹果收购Altizure公司后,创始团队核心成员姚遥加入苹果从事三维视觉研究 [3] - AI企业会收购技术先进企业和吸纳技术人才,嗅觉敏锐 [2] 高校吸引力 - 高校提供稳定的职业发展周期和基础研究环境,可对抗发展上的短线焦虑 [4][5] - 国家政策支持产教融合,南大苏州校区开设专任教师快速招聘通道,推进学术新区建设 [5] - 高校能专注前沿底层技术研究,而企业后期90%时间用于业务对接 [4] - 高校拥有"耐心资本",可支持长线研究,而企业两三年不见盈利可能砍掉研发部门 [4] 产学研协同 - 南大通过苏州校区创新载体实现基础研究优势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5] - 姚遥团队与苹果、华为、影石科技等公司合作,学校搞基础研究,企业出数据和算力 [6] - 刘佳恒在阿里时与豆包、字节、腾讯、快手密切合作,成立大模型开源组织 [6] - 企业提供学校没有的计算资源,产品任务对研究有启发 [7] 教育创新 - 产业人才为高校课堂带来新风,课程中加入产品项目案例和企业商业化运营全流程 [6] - 学生通过课题组与公司合作找到选题,解决AI课程滞后于业界发展的难题 [8] - 邰颖的博士生基本都会到顶尖大厂实习,培养从产业中发现问题的意识 [7] - 学生南可攀在字节跳动实习期间提出OpenVid-1M数据集方案,全球下载量超20万次 [7]
凌云光20250429
2025-04-30 10:08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机器视觉、光通信、消费电子、印刷包装、机器人动作捕捉、工业质检、通信 - **公司**:凌云光、Jai 公司、JN 公司、巨升智能、瑞曼机器人、奥亿、英石、强脑、长光辰芯、袁克力团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业绩表现 - 2024 年业绩未达预期,整体绩效评级为 D,原因包括内部管理和业务执行不到位、宏观经济环境影响、关键领域未取得显著进展、服务苹果业务布局不稳定、立体视觉战略产品不成熟致亏损 [3] - 2025 年第一季度业绩显著增长,总收入同比增长 39%,机器视觉和光通信分别增长 55%和 5%,消费电子增长显著,印刷包装稳健增长 18%,收购 Jai 公司并表贡献约 5500 万元,自主业务增长接近 30%,元科世界一季度产值同比增长 180%,收入增幅超过 80% [2][11] - 2024 年收入为 1.53 亿元,2025 年预计收入目标约为 2 亿元;2024 年动态补偿产值约 5000 万元,2025 年预计增长率在 50% - 100%;2025 年光学动捕增速预计在 50%以上 [44][45] AI 技术应用 - 基于大模型进行质量管理和缺陷归类,准确率达 99.56%,提升质量检测与管理效率,连续两年获苹果资助,赢得北美 ICP 工业图像挑战赛冠军及欧洲 ECCV 机器视觉协会 NPK 冠军 [2][6] - 在机器视觉领域通过凌云光算法平台和 BOURBON 图像大模型提高 AI 渗透率,在国电视觉系统占最大份额;在光通信领域利用 AI 驱动智算中心数据需求增长,构建 OCS 全光交换等下一代能力;基于 AI 加空间计算服务巨轮智能数据采集和训练取得进展 [2][9] - 2024 年在通用建模、AI 机器能力、SIM 标注能力三个核心能力取得进展,通用建模一张样本可达行业标准效果,AI 机器能力一小时可仿真生成 1 万个训练样本,SIM 标注能力通过深度学习使标注效率提升至传统手工的 400% [14] - 利用 AI 技术仿真生成大量训练样本提高缺陷检测率,具备零样本缺陷生成能力协助客户检测 [15][16] 战略转型与自主替代 - 主动放弃国外视觉相机代理业务,全面转向自主替代,2024 年收购 JN 公司,凌云光算法平台和 BOURBON 图像大模型渗透率提升,2024 年在国电视觉系统份额超国外竞争对手,毛利率提升 [2][8] 国际市场布局 - 以 1 亿欧元收购丹麦 Jai 公司,借助其全球市场布局拓展国际业务,Jai 公司研发生产基地在日本,欧洲、亚洲、中国及其他地区市场各占 25% [4] - 印刷包装业务从国内扩展到东南亚及国际市场,2024 年收入接近 6000 万欧元,2025 年预计突破 1 亿欧元;服务苹果、富士康等电子制造客户,其生产搬迁带动公司国际业务增长 [5] - 计划将 11 款相机迁移到日本平台迭代优化,以更高质量标准面向欧美、日韩高端市场,承诺 6 年质保 [4][12] 研发投入 - 2024 年研发投入约 4.5 亿元,占收入比例达 20%,支撑战略跃迁,构建未来业务能力,包括硬件和软件算法研发及工业大数据管理平台 Ruong JM QM 等 [4][10] 产品与应用场景 - 形成六大类 70 多个型号相机资源,包括自主产品和收购 Jai 公司产品,应用于半导体前道、厚道等场景,如紫外相机用于裸晶圆检测 [4][18] - AI 加空间计算应用于动作捕捉、人形机器人训练等领域,助推机器人行业从 L3 向 L4、L5 发展,通过大模型提升机器人能力,利用动作捕捉系统获取数据进行人机协作训练 [19] - 人机训练环节用于机器人研发学习阶段,采用自研重定向算法提高数据采集效率,数据用于生产教材工具使机器人获得行业技能 [20] - 机器人生产检测环节通过标准动作测试和高精度系统测量确保质量一致性和稳定性 [21] 市场需求与数据采集 - 行业内人机训练中心通用动作训练数据集约百万条,不足以支撑垂直场景训练需求,未来垂直场景需大量真实数据采集,不同应用场景任务成功率对数据集规模要求不同 [22][23][24] - 巨升智能使用视觉计算模型结合光学与惯性融合运动捕捉系统提供高效精准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同构闭环 VR 遥操作提高 5 倍数据采集效率 [25] 光通信业务 - 光通信业务以代理业务为主,布局下一代高端产品市场,包括 OCS 光交换解决方案、光电混合交换、OIO 技术;OCS 可替代电交换机节省成本、提高速率和降低功耗,OIO 可替代铜缆实现长距离数据传输 [28][29] - 新型光子芯片互联技术采用激光直写 3D 光刻,简单、高速且降成本,替代传统芯片连接方式 [30] 消费电子业务 - 视觉系统是战略重点,强化深度学习模型 FBR 取得进展,在苹果项目份额提升,2025 年安卓系列客户需求量增加,预计安卓比例从 20%提升到 30%,华为 Mate 系列产品国产化形成增量空间 [32] - 2025 年国内生产 AI 手机增加散热功能和检测工艺带动一季度业绩增长,公司配合相关工作 [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光学动捕设备简单轻便,总重量小于 900 克,适合大规模数据采集,精准度较传统方法更高 [26] - 瑞曼机器人在 Isaac SIM 平台上的仿真应用利用 3D 立体光场扫描系统,可高精度扫描固定物品并还原物理特性,实现手部与物体高精度建模 [27] - 国内 A 客户视觉系统市场规模维持在十一二个亿 [36] - 光学方案核心优势是高精度达 0.1 毫米,在长序列动作和高自然度动作方面有优势,使机器人动作更自然 [40] - 开发的工具适用于不同尺寸和类型人形机器人,可快速实现验收并映射人的工作,不同样子机器人本体可通过重定向算法使用开源工具获取数据 [42][43] - 公司有计划开展惯性动捕业务,与光学动捕结合可提升数据处理效率、降低成本,目前处于内部讨论阶段 [46] - 机器人动作捕捉市场 2025 年预计达 8000 万 - 1 亿人民币,未来垂直场景需求和市场空间大 [58] - 动作捕捉以销售设备和系统为主,拓展数据采集服务新商业模式 [59] - 公司相机技术国际认可度高,承诺 6 年质保期,返修率极低,主要国际客户有美国 QLA、日本东京电子、韩国三星电子等,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超 20% [51] - 国内客户对国产化需求高,公司收购实现部分产品国产化,投资长光辰芯并持股 10%,其 CMOS 芯片达国际先进水平将用于相机 [52][53] - 公司收缩部分传统通信业务,代理国外下一代通信解决方案,围绕 AI 新布局,战略考虑自研与资本运作并行 [54] - 袁克力团队现有 100 多人,是凌云光全资子公司,未来是否开放视情况而定,目前以做好自身业务为主 [55] - 公司希望在海外市场通过硬件结合软件算法实现 AI 变现,日本市场希望与公司合作推广 AI 技术 [56] - 2025 年全年收入预计增长 20%左右,利润预计增长 50%以上 [62]
粤开市场日报-20250429
粤开证券· 2025-04-29 17:08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4月29日A股主要宽基指数涨跌各半,个股涨多跌少,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各半,部分概念板块有涨跌表现 [1] 市场回顾 指数涨跌情况 - 沪指跌0.05%,收报3286.65点;深证成指跌0.05%,收报9849.80点;创业板指跌0.13%,收报1931.94点;科创50涨0.10%,收报1003.87点 [1] - 全市场3556只个股上涨,1670只个股下跌,184只个股收平,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0221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约342亿元 [1] 行业涨跌情况 -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各半,美容护理、机械设备、传媒、轻工制造和基础化工行业领涨,涨幅分别为2.60%、1.44%、1.27%、1.04%和0.87% [1] - 公用事业、综合、石油石化、煤炭和社会服务行业领跌,跌幅分别为1.78%、0.97%、0.55%、0.51%和0.47% [1] 板块涨跌情况 - 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动物疫苗、营销传播、医疗美容、汽车零部件、化学纤维、连板、CRO、虚拟现实、家用轻工、医疗服务、工业4.0、首板、打板、机器人、机器视觉 [2] - 概念板块中动物疫苗、营销传播、医疗美容上涨,电力、白酒、保险回调 [11] - 申万一级板块中美容护理、机械设备、传媒上涨,煤炭、社会服务、电力设备回调 [13]
【招商电子】思特威:25Q1业绩创历史新高,看好旗舰手机客户拓展、智驾芯片起量
招商电子· 2025-04-20 22:02
点击招商研究小程序查看PDF报告原文 事件:公司发布 2024 全年及 25Q1 业绩报告, 2024 年营收 59.68 亿元,同比 +109% ,归母净利润 3.93 亿元,同比 +2663% ,扣非归母净利润 3.91 亿元,同比 +64343% 。 25Q1 营收 17.50 亿元,同比 +109%/ 环比 -0.62% ,归母净利润 1.91 亿元,同比 +1265%/ 环比 +60% ,扣非归母净利润 1.89 亿 元,同比 +865%/ 环比 +119% 。我们点评如下: 24 年业绩高增长,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公司 2024 年营业收入达 59.68 亿元,同比 +109% ,其中智能 手机 / 智慧安防 / 汽车电子收入分别为 32.9/21.5/5.3 亿元,同比 +269%/+29%/+79% 。归母净利润 3.93 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 3.91 亿元,分别同比 +2663%/+64343% ,毛利率 21.09% ,同比 +1.12pct ,净利 率 6.58% ,同比 +6.08pct ,盈利能力得到有效改善,主要因为公司前几年为手机及汽车新业务有较多 前置投入,随着收入规模大幅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