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消费贷款贴息如何让百姓少跑腿、多省钱?财政部详解
搜狐财经· 2025-08-13 12:13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 8月12日,财政部联合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等相关部门发布了《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和金融的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8月13日,国新办就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会上, 财政部金融司司长于红表示,这两项贴息政策设计都遵循了简便易行的原则,贴息资金的申请、审核等工 作,均由贷款经办机构和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来完成,力求最大限度地减轻借款人的操作负担。 她举例称,假设一家餐馆在今年10月1日获得1年期的贷款90万元,用于引进设备、扩大场地等经营活动,可 以享受的贴息一共是9000元,具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假设经办银行明年2月收到财政部门拨付的贴息资金, 以此作为时点来划分,经办银行需向该餐馆一次性返还3000元的贴息,将今年10月到明年1月的贴息结清;另 外,明年2月到9月,每个月都会直接扣除当月贴息,经营主体每月可以少交750元的利息。 关于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的具体操作,于红介绍,借款人在申请个人消费贷款并签订相关贷款合同时,只需增 加一项操作,即授予贷款经办机构相关 ...
6月社零总额同比增速放缓,下半年消费前景如何?商务部回应
南方都市报· 2025-08-13 12:1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国新办于8月13日举行新闻发布会 介绍和解读8月12日最新发布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1] - 政策旨在通过个人消费贷款贴息及以旧换新等措施激发超大规模市场活力和潜力 推动消费持续扩大和提质升级[1][3] 消费市场表现 - 2023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0% 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3% 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有力支撑[3] - 2023年6月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放缓至4.8%[1] 政策实施举措 - 加快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 推动大宗消费更新升级 完善服务消费支持政策[3] - 开展"购在中国"系列活动 激发服务消费发展潜力 放大新兴消费带动效应[3] 行业前景展望 - 下半年随着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等各项扩消费政策持续叠加发力 消费增长前景将进一步改善[1][3]
财政部:合理借贷需求和真实消费行为才能享受消费领域贷款贴息
搜狐财经· 2025-08-13 11:25
财政贴息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联合多部门发布两项贴息政策实施方案,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支持促消费扩内需 [1] - 政策特点为广覆盖低门槛,申请程序简化,确保精准提振消费效果 [1] - 居民享受个人消费贷款贴息需满足真实消费行为这一核心条件 [3]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细则 - 政策实施期为今年9月开始的一年时间 [3] - 覆盖范围包括日常生活小额消费、大额商品消费及各类服务消费 [3] - 每人单笔消费最高贴息500元,多笔可叠加享受 [3] - 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按实际金额贴息,同一机构最高1000元 [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上限贴息,同一机构最高3000元 [3] - 禁止将贷款用于非消费领域或违规套利行为 [3]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 - 政策核心要求贷款资金用于经营活动 [4]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等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 [4] - 实施期为今年3月16日至年底,可享受最长1年贴息 [4] - 贷款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5] - 禁止将贷款用于投资理财和套利活动 [5]
财政部廖岷:两项贷款贴息政策可称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
华尔街见闻· 2025-08-13 10:25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财政部副部长廖岷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个人消费贷款和消费领域的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实施贴 息政策是中央层面首次实施,部分媒体称之为消费贷款领域的又一次"国补",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对扩 大消费的重视程度。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方案发布,券商怎样看待其信号意义?
环球网· 2025-08-13 09:14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联合央行等多部委于8月12日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1] - 个人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到期后可视效果延长政策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3] - 贴息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所有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3] - 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3]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3] - 鼓励地方财政部门对其他经营个人消费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贴息支持以扩大政策覆盖面[3] 政策背景与定位 - 两个文件是《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7月31日国常会精神的落实[4] - 消费领域仍存在政策空间包括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健全服务消费统计监测、扩大消费基础设施投资等[4] - 政策分别从需求端(个人贷款贴息)和供给端(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作用于消费 有助于稳定和扩大消费弹性[5] - 政策有助于拓宽支持实体经济的边界与空间 可在不降低银行资产收益率的情况下定向支持特定领域[5] 市场影响分析 -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存在较多限制条件 难以准确估算受益消费贷款规模[4] - 2025年3月末多家银行已将消费贷利率上调至不低于3% 贴息后利率可能降至2%左右[4] - 截至2025年6月末消费贷款(不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21万亿元[4] - 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消费贷款增加1.2万亿元 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1.3万亿元[4] - 新增消费贷款占社零比例为2.9% 消费贷短期对消费总量影响有限但信号意义明显[4][5] - 贴息领域均为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的领域[5]
提振消费!两大贴息“礼包”同步落地 这些领域将受益(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08-13 07:41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政策期限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且可识别交易信息的部分可享受贴息 [1]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其中单笔5万元以上消费以5万元为贴息上限 [1]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鼓励地方财政部门扩大政策覆盖面 [1]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财政部门按照贷款本金对经营主体进行贴息 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 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90%和10% 单户贴息贷款规模最高达100万元 [2] - 支持范围包括经办银行向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发放的贷款 贷款合同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且资金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2] - 政策到期后可研究延长期限和扩大支持范围 [2] 政策背景与实施进展 - 政策依据为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提振消费的要求 以及2025年3月《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的财政引导要求 [3] - 国有六大行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已表态推动政策落地 农业银行和浙商银行宣布自2025年9月1日起对符合要求的个人消费贷款实施贴息 [3] - 专家认为政策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发力 降低居民消费成本和提高消费意愿 同时推进服务业经营主体投资经营和服务质量提升 [4] 银行类概念股动态 - 邮储银行拟出资100亿元设立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以提升科技金融服务能力 [6] - 中国银行2025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9% 但收入增长在国有银行中最强 瑞银给予目标价4.7港元和"买入"评级 [7] - 农业银行2025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至720亿元 贷款结余环比增长5.1% 星展将目标价由4.6港元上调至5.3港元并维持"买入"评级 [8] - 招商银行H股2025年累计上涨33% 高盛认为内银行业迎来拐点 [8] 汽车行业概念股动态 - 比亚迪2025年1至7月累计销量249万辆 同比增长27% 其中海外销量52.4万辆同比增长1.24倍 中金维持A股和H股目标价161.3元人民币和178港元 [9] - 理想汽车对i8车型进行配置调整 Max版本售价从34.98万元降至33.98万元并赠送价值1万元铂金音响 [9] 家电与家居行业概念股动态 - 海尔智家美国零售家电销售降幅收窄 里昂将港股目标价由27港元上调至30港元 [10] - 海信家电2025年中期营业总收入493.4亿元同比增长1.44% 归母净利润20.77亿元同比增长3.01% [10] 文旅餐饮零售概念股动态 - 华住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EBITDA为16亿元人民币 高盛予买入评级和目标价55美元/43港元 [12] - 携程集团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符合预期但利润率超预期 高盛予买入评级和目标价78美元/608港元 [12] - 海底捞获招银国际维持"买入"评级 目标价上调至20.2港元 预期股息率为6厘 [12]
九部门发文: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贴息
证券日报· 2025-08-13 07:3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旨在通过财政贴息降低服务业经营主体融资成本,激发消费市场活力[1] - 政策依据为《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中2025年对消费领域服务业贷款贴息的要求,是落实党中央关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决策部署的具体举措[1] - 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通过财政金融联动方式降低居民信贷成本和服务业融资成本,以激发消费潜力、提升市场活力[1] 政策支持范围 - 覆盖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2]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并发放资金,且资金需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或提升服务供给能力[2] - 政策到期后可研究延长期限或扩大支持范围,显示政策灵活性[2] 贴息标准与实施细节 - 财政部门按贷款本金进行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3] - 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单户最高贴息贷款规模为100万元[3] - 贴息适用于固定资产贷款(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流动资金贷款(提升服务供给能力),但不得重复享受其他中央财政贴息[3] 行业影响分析 - 政策被专家评价为兼顾短期提振效果与长期结构优化的重要举措,有望为服务业升级和消费复苏注入动能[2] - 预计可直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1个百分点,缓解中小微企业现金流压力,成为服务业提质增效的"加速器"[3] - 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促进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者体验,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3]
贷款贴息降门槛,撬动民众消费意愿 | 新京报社论
新京报· 2025-08-12 22:59
政策核心内容 - 财政部、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推出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实施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 覆盖居民消费贷款中实际用于消费部分[2] - 贴息政策采用"广泛辐射+重点涵盖"双轨制 全面覆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 重点支持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领域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3] - 贴息比例设置双重限制:1个百分点和不超合同利率50% 中央财政承担90%贴息资金 政策预留延长机制窗口[4] 行业覆盖范围 - 政策覆盖基础刚需型消费和民生改善型消费 包括衣食住行、大宗商品及服务消费[3] - 重点支持七大长产业链领域: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3][4] - 政策试点地区(四川、重庆)显示对装修、家电、汽车等领域贴息产生"四两拨千斤"的促消费效果[3] 市场影响机制 - 当前消费贷利率最低可达3% 贴息政策将进一步降低实际利息 提升民众运用金融杠杆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3] - 政策通过降低贷款利息刺激长产业链消费 带动家具、酒店、餐饮等上下游产业发展[4] - 政策着力构建"家庭资产负债表修复-消费能力提升-企业经营改善"的良性循环链 在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形成多维度影响[5] 政策实施特点 - 政策设计具有可持续性 不是临时性应急措施而是长期战略部署[4] - 通过贴息资金流向监控和贷款审批流程优化确保政策利好落到实处[5] - 政策将促消费与补短板、惠民生相结合 使民众以更低门槛享受优质养老、生育、教育、医疗、装修等服务[3]
贷款消费30万 财政贴息3000元
搜狐财经· 2025-08-12 21:15
每经记者|张寿林 李玉雯 每经编辑|张益铭 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 (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对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具体而言,单笔5万元及以上消费财政贴息的重点领域包括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 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 《实施方案》明确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 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10%。 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 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 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符合条件的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消费贷贴息对银行、消费者分别有何影响?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李一帆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 访时指出,近期,我国大力提振消费,不断创新和丰富消费场景,推出一系列支 ...
重大利好!财政部、央行等重磅发布
证券时报· 2025-08-12 18:01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 政策执行期为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居民个人消费贷款可享受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1][2] - 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 [2] - 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对应累计消费金额30万元),其中单笔5万元以下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对应累计消费金额10万元) [3] - 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5家其他个人消费贷款发放机构 [4] 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 - 政策针对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1个百分点 [5][6] - 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分别承担贴息资金的90%和10% [7] - 经办银行为21家全国性银行,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 [8] - 贷款需在2025年3月16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签订合同,资金用于改善消费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供给能力 [6][7]